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卢颖毅

作品数:60 被引量:318H指数:12
供职机构:北京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8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 4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3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33篇黄斑
  • 22篇血管
  • 15篇黄斑变性
  • 13篇新生血管
  • 13篇视网膜
  • 13篇网膜
  • 13篇玻璃体
  • 11篇脉络膜
  • 10篇血管内皮
  • 10篇血管内皮生长...
  • 10篇内皮
  • 10篇内皮生长因子
  • 9篇脉络膜新生血...
  • 8篇视功能
  • 8篇特发性
  • 8篇年龄
  • 8篇年龄相关
  • 8篇年龄相关性
  • 8篇相关性黄斑变...
  • 8篇裂孔

机构

  • 56篇北京医院
  • 3篇卫生部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清华大学
  • 1篇北京大学第五...

作者

  • 60篇卢颖毅
  • 43篇戴虹
  • 19篇喻晓兵
  • 17篇龙力
  • 12篇师自安
  • 12篇陈彤
  • 11篇夏群
  • 8篇王铮
  • 7篇李永
  • 7篇宋爽
  • 6篇赵晶
  • 6篇王笑雄
  • 5篇岳枚
  • 4篇张尧贞
  • 4篇杨泽
  • 4篇李晓宇
  • 4篇杨建
  • 4篇黄剑锋
  • 4篇黄辰晔
  • 2篇卢光

传媒

  • 12篇中华眼底病杂...
  • 7篇中华实验眼科...
  • 5篇中华老年医学...
  • 5篇中华眼科杂志
  • 5篇中国实用眼科...
  • 4篇眼视光学杂志
  • 2篇临床药物治疗...
  • 1篇国外医学(眼...
  • 1篇眼科新进展
  • 1篇眼科学报
  • 1篇职业卫生与病...
  • 1篇中国航天医药...
  • 1篇国际眼科杂志
  • 1篇医学研究杂志
  • 1篇中华眼视光学...
  • 1篇中国眼底病论...
  • 1篇中国眼底病论...
  • 1篇第八届中国医...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第十七届亚非...

年份

  • 2篇2024
  • 2篇2022
  • 3篇2020
  • 4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7
  • 3篇2016
  • 2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08
  • 9篇2007
  • 4篇2006
  • 2篇2005
  • 5篇2004
  • 3篇2003
  • 6篇2002
  • 2篇2001
6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预测雷珠单抗治疗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疗效的试剂
本发明涉及一种预测雷珠单抗治疗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疗效的试剂,属于生物技术领域。一种预测雷珠单抗治疗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疗效的方法,通过提取宿主细胞的基因组DNA,测定受试者的VEGF-A基因第6内含子rs3025018TG...
喻晓兵宋爽戴虹杨泽卢颖毅陈彤师自安赵晶岳枚谷潇雅黄剑锋王铮李晓宇王笑雄杨建黄辰晔王越倩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患者诸项视功能检测及评估被引量:5
2005年
目的分析探讨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简称中浆)患者病愈前后诸项视功能的受损特点和恢复情况。方法对25例中浆患者进行视力检测,并采用Amsler卡、色觉检查图、FACT对比敏感度测试卡和双眼影像不等检查图,分别检测患者的中心暗点和变形、辨色能力、对比敏感度和双眼同时视像差;并采用Titmus立体视检测卡、立体视觉检查图和同视机随机点立体画片检测患者的立体视功能,以远近6项指标均达到标准者则视为立体视功能正常。病变痊愈后重复上述检查。结果①患眼平均视力为4.80±0.17,对侧眼平均视力为5.08±0.08,两眼平均视力差异有极显著性(P<0.001)。痊愈后患眼平均视力为5.05±0.07,较病愈前差异有极显著性(P<0.001)。②Amsler卡检查24只患眼(占96.0%)有中心暗点和视物变形,病愈后4只眼(占16.0%)仍遗留轻度变形。③色觉检查14只患眼(占56.0%)辨色异常,其中以蓝紫色异常最明显;病愈后5只眼遗留(占20.0%)轻度蓝紫色弱。④患病期间双眼同时视像差平均为(2.80±1.87)%;病愈后平均像差为(0.42±0.48)%。⑤患病期间患眼各频段的对比敏感度值均较对侧眼下降,差异有极显著性(P<0.001)。病愈后患眼各频段敏感度值均达到正常范围,较患病时差异有极显著性,但仍较对侧眼低,在中高频区差异有显著性(P<0.05)。⑥Titmus立体图检测1例(占4.0%)患者无立体视,14例(占56.0%)立体视异常,10例(占40.0%)具有正常立体视。病愈后1例(占4.0%)患者立体视异常,余24例(占96.0%)为正常立体视。⑦采用立体视觉检查图和同视机随机点立体画片检测立体视功能,6项指标均正常者3例(占12.0%),余22例(占88.0%)患者均异常;病愈后20例(占80.0%)患者的6项立体视功能恢复正常,5例(占20.0%)仍异常。病愈前后的Amsler卡、辨色能力、同时视像差、对比敏感度以及立体视觉各项视功能等项检查结果差异均有显著性(P<
夏群卢颖毅龙力张文菊褚德发
关键词: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立体视色觉视力像差
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眼玻璃体状况的观察被引量:2
2003年
目的观察糖尿病性黄斑水肿 (diabetic macular edema,DME)眼玻璃体状况 ,探讨玻璃体后脱离 (posterior vitreous detachment,PVD)与 DME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经裂隙灯显微镜、双目间接检眼镜、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 (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 FFA)、光相干断层扫描 (optical coherencetomography,OCT)检查确诊的无明显牵引的 DME16 9只眼的临床资料 ,对比裂隙灯显微镜、双目间接检眼镜和 OCT检查结果 ,分析患眼玻璃体状态与黄斑中心凹平均厚度的关系。 结果  16 9只眼中无玻璃体脱离者 15 6只眼 ,占 92 .3% ,中心凹平均厚度为 2 97μm;玻璃体脱离者 11只眼 ,占 6 .5 % ,中心凹平均厚度为2 2 9μm;部分玻璃体后脱离者 2只眼 ,占 1.2 % ,中心凹平均厚度为 347μm。 结论 无明显牵引的 DME患眼中大多数眼未发生 PVD和浅分离 ,玻璃体与视网膜分离时所产生的牵引力不是 DME发生的主要原因。
戴虹李永龙力师自安卢颖毅宣瑾
关键词: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ME眼玻璃体病因学并发症
变化角膜补偿器偏振光激光扫描仪对青光眼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
2004年
目的 评价使用变化角膜补偿器的偏振光激光扫描仪 (GDx -VCC)对青光眼患者的定量观察。方法 对青光眼患者 91人 165眼根据有无视野异常及程度分为 :青光眼视野正常组 87眼 ,早期青光眼 5 6眼及中晚期青光眼 2 2眼 ,正常人组 3 6人 3 6眼进行GDx -VCC检查。统计各组平均视神经纤维层厚度 (RNFL)、上方及下方神经纤维层厚度、平均视盘周神经纤维层厚度标准差及视神经纤维索引因素 (NFI)。对各组值进行多组比较统计处理。结果 正常人平均视神经纤维层厚度、上方及下方神经纤维层厚度与视野有异常的青光眼各组值方差分析P <0 0 0 1;与视野正常的青光眼组各对应区域的神经纤维层厚度比较P =0 0 0 9、 0 0 0 5及 0 0 64。结论 使用变化角膜补偿器的偏振光激光扫描仪测量视神经纤维层厚度对正常人与青光眼患者有区别能力 ,能更早于视野反映视神经纤维层异常。
曹群王铮崔宝华卢颖毅洪依舒
关键词:青光眼
渗出型老年性黄斑变性重复光动力疗法的临床观察被引量:8
2006年
目的总结2002年7月至2005年3月光动力疗法(PDT)治疗渗出型老年黄斑变性(AMD),重复治疗病例的疗效和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渗出型AMD患者78例94只眼采用PDT治疗,患者平均年龄68.4岁,治疗次数为132次,平均1.4次,其中22例30只眼接受重复PDT治疗,占治疗总数31.9%。30只眼共进行PDT治疗68次,其中2次22只眼,占73.3%;3次7只眼,占23.3N;6次1只眼,占3.3%。随诊时间3~32个月,平均随诊时间16.7个月。结果PDT治疗后末次随诊检查时,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或FFA联合吲哚青绿血管造影(ICGA)检查显示CNV渗漏停止14只眼,占46.7%;渗漏减少12只眼,占40%;持续渗漏4只眼,占13.3%。与首次PDT治疗前相比,末次检查矫正视力提高≥2行7只眼,占23.3%;视力波动在上下1行以内14只眼,占43.3%;视力下降≥2行9只眼,占30%。首次PDT后最佳矫正视力13只眼视力提高≥2行,占43.3%;12只眼视力波动在上下1行之内,占40%;5只眼视力下降≥2行,占16.7%。在随诊期中,最佳矫正视力出现在首次PDT后24只眼,占80%;有5只眼出现在2次PDT后,占16.7%;1只眼出现在3次PDT后,占3.3%。结论在重复PDT治疗患者中,末次随诊检查大部分眼CNV能完全或部分闭合,视力提高和维持者占67.8%,最佳矫正视力多出现在首次PDT后,随着PDT治疗次数的增加,最佳矫正视力出现的概率减小。
戴虹喻晓兵卢颖毅龙力夏群
关键词:光化学疗法
特发性黄斑视网膜前膜的立体视功能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探讨特发性黄斑视网膜前膜的立体视功能状况。方法:检测特发性黄斑视网膜前膜71例96眼的视力、视物变形情况,采用同视机随机点图检测患者同时视和融合功能及远立体视功能,采用颜氏随机点《立体视觉检查图》和Titmus立体视觉检查图检测患者的近立体视功能;资料采用SPSS11.0软件统计分析。结果:采用最小角度对数视力统计患眼的平均LogMAR视力为(0.15±0.21),较非IMEM眼的平均LogMAR视力(0.03±0.09)低下,差异有显著性(P=0.00)。采用Amsler卡检查发现49%(47/96)的患眼有视物变形;4眼有阳性暗点。71例患者均保留双眼同时视知觉和融合功能;立体视功能检测发现15例(21%)患者的各项立体视功能均正常,其中远立体视锐度正常25例(35%),近立体视锐度正常22例(31%),立体视范围正常15例(21%)。56例(79%)患者的远近各项立体视功能中有1项或2项及以上的指标异常。其立体视功能正常与否与视力良莠和两眼视力差等因素有关。结论:随着病情进展IMEM患眼的视力下降,视物变形加重,并且立体视功能可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
郭晓萍夏群卢颖毅龙力
关键词:立体视功能
抗VEGF药在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单独应用雷珠单抗及联合光动力疗法治疗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医院2008年10月至2013年11月经雷珠单抗治疗的活动性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随诊在6个月以上的患者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
卢颖毅戴虹
弥可保治疗视神经挫伤的临床观察被引量:4
2006年
目的对照观察弥可保和普通VitB12治疗视神经挫伤的临床疗效,评估弥可保的治疗有效性和优越性。方法33例视神经挫伤患者随机分成弥可保组(Ⅰ组)19例和VitB12组(Ⅱ组)14例,以相同剂量500μg联合VitB1100mg,1次·d-1肌肉注射20~30d;随后改口服500μg联合VitB110mg,3次·d-1。随诊(5.58±1.90)个月,期间及末次复查视力、眼底、对比敏感度和视野。结果治疗后患者的视力较治疗前提高,Ⅰ组治疗前后平均视力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01)。Ⅱ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视力提高≥2行者,Ⅰ组中为78.95%,Ⅱ组为64.29%,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能识辨对比敏感度检查图者在治疗前为10例,治疗后增加至23例,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治疗后平均对比度值较治疗前提高,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检查图阳性识辨率Ⅰ组由治疗前的6例增加至治疗后的12例,差异有显著性(P<0.05);Ⅱ组由治疗前的4例增加至治疗后的7例(P>0.05),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前2组间的对比度值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Ⅰ组的对比度值改善较Ⅱ组更为显著,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Ⅰ组中81.82%(9/11)的视野较前改善,Ⅱ组40.0%(2/5)的患者视野有改善。眼底随诊过程中所有患者最终出现程度不等的视神经萎缩。结论弥可保对视神经挫伤的治疗有明显的临床效果,其视功能的恢复状况优于普通VitB12。
夏群卢颖毅
关键词:视神经挫伤弥可保维生素B12
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单克隆抗体Ranibizumab联合光动力疗法治疗渗出型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临床观察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 观察抗血管内皮生长冈子单克隆抗体Ranibizumab玻璃体腔注射联合光动力疗法(PDT)治疗渗出型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确诊为渗出型AMD并首次接受Ranibizumab玻璃体腔注射联合PDT治疗的患者32例(41眼),均进行了糖尿病早期治疗研究(ETDRS)视力表、彩色眼底照像、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和(或)吲哚青绿血管造影(ICGA)、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等检查,确诊为渗出型AMD后采用PDT(光辐射率600 mW/cm2,光能量50 J/cm2,光照时间83 s)治疗,48-72 h后玻璃体腔注射Ranibizumab 0.5 mg(0.05 ml),随后根据每个月检查情况决定是否再次治疗,重复治疗时单独注射Ranibizumab 0.5 mg,或联合PDT,或单独PDT.采用配对t检验比较治疗前后视力(ETDRS字母数)、视网膜厚度,对脉络膜新生血管(CNV)病灶渗漏情况进行计数,求百分比.结果 随诊12-39个月.在治疗后第12个月检查时,41眼ETDRS视力表字母数较治疗前平均提高9.1个字母(t=-4.14,P<0.01),重复Ranibizumab注射(2.0±1.1)次/眼,重复PDT治疗(0.2±0.8)次/眼.末次检查时,41眼ETDRS视力表字母数较治疗前平均提高8.9个字母(t=-3.74,P<0.01),重复Ranibizumab注射(2.7±1.2)次/眼,重复PDT治疗(0.3±0.7)次/眼.9眼(22%)CNV渗漏完全停止,27眼(66%)渗漏范围减少,3眼(7%)无明显变化或范围扩大,2眼(5%)有新病灶发生.OCT检查显示视网膜厚度较治疗前平均下降119.11μm(t=4.419,P<0.01).并发症与单独Ranibizumab或PDT治疗相比无增加.结论 Ranibizumab玻璃体腔注射联合PDT治疗渗出型AMD可使视力提高,视网膜水肿明显减轻,CNV病灶渗漏停止或减少,具有良好的疗效和较高的安全性.
戴虹岳枚杨絮卢颖毅喻晓兵龙力
关键词:黄斑变性年龄相关性脉络膜新生血管化光化学疗法
老年人白内障膨胀期囊外摘除术和超声乳化术疗效的对比研究被引量:18
2014年
目的对比研究膨胀期老年人白内障采用超声乳化和小切口囊外摘除手术方式的安全性和手术效果。方法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将符合入组标准的200例(200只眼)膨胀期白内障患者随机分成两组,108例(108只眼)使用白内障超声乳化技术(phacoemulsification,PE),92例(92只眼)采用小切口囊外摘除术(extracapsular cataract extraction,ECCE)。患眼均选择上方巩膜隧道切VI,胎盘蓝囊膜染色后,PE组行最小化连续环形撕囊(continuous curvilinear capsulorhexis,CCC),设计撕囊直径约41mm。常规超声乳化、置人人工晶状体后再扩大撕囊直径至6mmECCE组行常规连续环形撕囊或开罐式截囊,设计直径7~8mm。水化晶状体核后,扩大巩膜隧道切口至6~7mm,圈套器娩出晶状体核。对两组患者的术中、术后并发症及术后效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和核硬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O.05)。术前2组患者最佳矫正视力均≤0.05(100%),术后3dPE组105只眼最佳矫正视力≥O.05(97.2%,105/108),82只眼≥0.3(75.9%,82/108)。ECCE组89只眼最佳矫正视力≥O.05(96.7%,89/92),72只眼≥O.3(78.3%,72/92)。两组的脱盲率、脱残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0.04、0.15,P=0.84,P=0.70)。PE组连续环形撕囊的失败率(8.3%,9/108),囊膜向周边放射状裂开率(20.4%,22/108)和后囊膜破裂、玻璃体丢失(O.9%,1/108)、虹膜脱出(O%,0/108)等术中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小切口ECCE组(分别为20.7%,19/92;39.1oA,36/92;7.6%,7/92;15.2%,14/9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O1,P=0.00,P=0.02,P〈O.001)。仅ECCE组出现术后虹膜脱出、瞳孔变形等并发症。结论采用小切口、小的环形撕囊、超声乳化术式,对于膨胀期自内障可以获得�
王铮卢颖毅卢光陈彤
关键词: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晶体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