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包燕平

作品数:500 被引量:1,499H指数:17
供职机构:北京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冶金工程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71篇期刊文章
  • 156篇专利
  • 66篇会议论文
  • 4篇科技成果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12篇冶金工程
  • 73篇金属学及工艺
  • 26篇一般工业技术
  • 14篇自动化与计算...
  • 11篇经济管理
  • 7篇文化科学
  • 4篇化学工程
  • 4篇电气工程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自然科学总论
  • 2篇电子电信
  • 2篇理学
  • 1篇机械工程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143篇连铸
  • 61篇转炉
  • 54篇铸坯
  • 54篇精炼
  • 52篇中间包
  • 52篇炼钢
  • 49篇水模
  • 48篇板坯
  • 41篇结晶器
  • 39篇水模型
  • 36篇板坯连铸
  • 33篇洁净度
  • 32篇夹杂
  • 31篇冶炼
  • 31篇钢液
  • 29篇冶金
  • 29篇方坯
  • 26篇凝固
  • 26篇金属
  • 24篇合金

机构

  • 498篇北京科技大学
  • 19篇马鞍山钢铁股...
  • 18篇杭州钢铁集团...
  • 16篇首钢集团
  • 13篇安徽工业大学
  • 13篇安阳钢铁集团...
  • 5篇河北科技大学
  • 5篇鞍钢股份有限...
  • 5篇中钢集团
  • 4篇太原钢铁集团...
  • 4篇邯郸钢铁集团...
  • 4篇江苏沙钢集团
  • 4篇中原特钢股份...
  • 3篇首钢工学院
  • 3篇杭州钢铁股份...
  • 2篇鞍山钢铁集团...
  • 2篇钢铁研究总院
  • 2篇辽宁科技大学
  • 2篇河北工业职业...
  • 2篇浙江大学

作者

  • 499篇包燕平
  • 177篇王敏
  • 66篇刘建华
  • 64篇林路
  • 43篇崔衡
  • 40篇岳峰
  • 35篇赵立华
  • 33篇顾超
  • 31篇吴华杰
  • 30篇彭尊
  • 28篇张立强
  • 25篇安航航
  • 24篇徐保美
  • 23篇李怡宏
  • 22篇李太全
  • 21篇王睿
  • 19篇田乃媛
  • 16篇李朋欢
  • 15篇张乐辰
  • 15篇张超杰

传媒

  • 49篇北京科技大学...
  • 42篇特殊钢
  • 39篇炼钢
  • 27篇钢铁
  • 19篇工程科学学报
  • 13篇铸造技术
  • 12篇钢铁研究学报
  • 12篇连铸
  • 11篇钢铁钒钛
  • 7篇中国冶金教育
  • 6篇中国冶金
  • 6篇钢铁研究
  • 4篇武汉科技大学...
  • 4篇2005年全...
  • 3篇冶金设备
  • 3篇冶金研究中心...
  • 2篇理化检验(物...
  • 2篇热加工工艺
  • 2篇宽厚板
  • 2篇金属材料与冶...

年份

  • 2篇2024
  • 28篇2023
  • 47篇2022
  • 7篇2021
  • 19篇2020
  • 12篇2019
  • 5篇2018
  • 20篇2017
  • 16篇2016
  • 33篇2015
  • 35篇2014
  • 30篇2013
  • 21篇2012
  • 36篇2011
  • 36篇2010
  • 40篇2009
  • 15篇2008
  • 22篇2007
  • 8篇2006
  • 17篇2005
50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130t BOF-LF-150mm×150mm CC流程控制高碳钢SWRH82B氮含量的工艺实践被引量:2
2015年
0.79%~0.86%C SWRH82B高碳钢的生产流程为130 t顶底复吹转炉-LF-8流150 mm×150 mm坯连铸工艺。通过转炉吹炼时采用较高泡沫渣高度,终点枪位较其他钢种高100~150mm,转炉全程底吹氩0.02~0.05 m^3/(t·min),圆流出钢,LJ精炼时快速成渣,合适的吹氩量20~30 m^3/h,连铸全程保护等工艺措施,有效控制钢中氮含量,205炉氮含量分析表明,钢中氮含量为13.7×10^(-6)~37.4×10^(-6),平均氮含量为23.3×10^(-6)。
邢梅峦包燕平林路
关键词:氮含量
气幕挡墙及挡坝结构对中间包流场的影响被引量:9
2012年
针对某钢厂中间包使用原挡坝时死区较大,流经挡坝钢液向上运动趋势不明显,流场不利于夹杂物上浮去除等问题,采用中间包水模型试验,对挡坝结构进行了优化,设置了气幕档墙。结果表明,提高挡坝高度,开向上角度通钢孔,并设置气幕挡墙,可有效消除浇注区及挡坝后死区,死区体积比降低46%;钢液向液面运动趋势增大,滞止时间提高23%,峰值时间提高16%。工业试验表明,中间包采用优化后的控流装置,夹杂物总量从14.4 mg/10 kg降为6.64 mg/10 kg,中间包钢液内大型夹杂物得到有效去除。
崔衡苑品包燕平冯美兰李宁
关键词:中间包水模型气幕挡墙死区
一种电解分离IF钢中TiN夹杂物的原貌分析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解分离IF钢中TiN夹杂物的原貌分析方法,通过对电解样浸入电解液中的裸露位置进行控制,选择均匀表面,分段控制恒定的电压与电流,在电解过程前1‑2h控制电压在150‑160mV,控制电流为0.06‑0.07...
顾超包燕平吕子宇
一种双层气幕保护的钢包喂线工艺
本发明属于钢铁冶金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双层气幕保护的钢包喂线工艺,在使用时吹开的渣眼面积小,并形成内外两层气幕,外层气幕用于隔绝外界空气,防止外界空气与喂线时裸露的钢液和熔化的合金线接触,内层气幕用于合金线通道内的气体隔...
包燕平王仲亮
X80高级别管线钢的洁净度被引量:8
2010年
针对莱芜钢铁集团120 t顶底复吹转炉(脱磷)→120 t顶底复吹转炉(脱碳)→LF→RH→CC试生产X80管线钢的生产工艺,采取示踪剂示踪、系统取样、综合分析的方法,对LF精炼前后、RH精炼前后,中间包和铸坯中总氧、氮、显微夹杂物和铸坯中大型夹杂物的变化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铸坯中总氧含量平均为8×10-6,氮含量平均为58×10-6(质量分数,下同),96%的显微夹杂物的尺寸小于2μm,平均为2.50个/mm2,大型夹杂物平均为2.23 mg/10 kg。铸坯中氮含量较高,精炼过程夹杂物变性效果较差。
安航航包燕平刘建华李四军王建景
关键词:X80管线钢洁净度
一种转炉出钢量的确定方法和系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转炉出钢量的确定方法和系统,考虑到转炉炼钢过程工作环境恶劣,测量困难,受其他因素干扰大,提供了一种以数据为依托的数据驱动预测模型,将主成分分析法(PCA)与RBF神经网络相结合,通过对原始变量相关内部结构进...
包燕平郑瑞轩赵立华
一种铸造大钢锭用水冷底盘及使用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铸造大钢锭用水冷底盘,用于冶金行业的大钢锭铸造生产过程。它包括底盘、多级冷却环(一级冷却环、二级冷却环、三级冷却环等)和法兰,在底盘内部从中心到边缘依次布置着多级冷却环,并且其分布的密集程度随着到中心距离的...
包燕平张超杰王敏蒋伟张乐辰王睿郭建龙安航航顾超
文献传递
KR法铁水脱硫水模型实验研究
铁水炉外脱硫是现代化炼钢优化生产工艺流程不可缺少的环节,目前以KR法为代表的机械搅拌法脱硫和喷吹法脱硫是铁水脱硫的两种主要手段。本研究工作以上海三钢有限责任公司炼钢厂的KR法脱硫装置为原型,利用相似原理进行KR过程水模型...
田广亚徐强闵通宏沈福元李京社王东薛颖健包燕平徐宝美
关键词:铁水KR法脱硫水模型
文献传递
涟钢二流板坯连铸中间包水模型研究被引量:6
2012年
以相似原理为基础,建立1:3的水模型,对涟钢二流板坯连铸中间包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单纯的湍流控制器+挡坝,中间包活塞区体积偏小,死区体积偏大;挡坝开孔能使中间包死区减小,而不会产生明显的短路流;有利于改善中间包钢液流动的控流装置组合为挡堰+开孔挡坝+湍流控制器,得出了其具体位置;优化后的中间包平均停留时间由343 s延长至387 s,死区体积由20.0%下降至9.8%,滞止时间由61 s延长至99 s。
王海奇包燕平唐德池
关键词:中间包连铸水模型RTD曲线
210t转炉终点碳氧预测模型研究
利用转炉吹炼末期脱碳动力学方程建立了转炉终点碳动态预测模型,并用实际生产数据对模型进行了验证,取得了比较高的命中率;通过回归的方法,得出了终点碳氧关系曲线,并利用该曲线方程建立了转炉终点氧预测模型,取得了比较好的预测效果...
高圣勇包燕平岳峰李本海章军
关键词:顶底复吹转炉
文献传递
共5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