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包文美

作品数:43 被引量:305H指数:14
供职机构:上海师范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0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9篇生物学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3篇植物
  • 17篇蕨类
  • 16篇蕨类植物
  • 15篇孢子
  • 11篇孢子形态
  • 10篇蕨科
  • 9篇配子
  • 9篇配子体
  • 9篇配子体发育
  • 8篇发育
  • 4篇藻类
  • 3篇英文
  • 3篇水质
  • 3篇孢子萌发
  • 3篇金星蕨科
  • 3篇超微
  • 3篇超微结构
  • 2篇中国蕨科
  • 2篇水质评价
  • 2篇水蕨

机构

  • 40篇哈尔滨师范大...
  • 17篇上海师范大学
  • 4篇中国科学院植...
  • 3篇东北林业大学
  • 1篇贵州科学院
  • 1篇东北农业大学
  • 1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哈尔滨学院
  • 1篇浙江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43篇包文美
  • 29篇王全喜
  • 11篇曹建国
  • 7篇敖志文
  • 5篇刘保东
  • 5篇范亚文
  • 5篇戴绍军
  • 4篇于晶
  • 4篇陈立群
  • 3篇戴锡玲
  • 3篇张大维
  • 2篇张宪春
  • 2篇祖国辉
  • 1篇杨耐英
  • 1篇何群
  • 1篇李新宏
  • 1篇朱传茂
  • 1篇王友联
  • 1篇刘冬梅
  • 1篇刘洪家

传媒

  • 14篇植物研究
  • 11篇哈尔滨师范大...
  • 6篇植物分类学报
  • 4篇西北植物学报
  • 3篇Acta B...
  • 2篇生物学通报
  • 1篇第七届海峡两...

年份

  • 1篇2010
  • 2篇2008
  • 1篇2006
  • 3篇2005
  • 4篇2003
  • 1篇2002
  • 7篇2001
  • 1篇2000
  • 3篇1998
  • 2篇1997
  • 2篇1996
  • 3篇1995
  • 4篇1994
  • 2篇1993
  • 3篇1991
  • 1篇1990
  • 3篇1989
4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两种胶毛藻科植物的培养研究
2008年
对胶毛藻科植物优美胶毛藻[Chaetophora elegans(Roth)Agardh]和羽枝竹枝藻[Draparnaldia plumosa(Vauch) Agardh]进行了室内培养,对它们自游动孢子萌发到成熟丝状体形成等生活史各阶段都进行了详细观察,并做了活体显微镜照相记录。结果显示:(1)优美胶毛藻的游动孢子较小,直径为9--11μm,顶端具4条等长鞭毛,自母细胞释放后,游动孢子固定在基质上萌发,萌发类型为直立式,顶端细胞发育为直立系统,其直立系统为二叉状分枝,无明显主枝,侧枝发达,分枝顶端细胞渐尖或毛状,各级分枝细胞大小基本相同,圆柱形,宽约为6--8μm,长约为10--12μm。基细胞发育为匍匐系统,首先产生匍匐枝,由它产生假根。随生长,直立系统下部的细胞产生次生假根,成熟的优美胶毛藻外观近球形,与野生胶毛藻的形态相似。(2)羽枝竹枝藻游动孢子产生于母细胞,游动孢子体积较大,直径约为30μm左右,顶端具4条等长鞭毛。游动孢子从母细胞内释放后,固定在基质上萌发,萌发类型亦为直立式,顶端细胞发育为直立系统,其直立系统为分枝丝状体,主枝粗壮,细胞圆柱形,长约为50--60μm,宽约为48--50μm,内有多个蛋白核;侧枝细胞为长圆形,长约为40--50μm,宽约为17--19μm,分枝顶端的细胞尖细或为毛状。基细胞发育为假根和匍匐枝。当藻体成熟时,直立系统下部的细胞产生次生假根。
曹建国祖国辉包文美王全喜
关键词:胶毛藻科
中国金粉蕨属孢子形态的研究被引量:9
2001年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我国产金粉蕨属 8种 2变种蕨类植物的孢子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 ,该属孢子形态较为一致 ,三裂缝 ,辐射对称 ,极面观为钝三角形或三角圆形 ,赤道面观为椭圆形、超半圆形或扇形。周壁较薄 ,外壁突起形成表面纹饰的基本轮廓 ,具赤道环、近极脊和远极脊等结构。种间差异主要表现在远极面的纹饰形态上。从孢子形态上看 ,金粉蕨属与中国蕨科其它属差异较大 ,而与凤尾蕨属相似 ,建议将本属放在凤尾蕨科。
于晶王全喜包文美
五大连池管壳缝目硅藻研究初报被引量:14
2001年
报道了采自五大连池的管壳缝目硅藻 4科 6属 38种 1 0变种 1变型 ,对每一个分类单位都进行了描述并附有照片 ,为五大连池硅藻资源的调查提供最基本的资料。
范亚文包文美王全喜
关键词:硅藻
蕨的人工有性繁殖及复壮技术被引量:5
1996年
为适应当今绿色食品之一─蕨菜Pteridiumaquilinum(L.)Kuhnvar.latiuscuium(Desv.)Underw.exHeller资源的开发利用,本文报道了蕨案的人工繁殖及复壮技术,并讨论了其经济价值和应用前景.
刘保东朱传茂李新宏包文美
关键词:蕨菜繁殖复壮
东北蕨类植物配子体发育的研究Ⅵ.中国蕨科被引量:22
1995年
本文研究了无粉银粉背蕨配子体的发育,孢子四面体,三裂缝,孢子萌发为带蕨型,丝状体2—12个细胞长,单列或多列,原叶体裸露,心脏形,生殖器较大,该配子体表现为原始的性状。原叶体发育为铁线蕨型,或水蕨型,或两者之间的类型,在发育中的变异大,体现中国蕨科配子体的特点。
包文美王全喜敖志文
关键词:蕨类植物配子体中国蕨科
中国无隔藻属三个新记录种被引量:1
1989年
本文发表了中国无隔藻属的3个新记录种,即:双喙元隔藻Vancheria birostris Simons,迪尔无隔藻V dillwynii(Web et Mohr)C Ag。和斯莱无隔藻V schleicheri De Wild,对每个种的形态特征、生境和分布进行了描述并有附图。
王全喜包文美
中华隐囊蕨配子体发育的研究被引量:4
1998年
本文研究了中华隐囊蕨(NotholaenachinensisBak)配子体发育的全过程,孢子为近球形四面体,三裂缝,孢子萌发为向心型,丝状体2-10个细胞长,无明显顶端细胞,丝状体顶端所有细胞同时分裂形成片状体,原叶体发育为槲蕨型,原叶体裸露,心脏形,终生无毛状体,生殖器较大,该配子体表现为较原始的性状。
陈立群刘冬梅包文美
关键词:蕨类配子体发育
中国蹄盖蕨属植物孢子形态的研究被引量:5
2001年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我国产蹄盖蕨属 44种植物的孢子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 ,该属孢子形态为单裂缝 ,两侧对称 ,极面观为椭圆形 ,赤道面观为豆形。外壁表面光滑 ,由周壁形成表面纹饰。根据周壁的结构和表面纹饰 ,可分为两种类型 :一是周壁外层发达 ,形成粗大的脊状纹饰 ,有 1 1种属此类型 ;二是周壁外层很薄或不完全发育 ,由周壁内层或中层形成表面纹饰 ,有 3 3种属此类型纹饰。本文还就本属的孢子形态特征以及与本属的属下分类关系。
常缨王全喜包文美
关键词:蹄盖蕨属孢子形态蕨类植物
木贼科三种孢子萌发及丝状体发育的培养观察被引量:3
1990年
用室内培养的方法、初步报导了木贼、水木贼、林问荆的孢子萌发方式及丝状体的发育过程和形态特征,并据此讨论了这三个种的种间关系等。
刘保东包文美
关键词:木贼科孢子丝状体发育木贼
东北地区桥弯藻属数量分类研究
1993年
本文应用聚类分析的方法对东北产的桥弯藻属53个分类单位进行了研究。聚类分析中选取了9个性状特征采用相关系数基础上的不加权的离差平方和法进行运算。同时将聚类分析的结果结合分类学意义进行了讨论,认为该方法能够比较客观、自然地反映出桥弯藻属属内种间的亲缘关系,为硅藻植物的系统分类提供富有启发性的参考。
范亚文包文美
关键词:聚类分析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