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超

作品数:124 被引量:270H指数:10
供职机构: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交通运输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5篇期刊文章
  • 54篇专利
  • 8篇学位论文
  • 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1篇建筑科学
  • 8篇自动化与计算...
  • 6篇交通运输工程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 4篇理学
  • 2篇化学工程
  • 2篇金属学及工艺
  • 2篇文化科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电气工程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83篇混凝土
  • 43篇再生混凝土
  • 28篇骨料
  • 16篇荷载
  • 15篇自修复混凝土
  • 14篇再生混凝土梁
  • 14篇自修复
  • 14篇混凝土梁
  • 13篇粗骨料
  • 12篇再生粗骨料
  • 12篇细骨料
  • 11篇混凝土配料
  • 9篇再生细骨料
  • 9篇砌块
  • 8篇裂缝
  • 8篇垃圾
  • 8篇建筑垃圾
  • 8篇长期荷载
  • 6篇加载
  • 6篇3D打印

机构

  • 123篇西安建筑科技...
  • 6篇河南城建学院
  • 4篇同济大学
  • 4篇中国飞机强度...
  • 2篇西安墙体材料...
  • 1篇南京航空航天...
  • 1篇聊城大学
  • 1篇西安科技大学
  • 1篇西安石油大学
  • 1篇西华大学
  • 1篇西京学院
  • 1篇中交第一公路...
  • 1篇西安墙体材料...

作者

  • 123篇刘超
  • 41篇白国良
  • 29篇朱超
  • 10篇赵洪金
  • 10篇张锋剑
  • 10篇韩玉岩
  • 8篇马宗方
  • 7篇李晓文
  • 7篇王保实
  • 6篇宋琳
  • 5篇董宁娟
  • 5篇尹磊
  • 4篇朱丽华
  • 3篇余青
  • 3篇王琦
  • 3篇吴敏哲
  • 3篇刘俊卿
  • 3篇浮广明
  • 3篇贾胜伟
  • 3篇张玉

传媒

  • 6篇建筑结构学报
  • 5篇土木工程学报
  • 5篇工业建筑
  • 4篇第四届全国再...
  • 3篇砖瓦
  • 3篇混凝土
  • 3篇建筑材料学报
  • 2篇功能材料
  • 2篇材料导报
  • 2篇计算力学学报
  • 2篇工程力学
  • 2篇地震工程与工...
  • 2篇复合材料学报
  • 1篇混凝土与水泥...
  • 1篇建筑结构
  • 1篇公路
  • 1篇新型建筑材料
  • 1篇福州大学学报...
  • 1篇武汉大学学报...
  • 1篇激光与光电子...

年份

  • 1篇2024
  • 8篇2023
  • 17篇2022
  • 18篇2021
  • 10篇2020
  • 9篇2019
  • 2篇2018
  • 3篇2017
  • 8篇2016
  • 5篇2015
  • 12篇2014
  • 4篇2013
  • 6篇2012
  • 11篇2011
  • 4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1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再生砖骨料混凝土力学性能及破坏机理研究被引量:15
2021年
以8种设计配合比的再生砖骨料次轻混凝土为研究对象,以水灰比、最大骨料尺寸和粗骨料种类为试验参数,开展了混凝土干密度、立方体抗压强度和劈裂抗拉强度试验研究,重点分析了骨料界面特征与再生砖骨料混凝土的破坏机理。结果表明:使用再生粘土砖骨料制备的次轻混凝土28 d抗压强度可达36 MPa,干密度不大于2200 kg/m^(3),能够减轻自重8%~16%;随着水灰比和取代率的降低,混凝土抗压和劈裂抗拉强度均呈显著增加的趋势;最大骨料尺寸对混凝土抗压和劈裂抗拉强度的影响较小;拟合所得混凝土干密度与力学性能换算公式的相关性较好;砖骨料-砂浆界面过渡区微观结构较为密实,混凝土界面性能得到增强;界面过渡区性能和砖骨料强度是影响再生砖骨料混凝土力学性能的两个关键因素,且砖骨料强度是其中最主要的因素。综合考虑,使用再生粘土砖骨料制备次轻混凝土具有良好的经济性和广阔的工程应用前景。
刘超余伟航刘化威胡天峰胡慧敏
关键词:建筑垃圾次轻混凝土力学性能
再生混凝土梁长期加载与卸载后受弯性能试验研究被引量:2
2020年
为了研究再生混凝土梁长期受弯性能,针对3个不同再生粗骨料取代率(0%、50%和100%)的再生混凝土梁进行了3 045 d的长期加载以及长期荷载卸载后的受弯性能试验,并将再生混凝土梁在不同阶段的裂缝及变形发展规律与普通混凝土梁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与普通混凝土梁相比,再生混凝土梁裂缝分布具有间距较大、次生裂缝数量较多的特点;再生混凝土梁长期变形具有后延性,在长期荷载卸载后表现出更多的变形恢复特征;卸载后受弯试验过程中,再生混凝土梁钢筋屈服荷载和极限荷载值与普通混凝土梁相比均降低;提出了长期荷载移除后再生混凝土梁二次加载受弯承载力计算公式,建议实际工程的二次受弯承载力折减系数取值为0.85。
刘超刘超樊金承白国良白国良
关键词:再生混凝土梁受弯试验卸载受弯承载力
自修复混凝土、混合粗细骨料装配式综合管廊及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自修复混凝土、混合粗细骨料装配式综合管廊及制备方法,所述的自修复混凝土为微生物自修复混凝土,所述的微生物自修复混凝土按体积百分比计,由混凝土配料、再生粗‑细骨料和巴氏芽孢杆菌菌液组成;所述的再生粗‑细骨料的体...
刘超农翔云吕振源刘化威朱超
文献传递
周期径向荷载作用下圆弧格构拱动力稳定性分析被引量:2
2011年
基于结构弹性稳定理论,根据能量法推导出以位移为基本未知量的圆弧格构拱总势能,从Hamilton原理出发,建立了考虑剪切变形的圆弧格构拱的动力稳定微分方程。利用Galerkin方法将其转化为二阶常微分Mathieu型参数共振方程,求得周期解所包围的动力不稳定区域,探讨了圆弧格构拱发生参数共振的动力稳定性问题,分析了缀条面积、圆弧半径、圆心角等参数对圆弧格构拱动力稳定性的影响,为拱型结构动力分析与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赵洪金刘超孟昭博吴敏哲
关键词:能量法剪切变形
一种以再生细骨料为载体的自修复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以再生细骨料为载体的自修复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的自修复混凝土包括混凝土配料和自修复再生细骨料,按体积百分比计,自修复再生细骨料占自修复混凝土的5%~25%;所述的自修复再生细骨料由再生细骨料浸渍巴氏芽...
刘超胡天峰吕振源刘化威
文献传递
再生混凝土框架节点恢复力模型试验研究
通过对再生粗骨料取代率分别为0%、50%、100%的3榀框架节点进行抗震性能试验研究,分析了不同取代率情况下再生混凝土框架节点受力机理与破坏形态,在此基础上重点研究了再生混凝土框架节点恢复力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再生混凝土...
韩玉岩刘超白国良
关键词:钢筋混凝土结构恢复力模型抗震性能
文献传递
基于图论原理的混凝土3D打印的路径优化设计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图论原理的混凝土3D打印的路径优化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对混凝土3D打印件建模;步骤二:建立权值信息表;步骤三:依据权值信息表找出最大欧拉回路并且更新权值信息表,再次寻找更新后的权值信息表的最大...
马宗方万伟鹏宋琳刘超刘化威武怡文
一种混凝土3D打印的路径优化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混凝土3D打印的路径优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将打印件模型切片;步骤2):切片模型转化为几何模型;步骤3):初始化几何模型中几何点的位置信息,并依据图论原理将其划分为可一次性打印完的多个区域;步骤...
马宗方万伟鹏宋琳刘超刘化威武怡文
文献传递
考虑剪切变形的圆弧深拱参数共振稳定性分析被引量:5
2012年
基于结构弹性稳定理论,根据能量法推导出以位移为基本未知量的圆弧深拱总势能,从Hamilton原理出发,建立了考虑剪切变形的圆弧深拱的动力稳定微分方程。利用Galerkin方法将该方程转化为二阶常微分Mathieu型参数共振方程,推导出圆弧深拱主参数共振的临界频率方程式,从而求得周期解所包围的动力不稳定区域。通过分析剪切变形、圆弧半径、圆心角等参数对圆弧深拱动力稳定性的影响,探讨了圆弧深拱发生参数共振的动力稳定性问题,为拱型结构动力分析与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赵洪金刘超董宁娟吴敏哲
关键词:能量法剪切变形
西安市KTV室内物理环境的调查研究
近几年来,环境情况每况愈下,由室内环境污染所引发的问题也屡见不鲜,如今室内环境问题也已经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人类在室内活动的时间实际占用了所有人类活动时间的90%甚至还要多;因此,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心室内环境这一问题。 ...
刘超
关键词:室内环境空气质量娱乐场所噪声控制
文献传递
共1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