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超

作品数:82 被引量:380H指数:11
供职机构:四川省肿瘤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卫生厅科研基金四川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56篇期刊文章
  • 18篇专利
  • 6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66篇医药卫生
  • 4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55篇肠癌
  • 42篇直肠
  • 38篇直肠癌
  • 26篇肿瘤
  • 23篇切除
  • 20篇肠肿瘤
  • 19篇切除术
  • 16篇手术
  • 15篇直肠肿瘤
  • 12篇大肠
  • 11篇大肠癌
  • 10篇外科
  • 10篇淋巴
  • 10篇淋巴结
  • 8篇造口
  • 8篇结肠
  • 7篇外科治疗
  • 7篇淋巴结清扫
  • 7篇侧方
  • 6篇直肠癌根治

机构

  • 82篇四川省肿瘤医...
  • 2篇电子科技大学
  • 1篇四川省肿瘤研...

作者

  • 82篇刘超
  • 60篇燕锦
  • 53篇刘宝善
  • 40篇徐琳
  • 37篇左明
  • 20篇郑阳春
  • 19篇杨慧
  • 9篇胡海
  • 7篇田仁娣
  • 7篇张润洁
  • 5篇宋博
  • 4篇易波
  • 4篇周海洋
  • 3篇刘敏
  • 3篇王国蓉
  • 3篇唐小丽
  • 3篇旷天立
  • 2篇马耀民
  • 2篇马洪丽
  • 2篇杜凤梅

传媒

  • 9篇四川肿瘤防治
  • 8篇四川医学
  • 6篇中国实用外科...
  • 5篇肿瘤预防与治...
  • 4篇中华外科杂志
  • 3篇中华普通外科...
  • 2篇中国普外基础...
  • 2篇大肠肛门病外...
  • 2篇消化外科
  • 2篇2006年四...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当代医学
  • 1篇中国肿瘤生物...
  • 1篇外科理论与实...
  • 1篇中华胃肠外科...
  • 1篇中国肛肠病杂...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国肿瘤
  • 1篇实用肿瘤杂志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4篇2021
  • 7篇2020
  • 2篇2019
  • 3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11
  • 2篇2010
  • 4篇2009
  • 3篇2008
  • 4篇2007
  • 12篇2006
  • 7篇2005
  • 5篇2004
  • 3篇2003
8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女性下段直肠癌阴道后壁切除与阴道重建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探讨女性后盆腔脏器切除术后阴道后壁重建的方法和意义。方法1994年至1996年我院行女性后盆腔脏器切除术31例,其中采用带血管蒂回肠3例和子宫浆肌瓣2例替代作阴道后壁重建。结果阴道重建5例中,4例一次性愈合,1例子宫浆肌瓣远侧部分缺血坏死,处理后愈合。术后3个月恢复性生活。随访5年,2例死亡,3例生存,无局部复发。结论女性下段直肠癌后盆腔脏器切除术后采用带血管蒂回肠段和子宫浆肌瓣,即时重建阴道后壁,可保留患者的性功能,提高术后生活质量。
左明刘宝善刘超唐小海燕锦徐琳
关键词:阴道成形术直肠肿瘤
直肠癌低位/超低位前切除术中预防吻合口瘘的操作技巧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讨直肠癌低位/超低位前切除术中预防吻合口瘘的操作技巧。方法:对我院2008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直肠癌行低位/超低位前切除术后出现吻合口瘘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术中操作技巧进行分析总结。结果:35例患者术后出现吻合口瘘,吻合口瘘发生率4.26%(35/822);吻合口瘘发生时间为术后4天~25天(中位8天)。13例(37.1%)患者行肠造瘘手术,22例(62.9%)行局部置管冲洗引流,配合全身营养支持治愈,无死亡病例。结论:注重术中操作技巧,确保肠段的血供和无张力,施行高质量的吻合是预防直肠癌低位/超低位前切除术后吻合口瘘的关键。
郑阳春周海洋宋博胡海易波徐琳刘超燕锦
关键词:直肠癌手术技巧吻合口瘘
拖出型Welch法直肠癌超低位切除术被引量:19
2000年
目的 探讨中下段直肠癌 ,保存肛门括约肌功能手术后的 5年生存率与排便机能。方法 对 15 9例中下段直肠癌患者实施拖出型Welch法超低位切除术 ,其中DukesA期 2 1例 ;B期 10 4例 ;C期 34例。切缘距肿瘤下缘的距离分别是 2、3、4cm。结果 肿瘤局部复发 2 2例 (13 8% ) ,A期1例 (4 8% ) ;B期 13例 (12 5 % ) ;C期 8例 (2 3 5 % )。总的 5年生存率 5 3 5 % ,A、B、C不同分期分别为76 2 %、5 4 9%及 32 3%。患者术后 3个月排便次数及控便机能接近正常人。结论 拖出型Welch法直肠癌超低位切除术 ,在确保癌根治的情况下 ,能保存肛提肌及肛提肌部分的直肠和肛管、内外括约肌 。
刘宝善燕锦左明刘超
关键词:直肠肿瘤
一种伤口搔刮器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伤口搔刮器,包括杆状延伸部,所述杆状延伸部前端的侧面设置有若干沿圆周方向布置的刮片;所述各刮片分别交错设置于所述杆状延伸部,并沿杆状延伸部的长度方向形成多层结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伤口搔刮器,结构紧凑,...
刘敏杨慧刘超燕锦张润洁田仁娣邹利平
文献传递
术中放疗辅助手术治疗进展期结肠癌6例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观察术中放疗辅助手术治疗进展期结肠癌的安全性及局部控制效果。方法进展期结肠癌6例,均接受手术治疗,术中采用Mobetron移动式术中放疗加速器照射瘤床,剂量为10~12.5 Gy,观察手术情况、术后并发症及局部控制情况。结果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切除及术中放疗,无术中并发症发生,中位手术时间6.5 h(3~10 h),中位出血量466.6 mL(100~1500 mL),术后中位住院时间12.2 d(6~22 d)。术后并发腹腔出血1例、切口感染1例,无围手术期死亡患者,无吻合口瘘等严重并发症。出院后随访1~24个月(中位数为9个月),其中1例术后10个月出现肺转移,至随访截止日仍带瘤生存(24个月),6例患者随访期间全腹部增强CT检查均未发现局部复发征象。结论术中放疗辅助手术治疗进展期结肠癌疗效稳定,局部无复发、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
周海洋刁鹏刁鹏刘超燕锦徐琳
关键词:放射疗法手术疗法结肠肿瘤结肠癌
下段直肠癌腹膜外侧方扩大清扫的临床分析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探讨下段直肠癌腹膜外侧方清扫的范围和在临床治疗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下段进展期直肠癌根治术392例,其中腹腔内清扫173例;腹腔内加腹膜外清扫219例。结果下段直肠癌侧方淋巴结转移率17.8%(39/219),侧方盆壁非连续性癌灶转移率5.9%(13/219)。局部复发率腹腔内清扫组为16.2%(28/173);腹腔内加腹膜外清扫组为9.6%(21/219),P<0.05。5年生存率腹腔内清扫组为49.1%(85/173);腹腔内加腹膜外清扫组为59.3%(130/219),P<0.05。结论直肠癌侧方转移是下段直肠癌转移的重要途径,下段进展期直肠癌需要上方、侧方清扫。侧方清扫应连同血管的外壳和血管周围的淋巴结及脂肪结缔组织一并切除;可以减少局部复发,提高5年生存率。
左明刘宝善徐琳燕锦刘超
关键词:直肠癌腹膜外淋巴结清扫
胃肠道癌卵巢转移及其术式选择被引量:3
2005年
刘超刘宝善
关键词:胃肠道癌手术方式肿瘤
异时多发大肠癌1例
2003年
马晓强刘超
关键词:剖腹探查术手术治疗
拖出型Welch法直肠癌超低位切除术研究
刘宝善燕锦左明刘超徐林唐令超赵平丁志朴雯雯
为了使中、下级直肠癌患者,既达到癌的根治又保存正常的排便机能,创立了翻出残端直肠与牵下之结肠于肛门吻合的直肠癌超低位切除术。该项目即称“拖出型Welch法直肠癌超低位切除术”。是根据Dukes’A、B、C不同分期,分别完...
关键词:
关键词:WELCH法切除术直肠癌肿瘤外科手术
异时性多原发结直肠癌临床特点分析31例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探讨异时性多原发结直肠癌的临床特点,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总结31例异时性多原发结直肠癌的临床资料,分析肿瘤发生、分布及治疗与预后.结果:31例患者,平均5.1年出现次发癌,平均3.8年后3例出现第3癌,平均3.5年后2例再发第4癌.45.2%的患者合并存在腺瘤.59.5%的首发癌位于直肠、乙状结肠;大部分次发癌的分化程度、病理分期好于首发癌或与之相同;首发癌术后平均存活8.3年,5年生存率84.8%.结论:大多数异时性多原发结直肠癌的首发癌位于直肠及乙状结肠.合并存在腺瘤是发生该病的危险因素,根治术后应进行定期复查.
郑阳春燕锦刘宝善刘超徐琳
关键词:结直肠癌多原发癌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