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自刚

作品数:189 被引量:830H指数:18
供职机构:甘肃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5篇期刊文章
  • 69篇专利
  • 3篇科技成果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7篇农业科学
  • 12篇生物学
  • 4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理学

主题

  • 125篇油菜
  • 103篇冬油菜
  • 92篇白菜
  • 92篇白菜型
  • 82篇白菜型冬油菜
  • 41篇抗寒
  • 30篇冬性
  • 29篇抗寒性
  • 24篇强冬性
  • 22篇桔梗
  • 22篇白菜型油菜
  • 19篇胁迫
  • 19篇甘蓝
  • 19篇甘蓝型
  • 18篇叶片
  • 18篇种子
  • 15篇性状
  • 14篇自交
  • 14篇花粉
  • 12篇叶片DNA

机构

  • 140篇甘肃农业大学
  • 35篇商洛学院
  • 20篇甘肃省作物遗...
  • 15篇甘肃省农业科...
  • 10篇河西学院
  • 6篇西北农林科技...
  • 3篇湖南农业大学
  • 3篇商洛师范专科...
  • 3篇西安理工大学
  • 3篇西藏自治区农...
  • 2篇陕西师范大学
  • 2篇西藏农牧科学...
  • 1篇甘肃中医药大...
  • 1篇兰州大学
  • 1篇陇东学院
  • 1篇全国农业技术...
  • 1篇江西农业大学
  • 1篇西北师范大学
  • 1篇江西省水土保...
  • 1篇天水市农业科...

作者

  • 188篇刘自刚
  • 119篇孙万仓
  • 95篇方彦
  • 93篇武军艳
  • 73篇李学才
  • 55篇曾秀存
  • 45篇杨刚
  • 34篇刘海卿
  • 29篇马骊
  • 26篇孔德晶
  • 21篇赵艳宁
  • 20篇刘林波
  • 20篇钱武
  • 20篇陈奇
  • 18篇张雁
  • 18篇袁金海
  • 17篇王月
  • 15篇杨建胜
  • 15篇张树娟
  • 14篇杨宁宁

传媒

  • 19篇干旱地区农业...
  • 12篇中国油料作物...
  • 11篇作物学报
  • 9篇中国农业科学
  • 6篇陕西农业科学
  • 4篇种子
  • 4篇中国生态农业...
  • 4篇西北农业学报
  • 4篇西北植物学报
  • 4篇草业学报
  • 4篇分子植物育种
  • 3篇西南农业学报
  • 2篇北方园艺
  • 2篇生物技术通报
  • 2篇安徽农业科学
  • 2篇时珍国医国药
  • 2篇甘肃农业大学...
  • 2篇中草药
  • 1篇生态学报
  • 1篇华北农学报

年份

  • 1篇2024
  • 8篇2023
  • 6篇2022
  • 8篇2021
  • 8篇2020
  • 8篇2019
  • 13篇2018
  • 17篇2017
  • 23篇2016
  • 31篇2015
  • 11篇2014
  • 9篇2013
  • 6篇2012
  • 7篇2011
  • 3篇2010
  • 5篇2009
  • 9篇2008
  • 4篇2007
  • 5篇2006
  • 2篇2005
18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强冬性白菜型冬油菜POD酶分子标记及QTL位点
本发明公开了强冬性白菜型冬油菜POD酶分子标记及QTL位点,其筛选步骤包括:(1)利用多代套袋自交的亲本强冬性超强抗寒冬油菜‘陇油7号’和强抗寒冬油菜‘陇油9号’杂交构建F2代分离群体;(2)采用CTAB法提取两亲本及F...
孙万仓杨刚刘自刚曾秀存武军艳方彦李学才孔德晶刘林波侯献飞
文献传递
山区旱作品种商麦5226的繁育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山区旱作品种商麦5226的繁育方法,选择商麦8928做母本,植8788做父本杂交,组合编号为97(5),后代采取系谱法处理;97(5)-22-6-1、97(5)-22-6-2两个株系性状、特性基本相同,弱冬性...
于浩世王新军彭晓邦华智锐刘自刚
文献传递
冬油菜叶片质外体抗冻蛋白标样制备方法及蛋白裂解液
一种冬油菜叶片质外体抗冻蛋白标样制备方法及蛋白裂解液,将冬油菜叶片质外体抗冻蛋白干粉溶于含尿素的蛋白裂解液中保存,即得冬油菜叶片质外体抗冻蛋白标样;该冬油菜叶片质外体抗冻蛋白干粉是用质外体抗冻蛋白提取法从强冬性白菜型冬油...
孙万仓刘林波杨刚刘自刚武军艳李学才方彦袁金海侯献飞王凯音马骊钱武刘海卿陈奇张树娟
文献传递
强冬性白菜型冬油菜温敏型雄性不育系的选育方法
一种强冬性白菜型冬油菜温敏型雄性不育系的选育方法,包括:1)以强抗寒白菜型冬油菜为母本,以白菜型温敏不育株系为父本,杂交;2)可育株间相互套袋授粉,成熟后按单株进行脱粒收获;3)在冷凉生态区秋播,对单株抗寒性进行田间筛选...
刘自刚董小云孙万仓李强陈其鲜武军艳方彦米超李学才方园
不同贮藏温度对桔梗花粉生活力及授粉结实能力的影响被引量:3
2011年
以ME3+BK+100 g/L蔗糖+150 g/L PEG4000作为培养基,把桔梗新鲜花粉在不同的温度下进行培养,结果表明,30℃培养1.5 h为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的最佳培养条件。把桔梗花粉贮藏在不同的温度下,结果显示:低温贮藏可明显延长花粉的寿命,常温下花粉仅能贮藏4 d左右,但在10、4、-20℃下贮藏,花粉寿命可分别达60、90、150 d以上;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花粉的授粉结实率均呈下降趋势,但低温贮藏可明显减缓结实率下降的速度。
刘自刚
关键词:贮藏温度生活力结实率
一种冬油菜抗寒性鉴定与评价的方法
一种冬油菜抗寒性鉴定与评价的方法,大田土壤封冻前,取不同冬油菜植株上部完全展开且生长旺盛的真叶,并取相应植株根,编号后置于冰盒内;分析所取的叶和根的电导率和K<Sup>+</Sup>渗出率;用隶属函数法对得到的叶片电导率...
方彦孙万仓武军艳刘自刚李学才
文献传递
利用改良倒伏系数鉴定白菜型冬油菜抗倒伏性的方法
本发明属于农作物育种领域,涉及一种利用改良倒伏系数鉴定白菜型冬油菜抗倒伏性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待鉴定的不同抗倒性的白菜型冬油菜进行田间种植;2)当75%以上植株角果呈蜡黄色时即为成熟期,分别测定白菜型冬油菜的茎秆...
刘自刚方新玲李辉魏家萍董小云徐明霞曹小东郑国强车雪润陈其鲜李园
文献传递
旱寒区冬油菜苗期抗寒性与抗旱性相关性分析被引量:6
2014年
为了了解冬油菜苗期抗寒性与抗旱性的相关性,为北方旱寒区抗寒、耐旱冬油菜新品种选育提供理论参考,本试验对抗寒性不同的8个白菜型冬油菜品种进行苗期抗旱胁迫研究。结果表明,冬油菜抗寒性与抗旱性显著正相关;干旱胁迫后,油菜叶绿素含量逐渐增加,组织含水量与抗旱性不存在相关性,根系活力与抗旱性存在极显著相关性。
武军艳方彦刘翠平孙万仓史永弟黄纪红曹杰刘自刚李学才
关键词:抗旱性抗寒性白菜型冬油菜
北方旱寒区白菜型冬油菜品种抗寒性与适应性分析被引量:12
2014年
为了进一步研究白菜型冬油菜品种在北方寒旱区的抗寒性和适应性,筛选出适应于大面积种植的优良抗寒冬油菜品种。本研究采用多点试验,对白菜型冬油菜在北方地区的越冬率、产量、经济性状及生育期进行比较,分析其抗寒性和适应性。结果在北方旱寒区纬度29°36′~43°55′、海拔35~3 650m、极端最低气温-16.5^-41.5℃、年平均气温6.5~11.5℃、年平均降水量42~700mm、无霜期110~200d的地区,不同品种的越冬率和产量存在较大差异,且同一品种在不同试点的越冬率和产量也不相同,但12个品种(系)在各试验点均可表现出强的特殊适应性,越冬品种在不同试点均能正常生长,具有良好的经济性状,并且收获期集中在6月中下旬,适合倒茬,能够提高复种指数。综合分析表明:在12份供试材料中,陇油6号、陇油7号、07兰MXW-1-3由于具有越冬安全性(越冬率82.73%~89.13%),增产明显(产量2 574.76~2 709.11kg·hm-2),经济性状优良,生育期适中,是最适合在甘肃、新疆、西藏、山西、北京、辽宁等北方寒区种植的白菜型冬油菜品种(系)。
刘海卿孙万仓刘自刚武军艳杨建胜钱武赵艳宁刘林波
关键词:白菜型冬油菜越冬率
白菜型冬油菜RuBisCo蛋白亚基基因rbcL和rbcS的克隆及其在干旱胁迫下的表达被引量:9
2018年
应用双向电泳结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分析,筛选得到干旱胁迫下白菜型冬油菜与光合作用相关差异蛋白质RuBisCo小亚基。根据已发表白菜型油菜(Brassicarapa)RuBisCo亚基rbcL和rbcS保守序列设计引物,采用RT-PCR扩增陇油7号的cDNA,获得rbcL和rbcS基因开放阅读框,长度分别为1095 bp和549 bp,编码364和181个氨基酸的蛋白质。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 rbcL与大白菜(Brassica rapa subsp. chinensis)的蛋白质同源性达到99%以上,其保守序列属于RuBisCoLarge超家族,该蛋白质理论相对分子量及等电点分别为40.29kDa和6.70,不稳定指数(instabilityindex,II>40为不稳定蛋白质)为41.67,属于不稳定蛋白;脂融指数(aliphaticindex)为83.63,平均亲水性值(grand average of hydropathicity)为-0.232,属于亲水性蛋白质;二级结构包括38.74%α-螺旋(alpha helix)、10.99%延伸链(extendedstrand)及50.27%自由卷曲(randomcoil);三级结构具有5个不同的活性口袋。rbcS与甘蓝(Brassicaoleracea)蛋白质同源性达到99%,其保守序列具有rbcS超家族和RuBisCo Small Like超家族,理论相对分子量为20.32 kDa,理论等电点为8.23,不稳定指数为33.66,属于稳定蛋白质;脂融指数为74.86,平均亲水性值为-0.142,属于亲水性蛋白质;二级结构包括16.02%α-螺旋、28.73%的延伸链及55.25%自由卷曲;三级结构具有4个不同的活性口袋。实时荧光定量和半定量分析显示,干旱胁迫下,白菜型冬油菜叶片rbcL和rbcS基因表达量下调是光合作用下降的原因。并且,冬油菜叶片Pn下降与RuBPCase表达抑制和活性降低有关,非气孔限制是Pn下降的主要因素。
米超赵艳宁刘自刚陈其鲜孙万仓方彦李学才武军艳
关键词:白菜型冬油菜RBCLRBCS干旱胁迫
共19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