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纯

作品数:16 被引量:48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VPR
  • 8篇凋亡
  • 7篇凋亡作用
  • 7篇病毒
  • 6篇细胞
  • 6篇HIV-1
  • 5篇基因
  • 4篇周期
  • 4篇细胞周期
  • 4篇免疫缺陷
  • 4篇艾滋病
  • 3篇逆转
  • 3篇逆转录
  • 3篇缺陷病
  • 3篇细胞凋亡
  • 3篇免疫缺陷病
  • 3篇免疫缺陷病毒
  • 3篇抗逆转录病毒
  • 3篇感染者
  • 2篇对转

机构

  • 16篇中南大学湘雅...
  • 2篇中南大学
  • 1篇湖南省疾病预...
  • 1篇深圳市疾病预...
  • 1篇长沙市疾病预...
  • 1篇江门市中心医...

作者

  • 16篇刘纯
  • 15篇郑煜煌
  • 14篇刘猛
  • 11篇周华英
  • 9篇何艳
  • 9篇李慧
  • 8篇谌资
  • 7篇张春迎
  • 4篇李瑛
  • 4篇袁宏丽
  • 3篇龚国忠
  • 3篇尹伟
  • 3篇丁佩佩
  • 2篇李靖
  • 2篇张永红
  • 2篇蒋永芳
  • 2篇郑力文
  • 2篇陈霞
  • 1篇陈军
  • 1篇冯铁建

传媒

  • 2篇中华微生物学...
  • 2篇中华医学杂志
  • 2篇中国感染控制...
  • 2篇中华医学会全...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中华传染病杂...
  • 1篇中南大学学报...
  • 1篇国际流行病学...

年份

  • 2篇2011
  • 8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7
  • 3篇2006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HIV-1 Vpr对细胞周期的影响和致凋亡作用的研究
目的研究人免疫缺陷病毒1型(HIV-1)的vpr基因和不同变异株对属主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以及其致细胞周期变化和致细胞凋亡的机制两者间的可能关系。方法将14个带有不同变异位点的中国感染者HIV-1 vpr片断分别连入p...
刘纯郑煜煌周华英何艳蒋永芳张永红谌资刘猛陈霞
不同变异位点的HIV-1 vpr重组真核表达载体对转染细胞凋亡作用的观察
目的观察不同的人免疫缺陷病毒一型HIV-1的vpr基因变异株致宿主细胞凋亡作用的区别,及其的可能机制。方法14株中国感染者HIV-1 Vpr变异株,其vpr基因PCR产物纯化后经HindⅢ和BamHⅠ双酶切,以pcDNA...
郑煜煌张春迎何艳李慧谌资刘猛周华英刘纯李靖尹伟袁宏丽
文献传递
24月抗艾滋病病毒治疗效果的初步评价
目的:观察中国人免疫缺陷病毒1型(HIV-1)感染者经24个月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 的抗病毒效果、免疫重建效果和毒副反应。方法:27例HIV-1感染者以去羟肌苷、司他夫定和奈韦拉平治疗24个月,分别在治疗前...
郑煜煌周华英张春迎李慧谌资刘猛刘纯
文献传递
表达HIV Vpr细胞株的建立及其促细胞凋亡作用的研究被引量:5
2008年
目的建立稳定表达人免疫缺陷病毒(HIV)Vpr蛋白的细胞株,观察Vpr蛋白促进感染细胞凋亡的特性,以及Vpr变异后对其致凋亡作用的影响。方法以携带野生株HIV vpr基因和突变株HIV vpr—FS基因的质粒分别转染HeLa细胞,建立稳定表达HIV Vpr蛋白的细胞株,以流式细胞仪和细胞内DNA片段分析法检测细胞凋亡效果,观察Vpr蛋白促细胞凋亡的特性,以及两者致凋亡作用的区别。结果重组质粒pcDNA3.1-vpr和pcDNA3.1-vpr-FS经酶切后均可获得342bp产物,DNA测序结果与目的基因已知序列完全一致;上述质粒转染的HeLa细胞,RT-PCR检测到目的基因vpr或vpr-FS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到明显Vpr或Vpr—FS蛋白的表达。流式细胞仪和细胞内DNA片段分析法分别检测细胞凋亡,显示野生株HeLa pcDNA3.1-vpr组的凋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变异株HeLa pcDNA3.1-vpr-FS的凋亡率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别。结论成功建立了表达HIV Vpr和HIV Vpr—FS蛋白的感染细胞株。实验显示HIV Vpr蛋白能促进感染细胞的凋亡,而Vpr蛋白的变异可能使其促进细胞凋亡作用减弱。实验结果为下一步研究提供了基础资料。
丁佩佩郑煜煌龚国忠谌资周华英张春迎刘猛刘纯袁宏丽李瑛李慧
关键词:人免疫缺陷病毒VPR基因凋亡
中国HIV感染者VPR序列变异对细胞周期和致凋亡作用的影响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研究带有不同变异位点的人免疫缺陷病毒1型(HIV-1)vpr基因对感染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以及其致细胞周期变化和致细胞凋亡的机制间的可能关系。方法以14个带有HIV-1 vpr基因片段的pcD-NA3.1(+)真核表达载体构建重组质粒,将其转染Hela细胞,并设立保守株vpr基因转染细胞、突变株vpr-FS基因转染细胞、空载体转染细胞和未转染细胞作为对照,经逆转录多聚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目的基因转染成功后,Pi染色,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被转染细胞的细胞周期分布和细胞凋亡率。结果 14个带有不同变异位点HIV-1vpr基因片段的Hela细胞经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出不同的致细胞周期阻滞和致细胞凋亡的能力。发现转染保守片段HIV-1 vpr的Hela细胞,其细胞周期出现G2期阻滞和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但转染vpr C末端截断的vpr-FS片段的细胞、空载体pcDNA3.1(+)转染细胞和未转染的Hela细胞无此现象。转染了HIV-1 vpr基因序列相对应的Vpr蛋白中含有70V、85P、86G、94G突变的片段,较vpr保守片段致感染细胞G2期阻滞和凋亡的能力明显下降。初步发现vpr诱导G2期阻滞百分率越高,其所致凋亡率亦越高。结论 HIV-1vpr基因有明显的致感染细胞G2周期阻滞和致细胞凋亡的作用,但vpr C末端截断的vpr-FS片段无此功能。说明中国感染者HIV-1vpr基因表达蛋白的70V、85P、86G、94G位点突变能使其致感染细胞G2期阻滞和凋亡的能力下降。vpr诱导G2期阻滞的程度与其致凋亡水平可能相关,提示两者的发生机制可能有一定的关联。本研究为进一步探讨HIV-1致病机制和探索可能的基因干预措施打下了基础。
郑力文胡维新樊星张硕刘纯
关键词:人免疫缺陷病毒HIV1VPR细胞周期
复方黄芪颗粒治疗HIV感染者24周的疗效和安全性评价被引量:7
2009年
目的在中国中医药研究院的新药开发研究工作基础上,对未经抗病毒治疗的人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进行24周口服中药复方黄芪颗粒治疗,初步评价其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22例HIV感染者服用复方黄芪颗粒治疗24周,于0、24周检测HIV RNA病毒载量,0、8、24周检测CD4+、CD8+细胞及细胞因子,0、8、16、24周记录临床症状积分以及血常规、肝肾功能等实验室指标,同时记录治疗期间发生的不良事件。结果治疗24周,CD4+细胞数较基线值(0周)平均上升22/μL(t=2.08,P=0.03);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2和干扰素(IFN)-γ较基线值分别平均上升7.29pg/mL和3.82pg/mL(分别t=3.46,P=0.00;t=5.94,P=0.00),IL-4下降3.71pg/mL(t=8.18,P=0.00);HIV RNA较基线值平均下降0.401g拷贝/mL(t=2.65,P=0.02);体重上升〉2kg者6例,增减未超过2kg者10例,患者体重评分有效率72.73%;血常规、肝肾功能等结果均在正常范围内;未观察到不良事件。结论中药复方黄芪颗粒可提高HIV感染者CD4+细胞数,对HIV复制有一定抑制作用,具有一定免疫调节作用;可以显著改善HIV感染者的临床症状,使患者体重增加,无明显毒副作用。
刘猛郑煜煌周华英何艳袁宏丽刘纯谌资李瑛周国强李谨
关键词:艾滋病复方黄芪颗粒HIV感染中药安全性
中国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 vpr基因多态性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6
2009年
目的分析来自中国不同地区HIV-1感染者的vpr基因序列变异位点及与国外以往研究的异同,为进一步研究HIV-1 vpr基因变异的意义及其与感染者临床病情的关系奠定基础。方法RT-PCR及套式PCR法对398例HIV-1感染者行HIV-1vpr基因扩增,并进行氨基酸序列分析,了解HIV vpr基因的多态性、离散率和常见变异位点。同时将发现常见变异位点感染者的相应病毒水平、淋巴细胞亚群及临床病程的进展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398份血标本行HIV1 vpr基因扩增,分析后可用氨基酸序列为153份。HIV-1 Vpr氨基酸序列分型主要是CRF01_AE 51.63%,C亚型24.84%,B亚型17.65%,CRF03-AB 3.92%,CRF08_BC 1.31%。HIV Vpr序列中第77位氨基酸84.3%为谷氨酸,与以往国外报道的R77Q变异与AIDS长期病情无进展(LTNP)密切相关的观点有明显差异。HIV Vpr第、63、70、85、86、89、94位氨基酸的变异,有可能使感染者的临床进展趋缓。结论我国HIV Vpr分型仍以M组为主,其中CRF01_AE占优势。HIV-1 Vpr中氨基酸序列某些位点的变异可能与感染者临床表现相关。
李慧冯铁建郑煜煌王晓辉刘猛陈琳刘纯李瑛
关键词: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基因VPR多态现象基因扩增
不同变异位点的HIV-1 vpr重组真核表达载体对转染细胞凋亡作用的观察被引量:7
2009年
目的观察不同的人免疫缺陷病毒1型(HIV-1)的vpr基因变异株致宿主细胞凋亡作用的区别,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14个带有不同变异位点的中国感染者HIV-1 vpr基因片断,其PCR产物纯化后经HindⅢ和BamHⅠ双酶切,以pcDNA3.1(+)真核表达质粒连接转化实验,将重组质粒用脂质体瞬时转染至HeLa细胞,G418筛选后收获细胞。RT-PCR检测目的基因mRNA水平的表达,荧光染色在显微镜下观察Hoeschst凋亡细胞并计算凋亡率,DNA琼脂糖电泳观察各转染细胞凋亡条带,膜联蛋白V-FITC流式细胞检测各株细胞凋亡率,并比较各株细胞的半胱酸蛋白水解酶3活性差别。结果14个vpr基因片段转染HeLa细胞后,发现有第70、85、86或94位变异的vpr转染细胞Hoeschst染色凋亡率和半胱酸蛋白水解酶3活性检测(分别为0.1225,0.1675,0.1975,0.1575和11.356,8.021,14.6875,10.521)较无这些变异的保守序列vpr转染细胞(0.355和182.4875)为低,DNA琼脂糖电泳法和膜联蛋白细胞凋亡检测也提示同样的规律;第1~7号重组质粒(均为vpr AE亚型)的致细胞凋亡能力也明显小于第8~14号重组质粒(vpr B,AB,C和C/BC亚型)。结论首次观察到有第70、85、86或94位变异的HIV-1 vpr序列,其致HeLa细胞凋亡的能力低于无这些位点变异的保守序列,AE亚型诱导宿主细胞凋亡能力低于其他亚型,其机制之一与半胱酸蛋白水解酶3途径激活降低有关。
郑煜煌张春迎何艳龚国忠李慧谌资刘猛周华英李瑛刘纯李靖周国强尹伟袁宏丽
关键词:HIV-1凋亡
37例住院艾滋病患者临床分析
2007年
目的 分析住院艾滋病患者主要的实验室指标异常、常见的机会感染、临床表现及治疗情况。方法 将湘雅二医院37例住院艾滋病患者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艾滋病患者临床表现主要有发热、乏力、纳差、消瘦和淋巴结肿大等,部分有皮疹、咳嗽、吐痰、恶心、呕吐、腹痛和腹泻等症状,实验室化验和其它检测指标显示多器官受累和多种病原感染,其中以呼吸系统感染、皮肤病变和消化系统病变为最常见,也可见神经系统和泌尿系统等病变。结论 艾滋病患者临床表现呈多样性,检验结果均提示多器官受累和多种病原感染,临床处理多需抗菌素、抗病毒药和抗霉菌药合理联合用药,同时应加强对症支持治疗和心理护理。在病情缓解后应根据情况及时进行HAART治疗。
刘猛谌资刘纯丁佩佩李慧张春迎周华英郑煜煌
关键词: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住院病人
24个月抗艾滋病病毒治疗效果的初步评价被引量:11
2007年
目的观察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HIV-1)感染者经24个月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的抗病毒效果、免疫重建效果和毒副反应。方法27例 HIV-1感染者以去羟肌苷、司他夫定和奈韦拉平治疗24个月,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3、6、12、18和24个月时采血检测血浆 HIV RNA病毒载量,检测外周血 CD3^+CD4^+、CD3^+CD8^+淋巴细胞数,CD4^+CD45RA^+CD62L^+纯真细胞数,CD4^+CD45RO^+记忆细胞数,CD8^+CD38^+激活淋巴细胞数和 CD8^+CD38^+/CD3^+CD8^+百分比;并观察药物的毒副反应、血常规和主要生化指标的变化,以及发生的不良事件。结果27例 HIV-1感染者在24个月的治疗中,病毒学和各项免疫学指标均有明显改善,其变化以3或6个月时较显著,24个月时上述各项检测指标均未达到正常对照组数值。其中19例感染者先后出现过消化道反应、周围神经炎、皮疹、腹痛、头痛、发热和脱发等毒副反应,有21例感染者发生过血相异常、肝功能或肾功能变化、血脂异常以及γ-谷氨酰转肽酶和淀粉酶升高等。有3例感染者先后因Ⅲ级外周神经炎和疑为乳酸中毒而改药。结论 HIV-1感染者经去羟肌苷、司他夫定和奈韦拉平治疗24个月,显示了较好的抗病毒效果和免疫重建效果。但药物的副反应较多。
李慧郑煜煌谌资刘猛刘纯何艳陈军欧秋英黄竹林
关键词:HIV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