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礼宾

作品数:16 被引量:6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央美术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艺术文化科学文学语言文字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4篇艺术
  • 1篇文化科学
  • 1篇语言文字
  • 1篇文学

主题

  • 7篇雕塑
  • 7篇艺术
  • 3篇艺术家
  • 3篇语言
  • 3篇术家
  • 2篇雕塑家
  • 2篇读后感
  • 2篇视觉
  • 2篇民国
  • 2篇绘画
  • 1篇大型展览
  • 1篇雕塑创作
  • 1篇雕塑艺术
  • 1篇新古典
  • 1篇新古典主义
  • 1篇心象
  • 1篇形式语言
  • 1篇学术座谈会
  • 1篇遗迹
  • 1篇艺术理想

机构

  • 16篇中央美术学院
  • 1篇北京工业大学
  • 1篇清华大学
  • 1篇中国人民大学
  • 1篇中国艺术研究...
  • 1篇中国美术馆
  • 1篇北京画院

作者

  • 16篇刘礼宾
  • 1篇杭春晓
  • 1篇王煜
  • 1篇夏可君
  • 1篇王萌
  • 1篇吴洪亮
  • 1篇杨建国
  • 1篇段君

传媒

  • 3篇美术研究
  • 2篇美术观察
  • 1篇东方艺术
  • 1篇美术
  • 1篇世界美术
  • 1篇美术大观
  • 1篇雕塑
  • 1篇传媒观察
  • 1篇艺术评论
  • 1篇椰城
  • 1篇当代油画
  • 1篇艺术品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7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不应仅是风格的写意被引量:1
2012年
类似绘画,尽管中国古代有霍去病墓石雕那样著名的"写意"作品,雕塑也并非以"肖似"作为主要标准,但并非完全规避了"写实",这可以从秦始皇兵马俑上得到印证。正如绘画一样,"写实"在这个文化体系里,非不能也,是不为也。因此,将"写意"等同于"继承传统",并不见得和历史完全符合:一方面,在中国古代"写实"雕塑不乏其例,另一方面,"写意"很难讲就是中国古代雕塑仅有的重要特征。
刘礼宾
关键词:写意中国古代雕塑秦始皇兵马俑文化体系霍去病写实
数码摄影的普及和“形象的狂欢”
2009年
数码摄影本身潜藏着巨大的创作活力,给绘画创作也提供了更多可能性和提示,但当下的诸多从事图像式绘画的画家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而仍习惯性地将摄影作为自己绘画的一个"拐杖",无视摄影作品本身潜藏的信息。画家不是通过个人风格去整合这些"信息",而是要借助自己的创作使这些"信息"自然流淌。至于是什么样的方式,弗洛芒热和里希特各自发现了自己的方式,也就形成了所谓的绘画"风格"。我们再去模仿他们的风格,无疑只是在自己的艺术创作上加一个"枷锁",而距离艺术创作的本质更远了。
刘礼宾
关键词:数码摄影绘画作品狂欢新古典主义摄影术福柯
“视觉的阀——王煜”研讨会
2015年
时间:2014年10月21日下午2点地点:和静园茶人会所杭春晓:这次研讨会规模不是很大,大家坐下来聊聊,包括王煜以前的作品,还有展览现场的新作。王煜从鲁美毕业,后来进入到北京年轻一波的艺术家中,潜心水墨创作;有过表现主义阶段,然后是我们看到的在熟宣上进行水墨的尝试和努力,以及在这次展览中显现出来的新的变化。
杭春晓王煜贾方舟吴鸿杨建国杨维民吴洪亮夏可君刘礼宾段君盛葳付晓东王萌高勇
关键词:表现主义主体性水墨艺术王盛烈水墨人物画
民国人民的美术史
2010年
1949年建国之后,围绕"人民"主题进行"历史"书写变得越来越自觉。在此之前,在20世纪的"现实主义"语境中,"人民"是突兀地出现于1949年吗?如果不是,它是怎样逐渐进入现实记录者的视野的?其中的艺术家又是怎样逐渐将"人民"纳为表现对象的?本文对民国史料进行梳理,意在使或隐或现在民国美术创作中的"人民"线索更为彰显。一方面提供一个重新审视民国美术的视角;另一方面,也将这一梳理视为一个可供反思和质疑的文本。
刘礼宾
关键词:民国人民美术
光雕影塑——张峰雕塑中的生命意识被引量:1
2019年
雕塑材质本身特性的彰显,再加上雕塑家塑造手法的痕迹,会破坏雕塑人物的完整性,赋予雕塑人物某种“非人”的特质。泥塑之手幻化出“血肉”身躯,“泥”与“肉”融合、对峙,“泥土”现实和“血肉”特性集中于作品本身。西方的上帝和东方的女娲都有“抟土造人”的神力,而生活于尘世的雕塑家只能在“肉体”“土胎”的交界处徘徊,表达自己对“泥土”与“肉体”的现代阐释。
刘礼宾
关键词:雕塑家生命意识塑造手法
写,不仅是一个动作
2012年
伴随着文人画的兴起,当书法之“写”与绘画之“画”的关系被强调之后,绘画中的“写”的问题就变得越来愈重要了。“士人画”的倡导者苏轼说“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他除了技法上的考虑,还应有抒发性灵,乃至对于诗、画“意境”方面的考虑。元赵孟烦更是将前者予以明确,提到“石如飞白木如籀,写竹还应八法通”。等到清代郑板桥、清末赵之谦、吴昌硕、齐白石,皆是此观点的践行者,他们的书风很大程度影响了其画风。
刘礼宾
关键词:文人画倡导者士人画郑板桥赵之谦
语言,作为一条线索——《雕塑的语言》读后感
2017年
威廉·塔克(William TuCker)的《雕塑的语言》(THE LANGUAGE OF SCULPTURE)成书于20世纪70年代,尽管至今已经近50年,2017年此书中文版出版,读来仍然让笔者兴奋不已。
刘礼宾
关键词:语言雕塑读后感LANGUAGE
绘画——个人走向未知世界的通道
2015年
陈文骥受到"未知"的吸引。"未知"像一个不停下陷的黑洞,面对它,有诱惑,也有惊恐。"诱惑"会激发探知的冲动,不同的人实现为不同的过程。画家呢?——他知道未知世界的存在,于是去"再现",或者"表现",或者"抽象化"?尽管程度不同,但都是"意象化"的过程。在"未知世界"和画家的"艺术世界"之间做对应性的比照是有问题的,问题在于把画家"工具化"了,他变成了另一个世界的一个传递者。其实好的画家不是在传递那个世界,而是在展现他受诱惑的过程。
刘礼宾
关键词:意象化铝塑板艺术形式心象工具化
民国早期现代雕塑考察被引量:3
2007年
民国时期,传统雕塑日益衰落,在以“师夷之长”为目的的留学大潮中,一批抱有艺术理想的年轻人赴法国、意大利、比利时、日本、美国等国家学习西方雕塑。他们回国以后,通过雕塑创作、创办雕塑系(科)、译介西方雕塑文献和资料,成为现代雕塑的拓荒者,他们亦成为中国第一批雕塑家。
刘礼宾
关键词:现代雕塑民国时期传统雕塑艺术理想雕塑创作
空谷幽兰
2023年
中国画讲求含蓄、中庸,注重意境、韵味,反对直接描绘,露骨表现。正如宗白华所说的“中国艺术意境的创成,既须得屈原的缠绵悱恻,又须得庄子的超旷空灵”。擅长国画创作的吴思骏深谙此种道理。如果说“兔女郎”系列作品更多了“屈原的缠绵悱恻”,注重现实生活的鲜活切面,那么他的山水作品则更多了“庄子的超旷空灵”,更注重精神维度的超越。
刘礼宾
关键词:超旷宗白华精神维度国画创作山水作品艺术意境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