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磊 作品数:6 被引量:16 H指数:2 供职机构: 华南理工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化学工程 理学 医药卫生 更多>>
改性木质素磺酸盐与黏结剂配伍的WG成粒性 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改性木质素磺酸钠GCL4-1是一种优良农药分散剂,但其用于水分散粒剂(WG)时成粒性较国外产品稍差。[方法]将GCL4-1与6种农药常用黏结剂(淀粉、糊精、红糖、木糖、羟甲基纤维素钠、聚乙二醇)配伍后,测试WG的粒径分布及悬浮率、崩解性等性能。【结果】当淀粉质量分数为5%时,WG粒径在0.45-0.9mm范围的颗粒达49.5%,热贮前后悬浮率分别为89.61%、87.77%,崩解液放置2h后沉淀层厚度为0.614mm,稳定性略差于Kinsperse126作分散剂制备的WG。糊精最佳质量分数为3%,此时粒径在0.45~0.9mm范围的颗粒达45.6%,热贮前后悬浮率分别为91.26%、89.53%,崩解液放置2h后沉淀层厚度仅为0.508mm,稳定性与Kinsperse126作分散剂的WG相当。【结论】淀粉和糊精与GCL4-1配伍使用能使WG具有较好的成粒性和优良的分散稳定性。 刘磊 庞煜霞 欧阳新平 李晓娜 邱学青关键词:改性木质素磺酸盐 水分散粒剂 黏结剂 糊精 固体脂微颗粒载药体系中稳定剂的作用和机理 被引量:1 2006年 以硬脂精为载体材料,采用熔融-冷却法制备包载布洛芬的固体脂微颗粒(SLM),研究了不同稳定剂对SLM载药体系的稳定效果.实验结果表明聚乙烯醇(PVA)和卵磷脂/牛胆盐是制备硬脂精SLM的较好的稳定剂.进一步研究这两种稳定剂在布洛芬含量增大时对硬脂精SLM的稳定效果,发现当布洛芬含量达7%(质量分数,下同)时,以卵磷脂/牛胆盐为稳定剂的SLM体系开始发生聚集;而对于以PVA为稳定剂的SLM体系,当布洛芬含量增加到25%时,SLM体系仍能保持很好的稳定性.文中还基于对稳定剂分子特征以及载药体系微观结构的分析和介观模拟,从理论上解释了稳定剂的稳定作用和机理. 龙春霞 章莉娟 刘磊 钱宇关键词:稳定性 布洛芬 固体脂质微颗粒表面稳定剂的分布状况对其稳定性的影响:介观模拟与实验 被引量:5 2007年 用耗散粒子动力学(DPD)方法研究了稳定剂在负载布洛芬的固体脂质微颗粒(solid lipid microparticles,SLM)表面的分布状况。模拟结果表明:以卵磷脂为稳定剂,当布洛芬的摩尔分数为1%和2%时,卵磷脂较好地包覆在颗粒的表面;而当布洛芬的摩尔分数增大到3%和5%时,卵磷脂不能覆盖在布洛芬分子密集的部位。以poloxamer 407和PVA为稳定剂,随着布洛芬摩尔分数由1%增大到5%,稳定剂都能很好地包覆在颗粒的表面。实验现象较好地吻合了模拟结果。采用DPD模拟方法,可以加深了解多相复杂载药体系的微观结构并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为SLM稳定剂的筛选提供理论指导。 章莉娟 龙春霞 钱宇 刘磊关键词:耗散粒子动力学 介观模拟 稳定剂 布洛芬固体脂微颗粒的制备 被引量:1 2007年 用高剪应力乳化法制备了布洛芬固体脂微颗粒(SLM),考察了制备过程中乳化温度、冷却温度、搅拌速率以及初始药物含量等因素对体系性能的影响.发现随乳化温度升高、搅拌速率增大、冷却温度降低,SLM的粒径减小,粒径分布更趋均匀.较低的乳化温度和冷却温度有利于布洛芬在SLM中的包封;而初始药物含量的变化对粒径大小、分布和药物的包封率影响较小.制备布洛芬SLM适宜的工艺条件为:乳化温度85℃、冷却温度5℃、搅拌速率12000 r/min、初始药物含量10%,在该条件下,所制备的布洛芬SLM平均粒径为(3.81±0.12)μm,粒径分布均匀,药物包封率达91.35%±1.18%.相对于纯布洛芬晶体,SLM的完全释放时间从3 h延长至12 h. 章莉娟 刘磊 龙春霞 闫虹关键词:乳化 微颗粒 布洛芬 改性木质素磺酸盐GCL4-1与粘结剂的配伍及对WG成粒性影响 改性木质素磺酸钠GCL4—1是一种优良农药分散剂,但其用于水分散粒剂(WG)时成粒性较国外产品稍差.将GCL4-1与六种农药常用粘结剂(淀粉、糊精、红糖、木糖、羟甲基纤维素钠、聚乙二醇)配伍后,测试WG的粒径分布及悬浮率... 刘磊 庞煜霞 欧阳新平 李晓娜 邱学青关键词:改性木质素磺酸盐 水分散粒剂 粘结剂 糊精 木质素磺酸盐在烯酰吗啉颗粒表面的吸附特性 被引量:8 2012年 考察了常用分散剂木质素磺酸钠(Sodium Lignosulfonate,SLS)在烯酰吗啉(Dimethomorph,DMM)上的吸附性能,并测试了吸附SLS后DMM颗粒表面Zeta电位和接触角的变化,从理论上探讨了分散剂的吸附对农药颗粒表面物化性能的影响,指导农药分散剂的开发.结果显示,浓度为0~10 g/L时,SLS在DMM表面呈现双层吸附;低浓度(0~1.0 g/L)时,吸附等温线符合Langmuir方程.SLS在DMM表面上的吸附属于自发、放热吸附过程,吸附力主要包括疏水作用、范德华力和氢键作用力.SLS在DMM表面吸附后提高了其Zeta电位,且SLS磺化度越高其提高作用越明显.随着SLS溶液浓度增大,DMM在SLS溶液中的接触角先减小后增大,到70°~80°后趋于稳定. 庞煜霞 刘磊 楼宏铭 易聪华 邱学青关键词:木质素磺酸盐 烯酰吗啉 农药 分散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