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琼仙

作品数:32 被引量:80H指数:5
供职机构:云南省地震局更多>>
发文基金: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地震行业科研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电子电信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6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5篇天文地球
  • 4篇电子电信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9篇地震
  • 12篇强震
  • 11篇强震动
  • 4篇强震动记录
  • 4篇网络
  • 3篇信息网
  • 3篇信息网络
  • 3篇震灾
  • 3篇通信
  • 3篇VPN技术
  • 3篇M
  • 2篇地震信息
  • 2篇地震信息网
  • 2篇地震信息网络
  • 2篇姚安地震
  • 2篇应急
  • 2篇余震
  • 2篇远程
  • 2篇远程通信
  • 2篇云南地震

机构

  • 32篇云南省地震局
  • 5篇清华大学
  • 5篇昆明理工大学
  • 4篇北京市地震局
  • 4篇云南大学
  • 3篇昆明学院
  • 1篇南京工业大学
  • 1篇中国地震局地...
  • 1篇中国电信
  • 1篇中国联通

作者

  • 32篇刘琼仙
  • 18篇崔建文
  • 14篇周挚
  • 10篇杨黎薇
  • 9篇段洪杰
  • 7篇李世成
  • 7篇林国良
  • 6篇张潜
  • 5篇张立
  • 5篇罗荣联
  • 5篇山秀明
  • 4篇梁虹
  • 4篇高东
  • 4篇全海燕
  • 4篇徐平
  • 4篇徐硕
  • 3篇周兰江
  • 3篇包一峰
  • 3篇周桂华
  • 3篇邱志刚

传媒

  • 14篇地震研究
  • 4篇国际地震动态
  • 4篇中国地震学会...
  • 2篇世界地震工程
  • 2篇云南大学学报...
  • 1篇华北地震科学
  • 1篇灾害学
  • 1篇地震地磁观测...
  • 1篇震灾防御技术
  • 1篇中国西部青年...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8
  • 3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1
  • 4篇2009
  • 1篇2008
  • 3篇2007
  • 5篇2006
  • 4篇2005
  • 1篇2001
3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国际高技术产业化对中国地震科技发展的借鉴作用——中国地震科技发展战略走向分析之三被引量:1
2007年
借鉴发达国家的高技术产业化模式,根据国家发展战略的导向,深入分析中国地震科技发展的深层次问题,强调有关的几个基本概念,探索中国地震事业的发展方向,提出应该提升中国地震科技的国家战略地位、增强其国际竞争力。
周挚徐平山秀明罗荣联王琼伟周桂华张立刘琼仙
2009年姚安M_S6.0强震动应急观测被引量:6
2011年
介绍了2009年姚安MS6.0地震强震动应急流动观测台站的布设、记录获取及初步处理结果等情况,并对此次地震余震的高加速度峰值、低地震烈度等有关问题予以讨论,结果认为:场地条件对地面地震动峰值影响较大;高地震动峰值的相对持时短是此次4.7级余震震害轻的主要原因。
李世成崔建文张潜高东刘琼仙段建新包一峰黄晓东
关键词:姚安地震峰值加速度
基于JavaEE设计模式的烈度速报建设与应用被引量:1
2018年
通过对Java EE设计模式、软件框架和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的研究应用,实现了云南强震动台网中心烈度速报系统的整体建设。在系统总结关键技术的基础上,全面统计了近两年发生的所有5.0级及以上地震烈度速报系统自动生成地震烈度图所需要的时间。通过对比2014年8月3日鲁甸6.5级地震后的地震烈度图与中国地震局现场工作队发布的地震烈度图,结果表明:两者的烈度强度和烈度分布范围一致。此外烈度速报系统产生的地震烈度图显示出的局部场地效应明显,其主要集中在山谷和盆地等人口密集居住区域,应用效果理想。
杨黎薇段洪杰林国良崔建文刘琼仙邱志刚
关键词:烈度速报软件框架软件能力成熟度
2014年云南鲁甸6.5级地震强震动观测记录及初步分析被引量:15
2014年
2014年8月3日云南鲁甸发生MS6.5地震,在震中及其周边地区分布的中国数字强震动台网的81个台站获取了这次地震的主震强震动记录。特别是位于极震区鲁甸龙头山镇财政所强震动台,完整记录到这次地震的地震动时程,其东西向PGA达948.5 cm/s2,该台站周边多栋多层建筑物底层完全倒塌和损毁,与记录所反映的强烈震动相吻合。初步分析强震动观测记录,讨论了本次地震的震中位置、破裂方向和强震动衰减速率等问题。
崔建文刘琼仙段建新杨黎薇高东李世成徐硕林国良张潜包一峰段洪杰
关键词:强震动记录PGA极震区
2009年姚安6.0级地震强震动应急观测的数据处理及其震害启示被引量:5
2011年
对2009年7月9日云南姚安6.0级地震应急流动观测获取的强余震记录进行了处理和分析,包括记录的滤波及零漂处理,5.2级、4.7级、4.6级三次强余震的PGA、PGV、PGD及PSV、PSD以及对应的谱烈度(SI)与相对持时(Td)等的计算及其分析。结果表明:这些强余震近场记录的滤波处理对高频成份影响较大,对低频部分影响很小;加速度峰值主频集中在3~17 Hz;速度峰值对应频率大都为1~8 Hz;谱烈度值为1.5~36.6。4.7级地震水平向峰值加速度为825.3 gal,对应的地震烈度为Ⅹ度,采用IMM标准,对应的地震烈度为Ⅷ度;而其90%、70%的相对能量持时和1/5峰值分数持时的长度分别为1.62 s、0.64 s和0.92 s;最大加速度峰值与对应的谱烈度值之比值,亦仅列众强余震的第6位。对此次强震动记录与地震灾害的相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李世成崔建文张潜刘琼仙周挚张颜琪
关键词:姚安地震地震灾害
基于VPN技术的云南强震观测高速远程通信实用方案被引量:7
2005年
在充分利用现有国家通信网络基础设施的前提下,基于VPN技术提出了2套适用于强震远程观测的高速远程通信实用方案.方案1把VPN技术性工作交给了网络运营商,方案2把VPN技术性工作留给了用户.但方案2在安全性和经济性均优于方案1.
周挚刘琼仙梁虹全海燕旷昆萍崔建文周晖
关键词:VPN技术强震观测远程通信L2TPVPNIPSECVPN
重力固体潮地震前兆分析方法及其物理基础
<正>重力仪不仅是一套重力测量仪,同时又是一套超长周期垂直向拾震器。重力固体潮记录包含了很广泛的成分:①潮汐和潮汐效应;②仪器扰动:③气象效应;④地震动效应;⑤地壳运动效应;⑥局部介质变化。这些成分的综合效应覆盖了一个很...
周挚山秀明梁虹张立刘琼仙
文献传递
云南强震动台网中心应用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被引量:1
2014年
云南数字强震动台网硬件系统建设完成后,有效的强震动台站维护和强震动数据处理应用是面临解决的首要问题。该文实现了云南强震动台网中心应用系统一系列的强震动业务系统应用,使得云南强震动台站自动检查和实时扫描、震动图自动生成(ShakeMap)、强震动台站建设资料、台站维护日志等系统通过应用系统实现无逢对接和集成,系统具有安全认证、信息发布、业务信息处理、外部系统接口4大类功能,为仪器维护人员和数据开发处理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平台支撑。该系统经过实际地震考验,有效地提高了强震动数据的处理。
刘琼仙段洪杰杨黎薇
关键词:强震动台网J2EE框架MYSQL信息发布
云南地震通信网络系统建设
蒋世荣刘琼仙刘光远赵志祥
云南地震局地震通信网络系统建立云南省地震局计算机网络中心包括网络运行控制管理中心(NOC)和网络信息中心(NIC)。建立通信接口设施以保证与全国地震通信网络中心及国际互联网(Internet)连接。实现省地震局与省政府有...
关键词:
关键词:地震计算机网络
IPsec VPN技术在云南地震信息网络系统的初步应用
<正>“十五”期间,云南地震信息网络系统网络覆盖了昆明、部分大中城市、少量县和部分台站。主信道通过租用SDH专线进行连接,租用专线是一笔不小的费用。而十五期间未被覆盖的各类节点,一旦要加入到专线网络里,则需要较高的投入。...
刘琼仙周挚
文献传递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