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文星
- 作品数:29 被引量:143H指数:7
- 供职机构:广东药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卫生厅资助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阿托伐他汀联合西洛他唑治疗2型糖尿病并颈动脉粥样硬化的随访研究被引量:7
- 2015年
-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西洛他唑对2型糖尿病(T2DM)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纳入162例T2DM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81例,两组均给予饮食、运动与调节血糖等基础治疗,均服用阿托伐他汀,治疗组加用西洛他唑,对照组加用阿司匹林,随访12个月。分别于治疗前后检测两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斑块面积及血脂。结果治疗前后两组组内比较,IMT、Tmax明显变薄,Smax明显缩小,FPG、Hb A1c、TC、TG、LDL-C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HDL-C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组间比较,治疗组IMT、Tmax、Smax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TG明显下降,HDL-C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西洛他唑治疗T2DM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安全,疗效更好,协同作用更强。
- 刘文星黄密伶王晓军徐丽梅李瑞莹
- 关键词:阿托伐他汀西洛他唑颈动脉粥样硬化2型糖尿病
- 指尖与静脉血糖测定临床对照研究
- 2006年
- 目的比较微血管全血糖(CBG)、静脉全血糖(VBG)及静脉血浆糖(VPG)三者之间的差别及相关性。方法以微量血糖仪测 CBG 及 VBG,用自动生化仪测 VPG。结果发现三者差异有显著性意义,VPG>CBG>VBG,但三者有良好相关性(r=0.96、0.96、0.98)。结论微量血糖仪准确、快捷,可用于急诊的鉴别诊断,糖尿病患者自我血糖监测、糖尿病筛选及普查。
- 王晓军徐丽梅刘文星
- 关键词:血糖静脉微量血糖仪
- 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糖尿病教育方式探讨被引量:6
- 2010年
- 目的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糖尿病教育方式进行探讨。方法观察113例参加社区糖尿病病友协会糖尿病教育活动的2型糖尿病患者,对各种教育方式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全部患者对以协会活动形式进行糖尿病教育的方式均感到满意,参加教育后糖代谢各项指标较教育前明显改善。结论应按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心理及社会特征,选择灵活多样及连续不断的糖尿病教育方式。以医护为指导的"糖尿病病友协会"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糖尿病教育的方式,具有高度的组织性及系统性,行之有效,值得推广。
- 王晓军苏运辉刘文星徐丽梅
- 关键词:2型糖尿病老年人
- 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血脂与颈动脉硬化的关系被引量:21
- 2010年
- 目的探讨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亚临床甲减)患者血脂与颈动脉硬化(AS)的关系。方法对74例亚临床甲减患者进行血脂、C反应蛋白(CRP)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AIMT)的检测,并与临床甲减组及健康对照组比较。结果随着促甲状腺素(TSH)的升高,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CRP水平及CAIMT均逐渐升高,TSH≥10 mU/L的亚临床甲减组CAIMT增加更明显,逐步回归分析显示CAIMT与LDL-C、TSH水平呈正相关(P<0.05)。结论亚临床甲减,尤其是TSH≥10 mU/L的亚临床甲减与血脂紊乱以及AS密切相关,应早期干预。
- 王晓军刘文星徐丽梅苏运辉
- 关键词: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血脂
- 2型糖尿病患者肾小球滤过率的改变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7
- 2006年
-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肾小球滤过率(GFR)的变化特点并对其临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2型糖尿病患者108例,依据尿白蛋白(Alb)排泄率(UAER)分为4组:正常Alb尿组、微量Alb尿组、大量Alb尿组、肾功能不全组,行放射性核素动态显像测定GFR,同时测定尿素氮、血清肌酐、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胰岛素及血压。结果随着DN的进展,UAER逐渐上升,GFR依次降低,二者呈显著负相关(r=-0.497,P<0.05)。各组伴高血压病者GFR均比同组无高血压病者明显下降(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收缩压、HbA1C、胰岛素抵抗指数与GFR呈独立负相关(回归系数分别为-0.55,-0.30,-0.41,-0.43,P<0.01)。结论GFR是反映糖尿病肾病肾损害的敏感指标,高血压、胰岛素抵抗是DN患者GRF降低的独立危险因素,DN患者要严格控制血糖、血压及改善胰岛素抵抗以延缓GFR下降。
- 王晓军刘文星徐丽梅陈桐生
-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肾小球滤过率尿白蛋白排泄率放射性核素显像
- 厄贝沙坦联合丹参酮ⅡA磺酸钠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3
- 2008年
- 目的探讨厄贝沙坦联合丹参酮ⅡA磺酸钠对早期糖尿病肾病(DN)的治疗效果。方法将72例早期DN患者随机分为厄贝沙坦组(36例)和联合用药组(36例),均服用厄贝沙坦150mg/d,联合用药组加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60mg/d,疗程4周。观察治疗前后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C反应蛋白(CRP)及血糖、血脂变化情况。结果2组UAER均较治疗前减少(P<0.05或P<0.01),但联合用药组好于厄贝沙坦组(P<0.05)。联合用药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及CRP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厄贝沙坦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后血糖、血脂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厄贝沙坦与丹参酮ⅡA磺酸钠联合治疗早期DN,能改善血液流变学,降低CRP,减少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延缓肾损害的进程。
- 刘文星马承红王晓军徐丽梅杨慧荣
- 关键词:早期糖尿病肾病厄贝沙坦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血液流变学
- 甘精胰岛素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内科危重症患者的临床观察被引量:9
- 2010年
- 目的观察甘精胰岛素对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内科危重症患者的降糖效果。方法选择进食极不规律的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内科危重症患者68例,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甘精胰岛素皮下注射,对照组以餐时超短效胰岛素皮下注射,血糖控制目标为空腹血糖≤7.8mmol/L,餐后2h血糖≤11.1mmol/L。结果治疗2周后,治疗组血糖达标率为76.5%(26/34),较对照组的50.0%(17/34)高(P〈0.05)。治疗组的血糖波动较对照组小,低血糖发生率低。结论对于进食极不规律的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内科危重症患者,采用甘精胰岛素每日注射1次,能有效平稳控制血糖,低血糖发生率低,治疗简单、方便。
- 王晓军刘文星徐丽梅苏运辉
- 关键词:糖尿病危重病甘精胰岛素
- 2型糖尿病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西洛他唑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的长期疗效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采用西洛他唑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的长期疗效。方法纳入196例T2DM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98例,两组均给予阿托伐他汀与降糖等治疗,治疗组加用西洛他唑,对照组加用阿司匹林,随访6个月。分别于治疗前后检测两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斑块面积及血脂。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IMT、斑块面积均明显小于对照组(P均<0.05);较对照组三酰甘油(TG)明显下降,高密度脂蛋白(HDL-C)明显升高(P<0.05)。结论 T2DM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采用西洛他唑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长期疗效更好,协同作用更强。
- 刘文星徐丽梅王晓军黄密伶
- 关键词:西洛他唑阿托伐他汀2型糖尿病颈动脉粥样硬化
- 老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反应41例临床分析
- 2006年
- 目的分析老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反应临床特点、误诊原因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老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反应41例,归纳其临床特点。结果本组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3.9mmol/L 即可出现低血糖反应,以轻微出汗、失眠、乏力、性格异常、心率失常、嗜睡、偏瘫为主要表现;发作时间多为凌晨4~7时。结论老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反应症状不典型,多夜间发作,易误诊漏诊,部分病例导致严重后果。通过了解老年糖尿病的临床特点,提高对并发低血糖的警惕,及时检测血糖,防治本病的发生、发展。
- 徐丽梅王晓军刘文星
- 关键词:老年糖尿病低血糖
- 胰岛素强化治疗疗程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影响的临床研究被引量:5
- 2011年
- 目的观察不同疗程的胰岛素强化治疗对初诊2型糖尿病(T2DM)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的长期影响,探讨胰岛素强化治疗的最佳疗程。方法按胰岛素强化疗程,将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120例随机分为15、30、60、90d4组,检测治疗前后及治疗结束1年、2年后胰岛β细胞功能,比较各组的差异。结果4组患者治疗后血糖均良好控制,胰岛β细胞功能显著改善,30、60及90d3组在治疗后AI30/AG30较15d组高[(1.48±0.43)mmoL/LVS(1.25±0.40)mmol/L,t=2.40,P〈0.05;(1.83±0.37)mmol/LVS(1.25±0.40)mmol/L,t=2.85,P〈0.0l;(1.90±0.41)mmol/LVS(1.25±0.40)mmol/L,t=2.97,P〈0.01]。治疗结束2年后,各组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指标均逐渐下降,但均高于治疗前水平(P〈0.05);60d组及90d组A130/AG30高于15d及30d组[(1.44±0.51)mmot/LVS(0.87±0.47)mmol/L,t=2.92,P〈0.01,(1.44±0.51)mmol/LVS(1.09±0.55)mrnoL/I.,t=2.44,P〈0.05,(1.52±0.44)mmol/LVS(0.87±0.47)mmol/L,t=2.86,P〈0.01,(1.52±0.44)mmol/LVS(1.094-0.55)mmol/L,t=2.50,P〈0.05],90d组同60d组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0d及90d组缓解率较高。结论胰岛素强化治疗可为初诊T2DM患者带来长期缓解,适当延长疗程可更能延缓胰岛β细胞功能的下降。
- 王晓军刘文星苏运辉徐丽梅
- 关键词:糖尿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