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德良

作品数:204 被引量:1,677H指数:23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九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理学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63篇期刊文章
  • 32篇会议论文
  • 9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76篇天文地球
  • 34篇石油与天然气...
  • 3篇建筑科学
  • 3篇理学
  • 2篇生物学
  • 2篇文化科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56篇盆地
  • 34篇油气
  • 32篇地质
  • 30篇郯庐断裂
  • 25篇断裂带
  • 25篇裂带
  • 21篇同位素
  • 21篇剪切带
  • 20篇气藏
  • 20篇郯庐断裂带
  • 19篇韧性剪切
  • 19篇韧性剪切带
  • 17篇天然气
  • 17篇糜棱岩
  • 17篇成藏
  • 15篇地球化
  • 15篇地球化学
  • 14篇火山
  • 13篇松辽盆地
  • 10篇松辽盆地北部

机构

  • 199篇中国科学技术...
  • 51篇中国石油天然...
  • 22篇南京大学
  • 20篇合肥工业大学
  • 18篇中国石油化工...
  • 12篇中国地质科学...
  • 8篇中国科学院兰...
  • 6篇中国科学院
  • 4篇河南理工大学
  • 4篇中国科技大学
  • 4篇江苏省有色金...
  • 4篇安徽省地质实...
  • 3篇北京大学
  • 3篇中国石化
  • 3篇石油天然气总...
  • 3篇中国科学院地...
  • 2篇北京科技大学
  • 2篇江苏省地质调...
  • 2篇西北大学
  • 2篇中国地质大学...

作者

  • 204篇刘德良
  • 70篇李振生
  • 67篇杨晓勇
  • 38篇陶士振
  • 34篇谈迎
  • 25篇杨强
  • 24篇吴小奇
  • 20篇张交东
  • 20篇戴金星
  • 19篇曹高社
  • 18篇孙岩
  • 17篇李曙光
  • 16篇方国庆
  • 10篇葛宁洁
  • 10篇刘波
  • 9篇朱文斌
  • 8篇郭继春
  • 8篇陈移之
  • 7篇陈永见
  • 6篇王佰长

传媒

  • 17篇地质科学
  • 11篇天然气地球科...
  • 9篇中国科学技术...
  • 9篇高校地质学报
  • 8篇石油实验地质
  • 8篇大地构造与成...
  • 7篇地学前缘
  • 6篇石油学报
  • 6篇科学通报
  • 6篇沉积学报
  • 6篇岩石学报
  • 5篇地质学报
  • 5篇地质论评
  • 5篇安徽地质
  • 4篇地质通报
  • 3篇天然气工业
  • 3篇地球物理学报
  • 3篇南京大学学报...
  • 3篇石油与天然气...
  • 3篇地质地球化学

年份

  • 1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7篇2014
  • 4篇2012
  • 5篇2011
  • 4篇2010
  • 6篇2009
  • 4篇2008
  • 9篇2007
  • 23篇2006
  • 19篇2005
  • 10篇2004
  • 12篇2003
  • 13篇2002
  • 12篇2001
  • 26篇2000
  • 8篇1999
  • 8篇1998
  • 5篇1997
20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大别山商麻断裂带的^(40)Ar-^(39)Ar年龄及其构造意义
2000年
王义天李继亮刘德良吴运高付永涛吴俊
关键词:断层氩40-氩39同位素年龄
松辽盆地北部昌德东气藏CO_2成因的地球化学判据被引量:12
2005年
CO2气藏中CO2的百分含量、CO2伴生的烃类气体含量、稀有气体的含量及同位素、CO2产出的地质背景、δ13CCO2以及伴生甲烷同系物的碳同位素系列等特征都可以用来对CO2成因进行判别。昌德东气藏天然气中的CO2含量最高(89%~90%),CO2的碳同位素值为-4.06‰^-6.61‰,落在无机成因区,3He/4He值为3.9×10-6和4.5×10-6,介于幔源与壳源之间,伴生甲烷同系物的碳同位素都呈倒序排列,具有无机成因气负碳同位素系列的特征。对其更具体的母源区的判别有赖于对松辽盆地北部深部地质结构的研究及CO2/3He等新的CO2成因判据的探索。
谈迎张长木刘德良
华北陆块新区新层页岩气潜在勘探新领域——南华北下寒武统马店组烃源岩及其含气系统被引量:16
2014年
南华北陆块居于兰考—砀山果园场—台儿庄断裂以南至大别造山带北淮阳构造带北部,广泛分布晚震旦世末至早寒武世马店期地层,系一套连续完整的海相自然岩石组合,为海侵沉积层序,自下而上可分4个岩性段:一段为灰黑色砂质页岩;二段为黑灰色含磷砾岩;三段为黑色富磷含金属元素页岩;四段为灰色砂灰岩。马店组有机质属Ⅰ型;有机碳含量为0.68%-26.39%,为好—特好烃源岩;RO值为2%-5%,多为2%-3.5%,尚处于生气高峰期。这里存在第三岩性段干酪根热降解、原油热裂解形成热解、裂解成因页岩气和第二岩性段特别是第四岩性段及其上覆猴家山组形成常规圈闭气藏的现实可能性,即具有烃源岩内非常规页岩气和源外砂灰岩气藏2套含气系统。研究区内存在二次成藏,虽然能够受到多层顺层韧性剪切带糜棱岩纳米级颗粒涂抹的良好保护,但也往往遭到晚期脆性剪切带的条块分割。研究成果及认识对拓展页岩气勘探新区新领域具有一定意义。
陶士振刘德良李昌伟曹高社李振生胡素云秦胜飞高晓辉刘全有邓国荣吴向华李广志胡斌
关键词:华北陆块下寒武统页岩气
大别-胶南造山带温泉中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
2000年
大别-胶南造山带温泉气中的CO2含量较低(多数在1.00%以下).δ13C变化范因为-20.34‰至-3.0‰,主要为源于地壳浅层的有机成因气。整个造山带各温泉气体成分均以N2为主(90%左右),其来源除大气N2以外,可能为地壳岩石释放或地层中有机体演化形成。稀有气体同位素组成表明,Ar主要来源于大气,He为壳内岩石放射成因。本区温泉气体地球化学特征可能与现今中国东部的构造应力场有关,即大别-胶南造山带可能正处于紧密挤缩的构造环境,难以形成深部幔源气体脱排和运移的通道。本区温泉气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探讨天然气地质理论,而且有助于揭示造山带现今的构造运动、岩浆活动和水文地球化学特征。
陶士振刘德良张朝明戴金星
关键词:温泉天然气地球化学
库车褶皱冲断带断裂、构造对油气藏的控制作用被引量:8
2007年
充分认识库车褶皱冲断带断裂、构造在油气成藏过程中的作用,将有助于该区和中国西部相似地区的油气预测和勘探。依据断裂的力学性质,分类探讨了该区的断裂及其伴生构造对油气藏的控制作用。在强烈活动时期,断裂均具有疏导功能;在相对稳定时期,断裂的控藏作用随断裂力学性质变化。挤压型断裂以封闭作用为主,相关的圈闭构造有逆断层下盘背斜、逆断层上盘伴生背斜和滑脱层下盘风化壳等;走滑型断裂以垂向疏导和侧向阻隔的双重作用为主,相关的圈闭构造有花状构造和雁列背斜,其中最利于油气聚集的位置是雁列背斜远离断裂的一端和弧形断裂内侧;伸展型断裂以疏导作用和改善储集性能为主,相关的正牵引背斜和反向抬斜断块是钻探成功率最高(接近100%)的圈闭构造。库车褶皱冲断带“封存箱”的实质是断裂构造封存,挤压型和走滑型断裂作为封存箱的顶底板和侧板。
李振生刘德良杨强
关键词:封存箱圈闭构造冲断带
鄂尔多斯古生界流体包裹体特征及其与油气演化关系被引量:26
2002年
对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碳酸盐岩、石炭—二叠系石英砂岩成岩作用研究的基础上 ,分别对上述岩石流体包裹体作了初步研究。奥陶系碳酸盐岩包裹体均一温度具有三个区段 :6 0~ 10 0℃ ,10 0~ 16 0℃ ,16 0~ 2 2 0℃ ;石炭—二叠系石英砂岩包裹体均一温度三个区段为 90~ 110℃ ,12 0~ 14 0℃ ,16 0~ 2 2 0℃。并利用包裹体测温资料结合已有的镜质体反射率、磷灰石裂变径迹等研究成果 ,对流体包裹体在鄂尔多斯盆地油气田形成。
刘德良谈迎孙先如李振生方国庆陶士振
关键词:成岩作用流体包裹体古生界油气田
断层封闭性的波速和品质因子评价方法被引量:14
2005年
依据断层岩的超声波测试,分析了波速和品质因子(Q值)对断层岩岩性、孔渗性质以及断层力学性质的响应,初步提出了断层封闭性定量评价的新方法.研究结果表明:(1)随垂直节理方向的应力增大,波速和Q值也随之增大,孔隙度减小.(2)压性、压扭性断层岩较其原岩具有明显的各向异性,在平行面理方向上波速和品质因子较大;但在垂直面理方向上波速和Q值通常较小;张性、张扭性断层岩较原岩波速和品质因子变小,并且没有明显的各向异性.(3)在面理发育的断层岩中,最小波速和Q值方向有利于封闭;最大波速和Q值方向是传输的有利方向.(4)断层岩中裂隙沿面理优势发育,最小波速和Q值反映沿面理方向的流通能力,最大波速和Q值反映垂直面理方向的封闭能力.判别方法主要依据断层岩与其原岩的波速和品质因子对比,分为岩石成分判别、断层性质判别、断层封闭性能判别三个方面.虽然超声波和地震波存在很大的尺度效应,但两者对断层的结构和孔渗性质的响应具有相似的规律.此新方法为地震资料提供了新的应用,随地区三维地震勘探程度的提高,判别精度随之提高.
李振生刘德良刘波杨强李景明
关键词:品质因子断层封闭性断层岩岩石成分断层性质面理
大别山-苏鲁地体超高压变质年代学——Ⅱ.锆石U-Pb同位素体系被引量:117
1997年
超高压变质锆石在高压变质及退变质期间可发生少量Pb的连续扩散丢失,它不会显著破坏其^(207)Pb/^(238)U和^(206)Pb/^(235)U年龄的一致性,但却使它们小于^(207)Pb/^(206)Pb年龄.不含继承组分且普通Pb含量低的变质锆石^(207)Pb/^(206)Pb年龄,可能更接近超高压变质岩的峰期变质时代.报道了一组新的大别山超高压变质岩及其围岩的锆石U-Pb年龄数据,并给出峰期超高压变质时代为(228±2)Ma的结论.
李曙光李惠民陈移之肖益林刘德良
关键词:苏鲁地体超高压变质岩锆石铀-铅年龄
新疆阿尔塔什地区上白垩统至上第三系成岩作用研究被引量:4
1998年
塔西南坳阿尔塔什地区上白垩统至始新统中段与始新统上段至上第三系中新统两段地层沉积-成岩作用具有明显的差异,根据镜下薄片鉴定、流体包裹体测试和电子探针分析等综合研究,结合沉积环境分析,结果表明上白垩统至始新统中段处于晚成岩阶段的A段,始新统上段至中新统处于早成岩阶段的B段。通过各阶段成岩作用类型的研究并根据一些实测参数,进行了成岩自生矿物期次划分,即早成岩阶段(B)有Ⅰ、Ⅱ两期成岩自生矿物,晚成岩阶段(A)有Ⅰ、Ⅱ、Ⅲ三期。不同沉积成岩作用受制于构造-沉积环境和埋藏条件的变化。
陶士振刘德良杨晓勇魏大卫戴金星
关键词:成岩作用成岩阶段上白垩统
中国东部幔源气体同位素地球化学被引量:19
2001年
中国东部地幔岩包体及其单矿物中发育有大量的流体包裹体,采用阶段加热真空热爆的 方法脱出幔源包裹体中的气体,测试了气体的碳、氧、氦、氮等同位素组成。CO2的σ13℃普遍较低, 主峰值为(-18~-22)×10-3 ,多数样品在高温下的 σ13℃普遍小于低温下的对应值。氧同位素变 化也很大,从-3.4×10-3至25.5×10-3(SMOW),并呈现多峰的特征。σ18O与σ1C3具有很好的相 关性,可能受控于同种分馏机制。C、O同位素组成特征表明,中国东部大陆地幔具有很大的化学不 均一性,可能是由地幔碳的多样性、源区的不均一性或地幔交代作用所致。氧同位素的变化可能是 结晶作用、去气作用或地壳物质混染所至。4He含量变化范围为(0.24~25.00)×10-8,3He/4He变 化范围为(0.46~12.80)×10-6,40Ar含量从0.97×10-6到34.18×10-6,40Ar/36Ar变化范围为 250.58~1202。3He/4He的变化反映了亏损地幔和富集地幔的存在。不同地区40Ar/36Ar的巨大差 异显示了地幔脱气程度的不同,也说明在地幔演化中Ar、He同位素地球化学行为的差异。
陶士振刘德良朱文锦杨晓勇
关键词:流体包裹体地幔岩地幔交代作用
共2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