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崙

作品数:7 被引量:4H指数:2
供职机构:哈尔滨师范大学传媒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艺术科学规划项目黑龙江省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哲学宗教语言文字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文学
  • 1篇哲学宗教
  • 1篇文化科学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2篇文学
  • 2篇小说
  • 1篇电视
  • 1篇电视剧
  • 1篇新月
  • 1篇新月派
  • 1篇语言
  • 1篇中国古典
  • 1篇中国古典小说
  • 1篇诗歌
  • 1篇诗歌语言
  • 1篇诗坛
  • 1篇手法
  • 1篇双赢
  • 1篇青春
  • 1篇青春之歌
  • 1篇走进课堂
  • 1篇文学课
  • 1篇文学名著
  • 1篇文学作品

机构

  • 5篇哈尔滨师范大...

作者

  • 5篇刘崙

传媒

  • 1篇学术交流
  • 1篇黑龙江教育学...
  • 1篇电影评介
  • 1篇文教资料
  • 1篇牡丹江教育学...

年份

  • 1篇2011
  • 1篇2009
  • 2篇2007
  • 1篇2005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陌生”的艺术——用“陌生化”手法解读《再别康桥》
2005年
刘崙
关键词:《再别康桥》诗歌语言新月派手法
中国古典小说的传播方式研究
2007年
文学传播同人类总体的传播活动相一致,也经历了语言传播、文字传播、电子传播三个阶段。中国古典小说则是在以印刷术为基础的、文字传播得天独厚、空前普及的明代走向繁荣的。因而它的传播在当时主要是以印刷为媒介的文字传播。在广泛搜集整理中国古典小说文本流传资料的基础上,将中国古典小说的主要传播方式归纳为选辑、改编、评点、翻译四种,并以传播学的理论对其分析研究,从一个崭新的视角对中国古典小说的传播方式作一考察。
刘崙
关键词:古典小说
共生与双赢——谈小说与电视剧的“结缘”
2009年
文学与影视的"结缘"已成为文学与作家生存发展的一种策略,一方面小说和电视剧因在艺术特色上有一定的互通性而"共生";另一方面,影视和文学在"共生"的情况下"双赢",呈现出一派"相互依存、和谐发展、共促繁荣"景象。
刘崙
关键词:电视剧文学作品
《青春之歌》接受模式的历史变迁
2011年
杨沫的长篇小说《青春之歌》问世至今,在文学接受的历程中呈现出论争、改编、质疑、肯定等多种接受形态。最初关于作品的论争和作家的修改说明了文学接受过程中主流意识形态话语对文学艺术阐释的强力规范和压抑;新时期出现的"红色经典"的质疑与消解是人们文学阅读中"游移视点"的接受反应;而对于《青春之歌》的再解读则是立足于新的文化视野和批评语境对经典文本的特殊观照。《青春之歌》在承传中进行着新的历史重建,凸显出新的文学接受美学意义。
刘崙
关键词:《青春之歌》接受美学
让“经典”走进课堂——关于高校电编专业文学课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的一点思考
2007年
关于文学经典的阅读在当今社会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标举。经典文学教学的实施在具体的课堂教学实践中承载过重,受到篇幅的局限和"经典"概念自身的丰富性等影响,某些时候并不容易获得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从而面临事倍功半的尴尬。如何让经典更好地走进课堂?我的观点是:要善于在现实生活中"激活"文学名著的审美经验和精神内涵,主动发掘经典的"今点"意义。
刘崙
关键词:文学名著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