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心肌
  • 7篇心肌梗塞
  • 7篇梗塞
  • 5篇急性心肌梗塞
  • 3篇血浆
  • 3篇血浆内皮
  • 3篇血浆内皮素
  • 3篇皮素
  • 3篇内皮
  • 3篇内皮素
  • 2篇蛋白
  • 2篇血清
  • 2篇球蛋白
  • 2篇免疫
  • 2篇免疫球蛋白
  • 2篇老年
  • 2篇后血清
  • 2篇肌酸
  • 2篇肌酸激酶
  • 2篇IGE

机构

  • 9篇河南医科大学...

作者

  • 9篇刘剑颖
  • 6篇杜复勇
  • 4篇范宗华
  • 4篇魏经汉
  • 2篇王华
  • 2篇张胜军
  • 2篇阮长武
  • 2篇杨俊敏
  • 2篇傅迎辉
  • 1篇张延荣
  • 1篇刘明华

传媒

  • 1篇心肺血管病杂...
  • 1篇河南医药信息
  • 1篇临床心电学杂...
  • 1篇河南医科大学...
  • 1篇中华内分泌代...
  • 1篇新医学
  • 1篇中国循环杂志
  • 1篇心肺血管学报
  • 1篇中国心血管康...

年份

  • 1篇1997
  • 2篇1995
  • 1篇1994
  • 2篇1993
  • 2篇1992
  • 1篇1990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对比观察不同剂量尿激酶对急性心肌梗塞的近、远期疗效
1992年
静注40万~120万单位尿激酶治疗AMI20例,分次静注尿激酶24万单位/24小时,继之2万单位/日静滴1周治疗AMI20例;另以21例为对照。结果:大剂量组再通12例(60%),小剂量组再通6例(30%),再通组与未再通组再梗塞、心律失常发生率有显著差异,2年病死率无显著差异。大小剂量组用药期间无明显并发症。
杜复勇刘剑颖魏经汉刘明华陈实良韩世友
关键词:尿激酶心肌梗塞
老年冠心病病人血浆内皮素探讨
1997年
本文示用放射免疫法测定了24例老年冠心病患者及12例健康老年人血浆内皮素浓度。结果显示老年冠心病组血浆内皮素水平明显增高,为对照组的1.58倍,有显著性差异(12.46±2.31∶7.89±1.10pg/ml,0.02<P<0.05)。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病组与冠心病不合并高血压病组血浆内皮素水平接近,无显著性差异(12.23±2.06∶12.91±2.08pg/ml,P>0.05)。
刘明华刘明华
关键词:冠心病内皮素血浆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时发生右束支传导阻滞的临床意义
1992年
对116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的心电图分析显示,并右室梗死组右束支传导阻滞(RBBB)发生率显著高于无右室梗死组(48%对9%P<0.01)。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并RBBB时≥2°房室传导阻滞、心室颤动,心性休克、血清CK峰值、住院死亡率均显著增高。提示RBBB的发生与梗死面积大有关,预后较差。
杜复勇魏经汉刘剑颖彭勇
关键词:预后心肌梗塞心电图
急性下后壁心肌梗塞时房室传导阻滞的发生及其临床意义
1990年
对急性下壁或下后壁心肌梗塞患者116例心电图进行分析,结果:出现AVB 32例,总发病率为27.6%,其中一度6例(5.2%),二度以上26例(22.4%)。并右室梗塞组二度及二度以上房室传导阻滞的发生率显著高于无右室梗塞组(34.2%:17.2%,P<0.05)。通过比较并二度以上房室传导阻滞组和无二度以上房室传导阻滞组CPK峰值及梗塞后并发症发生率,显示下壁或下后壁心肌梗塞并二度以上房室传导阴滞时血清CPK峰值无明显升高,而低血压、心室纤颤、心包炎、心源性休克发生率显著升高(P<0.05,0.01),住院期间病死率也显著升高(3/26:3/90,P<0.05)。显示严重旁室传导阻滞在下壁或下后壁并右室梗塞时发生率显著增高。该心律失常的出现,提示心肌梗塞并发症发生罕高,近期预后较差。
杜复勇刘剑颖张延荣韩世友
关键词:心肌梗塞房室传导阻滞右室梗塞
老年糖尿病患者血浆内皮素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7
1995年
老年糖尿病患者血浆内皮素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阮长武,范宗华,杨俊敏,傅迎辉,刘剑颖内皮素(endothelin,ET)是一类血管收缩肽,具有强烈的促血管平滑肌细胞分裂作用,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有关 ̄[1,2]。作者通过21例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
阮长武范宗华杨俊敏傅迎辉刘剑颖
关键词:糖尿病老年人内皮素
卡托普利对大鼠急性心肌梗塞早期血浆内皮素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被引量:3
1995年
本研究观察了大鼠急性心肌梗塞(AMI)早期血浆内皮素(ET)与血液流变学的变化及卡托普利对其影响。结果显示,AMI后6h血浆ET水平显著升高,血液流变学明显异常;卡托普利治疗能明显抑制ET的增高,改善血液流变性,缩小心肌梗塞范围。提示ET及血液流变学的早期改变在AMI后的病理生理中可能有重要作用,卡托普利降低AMI早期血浆ET水平,改善血液流变性,可能是其治疗AMI作用机制之一。
阮长武范宗华刘剑颖杨俊敏傅迎辉
关键词:内皮素卡托普利心肌梗塞血液流变学
急性心肌梗塞后血清IgE水平变化的初步研究
1993年
急性心肌梗塞36例,分别在梗塞后第1,3,7,14天测血清IgE 水平。结果显示血清IgE 在梗塞后第1天即开始升高(0. 010. 05) 。发病第1天血清IgE 浓度与血清cpk 值峰明显相关(r=0. 6852. 0. 001
刘剑颖杜复勇张胜军范宗华王华
关键词:心肌梗塞免疫球蛋白肌酸激酶
急性心肌梗塞后血清IgE水平变化的研究
1993年
对急性心肌梗塞患者36例,分别在梗塞后第1、3、7、14 d测血清IgE水平。结果显示血清IgE在梗塞后第1d即开始升高(0.010.05)。发病第1 d血清IgE浓度与血清CPK峰值明显相关(r=0.6852,0.001
杜复勇魏经汉刘剑颖张胜军王华
关键词:心肌梗塞免疫球蛋白肌酸激酶
急性心肌梗塞易患因素的研究
1994年
急性心肌梗塞(AMI)病人300例单因素分析研究显示,性别、职业、年龄、吸烟、高血压、肥胖、高血糖均与AMI发病显著相关(P<0.01,0.05),遗传因素,饮酒对AMI发病无显著性影响P>0.05)。
刘剑颖杜复勇李庆岺范宗华魏经汉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塞致病因素甘油三脂心绞痛胆固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