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全波

作品数:84 被引量:74H指数:5
供职机构: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敦煌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历史地理哲学宗教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4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2篇文化科学
  • 39篇历史地理
  • 6篇文学
  • 5篇哲学宗教
  • 1篇军事
  • 1篇艺术

主题

  • 44篇类书
  • 22篇编纂
  • 10篇北朝
  • 9篇南北朝
  • 8篇魏晋
  • 7篇类书编纂
  • 6篇魏晋南北朝
  • 5篇中古
  • 5篇中古时期
  • 5篇佛教
  • 5篇《初学记》
  • 4篇敦煌写本
  • 4篇唐高宗
  • 4篇魏晋南北朝时...
  • 4篇文学
  • 4篇写本
  • 4篇南北朝时期
  • 4篇旧唐书
  • 4篇科举
  • 4篇北朝时期

机构

  • 82篇兰州大学
  • 2篇天水市博物馆
  • 1篇南京大学
  • 1篇郑州大学体育...
  • 1篇陕西师范大学
  • 1篇兰州文理学院
  • 1篇兰州财经大学

作者

  • 82篇刘全波
  • 2篇郑炳林
  • 2篇朱国立
  • 1篇邵强军
  • 1篇魏迎春
  • 1篇王政良
  • 1篇李文婷
  • 1篇朱丽祯

传媒

  • 14篇敦煌学辑刊
  • 6篇甘肃广播电视...
  • 5篇寻根
  • 3篇中国典籍与文...
  • 3篇北京理工大学...
  • 3篇山东图书馆学...
  • 3篇华夏文化论坛
  • 2篇图书馆理论与...
  • 2篇吐鲁番学研究
  • 2篇西夏研究
  • 2篇中华历史与传...
  • 1篇教育艺术
  • 1篇山西师大学报...
  • 1篇中华文化论坛
  • 1篇图书情报工作
  • 1篇中国史研究动...
  • 1篇江海学刊
  • 1篇中州学刊
  • 1篇图书情报知识
  • 1篇西北大学学报...

年份

  • 4篇2023
  • 7篇2022
  • 5篇2021
  • 9篇2020
  • 7篇2019
  • 5篇2018
  • 9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4
  • 6篇2013
  • 5篇2012
  • 6篇2011
  • 6篇2010
  • 3篇2009
  • 3篇2008
8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文思博要》编纂考被引量:3
2017年
初唐时期编纂了多部大型类书,《文思博要》便是其中最重要的一部,文章首先从《文思博要》的编撰者、编纂时间、编纂地点等进行考察,目前可知的《文思博要》的编纂者有高士廉、房玄龄、魏征等18人,编纂地点在文思殿,编纂开始时间在贞观十三年十一月之后,很有可能是贞观十五年,编纂完成时间《旧唐书》《唐会要》《册府元龟》记载为贞观十五年,而根据考察我们认为应该在贞观十六年七月前。再者文章对《文思博要》的内容、流传等进行了考察,《文思博要》义出六经,事兼百氏,无疑是唐太宗时代的文治表现,有可能是在其欲封禅泰山的历史背景下完成的。《文思博要》虽然散佚殆尽,但其影响巨大,后世类书如《三教珠英》《太平御览》等皆以其为模范。
刘全波何强林
关键词:类书编纂
明清以来天水伏羲祭祀的历史演进及其蕴含的人文精神
2023年
明清时期,朝廷继承了历代王朝的伏羲祭祀传统,又从国家与王朝的视野,对伏羲祭祀做了规范与调整,这是伏羲祭祀在国家礼制中的适应与改造,是伏羲祭祀国家化的表现。相传甘肃天水是伏羲的诞生地,境内多有伏羲文化遗存,但由于明太祖朱元璋规定只能在陵寝地祭祀伏羲,故明代前期,天水不再进行官方伏羲祭祀活动。随着时间的推移,尤其是弘治、正德、嘉靖年间,天水逐渐又获得了祭祀伏羲的资格,祭祀地点也经历了从三阳川卦台山伏羲庙到秦州西关伏羲庙的转变。清朝顺治、康熙、乾隆、嘉庆、同治、光绪年间,多次重修天水伏羲庙,延续与发展了天水伏羲祭祀。考察明清以来天水伏羲祭祀的历史演进,发掘伏羲祭祀背后蕴含的人文精神,不仅对探究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有重要意义,对促进社会和谐、民族团结、祖国统一更是意义深远。
朱姝民刘全波
关键词:伏羲祭祀人文精神
论中古时期类书、蒙书编纂的历史继承性——以《艺文类聚》《初学记》为中心
中古时期的类书、蒙书编纂是一个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不能因为朝代的更替而认为中古时期的类书、蒙书编纂出现了大的变化甚至断裂,都是在旧有基础上的连续事件,这些编纂类书、蒙书的文学之士多半是父子相继、兄弟相及、师徒交至的。纵观...
刘全波
关键词:类书《艺文类聚》《初学记》
文献传递
2007年敦煌学研究论著目录被引量:1
2009年
2007年敦煌学研究展现了蓬勃的生机与活力,各类论著大量涌现,据笔者统计,是年仅中国内地公开发行的敦煌学著作就有100余部,论文则有700余篇。为了便于学界查询,笔者对是年的研究状况进行了分类索引,首先是专著部分,其次是论文部分,论文部分依次为石窟考古与艺术、文献典籍、社会经济、历史地理、宗教文化、敦煌文学与语言文字、敦煌学史、石窟保护与敦煌学数据库、序跋书评与学术动态等十部分。最后,为了充分展现敦煌学博、硕士研究生的学术成果,笔者特将是年答辩的博、硕士学位论文附于文后,希望可以裨益学界。
李文婷刘全波
关键词:敦煌学研究论著目录
类书考略被引量:4
2013年
类书是文化发展的产物,但对于类书是什么?古今学者有多种不同的观点,或称之为工具书之一种,或称之为百科全书之一类,通过比较分析,我们认为类书应该是古籍中辑录各种门类或某一门类的资料,按照一定的方法加以编排,以便于寻检、征引的一种知识性的资料汇编。
刘全波
关键词:类书资料汇编知识性
《梅子》考
2010年
《梅子》,历代史志未见著录,《隋书.经籍志》载有《梅子新论》一卷,对于二者及其关系尚无人加以研究。敦煌类书S.7004存《梅子》佚文一则,与《太平御览》所存佚文二则合校,再佐之传世典籍,可考《梅子》为西汉梅福(子真)所著,《梅子新论》则为西晋无名氏所著。
刘全波
关键词:梅子
论唐代入华粟特人与儒学及科举的关系——以墓志文献为中心被引量:1
2016年
史籍中关于入华粟特人与儒学及科举关系的记载相对较少,故难以窥测其深度与广度,大量墓志文献中恰好保留了这方面的信息。通过考察《康敬本墓志》《康文通墓志》《安令节墓志》《史待宾墓志》《郑岩墓志》《曹琳墓志》《何文哲墓志》《米文辩墓志》等文献,我们认为唐代部分入华粟特人与儒学及科举之间曾有过亲密接触,他们中间出现了大量学习儒家经典甚至是参加科举考试的家族或个体,这就给我们了解中古时期尤其是唐代入华粟特人的精神世界提供了新的有益补充,入华粟特人对儒学及科举的接受愈多,其身上的胡气愈少,汉化、华化程度愈深,当然这个过程是入华粟特人自主自愿选择的结果。
刘全波朱国立
关键词:唐代粟特人儒学科举墓志
《修文殿御览》编纂考被引量:7
2014年
《修文殿御览》是学术界最为关注的类书文献之一,加之敦煌遗书中有其残卷,故研究成果较多,但对于《修文殿御览》编纂情况的梳理却仍感欠缺,故本文在前辈学者研究的基础上,对《修文殿御览》的编纂背景、编纂过程、编纂者以及流传、辑佚等情况做了较为全面的梳理,旨在展现《修文殿御览》在传世文献中的流传情况,并为敦煌本《修文殿御览》的整体研究作铺垫。
刘全波
关键词:类书编纂
论类书的知识传播功能被引量:2
2012年
类书是知识主义扩张的结果,反过来,类书又是知识传播的工具,是古人积累知识、开拓视野、通往博学的捷径;类书的知识性与古人所追求的博学多识不谋而合,故其广为士大夫、读书人所接受与喜爱,并被应用到蒙学教育、科举考试乃至日常生活中成为知识传播的助推器。
刘全波
关键词:类书知识
敦煌类书研究的知识史方法与博物学进路
2022年
类书与知识史、博物学之间的关系皆十分紧密,类书的产生本身就是“知识主义”的结果,亦是博物观念发展到极致的产物,如欲加深对类书的研究,必须沿着知识史、博物学的来路回溯。敦煌类书是中古时期遗留下来的珍贵写本文献,其特点是原始性、真实性强,更能展现中古时期普遍意义上的一般知识与思想。从知识史出发探究敦煌类书,可以见到诸多生涩乃至艰涩的知识是如何被选择、被传播、被使用的痕迹,这比仅仅把类书作为思想史、文化史、文体学的材料更加微观,具体的、细节的普遍知识大量被使用才是类书的真实存在价值。敦煌类书研究的博物学进路主要是扩展了类书研究的视野,当然,这个博物学不是近代意义上的西方传来的博物学,而是中国传统的博物之学,是中国古代读书人、士大夫认知世界、塑造认同的普遍记忆与知识底色。知识史与博物学本质上都是知识扩张的结果,在魏晋南北朝时代尤其是南北朝时代快速的发展起来,并在历代读书人、士大夫的承接、传续中一直延续到今天,知识史更多是知识的纵向生长,博物学则是知识的横向扩张。
郑炳林刘全波
关键词:类书知识史博物学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