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光华
- 作品数:106 被引量:648H指数:13
-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长骨生长板创伤性骨桥形成的MRI与病理学对照实验研究被引量:4
- 1998年
- 目的研究MRI对长骨生长板创伤后骨桥形成的诊断价值。方法5周龄新西兰幼兔30只,钻孔法制成生长板创伤模型。术后3天、1周、2周、4周、6周分别采用0.35TMRI平扫和GdDTPA增强扫描;所有骨标本均行常规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与MRI对照。结果MRI平扫对软骨创伤区的检出率达100%。创伤后3天创伤区内有大量红细胞充填,MRI平扫表现为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GdDTPA增强后无强化;创伤后1周创伤区内已出现大量的肉芽组织,平扫无特异性改变,但GdDTPA增强后创伤区有明显强化;创伤后2~4周创伤区内出现数量逐渐增多的骨小梁结构,GdDTPA增强后强化带逐渐变窄、强化减弱;创伤后6周创伤区内完全由骨性结构修复,GdDTPA增强后无强化,MRI平扫信号取决于其内部成分(红骨髓或脂肪)。结论MRI平扫对生长板创伤检出敏感。
- 王晨光肖湘生刘光华洪庆坚蒋计生刘会敏徐雪元陶志伟
- 关键词:骨损伤骨桥形成病理学
- 磁共振成像在肝病诊断中的意义
- 1997年
- 磁共振成像(MRI)投入临床应用的时间不长,但却是发展速度最快、应用前景最广的成像新技术,在肝病诊断中有许多独到之处。
- 王俭施增儒刘光华
- 关键词:肝病诊断磁共振成像MRI
- 糜烂性胃炎X线表现被引量:4
- 1986年
- 糜烂性胃炎是指胃上皮糜烂但未侵及粘膜层以下者(1,2),如超过时即称为胃溃疡,有作者指出,本病在组织学上可以完全没有炎性细胞浸润,仅有粘膜的缺损,因此亦称为胃糜烂。
- 张覃泉杨承荣刘光华李石朱成程永德于良瑞
- 关键词:糜烂性胃炎X线表现病理
- 三维CT成像在下颌前突矫治术中的应用
- 1996年
- 三维CT成像在下颌前突矫治术中的应用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口腔科姜晓钟,陈必胜,赵云富,高宏,邹爱萍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影像科张沉石,刘光华下颌前突是一种常见的牙颌畸形。其颌面畸形和咬合关系的紊乱,使病员可能产生语言和咀嚼功能障碍。对颌骨手术矫治后普通...
- 姜晓钟陈必胜赵云富高宏邹爱萍张沉石刘光华
- 关键词:下颌前突牙颌畸形CT矫治术外科手术
- 利用肝移植标本对肝癌边缘CT征象的研究
- 目的:利用肝移植手术标本,探讨肝细胞肝癌(HCC) 边缘部CT征象的组织病理学基础。方法:经肝移植手术证实的HCC42例,术前全肝平扫后,分别于开始注射造影剂后25s、60s行全肝螺旋 CT动、门脉双期扫描。观察新鲜手术...
- 蒋涛刘光华李慎江刘士远
- 文献传递
- 利用肝移植标本对肝癌边缘CT征象的研究
- 目的利用肝移植手术标本,探讨肝细胞肝癌(HCC)边缘部CT征象的组织病理学基础。方法经肝移植手术证实的HCC42例,术前全肝平扫后,分别于开始注射造影剂后25s、60s行全肝螺旋CT动、门脉双期扫描。观察新鲜手术标本后,...
- 蒋涛刘光华李慎江刘士远
- 文献传递
- 肾颗粒细胞癌的CT、MRI诊断被引量:27
- 2004年
- 目的:报道肾颗粒细胞癌的CT、MRI表现。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肾颗粒细胞癌的CT、MRI表现,并与40例透明细胞癌的CT、MRI表现相对比。结果:肿瘤直径为2~5cm。颗粒细胞癌CT、MRI表现的特点为:平扫肿瘤密度、信号较均匀,有完整的包膜;增强扫描肿瘤呈较均匀强化,肾皮髓期强化程度均明显弱于肾皮质。结论:肾颗粒细胞癌与肾透明细胞癌在CT、MRI上有不同的表现,有助于鉴别诊断。
- 韩希年刘光华王俭
- 关键词:CTMRI肾细胞癌磁共振成像透明细胞癌颗粒细胞癌
- 乳头状肾细胞癌的CT和MRI诊断被引量:17
- 2005年
- 目的报道乳头状肾细胞癌的CT和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头状肾细胞癌的CT、MRI表现,并与80例肾透明细胞癌的CT、MRI表现相对比。结果肿瘤直径为2.5~8.0cm,乳头状肾细胞癌CT、MRI表现的特点为平扫肿瘤密度、信号较均匀或不均匀,增强扫描肿瘤呈较均匀或不均匀强化,肾皮髓期强化程度明显弱于肾皮质,有完整的包膜。结论乳头状肾细胞癌与肾透明细胞癌在CT、MRI上有不同的表现,有助于鉴别诊断。
- 韩希年彭令荣刘光华王俭
- 关键词:肾肿瘤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磁共振成像
- 肝移植术前MSCT血管造影检查被引量:7
- 2004年
- 目的 :评价肝移植术前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 (MSCTA)检查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 5 7例拟行肝移植术患者行多层螺旋CT(MSCT)肝脏多期扫描。分别于肝动脉期和门脉期进行血管 3D成像 ,重建方法包括MPR、SSD、VR系列图像显示。统计肝动脉期和门脉期各主要相关血管及其分支的显示率 ,并比较各 3D重建方法的优劣。结果 :肝动脉期血管成像可清晰显示扫描范围内的腹主动脉、腹腔干及其分支 ,SSD和VR对胃十二指肠动脉 ,肝固有动脉 ,肝左、右动脉的显示率分别为 85 .9%和 64 .9%。门静脉期血管成像能清晰显示门静脉系统情况 ,VR优于SSD。利用MPR能准确测量有门脉高压影像表现患者与对照组患者门静脉系统管径 ,两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结论 :肝脏MSCTA双期血管成像是了解肝脏供血动脉和门静脉系统情况的无创性检查方法 ,以VR血管成像最佳 ,MPR可提供必要的数据补充 ,联合应用可为临床提供更多的有关肝动脉和门静脉方面的信息。
- 蒋涛刘光华李惠明王俭韩希年
- 关键词:肝移植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门静脉血栓形成
- 单一磁共振胆胰管成像诊断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被引量:4
- 2006年
- 目的:评价磁共振胆胰管成像(MRCP)作为单一影像学手段在诊断原位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分析54例肝移植术后怀疑有胆道并发症患者的MRCP图像,并与手术、胆道造影、临床随访结果进行对照。所有病例均在高场强1.5T磁共振上进行。MRCP采用两种不同的成像方法:厚层块T2加权成像和薄层块多层T2加权成像。结果:54例中最终经手术、胆道造影、临床随访确实存在胆道并发症的有36例。MRCP诊断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敏感性为100%(36/36),阳性预测值91.7%(33/36),假阳性率为5.56%(2/36),诊断准确率为94.4%(51/54)。MRCP作为单一的诊断方法能为96.3%(52/54)的患者提供特异性诊断结果,仅2例患者需要内镜下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RCP)和经皮肝穿刺胆道造影术(PTCH)检查。直接胆道造影仅作为一项治疗手段应用于25.9%(14/54)的患者中。结论:MRCP是评价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有效影像学方法;直接胆道造影可被保留作为治疗手段之一。
- 蒋涛王俭肖湘生刘光华韩希年刘士远王金林
- 关键词:肝移植胆道手术后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