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健平

作品数:10 被引量:17H指数:2
供职机构:广东省中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度中医药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3篇细胞
  • 2篇抑制子
  • 2篇群体感应系统
  • 2篇细胞分裂
  • 2篇菌毛
  • 2篇抗原
  • 2篇基因
  • 2篇埃希菌
  • 2篇1型菌毛
  • 2篇大肠埃希菌
  • 1篇蛋白
  • 1篇多态性
  • 1篇性能评价
  • 1篇血蓝蛋白
  • 1篇氧化苦参
  • 1篇氧化苦参碱
  • 1篇乙肝
  • 1篇乙肝病毒
  • 1篇乙型
  • 1篇乙型肝炎

机构

  • 9篇广东省中医院
  • 6篇广州中医药大...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广州血液中心
  • 1篇广州市妇女儿...

作者

  • 10篇刘健平
  • 7篇陈茶
  • 4篇李有强
  • 4篇肖倩
  • 4篇龙一飞
  • 4篇曾建明
  • 2篇张轩
  • 2篇孟少伟
  • 1篇王丽娜
  • 1篇王淏
  • 1篇邸平
  • 1篇陈中华
  • 1篇柯培锋
  • 1篇黄彬
  • 1篇徐建华
  • 1篇何敏
  • 1篇蔡壬辛
  • 1篇鲁洋

传媒

  • 3篇热带医学杂志
  • 2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山东医药
  • 1篇重庆医学
  • 1篇现代肿瘤医学
  • 1篇医学检验与临...

年份

  • 3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0
  • 2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13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氧化苦参碱对乙肝病毒的抑制作用及对miR-122表达的影响被引量:9
2017年
目的:探讨氧化苦参碱抗乙型肝炎病毒的作用机制。方法:用不同浓度的氧化苦参碱处理Hep G2.2.15细胞,采用cck-8法检测不同药物浓度对Hep G2.2.15细胞增殖的影响;氧化苦参碱处理Hep G2.2.15细胞72 h后收集实验组和对照组上清和细胞,检测氧化苦参碱对上清中HBs Ag、HBe Ag和HBV DNA的抑制作用以及对细胞中mi R-122的表达的影响。结果:药物浓度在4 mg/m L及以下的细胞存活率均高于95%;药物处理Hep G2.2.15细胞后72 h对HBs Ag、HBe Ag和HBV DNA的抑制率分别是66.26%、46.53%和65.95%,mi R-122的相对表达量是对照组的3.5倍。结论:氧化苦参碱有可能通过提高细胞中mi R-122的表达从而抑制病毒的复制和抗原的表达。
张轩党秀敏肖倩李有强刘健平王淏
关键词:氧化苦参碱乙型肝炎病毒
多重微珠流式免疫荧光法检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自身抗体的价值
2022年
目的探讨多重微珠流式免疫荧光法检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自身抗体的结果和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0月-2021年3月广东省中医院大学城医院门诊或住院确诊为SLE的患者46例(试验组),健康体检者30名(对照组),利用多重微珠流式免疫荧光法和免疫印迹法检测自身抗体并分析结果,包括抗组蛋白抗体、抗着丝点抗体、抗U1核糖核蛋白(U1-RNP)抗体、抗Sm抗体、抗SSA抗体、抗SSB抗体、抗拓扑异构酶(Scl-70)抗体、抗组氨酰转运核糖核酸合成酶(Jo-1)抗体、抗双链DNA(dsDNA)抗体。结果试验组采用多重微珠流式免疫荧光法和免疫印迹法检测抗核抗体谱(ANAs)阳性率分别为73.9%和80.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0,P>0.05);但抗U1-RNP抗体阳性率分别为28.2%和4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7,P<0.05)。利用多重微珠流式免疫荧光法检测SLE患者和健康体检者ANAs,其中抗组蛋白抗体、抗U1-RNP抗体、抗Sm抗体、抗SSA抗体、抗SSB抗体、抗Scl-70抗体、抗dsDNA抗体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抗着丝点抗体和抗Jo-1抗体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重微珠流式免疫荧光法可以一次性同时进行多种自身抗体的联合检测,且用该方法与现有常规方法检测SLE患者自身抗体具有一致性,能为临床提供良好实验室数据。
肖倩杨瑶赵婵静陈茶何敏柯培锋刘健平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自身抗体免疫印迹法
群体感应系统受体SdiA与大肠埃希菌1型菌毛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探讨群体感应系统受体SdiA与大肠埃希菌1型菌毛的相关性。方法在有或无群体感应系统信号分子处理下检测大肠埃希菌SM10λpir的野生株、sdiA敲除株和sdiA过表达回复株与酵母细胞的黏附能力,并用荧光定量PCR检测1型菌毛相关基因fimC、fimF的表达情况。转录组测序分析上述菌株1型菌毛相关基因的表达差异。结果群体感应系统信号分子处理组中野生株和sdiA敲除株出现肉眼可见的凝集,强度分别为+和++,而过表达回复株未出现凝集。加入甘露糖后野生株和sdiA敲除株的凝集强度减弱,强度均为±。对照组上述三株菌均未出现凝集。染色镜检发现,与野生株相比较,sdiA敲除株对酵母细胞黏附率较高(P<0.01),sdiA过表达回复株对酵母细胞黏附率较低(P<0.01)。在SdiA差异表达菌株间sdiA敲除株1型菌毛相关基因fimC、fimF表达增高(P<0.05),反之sdiA过表达回复株表达降低(P<0.05)。转录组测序中群体感应系统信号分子处理组菌毛相关基因fimA、fimB、fimC、fimD、fimE、fimF、fimG、fimH、fimI的表达均随着SdiA的表达量增高而降低,反之SdiA低表达,1型菌毛相关基因表达量增高,而在DMSO对照组中,上述基因与SdiA的表达量相关性不明显。结论大肠埃希菌中群体感应系统受体SdiA在信号分子的介导下可通过抑制1型菌毛相关基因的表达,降低细菌的黏附能力。
刘健平刘健平孟少伟肖倩陈茶孟少伟
关键词:大肠埃希菌群体感应系统1型菌毛
尿路致病性大肠埃希菌1型菌毛黏附特性与分子流行病学分析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了解尿路致病性大肠埃希菌(UPEC)1型菌毛黏附特性、耐药表型及分子流行病学特征,为临床诊疗提供理论基础。方法收集2020年1-11月广东省中医院大学城医院临床分离的80株UPEC,利用VitekⅡ细菌鉴定药敏分析仪鉴定细菌并进行药敏实验。利用PCR方法检测UPEC的1型菌毛fimH基因的携带情况,酵母细胞黏附实验检测UPEC的黏附特性,比较黏附阳性UPEC和黏附阴性UPEC菌株间的抗生素耐药差异。通过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法分析黏附阳性UPEC间的亲缘关系。结果80株UPEC中1型菌毛fimH基因阳性菌株为74株,占94.5%,其中黏附阳性菌株为37株,占50.0%。黏附阳性UPEC头孢呋辛耐药率(45.9%)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阳性率(45.9%)均高于黏附阴性UPEC(21.6%、21.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37株黏附阳性UPEC可基因聚类,分为18个基因型,其中以R010基因型为主,包含11株UPEC,占29.7%;另外R006基因型包含4株UPEC,占10.8%;其余基因型均包含1~2株菌。结论临床分离的UPEC 1型菌毛fimH基因携带率高,黏附能力强,应用头孢呋辛抗感染治疗时应注意耐药。黏附阳性菌株虽可聚类,但未出现院内流行性感染趋势。
刘健平刘健平孙凤龙一飞陈茶肖倩
关键词:1型菌毛耐药性随机扩增多态性DNA
广州地区慢性肾衰竭患者HLA-A、B、DR抗原频率分布特点分析
2023年
目的:探讨广州地区慢性肾衰竭患者HLA-A、B、DR抗原位点的频率分布特征。方法:收集2020年9月-2021年8月在广东省中医院就诊的尿毒症患者共231例,利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扩增技术(SSP-PCR)检测HLA-A、B、DR抗原位点。结果:HLA-A抗原共出现16种,出现频率较高的分别是A*11(33.98%),A*02(30.74%),A*24(16.88%)。HLA-B共出现22抗原,其中B*40(24.75%),B*46(16.83%),B*15(13.61%)分布频率最高。HLA-DR抗原共出现13种,其中出现频率较高的分别为DRB1*04(17.74%)、DRB1*12(16.45%)、DRB1*15(13.41%)、DRB1*09(12.12%)。结论:本地区慢性肾衰竭患者中,HLA基因分布具有明显地域特征,A*11、B*40、DRB1*04为分布频率最高的抗原位点。
蔡壬辛刘健平王丽娜龙一飞
关键词:慢性肾功能衰竭人类白细胞抗原基因频率
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血清IL-2R、IL-6、IL-8、 IL-10及TNF-α的表达变化及临床意义
2023年
目的:探究血清IL-2R、IL-6、IL-8、IL-10、TNF-α在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s lymphoma,NHL)治疗中的表达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收治的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63例,回顾性分析其治疗前后IL-2R、IL-6、IL-8、IL-10、TNF-α的含量变化。结果:IL-2R、IL-6及TNF-α含量在Ann Arbor分期Ⅲ-Ⅳ期、IPI评分≥3分的NHL患者中显著升高(P<0.05);IL-8含量在Hans分型non-GCB亚型和病期小于5年的患者中显著升高(P<0.05);IL-10含量在IPI评分≥3分的患者中显著升高(P<0.05)。NHL正规治疗过程中IL-2R、IL-10、TNF-α含量在CAR-T免疫疗法持续6个月完全缓解、化疗和靶向治疗的NHL患者中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与NHL标准经典一线治疗方案R-CHOP相比较,IL-2R、TNF-α含量在CDP和MOAP治疗方案中显著升高,IL-6、IL-8含量仅在CDP治疗中显著升高(P<0.05)。NHL患者CAR-T免疫疗法治疗后IL-2R含量>387 U/mL(P=0.006 7)、IL-8>12 pg/mL(P=0.047)与患者CAR-T免疫疗法复发显著相关。结论:细胞因子IL-2R、IL-6、IL-8、IL-10及TNF-α与NHL疾病的发生、发展、治疗及预后相关,或许是NHL有效的血清标志物。
刘健平刘健平蔡依玫龙一飞邸平
关键词:非霍奇金淋巴瘤IL-2RIL-8IL-10TNF-Α
肌酐在不同检测系统间的测量不确定度和可比性研究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评定不同检测系统间肌酐测定结果的测量不确定度和量值溯源,探讨不同检测系统肌酐测定结果的可比性,为实验室检验结果互认和实验室认可提供实验数据。方法以国家有证参考物质作为"正确性质控物",参考NATA颁布的"化学测量结果不确定度评定与报告导则",对不同检测系统肌酐测定结果的测量不确定度进行评定,将结果溯源至国家有证参考物质。根据CLSI的EP9-A2文件,对不同检测系统肌酐测定结果进行偏差评估和比对分析,以检测系统偏倚的不确定度(Ub)作为判断依据,将t(0.05,ν)Ub作为临床可接受的判断标准,评定肌酐在不同检测系统测定结果的可比性。结果 3个检测系统测定肌酐国家参考物质所测均值均不同,检测系统A、B和C分别为61.72mol/L、62.59mol/L和61.54mol/L。3个检测系统间的偏倚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个检测系统肌酐测定结果的扩展不确定度亦不相同,但均在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室间质评规定的最大允许范围之内。3个检测系统用新鲜血清标本进行两两比较显示测定结果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具有可比性。结论肌酐在不同检测系统进行检验结果的互认时,应测定各检测系统的测量不确定度和量值溯源,并对不同检测系统间测定结果进行偏差评估,判断其临床可接受性,以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李有强张云燕陈茶张轩曾建明刘健平徐建华
关键词:肌酸酐测量不确定度
大肠埃希菌中细胞分裂抑制子的潜在调控基因筛选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筛选大肠埃希菌中细胞分裂抑制子(Sdi A)的潜在调控基因。方法将大肠埃希菌E.coli SM10λpir野生株、E.coli SM10λpir Sdi A敲除株、E.coli SM10λpir Sdi A过表达回复株分别加入N-酰基-L-高丝氨酸内酯(AHLs)信号分子处理,记为AHLs处理组;对应三种菌株分别加入等量DMSO处理,记为非AHLs处理组。两组菌株基因转录组测序后,通过R语言edgeR软件包筛选差异表达基因。选取两组内E.coli SM10λpir Sdi A敲除株与E.coli SM10λpir野生株之间、E.coli SM10λpir Sdi A过表达回复株与E.coli SM10λpir Sdi A敲除株之间同时出现差异性表达的基因,即为有/无AHLs信号分子时Sdi A的潜在调控基因,并进行组间比对,观察有/无AHLs信号分子时Sdi A潜在调控基因的变化。结果非AHLs处理组中,E.coli SM10λpir Sdi A敲除株与E.coli SM10λpir野生株之间、E.coli SM10λpir Sdi A过表达回复株与E.coli SM10λpir Sdi A敲除株之间同时出现差异性表达的基因为nar H、nar J、nar I、yee E、yeeR、paa E、flu。AHLs处理组中,E.coli SM10λpir Sdi A敲除株与E.coli SM10λpir野生株之间、E.coli SM10λpir Sdi A过表达回复株与E.coli SM10λpir Sdi A敲除株之间同时出现差异性表达的基因为hcp、ytf E、hcr、hmp、nar H、nar J、nar I、yee E、yeeR、flu、ydi V、hdh A。nar H、nar J、nar I、yee E、yeeR、flu基因在两组中均为Sdi A的潜在调控基因,hcp、ytf E、hcr、hmp、ydi V、hdh A基因仅在AHLs信号分子存在时为Sdi A的潜在调控基因。结论大肠埃希菌中,Sdi A的潜在调控基因有nar H、nar J、nar I、yee E、yeeR、flu、paa E、hcp、ytf E、hcr、hmp、ydi V、hdh A,其中对hcp、ytf E、hcr、hmp、ydi V、hdh A基因的调控依赖于AHLs信号分子。
刘健平刘健平曾建明鲁洋
关键词:大肠埃希菌群体感应系统
NM-BAPTA法钙检测试剂盒的性能评价
目的:对NM-BAPTA法钙检测试剂盒进行性能评价.方法:根据美国临床与实验室协会(CLSI)指南文件EP15-A2、EP9-A2、EP6-A、C28-A2,验证日立7180生化分析仪上NM-BAPTA法钙检测试剂盒的精...
刘健平陈茶林城通郑德想李有强
关键词:总钙
他克莫司完全抗原的制备与鉴定
2013年
目的:制备他克莫司完全抗原并鉴定。方法:采用碳二亚胺两步法将半抗原他克莫司分别与牛血清白蛋白和血蓝蛋白偶联,制备免疫原FK506-BSA和ELISA包被抗原FK506-KLH,并计算偶联率。采用紫外光谱分析法和动物免疫试验鉴定偶联产物。结果:FK506-BSA的偶联率为10.16:1;FK506-KLH的偶联率为16.32:1,成功制备具有免疫原性的他克莫司完全抗原。结论:紫外光谱分析和动物免疫试验证实他克莫司完全抗原合成成功,该抗原可用于他克莫司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和免疫检测试剂盒的开发。目的:制备他克莫司完全抗原并鉴定。方法:采用碳二亚胺两步法将半抗原他克莫司分别与牛血清白蛋白和血蓝蛋白偶联,制备免疫原FK506-BSA和ELISA包被抗原FK506-KLH,并计算偶联率。采用紫外光谱分析法和动物免疫试验鉴定偶联产物。结果:FK506-BSA的偶联率为10.16:1;FK506-KLH的偶联率为16.32:1,成功制备具有免疫原性的他克莫司完全抗原。结论:紫外光谱分析和动物免疫试验证实他克莫司完全抗原合成成功,该抗原可用于他克莫司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和免疫检测试剂盒的开发。
陈中华黄彬李有强刘健平曾建明陈茶
关键词:抗原他克莫司血蓝蛋白牛血清白蛋白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