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仕昌
- 作品数:22 被引量:79H指数:3
- 供职机构:广州中医药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15所部队医疗保健机构疫情报告管理质量调查
- 1996年
- 15所部队医疗保健机构疫情报告管理质量调查刘仕昌,马峰,张国琪,卢登明(成都军区疾病监测中心,成都,610061)为了监督和促进各级医疗保健机构做好疫情报告管理工作,提高疾病监测工作质量,我们对我区15所不同类别的医疗保健机构的疫情报告管理质量进行了...
- 刘仕昌马峰张国琪卢登明
- 关键词:疫情报告质量管理
- 外感热病临床研究述评
- 1993年
- 本文对近十年来全国各地对外感热病的临床最新研究从治疗方法与方药两个方面进行了综述,并将全国各地治疗外感热病的经验结合笔者导师六十年来的临证探索进行了全面介绍,以期对今后外感热病的治疗起一定的指导作用。治疗方法方面包括:1.清热解毒,药先于病;2.截断扭转,先症而治;3.温清同法,疏达内外;4.清疏透并行,达邪外出;5.审因论治,辨证用药;6.分消上下,宣畅气机,和解化湿;7.中医综合疗法。方药研究分三个方面:一是清热解毒类;二是寒温合用类;三是分期论治类。治病心得方面:一是坚持辨证论治;二是多途径多剂型给药,实行综合疗法;三是早用重用清热解毒,阻断病势;四是清热解毒不忘养阴,时刻注意顾护津液。
- 华伦荣刘仕昌彭胜权
- 关键词:外感热病中医药疗法清热解毒温病
- 某部队人群传染病漏报情况的调查简报
- 1995年
- 疾病监测工作的实践表明,报告发病率受漏报率的影响很大,单靠搜集医疗保健机构及部队上报的疫情信息往往不能正确反映部队发病的实际情况。为此,我中心于1995年4月对某部队开展了人群传染病漏报调查。受检人数1137人,受检率为92.79%;查出传染病确诊病例计23人,其中乙类两种11例,丙类三种12例;年发病率为20.23‰(全军指标为30‰以下);无疑似病例及死亡病例。已报4例,漏报19例,漏报率为82.61%(军内文献一般为56.67~80.00%,个别达95.00%以上)。
- 刘仕昌马峰卢登明
- 关键词:传染病漏报率医疗保健机构报告发病率漏报调查
- 岭南温病理论与临床应用研究
- 彭胜权林培政史志云钟嘉熙刘仕昌王新华李迎敏邝日建沈强
- 1、对独树一帜的岭南温病学说理论进行系统整理和研究,撰写出版专著。首次阐明岭南温病的概念、研究目的和意义、探索研究的范围、途径和方法。创立岭南温病理论。2、采用多学科的方法,运用流行病学调查该地区温病疾病谱变化;用气象学...
- 关键词:
- 关键词:岭南温病流行病学调查病理学
- 西藏地区δ肝炎病毒感染的分子流行病学调查
- 1992年
- <正> δ肝炎病毒(Hepatitis Delta VirusHDV,简称δ病毒)是一种分子量为5.5×10~5道尔顿的缺陷性RNA病毒,其复制必须依赖于乙型肝炎(乙肝)病毒(HBV)的存在。临床上与HBV联合感染或重叠感染后,与乙肝慢性化或使其病情加重有关。
- 江文森卢登明王秀英刘仕昌玉珍拥巴贺晓明
- 关键词:分子流行病学
- 中药清热凉血新法治疗温病湿热证的实验研究被引量:4
- 2002年
- 目的:探讨清热解毒、凉血化瘀对南方战区常见病证温病湿热证的作用,并从微观角度探讨温病湿热证血瘀的客观性。方法:采用复合因素复制的新西兰兔温病湿热证模型,设立黄连解毒汤组(A组),黄连解毒汤加丹参、赤芍组(B组),王氏连朴饮组(C 组),王氏连朴饮加丹参、赤芍组(D 组),湿热证模型组(E 组),正常对照组(F 组)。观察各组症状及体温变化、血浆内毒素(ET)、肿瘤坏死因子(TNF)、白细胞介素-1(IL-1)、血液流变学、血小板、凝血功能、血栓素B_2(TXB_2)、6-酮-前列腺素F_(1a)(6-keto-PGF_(1a))等指标变化。结果:黄连解毒汤加丹参、赤芍组症状表现较轻,黄连解毒汤组及黄连解毒汤加丹参、赤芍组体温升高较小,药物治疗各组ET、TNF、IL-1较模型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0.01),黄连解毒汤组,黄连解毒汤加丹参、赤芍组ET、IL-1的含量尚低于王氏连朴饮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湿热模型组血液流变学各参数、血小板数及聚集率、凝血指标、TXB_2、6-keto-PGF(1a)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黄连解毒汤加丹参、赤芍组,王氏连朴饮加丹参、赤芍组在改善上述指标效果较好,优于黄连解毒汤组、王氏连朴饮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0.01)。结论:清热解毒、凉血化瘀对于南方战区常见温病湿热证具有较好的治疗作?
- 张艺平韩鹏刘诚马国亮李贞刘仕昌彭胜权
- 关键词:湿热证凉血化瘀黄连解毒汤王氏连朴饮
- 58例血液透析患者中血清抗HCV的检测分析被引量:1
- 1994年
- 本文采用美国Ortho公司第二代抗HCV酶联试剂对5s例血透患者,24例腹透患者,52例正常供血员和13例透析工作者作了血清抗HCV检测,其血清抗HCV阳性率分别为24.2%、4.2%和1.9%,13例透析工作者无一例抗HCV阳性。血透患者的抗HCV阳性率显著高于腹透患者、透析工作者和正常供血员。血透患者的HCV感染与否与血透次数和输血量的多少相关。
- 彭小昌王万静武际富刘仕昌
- 关键词:血液透析血清抗HCV丙型肝炎病毒
- 中药清热凉血新法治疗温病湿热证的微观实验观察(英文)被引量:2
- 2004年
- 目的:探讨清热解毒、凉血化瘀对常见病证温病湿热证的作用,并从微观角度探讨温病湿热证血瘀的客观性。方法:采用复合因素复制的新西兰兔温病湿热证模型,设立黄连解毒汤(HuanglianJiedudecoction,HJD)组、黄连解毒汤加丹参(Salviamiltior-rhiza,SM)、赤芍(Paeonialactiflora,PL)(HJD+SM+PL)组、王氏连朴饮(WangshiLianpudrink,WLD)组、王氏连朴饮加丹参、赤芍(WLD+SM+PL)组、湿热证模型组、正常对照组,观察各组症状及体温变化、血浆内毒素、肿瘤坏死因子(TNF)、白细胞介素-1(IL-1)、血液流变学、血小板、凝血功能等指标变化。结果:HJD+SM+PL组症状表现较轻,HJD组及HJD+SM+PL组体温升高较小,药物治疗各组内毒素犤HJD,HJD+SM+PL,WLD,WLD+SM+PL组分别为(0.57±0.06),(0.56±0.07),(0.63±0.03),(0.62±0.02)μg/L〗,TNF,IL-1较湿热模型组犤内毒素为(0.79±0.05)μg/L〗显著降低(P<0.05~0.01),HJD组、HJD+SM+PL组内毒素,IL-1的含量尚低于WLD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湿热模型组血液流变学各参数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HJD+SM+PL组、WLD+SM+PL组在改善上述指标效果较好,优于HJD组、WLD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0.01)。结论:清热解毒对于温病湿热证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 张艺平韩鹏刘成马国亮李贞刘仕昌彭胜权
- 关键词:温病湿热证清热解毒凉血化瘀
- 清热解毒凉血化瘀治疗温病湿热证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6
- 2002年
- 目的 :探讨清热解毒、凉血化瘀对温病湿热证的作用 ,并从微观角度探讨温病湿热证血瘀的客观性。方法 :采用复合因素复制新西兰兔温病湿热证模型 ,设立黄连解毒汤组 (A组 ) ,黄连解毒汤加丹参、赤芍组(B组 ) ,王氏连朴饮组 (C组 ) ,王氏连朴饮加丹参、赤芍组 (D组 ) ,湿热证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 ,观察各组症状及体温变化 ,同时检测血浆内毒素 (ET)、肿瘤坏死因子 (TNF)、白介素 1(IL 1)、血液流变学、血小板、凝血功能、血栓素 B2 (TXB2 )、6酮前列腺素 F1α(6 keto PGF1α)等指标变化。结果 :药物 B组症状表现较轻 ;药物A组和 B组体温升高较小。药物治疗各组 ET、TNF和 IL 1均较模型组显著降低 (P<0 .0 5或 P<0 .0 1) ,A组和 B组 ET、IL 1的含量均低于 C组 (P均 <0 .0 5 )。湿热模型组血液流变学各参数、血小板计数及聚集率、凝血指标、TXB2 、6 keto PGF1α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 (P均 <0 .0 1)。药物 B组和 D组改善上述指标效果较好 ,优于 A组和 C组 (P<0 .0 5或 P<0 .0 1)。结论 :清热解毒对于温病湿热证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温病湿热证存在传统四诊不易察觉的微观血瘀 ,治疗时加入凉血化瘀之品 ,可获佳效。
- 张艺平韩鹏刘仕昌彭胜权
- 关键词:凉血化瘀湿热证黄连解毒汤王氏连朴饮
- 驻川某部1993年度病毒性肝炎监测分析被引量:2
- 1997年
- 驻川某部1993年度病毒性肝炎监测分析刘仕昌马峰卢登明赵琼莲(成都军区疾病监测中心,成都,610061)为掌握成都部队病毒性肝炎(下简称肝炎)疫情动态,预测疫情趋势,科学评价现行的综合性防治措施效果,以促进肝炎防病工作的深入开展,我们于1993年3月...
- 刘仕昌马峰卢登明赵琼莲
- 关键词:病毒性肝炎流行病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