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亚军

作品数:105 被引量:522H指数:13
供职机构:江苏省中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度中医药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语言文字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60篇期刊文章
  • 39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93篇医药卫生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31篇结肠
  • 29篇结肠炎
  • 28篇溃疡
  • 28篇溃疡性
  • 28篇溃疡性结肠炎
  • 16篇胃癌
  • 12篇细胞
  • 12篇辨证
  • 11篇清肠化湿
  • 11篇疗效
  • 11篇慢性
  • 11篇化湿
  • 11篇病变
  • 10篇脾胃
  • 10篇气虚
  • 10篇胃炎
  • 9篇湿热
  • 8篇血瘀
  • 8篇湿热证
  • 8篇气虚血瘀

机构

  • 87篇江苏省中医院
  • 32篇南京中医药大...
  • 8篇首都医科大学...
  • 7篇中国中医科学...
  • 6篇辽宁中医药大...
  • 5篇广州中医药大...
  • 4篇东南大学
  • 3篇南京医科大学
  • 3篇北京中医药大...
  • 2篇河南中医学院...
  • 2篇北京中医药大...
  • 2篇上海中医药大...
  • 2篇中日友好医院
  • 2篇长治医学院附...
  • 2篇江苏省中西医...
  • 2篇南京中医药大...
  • 2篇北京市宣武中...
  • 1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广西中医学院...
  • 1篇广东省中医院

作者

  • 103篇刘亚军
  • 87篇沈洪
  • 34篇朱磊
  • 31篇顾培青
  • 24篇郑凯
  • 21篇叶柏
  • 20篇周晓波
  • 20篇刘增巍
  • 17篇徐艺
  • 13篇张露
  • 12篇刘丽
  • 10篇刘军楼
  • 10篇葛超
  • 10篇郑凯
  • 9篇张露
  • 9篇朱萱萱
  • 9篇陆为民
  • 9篇单兆伟
  • 9篇沈天华
  • 8篇骆殊

传媒

  • 6篇中华中医药杂...
  • 5篇江苏中医药
  • 4篇中国中西医结...
  • 4篇南京中医药大...
  • 4篇第二十一届全...
  • 3篇中国中西医结...
  • 3篇北京中医药
  • 3篇第二十五届全...
  • 3篇中华中医药学...
  • 3篇世界中医药学...
  • 2篇吉林中医药
  • 2篇中国中医急症
  • 2篇东南大学学报...
  • 2篇世界科学技术...
  • 2篇辽宁中医药大...
  • 2篇世界中医药学...
  • 2篇中华中医药学...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中国民间疗法
  • 1篇实用中医内科...

年份

  • 8篇2023
  • 9篇2022
  • 5篇2021
  • 5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7篇2017
  • 4篇2016
  • 4篇2015
  • 1篇2014
  • 13篇2013
  • 9篇2012
  • 5篇2011
  • 14篇2010
  • 11篇2009
  • 5篇2008
  • 1篇2007
10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清肠化湿方对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大鼠结肠黏膜PPAR-γ蛋白表达的影响
沈洪顾培青刘丽朱磊朱萱萱叶柏郑凯刘亚军周晓波刘云
健脾消癥方诱导肝癌细胞HepG2凋亡的作用研究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探讨健脾消癥方对肝癌细胞HepG2凋亡的影响及机制。方法:MTT法观察健脾消癥方对肝癌细胞株HepG2、SMMC-7721增殖的影响,Hochest 33342染色、透射电镜观察健脾消癥方对HepG2细胞超微结构的改变作用,DCFH-DA探针法观察健脾消癥方对HepG2活性氧水平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健脾消癥方对HepG2的凋亡相关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Caspase-9表达的影响。结果:健脾消癥方作用HepG2 48h后,细胞形态及超微结构出现典型的凋亡特点,细胞内活性氧浓度升高,Caspase-3、Caspase-9蛋白表达上调。结论:健脾消癥方对HepG2有较好的诱导凋亡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增加细胞活性氧(ROS)水平及下调Caspase-3、Caspase-9蛋白有关。
吴坚张星星顾培青刘亚军孙庆敏叶柏
关键词:CASPASE家族肝癌细胞株体外实验
清肠化湿方对TNBS诱导的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结肠组织PPAR-γ、NF-κBp65 mRNA表达的影响
本实验应用清肠化湿方治疗UC模型大鼠,以巴柳氮钠为阳性对照组,发现经中药治疗后大鼠体重增加,大体形态学与病理组织学评分降低,提示清肠化湿方对大鼠UC模型具有较好的保护和修复作用;RT-PCR法检测模型组大鼠结肠组织中PP...
朱磊沈洪顾培青刘丽朱萱萱叶柏郑凯刘亚军周晓波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结肠组织
文献传递
溃疡性结肠炎虚实证候的临床检查指标分析
2020年
目的通过分析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 UC)患者虚实证候的临床检查指标,探讨UC虚实证候临床检查指标的特征。方法通过横断面调查研究,收集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一般信息与血液检测指标及肠镜检查报告,采用Logistic回归等方法对不同证候UC患者的临床检查指标进行分析。结果以临床诊断UC虚实证候为因变量,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客观检查指标进行二元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最终留在方程中的是粪便钙卫蛋白(Fecal calprotectin, FC)与溃疡性结肠炎内镜下严度指数(UC endoscopic index of severity, UCEIS)。结论溃疡性结肠炎的患者中,FC和UCEIS与患者的虚实证候关系密切。
陈红宇刘亚军沈洪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虚实证候
基于横断面调查的235例溃疡性结肠炎气虚证患者临床特征分析
2022年
目的 分析溃疡性结肠炎(UC)气虚证的临床特征,为临床辨证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对2019年8月―2022年1月就诊的UC患者的一般信息、中医证候信息、临床症状体征、生存质量量表构建数据库,分析UC气虚证患者的临床特征。结果 共纳入404例UC患者,其中气虚证患者235例,非气虚证患者169例;气虚证患者中女性占比高于男性(P<0.05);症状方面,肠道症状的黏液脓血便(白多赤少)、腹泻、完谷不化,腹部症状的腹部隐痛、腹胀,全身症状的神疲乏力、气短懒言、食欲减退、面色萎黄、形寒肢冷在2组间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炎症性肠病生存质量问卷(IBD-Q)中,2组间全身症状与肠道症状维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调查简表(SF-36)得分中,气虚证患者情感职能、精力维度得分低于非气虚证,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UC气虚证患者中女性占比多于男性,有腹泻、腹胀、食欲减退等特征性症状表现,生存质量的得分降低。
刘小娟朱磊沈照峰连紫宇刘亚军张露陈红宇王志斌苏晓兰沈洪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气虚证
胃病Ⅰ号复方对功能性消化不良脾胃虚寒证患者生活质量影响的研究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观察胃病Ⅰ号复方对功能性消化不良脾胃虚寒证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的方法将162例脾胃虚寒证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中药和安慰剂治疗,疗程4周,治疗结束后第1个月随访;采用国际通用的SF-36量表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估。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4周后2组各维度生活质量均有改善。但是,在治疗结束1个月随访时,试验组对BP、RE维度和PCS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胃病Ⅰ号复方能够改善功能性消化不良脾胃虚寒证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较长的后续疗效。
吴兵赵鲁卿张声生王垂杰黄穗平魏玮沈洪汪红兵李玉峰黄绍刚刘亚军来要良
关键词:功能性消化不良脾胃虚寒证生活质量
芪术方治疗胃癌癌前病变气虚血瘀证的临床观察
1978年WHO伦敦会议将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化和/或异型增生称为胃癌癌前病变(Precancerouslesions of gastric cancer,PLGC),为观察芪术方治疗胃癌癌前病变的临床疗效,笔者收集江苏省...
曹丽萍沈洪刘增巍郑凯刘亚军周晓波徐艺陆为民叶柏单兆伟
文献传递
β-榄香烯联合DC/DRibble疫苗治疗小鼠肝癌免疫机制研究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观察β-榄香烯联合DC/DRibble疫苗对小鼠肝癌的治疗作用,探讨β-榄香烯抗肿瘤的免疫机制。方法制备Balb/c小鼠脾脏来源的DC并鉴定其表型,以Balb/c小鼠来源的肝癌细胞株BNL1MEA.7R.1(简称BNL)为靶细胞,募集富含肿瘤"信息"的抗原载体—自噬小体,制备DC/DRibble疫苗。预先免疫小鼠,分设对照组、β-榄香烯组、疫苗组、联合组,对照组皮下、腹腔注射PBS,β-榄香烯组和联合组连续7天腹腔注射β-榄香烯50mg/(kg·d),疫苗组和联合组分别在第1天淋巴结注射疫苗,第3、5天皮下注射疫苗,第10天处死小鼠,无菌获得小鼠脾脏,制备悬液,分设不加刺激和Dribble刺激组,孵育72h,ELISA法检测上清中IFN-γ的含量。另外给予联合组小鼠脾细胞不同刺激,分设对照组、DRibble组、DC组、疫苗组,孵育72h,ELISA法检测上清中IFN-γ的含量。建立小鼠肝癌荷瘤模型,分为对照组、β-榄香烯组、疫苗组、联合组,治疗方式同上免疫方式,观察各组小鼠的肿瘤大小及生存期,第23天处死小鼠,剥取肿瘤组织经HE染色,光学显微镜观察肿瘤组织病理形态学表现。结果体外检测发现不同方式免疫后小鼠中,联合组IFN-γ分泌量明显高于其他组(P<0.01),β-榄香烯组、疫苗组高于对照组(P<0.01);给予免疫后小鼠脾细胞不同刺激,发现疫苗组、Dribble组均能刺激脾细胞分泌大量IFN-γ(P<0.01),当β-榄香烯刺激浓度10μg/mL时,IFN-γ分泌明显增多(P<0.01);体内观察发现联合组小鼠肿瘤生长速度明显减慢,瘤表面积、生存期与其他组相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肿瘤组织HE染色可见周围结缔组织包裹紧密完整,大量炎性细胞浸润。结论β-榄香烯联合DC/DRibble疫苗能够诱导特异性免疫细胞分泌细胞因子功能增强,从而发挥抗肿瘤作用,其免疫效应基础可能与增强DC抗原递呈功能有关。
倪菲菲刘亚军周浩林琳刘增巍沈洪王立新
关键词:Β-榄香烯肝癌树突状细胞
芪术方治疗胃癌癌前病变气虚血瘀证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芪术方对胃癌癌前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方法研究,将胃癌癌前病变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治疗组服用芪术方,对照组服用胃复春,疗程均为3个月,通过对症状及病理的分级量化,判断其...
曹丽萍沈洪刘增巍郑凯刘亚军周晓波徐艺陆为民叶柏单兆伟
关键词:胃癌癌前病变
文献传递
黄芪、莪术配伍对胃癌MKN-45细胞COX-1、COX-2、NF-κB、VEGF、MMP-2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8
2009年
目的观察黄芪、莪术配伍对胃癌MKN-45细胞VEGF、COX-1、COX-2、NF-κB、MMP-2表达的影响。方法以黄芪、莪术配伍作用于MKN-45细胞,并设塞莱希布组、黄芪组、莪术组和空白组相对照。通过ELISA法检测VEGF的水平变化,用RT-PCR以及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加药后人胃癌细胞COX-1、COX-2、NF-κB、MMP-2的mRNA及COX-2蛋白表达情况。结果各药物组对VEGF表达的抑制效应起始于48 h,配伍组作用大于黄芪组和莪术组。各药物对COX-2 mRNA、NF-κB mRNA和MMP-2 mR-NA均有抑制作用。对COX-2的抑制以塞莱希布组和配伍组最明显,且呈时间依赖性。对NF-κB mRNA的抑制作用起始于48 h,配伍组在作用72 h后对其抑制作用最显著。对MMP-2的抑制作用以塞莱希布组和配伍组较明显,72 h时的作用最强。Western blot曝光结果可见,各组细胞在72kD处可见特异性的COX-2蛋白表达条带。进行灰度分析发现:各药物组对COX-2的抑制作用呈时间依赖性,以中药配伍和塞莱希布的抑制作用最强。结论黄芪、莪术配伍可能是通过对COX-2和NF-κB的调控影响MMP-2、VEGF的表达,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的浸润、转移。
骆殊沈洪朱学军刘丽李春婷刘亚军
关键词:胃癌COX-1VEGF
共1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