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东非

作品数:7 被引量:6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 1篇电子电信

主题

  • 4篇激光
  • 3篇荧光
  • 3篇光谱
  • 3篇光谱研究
  • 3篇CR:LIS...
  • 2篇英文
  • 2篇肿瘤
  • 2篇自体荧光
  • 2篇激光器
  • 2篇光学
  • 2篇光学诊断
  • 1篇调Q
  • 1篇医用
  • 1篇照射
  • 1篇生物大分子
  • 1篇双波段
  • 1篇体外
  • 1篇体外培养
  • 1篇人肝
  • 1篇人肝癌

机构

  • 6篇中南大学
  • 1篇卫生部
  • 1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7篇刘东非
  • 6篇张阳德
  • 3篇董可
  • 2篇陈威
  • 2篇王毅
  • 1篇刘美洲
  • 1篇刘辉
  • 1篇吴季霖
  • 1篇唐贵林
  • 1篇陈威
  • 1篇王毅
  • 1篇刘东京
  • 1篇潘一峰
  • 1篇宋秋鸣
  • 1篇吴边
  • 1篇陈长水
  • 1篇陈伟
  • 1篇曾庆仁

传媒

  • 3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中国内镜杂志
  • 1篇中国医学工程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年份

  • 1篇2009
  • 1篇2006
  • 1篇2004
  • 3篇2003
  • 1篇2001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适用于胃肠道肿瘤的内镜下新型光学成像诊断技术被引量:4
2001年
张阳德唐贵林刘东非
关键词:光学相干层析消化道肿瘤
Cr:LiSAF激光在组织自体荧光光谱研究中的应用(英文)
2003年
目的 该文以Cr:liSAF激光作为激发光源 ,针对生物大分子设计了荧光实验 ,以探讨其在组织自体荧光研究中的应用。方法 氙灯泵浦Cr:LiSAF二次谐波用来产生可调谐蓝光脉冲激光输出 ,并设计了自体荧光试验。结果 最后设计并实现了可调谐蓝光脉冲激光输出 ,得到了良好的输出特性。结论 氙灯泵浦Cr:LiSAF二次谐波产生可调谐蓝光脉冲激光输出得到了良好的输出特性 ,该实验为进一步研究肿瘤组织与正常组织自体荧光产生机制打下了基础。
张阳德董可谭宁刘东非王毅陈威
关键词:CR:LISAF自体荧光生物大分子
Cr:LiSAF激光在组织自体荧光光谱研究中的应用
2003年
目的 该文以Cr:LiSAF激光作为激发光源 ,针对生物大分子设计了荧光实验 ,以探讨其在组织自体荧光研究中的应用。结果 最后设计并实现了氙灯泵浦Cr:LiSAF二次谐波产生可调谐蓝光脉冲激光输出 ,得到了良好的输出特性。方法 氙灯泵浦Cr :LiSAF二次谐波用来产生可调谐蓝光脉冲激光输出 ,并设计了自体荧光试验。结论 氙灯泵浦Cr:LiSAF二次谐波产生可调谐蓝光脉冲激光输出得到了良好的输出特性 ,该实验为进一步研究肿瘤组织与正常组织自体荧光产生机制打下了基础。
张阳德董可刘东非王毅陈威
关键词:激光光谱肿瘤组织荧光
双波段调QCr:LiSAF激光器研究
2004年
目的研究双波段调Q Cr: LiSAF激光器系统及性能。方法在Cr: LiSAF激光器系统中插入双调Q晶体。结果成功研制出双波段调Q Cr: LiSAF激光器系统。结论双波段调Q Cr: LiSAF激光器研制有重要应用价值。
刘东非张阳德陈长水吴边宋秋鸣
关键词:Q
激光照射下组织漫反射光谱与自体荧光光谱研究
目的:研究激光在人体组织中的传输理论,组织漫反射理论对光学诊断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存在的问题,探讨激光照射下组织漫反射光谱与组织自体荧光光谱间的关系。 方法:利用组织漫反射近似理论,推导组织表面的空间分辨局部漫反射...
刘东非
关键词:自体荧光光谱蒙特卡罗方法光学诊断
文献传递
医用Cr:LiSAF蓝光激光器的研制(英文)被引量:2
2003年
该文主要阐述了对小型化医用CrLiSAF晶体蓝光激光器的初步研究。采用了双灯泵浦结构 ,通过实验 ,获得了倍频蓝光的最大输出能量为 5 0mJ ,脉宽为 2 5 μs,波长为 4 30nm的蓝光输出 ,完全可以用于医学实验。
张阳德陈威王毅刘东非董可
关键词:CR:LISAF倍频蓝光
石墨碳纳米颗粒对体外培养细胞生长曲线及周期的影响
2009年
背景:有报道指出石墨碳纳米颗粒具有强大的吸附能力,只要尽可能将其控制在有效浓度范围内,石墨碳纳米颗粒会具有很好的细胞相容性、增敏效应。目的:观察石墨碳纳米颗粒对体外培养细胞的生长增殖、细胞周期及凋亡的影响。设计、时间及地点:细胞-材料学体外实验,于2007-01/2008-12在国家卫生部纳米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完成。材料:石墨碳纳米颗粒由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卫生部肝胆肠外科研究中心自制。人肝细胞(L02)、人肝细胞(Hl7702)、小鼠细胞(3T3)、人肝癌细胞(HepG2)购自湘雅医院中心实验室公司。方法:取石墨碳纳米颗粒母液,稀释10倍后,采用激光粒度分析仪观察石墨碳纳米颗粒的大小及Zeta电位。取含胎牛血清的RPMI-1640培养基,设立11瓶,分别加入适量石墨碳纳米颗粒母液,使其含石墨碳纳米颗粒的浓度分别为100,75,50,25,20,15,12.5,10,7.5,5,0mg/L。将L02细胞、Hl7702细胞、3T3细胞、HepG2细胞密度均调整为1×109L-1,接种后置37℃、体积分数为5%的CO2饱和湿度培养箱中,取处于指数生长期的细胞用于各项指标测定。主要观察指标:MTT比色法测定细胞数量,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计算细胞凋亡率。结果:石墨碳纳米颗粒的粒径约20nm,带有负电荷,其电位值为-14.8mV。与未加石墨碳纳米颗粒的空白对照组比较,除人肝癌细胞(HepG2)外,不同浓度的石墨碳纳米颗粒对其余3株细胞增殖均有促进作用,且浓度为7.5mg/L时促细胞增殖作用最强。在石墨碳纳米颗粒浓度为7.5mg/L条件下,4株细胞的凋亡率均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石墨碳纳米颗粒作用24h的L02肝细胞周期发生改变,G0期细胞数减少,更多的细胞进入到S期和G2期。结论:石墨碳纳米颗粒能进入体外培养细胞内,并对细胞生长、增殖产生促进作用,不诱导细胞凋亡,其作用强度与浓度有关。
刘东京张阳德吴季霖刘美洲刘东非潘一峰陈伟刘辉曾庆仁
关键词:人肝癌细胞株细胞周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