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冯兰芳

作品数:4 被引量:65H指数:3
供职机构: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南通市社会发展科技计划项目南通市科技局社会发展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失眠
  • 2篇穴位
  • 2篇穴位埋线
  • 2篇睡眠
  • 2篇睡眠质量
  • 2篇埋线
  • 1篇穴位埋线治疗
  • 1篇药物治疗
  • 1篇原发性
  • 1篇原发性失眠
  • 1篇症治
  • 1篇日常生活活动
  • 1篇社区脑卒中
  • 1篇失眠症
  • 1篇失眠症治疗
  • 1篇睡眠质量指数
  • 1篇匹兹堡睡眠质...
  • 1篇偏瘫
  • 1篇偏瘫患者
  • 1篇肿瘤坏死因子

机构

  • 4篇南通大学

作者

  • 4篇冯兰芳
  • 3篇郭爱松
  • 2篇李爱红
  • 2篇陈鑫
  • 1篇孙丽
  • 1篇成亚琴
  • 1篇薛志芳
  • 1篇陈翔

传媒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南京中医药大...
  • 1篇中华现代护理...
  • 1篇中外医学研究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穴位埋线结合药物治疗老年性失眠的疗效被引量:17
2011年
目的对"肾俞、足三里"穴位埋线结合唑吡坦治疗老年性失眠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方法 65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2)、观察组(n=33),对照组使用唑吡坦治疗,治疗组加用"肾俞、足三里"穴位埋线治疗。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定疗效。结果治疗30 d后,对照组有效率62.50%,观察组有效率93.9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2组PSQI各因子及总分评分比较治疗组在改善睡眠质量、日间功能障碍、药物依赖及总分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肾俞、足三里"穴位埋线结合唑吡坦治疗老年性失眠能够提高临床疗效,能更好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日间功能,减少对催眠药物的依赖且无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郭爱松李爱红冯兰芳陈翔陈鑫成亚琴
关键词:老年性失眠穴位埋线唑吡坦
健康教育对社区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促进社区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恢复,提高生活质量。方法将脑卒中偏瘫患者83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的出院指导与家庭访视,实验组给予系统的健康教育,干预后6个月分别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评估患者的运动功能障碍;采用改良Bathel指数评定量表评价患者ADL及生活自理障碍程度。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FMA、ADL评分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结论系统的健康教育对出院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提高有显著意义。
冯兰芳薛志芳
关键词:健康教育脑卒中偏瘫
个性化综合护理干预在失眠症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8
2012年
目的观察个性化综合护理干预对失眠症的效果。方法选择有明确失眠症患者221例,以患者就诊顺序为序号,按照患者主观意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125例在使用1周安眠药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个性化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96例仅给予安眠药物治疗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治疗和护理干预前后的临床效果和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893;P〈0.05)。观察组干预后的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日间功能障碍评分分别为(1.16±0.51),(1.13±0.73),(1.32±0.83),(0.63±0.43),(0.82±0.27)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7.645,2.586,2.937,6.865,13.514;P〈0.05);对照组的延长睡眠时间评分(0.75±0.64)分优于观察组(1.24±0.4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142,P〈0.05)。结论个性化综合护理干预纠正了患者对疾病不正确的认识,教会患者正确的卫生睡眠知识和正确的睡眠方法,个体化干预治疗能显著改善了失眠症患者的失眠症状。
冯兰芳郭爱松
关键词:失眠症睡眠质量
穴位埋线治疗原发性失眠的临床研究被引量:41
2013年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治疗失眠症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70例失眠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n=35)和埋线组(n=35),针刺组采用针刺治疗,主穴取神门、三阴交、百会、安眠,针刺平补平泻,留针30min,每10min行针1次,每日治疗1次,每周5次,连续治疗6周;埋线组采用穴位埋线治疗,埋线穴位和针刺组相同,采用一次性使用无菌埋线针和医用羊肠线埋线,每2周治疗1次,共治疗3次。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定临床疗效,并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治疗前后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含量。结果治疗6周后,针刺组有效率为74.28%,埋线组为91.4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后PSQI各因子及总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在睡眠质量、睡眠时间、日间功能障碍及总分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埋线组优于针刺组。2组治疗前后血清IL-1β及TNF?α含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P<0.05。结论穴位埋线能提高失眠患者临床疗效,较好改善睡眠质量、增加睡眠时间及增强日间功能,其机理可能与穴位埋线能更好调节睡眠有关的细胞因子含量有关。
郭爱松李爱红冯兰芳陈鑫孙丽
关键词:失眠穴位埋线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白细胞介素-1Β肿瘤坏死因子-Α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