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俞宁

作品数:40 被引量:122H指数:7
供职机构:安徽农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社会学经济管理政治法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经济管理
  • 12篇社会学
  • 11篇政治法律
  • 8篇文化科学
  • 3篇哲学宗教
  • 2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4篇社会
  • 4篇农村
  • 4篇文化
  • 3篇大学生
  • 3篇社会工作
  • 3篇农民
  • 3篇儿童
  • 3篇艾滋病
  • 2篇道德
  • 2篇新生代农民
  • 2篇新生代农民工
  • 2篇心理
  • 2篇社会主义
  • 2篇市民
  • 2篇收养
  • 2篇农民工
  • 2篇主义
  • 2篇问卷
  • 2篇民工
  • 2篇教育

机构

  • 36篇安徽农业大学
  • 2篇香港理工大学

作者

  • 36篇俞宁
  • 2篇胡楠楠
  • 2篇黄邦汉
  • 2篇李磊
  • 2篇姜红
  • 2篇王莹
  • 2篇桂玉
  • 1篇徐俊
  • 1篇叶良均
  • 1篇陈沃聪
  • 1篇关家涛
  • 1篇王明明
  • 1篇彭程

传媒

  • 6篇安徽农业大学...
  • 2篇中国青年政治...
  • 2篇阜阳师范学院...
  • 2篇中国监狱学刊
  • 2篇医学与哲学(...
  • 2篇赤峰学院学报...
  • 1篇佳木斯大学社...
  • 1篇安徽教育学院...
  • 1篇安徽史学
  • 1篇毛泽东邓小平...
  • 1篇中国卫生事业...
  • 1篇北京社会科学
  • 1篇山东社会科学
  • 1篇国际经贸探索
  • 1篇高等农业教育
  • 1篇领导科学论坛
  • 1篇邢台学院学报
  • 1篇华东理工大学...
  • 1篇湖南人文科技...
  • 1篇安徽工业大学...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5
  • 4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8
  • 2篇2007
  • 3篇2006
  • 4篇2005
  • 1篇2003
  • 2篇2002
  • 1篇2001
  • 1篇1999
  • 1篇1998
4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复和司法与犯罪青少年的社会矫治
2005年
在处理青少年犯罪案件时,我们一方面要考虑到预防和治理青少年犯罪嫌疑人的犯罪行为,正视法律的严肃性;另一方面还要注意到青少年犯罪嫌疑人的特殊性,保护其正当权利。这是当代司法制度存在的一个重大本身难题。由社会工作者协助推动的“复和司法”运动,提出了“复和司法”和“耻感重建”理论,强调给犯事者和受害者调和的机制,双方及其他支持者在协调者的协助下,找出一个最适当的方法解决问题,使青少年罪犯在被尊重的环境下,明白其行为不被社会接纳的原因和对受害人的伤害,让犯人有机会向受害者作出补偿。这种方法提供给犯罪者以改遏自斯的机会,让犯罪者反省悔过,避免再次犯罪,而被害人的宽恕给犯罪人提供了一个最好的树立信心的机会。
俞宁
关键词:青少年犯罪宽恕
新生代农民工“问题化”倾向的归因与反思
2012年
新生代农民工的"问题化"倾向成为不容忽视的社会现象。经济、社会和心理三方面的融合困难是导致新生代农民工"问题化"倾向的直接原因。应尊重新生代农民工的主体特征与利益诉求,从理论研究与现实政策两方面继续探索破解我国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的新对策。
李磊俞宁
关键词:新生代农民工问题化利益诉求
行动研究批判被引量:3
2006年
行动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不仅在教育研究中取得了突出的研究成果,而且行动研究作为一种日益被广大研究者关注的研究方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但同时,由于行动研究理论本身的局限和认识上的局限,导致实施过程中出现了误区。本文从概念、方法和方法论以及行动主体等几个方面对行动研究进行探讨。
俞宁
关键词:方法论
人口流动、代际生态与乡村民俗文化变迁——农村新生代影响乡村民俗文化变迁的逻辑路径被引量:8
2015年
本文在国家、社区与个体相结合的框架中,探讨了当代人口流动与快速城镇化背景下农村新生代影响乡村民俗文化变迁的逻辑路径。研究发现,中国农村家庭以"户"为决策单位、追求"后代"利益最大化的"子代主导"生存策略是理解当前农村代际生态进而理解乡村民俗文化变迁的一把钥匙。"子代主导"不仅体现在农村子代主导家庭生产生活分工和家庭资源分配,还意味着农村新生代劳动力作为我国乡—城人口流动的主力军,必然直接推动或间接迫使乡村民俗文化在内容与形式上的适应性变迁,这使乡村文化虽面临参与主体缺位的争论,但仍能以局部渐进调整的格局得以维系。
李磊俞宁
关键词:人口流动
一个乡村中的婚姻观念变迁——基于安徽省潜山县C村的调查被引量:3
2015年
婚姻家庭一直是人类社会的一个缩影。本文运用个案访谈、问卷调查及田野调查等方法,在定量与定性分析法的基础上探讨农村不同群体在择偶观念、婚俗观念、性观念、生育观念、离婚再婚观念上的变化。从中发现现代农村社会中存在着一些不良社会问题,如婚姻道德义务弱化,婚姻家庭稳定性下降,农村青年结婚成本增加等。最后给出一些社会政策的启示。
桂玉俞宁
关键词:乡村婚姻观念
从文化剥离到文化敏感——从个案工作看精神健康服务中的文化意识转向被引量:2
2006年
个案工作是社会工作基本方法之一,如何将这一舶来品恰当地运用于本土的社会服务中,对文化因素的关注是必不可少的。本文通过对一个现实个案的分析,论述了文化敏感对社会工作服务的价值与意义。
俞宁
关键词:文化敏感个案工作
传统孝道思想的现代转换及当代价值
2017年
孝道思想作为伦理道德规范,在促进家庭和睦、社会稳定、国家繁荣方面都有积极意义。但传统孝道思想存在封建落后性,在新时期,必须转变传统孝道观念的思想以更好适应社会的发展现实。"新型"孝道思想对实现社会主义价值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及当代养老问题都有积极意义。我们要扬弃的继承传统孝道思想,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
王莹俞宁
关键词:孝道思想思想政治教育
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过程中存在的心理思想问题分析被引量:1
2012年
新生代农民工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思想状况复杂,心理问题严重。应该高度重视新生代农民工的思想政治教育,改革户籍制度的利益分配机制,增强地方政府的社会管理能力,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社区参与程度,从而改善他们的生存环境,提高其综合素质,从根源上消除他们的心理思想问题,使他们更好更快地融入城市。
胡楠楠俞宁
关键词: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
简论复和正义的适切性
2005年
复合正义是相对于报应正义而言的,它的着眼点在于,在刑事诉讼活动中以恢复被犯罪破坏的社会关系,使侵害人、受害人和社区之间因犯罪而被扭曲的关系得到调整,维护被害人的利益,重视国家权力和个人权利的平衡、被害人和侵害人权益的平衡。
俞宁
关键词:权利平衡
关于儿童虐待的文化思考被引量:10
2011年
儿童虐待受到文化的深刻影响,在中国这种影响的文化归因主要体现在传统中对力量崇拜的延续、对家庭惩戒权的认可、儒家文化的影响和对家庭教育的重视。解决这一社会问题,必须从改变文化入手,开展有针对性的文化改造活动,发掘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推行现代教育理念。
俞宁陈沃聪
关键词:儿童虐待文化因素文化改造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