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侯贺晟

作品数:98 被引量:489H指数:14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59篇期刊文章
  • 31篇会议论文
  • 5篇专利
  • 3篇学位论文

领域

  • 89篇天文地球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50篇地震
  • 39篇深地震
  • 35篇深地震反射
  • 32篇剖面
  • 30篇反射剖面
  • 29篇地震反射剖面
  • 28篇深地震反射剖...
  • 17篇地壳
  • 17篇盆地
  • 14篇造山带
  • 14篇山带
  • 13篇地震反射
  • 12篇青藏高原
  • 11篇岩石
  • 10篇松科
  • 10篇松辽盆地
  • 10篇揭露
  • 9篇岩石圈
  • 9篇深部
  • 8篇地电

机构

  • 90篇中国地质科学...
  • 31篇吉林大学
  • 13篇中国地质大学...
  • 11篇国土资源部
  • 8篇中山大学
  • 6篇中国地震局
  • 6篇中国地质调查...
  • 5篇中国地震局地...
  • 4篇中国地质调查...
  • 3篇教育部
  • 3篇俄克拉荷马大...
  • 3篇中国石化股份...
  • 3篇北京派特森科...
  • 2篇成都理工大学
  • 2篇东华理工大学
  • 2篇纽约州立大学
  • 2篇国土资源实物...
  • 2篇中国石油集团...
  • 1篇长春工程学院
  • 1篇密苏里大学

作者

  • 98篇侯贺晟
  • 54篇高锐
  • 28篇王海燕
  • 28篇李文辉
  • 26篇熊小松
  • 25篇卢占武
  • 22篇李秋生
  • 16篇李洪强
  • 11篇韩江涛
  • 10篇刘金凯
  • 9篇贺日政
  • 8篇管烨
  • 7篇酆少英
  • 6篇刘国兴
  • 6篇匡朝阳
  • 6篇冯晅
  • 6篇刘立家
  • 5篇张季生
  • 4篇周建波
  • 4篇童英

传媒

  • 16篇地球物理学报
  • 8篇中国地质
  • 7篇地球物理学进...
  • 6篇岩石学报
  • 5篇中国地球物理...
  • 4篇地球学报
  • 3篇地质通报
  • 2篇吉林大学学报...
  • 2篇地质学报
  • 2篇地质科学
  • 2篇中国矿业
  • 2篇大地测量与地...
  • 2篇第六届地质构...
  • 2篇2014年中...
  • 1篇世界地质
  • 1篇CT理论与应...
  • 1篇地学前缘
  • 1篇石油物探
  • 1篇中国科学:地...
  • 1篇第五届构造地...

年份

  • 6篇2023
  • 9篇2022
  • 5篇2021
  • 5篇2020
  • 10篇2019
  • 4篇2018
  • 4篇2017
  • 3篇2016
  • 3篇2015
  • 9篇2014
  • 3篇2013
  • 5篇2012
  • 7篇2011
  • 11篇2010
  • 10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6
9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额尔古纳地块东缘和兴安地块西缘电性结构研究被引量:4
2017年
中国东北地区位于中亚造山带东段,夹持在西伯利亚板块、华北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之间,是解决东亚大陆构造演化的关键区域,其中额尔古纳地块和兴安地块位于东北地区西部,是两个十分重要的地质构造单元.横过额尔古纳地块东缘和兴安地块西缘的大地电磁测深剖面揭示了两块体结合带附近的深部电性结构,进而为该区构造演化提供新的电性依据.本文通过对剖面测点数据做标准化处理,并对二维偏离度、构造走向等进行计算与分析,采用非线性共轭梯度(NLCG)算法对TE+TM模式的数据做了二维反演,获得了该剖面的地壳和上地幔电性结构模型,划分出三个典型构造单元:额尔古纳地块东缘、碰撞拼合带和兴安地块西缘.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上地壳基本呈高阻特征,可能为岩浆岩,代表其经历了多期次岩浆作用,而额尔古纳地块东缘和兴安地块西缘中下地壳的高导体反映其地壳非刚性的特点,可能形成于后期伸展环境;拼合带中下地壳存在大范围高导体并与上地幔高导体相连,指示出地幔物质上升的通道,反映出地幔物质的上升作用可能是后期构造伸展的重要动力.
梁宏达金胜魏文博高锐侯贺晟韩江涛韩松刘国兴
关键词:额尔古纳地块大地电磁测深深部电性结构
大兴安岭两侧控盆断裂域地球物理场基本特征与地质意义被引量:6
2019年
大兴安岭重力梯度带两侧控盆断裂域的地球物理场基本特征与构造属性存在巨大差异,本文通过研究大兴安岭西坡德尔布干断裂以及松辽盆地中央孙吴—双辽断裂附近的重力、大地电磁测深资料,并结合满洲里—绥芬河地学断面(GGT)资料,对德尔布干断裂和孙吴—双辽断裂的控盆作用以及地质意义进行论述.研究结果表明:德尔布干断裂控制了海拉尔—根河盆地的演化,并在区域动力作用下被改造;使断裂深部倾向北西,浅部倾向南东.孙吴—双辽断裂控制着松辽盆地的形成演化,断裂深部倾向近垂直,浅部主要受太平洋西向俯冲和蒙古—鄂霍茨克洋闭合的影响,在浅部产生双向逆冲推覆构造.德尔布干断裂位于盆地的附近,由于岩浆沿断裂的侵入与喷发,因此有利于生烃也有利于形成重要的金属成矿带;孙吴—双辽断裂位于盆地中央,含油气层附近的双向逆冲推覆构造可能更有利于油气的聚集,使松辽盆地成为最重要的产油盆地之一.
冯晅孙成城侯贺晟侯贺晟俞海龙康晓倩刘乾
关键词:地球物理场
大兴安岭地壳精细构造与变形样式-深反射地震剖面的揭露
<正>1.前言中新生代大兴安岭的垂向隆起伴随着周缘陆内大型油气盆地的形成,这一大陆内部变形过程使南蒙古兴安造山带和大兴安岭定格,发生造山后的伸展作用与大陆叠加变形,形成陆内盆山相间的格局。这一重要的大陆动力学过程,既涉及...
侯贺晟高锐李秋生李洪强熊小松李文辉童英
非线性弹性地震学研究进展与展望
2023年
非线性弹性地震学是基于岩石非线性弹性关系的地震波传播理论,也是当前地球物理学一个前沿的研究领域.该研究不依赖于线性胡克定律,而是通过实验探究和理论推导的方式来构建非线性弹性本构关系,并以此为基础建立非线性波动方程,进一步探究岩石非线性弹性的成因以及非线性弹性参数的本质机制.与传统理论相比,非线性弹性地震学所依赖的本构关系具有更高的精确性,更符合岩石实际的应力-应变响应,在微小结构探测方面也具有更高的精度.近年来,随着该研究的不断深入,静态、准静态、动态共振、以及共传播超声波实验方法都得到了迅速发展,本构关系和波动方程的推导也取得了进展,同时此方法在野外地震观测和地球大范围尺度非线性弹性的研究中也开始了应用尝试.总之,在过去几十年非线性弹性地震学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取得了丰富的成果,然而各研究方向成果分散,缺乏系统性认识.因此为了便于将来更好的开展研究,我们系统总结了实验观测方法、非线性本构关系建立、波动方程推导、实际地震资料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结合当前的研究现状预期了未来可行的发展方向.
柏韩冯晅刘乾侯贺晟侯贺晟
关键词:本构关系野外观测
兴蒙造山带及邻区地壳速度结构特征
2022年
兴蒙造山带位于中亚造山带东段,作为古亚洲构造域的重要组成部分,由西伯利亚板块与华北板块碰撞拼合而成,其经历了大陆裂解、洋盆扩张、洋壳俯冲消减和碰撞拼合造山等复杂的构造演化过程.为了利用壳幔结构约束造山带演化的深部过程,跨越华北地块北缘、松辽—锡林浩特地块、兴安地块以及索伦—西拉木伦缝合带和二连—贺根山缝合带,实施了一条520 km长的深地震测深剖面,获得了高质量的人工源大当量的宽角反射和折射地震资料,并采用地震动力学射线方法获得地壳速度结构.结果显示:(1)研究区地壳平均速度为6.15~6.3 km·s^(-1),Pn波速度为7.8~8.2 km·s^(-1);(2)地壳厚度约为36.1~42.2 km,最厚位置(~42.2 km)对应地表大兴安岭主峰,说明大兴安岭在此位置存在山根;(3)地壳速度在1.5~6.8 km·s^(-1)范围内,认为在该区地壳内不存在洋壳物质;(4)主要断裂带或缝合带位于速度等值线变化剧烈的梯度带上;(5)速度结构显示研究区具有明显的横向分区和纵向分层的特点.地壳内速度剧烈变化特征表明兴蒙造山带的地壳物质组成不均匀,尤其中下地壳,速度等值线起伏剧烈.这种复杂的地壳速度结构应该与中生代以来多板块汇聚引发的多期区域性伸展和挤压作用有关.
王海燕李英康张晨光高锐高锐侯贺晟李文辉常畅符伟庞永香崔涛
关键词:兴蒙造山带深地震测深地壳速度结构
青藏高原松潘-西秦岭-临夏盆地深地震反射剖面初步解释
<正>由于印度洋板块向亚欧板块俯冲使青藏高原不断隆起,其形成不仅导致了亚洲大陆内部强烈的晚新生代构造变形,还对其边缘地区的地貌格局产生重大影响。青藏高原东北缘是青藏高原向北东方向扩展的前缘部位,是印度与欧亚两大板块碰撞作...
王海燕高锐李秋生李文辉侯贺晟
松辽盆地岩石圈减薄的深部动力学过程被引量:29
2018年
松辽盆地作为东亚裂谷系的一部分,与华北克拉通一起经历了中生代岩石圈减薄的重大地质事件.对大陆岩石圈-软流圈状态和构造的整体认识,是研究大陆岩石圈减薄深部动力学过程的关键.在获得过松辽盆地的106个宽频和30个长周期大地电磁测深数据的基础上,完成测点数据二维偏离度、构造走向等计算与分析,进一步采用非线性共轭梯度算法,对TE和TM模式数据进行二维联合反演,获得了沿剖面的壳-幔电性结构,并依此构建了松辽盆地壳-幔结构模型.研究结果表明:(1)大兴安岭地区岩石圈厚度约为160km,松辽盆地岩石圈厚度约为45km,张广才岭岩石圈厚度在70~100km之间,莫霍面与岩石圈底界面不呈镜像关系.软流圈整体表现为中、低阻异常,电阻率值在30Ωm左右,其形态呈西倾约30°的蘑菇状异常,指示了软流圈物质上涌的形式,有别于软流圈垂直上涌的传统认识.(2)松辽盆地深部存在双层高导异常(电阻率小于5Ωm),上层为壳内高导层,呈"蛇"状分布,推断为岩浆底侵区,下层为幔内高导层,呈"哑铃"状,为软流圈上涌区.软流圈内存在两个"哑铃"状中、高阻异常,推断为拆沉的岩石圈地幔.具有冷的、高密度的下降物质流的堆积以及拆沉块体下插到两侧山岭是促使大兴安岭与张广才岭在中生代伸展环境中快速隆升重要原因;(3)松辽盆地经历了岩石圈减薄事件,与大兴安岭岩石圈厚度相比,松辽盆地岩石圈厚度减薄了近100km,与东侧张广才岭相比减薄了70km,而与中生代华北地台100km的岩石圈厚度相比,减薄了近50km,其经历了岩石圈伸展期、裂解期、拆沉期和增长期的动力学过程.
韩江涛郭振宇刘文玉侯贺晟刘国兴韩松刘立家王天琪
关键词:岩石圈减薄动力学过程大地电磁测深松辽盆地
松辽盆地基底地质与地球物理特征——来自物探剖面及沉积环境的证据
1引言目前,"地壳一号"万米钻机已完成松科二井7018米的钻井新记录,成功建立通往白垩纪时代的"时光隧道",但仍未确切钻遇到的上古生界地层又给世人留下许多悬而未决的问题,如:松科二井区域基底顶界面深度是多少?基底由哪些岩...
王天琪韩江涛侯贺晟刘文玉管彦武马国庆
文献传递
西伯利亚板块与华北克拉通碰撞带地电结构及对深部缝合边界的讨论被引量:12
2019年
西伯利亚板块与华北克拉通碰撞导致古亚洲洋闭合,形成了幅员辽阔的中亚造山带,该带内记录了丰富的板块碰撞信息,揭示深部缝合边界对于研究洋-陆俯冲到陆-陆碰撞的深部动力学过程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本文对查干敖包—化德410km大地电磁测深(MT)剖面数据进行反演,获得二维电性结构,为研究西伯利亚板块与华北克拉通碰撞带深部构造形迹、碰撞边界问题提供地电结构的依据.结合人工反射地震及地质资料获得以下认识:(1)西伯利亚板块与华北克拉通碰撞带地壳存在多组"U"型低阻异常,多对应弧型、倾斜或"鳄鱼嘴"状反射界面.莫霍面存在两处错断现象,并与深部电性梯度带对应.岩石圈地幔除白乃庙岛弧呈低阻块体外,均为高阻块体,这些电性结构特征反映了南北汇聚所形成的构造形迹.(2)碰撞带可分为二连—贺根山和索伦—西拉木伦河两个不同时期的汇聚体系,晚泥盆世—晚石炭世早期形成的二连—贺根山汇聚体系由二连—贺根山增生杂岩带、宝力岛弧地体及断裂带组成,深部缝合边界位于二连浩特.而晚二叠—早三叠的索伦—西拉木伦河汇聚体系由二道井子增生杂岩带和温都尔庙增生杂岩带及断裂带组成,深部缝合边界位于苏尼特右旗.(3)在锡林浩特地区软流圈内部存在高阻异常,可能为俯冲消失的洋壳或碰撞造山后拆离的岩石圈残片.
韩江涛袁天梦刘文玉刘文玉刘立家侯贺晟刘国兴侯贺晟康建强张金会
关键词:大地电磁测深地电结构中亚造山带
松科二井深地震反射数据Q值分析及其对含气层位的确定被引量:4
2019年
地震波在地下介质中传播时,地震波能量会出现一定程度的衰减,品质因子Q作为衡量地下岩石吸收衰减属性的重要参数,对描述岩性特征以及预测油气分布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深地震反射数据,利用基于S变换谱比法的Q值分析技术,获得了更加准确的Q值。以松辽盆地沙河子组为主要目标层,对穿过松科二井的叠后深地震反射剖面进行Q值计算,生成Q值剖面,总结出沙河子组Q值分布特征,同时结合松科二井测井、分层和气测异常资料进行分析,推断沙河子组为含气储层,为下一步深部储层预测提供思路,为东北地区深地勘查工程提供服务。
国瑞侯贺晟符伟杨瑨冯晅卢占武周怀来
关键词:深地震反射剖面含气储层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