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侯玉琴

作品数:6 被引量:52H指数:4
供职机构:安阳地区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置管
  • 2篇吞咽
  • 2篇吞咽障碍
  • 2篇卒中
  • 2篇卒中后
  • 2篇胃管
  • 2篇胃管置管
  • 2篇疗效
  • 2篇疗效观察
  • 2篇脑梗
  • 2篇脑梗死
  • 2篇脑卒中
  • 2篇脑卒中后
  • 2篇脑卒中后吞咽...
  • 2篇经口
  • 2篇急性
  • 2篇梗死
  • 1篇蛋白
  • 1篇动脉
  • 1篇动脉病变

机构

  • 6篇安阳地区医院
  • 1篇郑州大学第二...

作者

  • 6篇侯玉琴
  • 4篇杨玉峰
  • 3篇李国平
  • 2篇张殿印
  • 1篇白伟利
  • 1篇屈宝华
  • 1篇闫晓海
  • 1篇李建波
  • 1篇李昕
  • 1篇王驰仲
  • 1篇刘聪

传媒

  • 6篇中国实用神经...

年份

  • 2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08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神经妥乐平对交感神经链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2013年
目的观察神经妥乐对交感神经链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交感神经链综合征患者12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60例,A组应用0.9%生理盐水100mL+神经妥乐平注射液6mL(7.2NU)静滴,1次/d,10d为1个疗程,共2个疗程。B组口服谷维素20mg,3次/d,阿托品片0.15mg 3次/d,苯巴比妥片15mg,3次/d,10d为1疗程,共2个疗程。治疗前后做皮肤交感反射潜伏期测定进行疗效评估。结果 A组总有效率为86.67%,B组6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经2个疗程治疗后潜伏期均缩短,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且以A组下降更低,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神经妥乐平注射液治疗交感神经链综合征安全且疗效显著,具有良好临床应用价值。
李国平屈宝华张殿印侯玉琴杨玉峰闫晓海
关键词:神经妥乐平
双重抗血小板聚集及扩容治疗对穿支动脉病变型脑梗死的疗效观察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探讨双重抗血小板聚集及扩容治疗对穿支动脉病变型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90例穿支动脉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双抗组、双抗+扩容组各30例,疗程14d,随访3个月。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双抗组在上述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氢氯吡格雷片抗血小板聚集治疗,双抗+扩容组则除上述常规及双抗治疗外加用羟乙基淀粉扩容治疗。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4d、3个月,按照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对3组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定,并用Barthel指数(BI)评分评定3组治疗前及治疗后14d、3个月的日常生活能力,比较3组临床疗效。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7d内常规治疗组42%出现病情加重,双抗组加重者占20%,双抗+扩容组加重2%,显著低于对照组。与治疗前对比,3组治疗14d、3个月的NIHSS评分均有下降,但双抗+扩容组优于其他2组(P<0.05)。3组患者治疗后3个月与14d相比,BI评分均有所改善,但双抗+扩容组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双重抗血小板聚集及扩容治疗可减少穿支动脉病变型脑梗死的进展加重,显著改善急性期的神经功能缺损及远期预后。
刘聪杨玉峰侯玉琴李昕
关键词:脑梗死
天智颗粒治疗血管性痴呆59例疗效观察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观察天智颗粒采用治疗血管性痴呆(VD)的疗效。方法将113例VD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4例)和观察组(59例),对照组采用抗血小板、调脂、降血压、降血糖等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口服天智颗粒,疗程均为60d。采用《老年痴呆病的疗效评定标准》评定痴呆,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在治疗前和治疗后对2组患者进行疗效评估。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8.67%,对照组总有效率55.3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成药天智颗粒在治疗血管性痴呆方面疗效显著。
李建波张殿印侯玉琴
关键词:血管性痴呆天智颗粒
急性脑梗死患者S-100、NSE的测定及意义
2008年
目的研究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S-100、NSE含量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分别采用放免法、ELISA法测定60例ACI患者治疗前、后血清S-100、NSE的含量。结果ACI患者治疗前血清S-100、NSE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二者治疗前、后比较有亦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ACI患者血清S-100、NSE的变化可反映患者神经胶质细胞、脑神经细胞的损害情况和功能状态。
白伟利侯玉琴
关键词:脑梗死S-100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经口间歇胃管置管治疗急性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疗效观察被引量:18
2015年
目的观察经口间歇胃管置管法治疗急性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急性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对照组60例,治疗组采用经口间歇胃管置管营养法,对照组采用传统留置胃管鼻饲营养法,2组均配合吞咽康复训练。治疗14d后进行饮水试验评定吞咽功能。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5%,对照组为58.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口间歇胃管置管法治疗急性脑卒中后吞咽障碍临床疗效显著,能明显改善患者吞咽功能,减少并发症发生。
李国平杨玉峰侯玉琴
脑卒中后吞咽障碍致吸入性肺炎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2
2016年
目的研究经口间歇胃管置管法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所致误吸、吸入性肺炎的影响。方法将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与对照组40例,治疗组采用间歇经口胃管置管,对照组采用常规鼻饲管。于入院当天及14d后进行肺部影像学检查、饮水试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观察2组误吸及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吞咽功能、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误吸、吸入性肺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吞咽功能、神经功能缺损较对照组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口间歇胃管置管法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能明显降低误吸和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显著改善吞咽功能,有利于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
李国平杨玉峰侯玉琴王驰仲
关键词:脑卒中后吞咽障碍吸入性肺炎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