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余林

作品数:585 被引量:1,429H指数:17
供职机构:广东工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化学工程一般工业技术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82篇期刊文章
  • 252篇专利
  • 49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84篇理学
  • 128篇化学工程
  • 30篇一般工业技术
  • 20篇轻工技术与工...
  • 20篇文化科学
  • 18篇环境科学与工...
  • 13篇医药卫生
  • 9篇生物学
  • 8篇电气工程
  • 6篇石油与天然气...
  • 4篇金属学及工艺
  • 3篇机械工程
  • 3篇电子电信
  • 2篇天文地球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04篇催化
  • 126篇催化剂
  • 63篇纳米
  • 49篇催化燃烧
  • 42篇分子
  • 37篇金属
  • 36篇分子筛
  • 31篇甲醚
  • 31篇二甲醚
  • 30篇二氧化锰
  • 29篇掺杂
  • 28篇水热
  • 27篇整体式催化剂
  • 27篇改性
  • 25篇电极
  • 25篇离子
  • 25篇甲苯
  • 25篇SUB
  • 19篇电池
  • 18篇树脂

机构

  • 533篇广东工业大学
  • 56篇汕头大学
  • 20篇华南理工大学
  • 12篇四川大学
  • 10篇中国科学院
  • 10篇化工研究院
  • 7篇广州甘蔗糖业...
  • 6篇广州大学
  • 5篇佛山科学技术...
  • 5篇仲恺农业技术...
  • 5篇广州市威格林...
  • 4篇广东轻工职业...
  • 4篇西北大学
  • 4篇中国石油天然...
  • 3篇惠州出入境检...
  • 3篇广州擎天材料...
  • 3篇清远市宏图助...
  • 2篇深圳大学
  • 2篇中山大学
  • 2篇利兹大学

作者

  • 584篇余林
  • 245篇孙明
  • 163篇余倩
  • 120篇郝志峰
  • 99篇李永峰
  • 98篇程高
  • 70篇叶飞
  • 66篇余坚
  • 44篇蓝邦
  • 40篇刁贵强
  • 37篇成晓玲
  • 29篇宋一兵
  • 25篇方奕文
  • 22篇李朝圣
  • 22篇孙长勇
  • 16篇郭建维
  • 16篇林维明
  • 14篇彭兰乔
  • 14篇郑育英
  • 14篇李俊

传媒

  • 19篇广东化工
  • 17篇精细化工
  • 15篇无机盐工业
  • 12篇化工新型材料
  • 9篇无机化学学报
  • 9篇功能材料
  • 9篇天然气化工—...
  • 7篇光谱实验室
  • 6篇化工学报
  • 6篇光谱学与光谱...
  • 6篇Chines...
  • 6篇广东工业大学...
  • 5篇现代化工
  • 5篇燃料化学学报
  • 5篇工业催化
  • 5篇分子催化
  • 5篇宁夏大学学报...
  • 5篇材料导报
  • 5篇化工进展
  • 5篇中国粉体技术

年份

  • 2篇2024
  • 26篇2023
  • 24篇2022
  • 26篇2021
  • 21篇2020
  • 17篇2019
  • 27篇2018
  • 28篇2017
  • 24篇2016
  • 33篇2015
  • 23篇2014
  • 26篇2013
  • 30篇2012
  • 36篇2011
  • 52篇2010
  • 28篇2009
  • 29篇2008
  • 31篇2007
  • 29篇2006
  • 27篇2005
58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将钴盐、镍盐、硫源化合物、形貌调节矿化剂与电极载体在醇溶剂中混合,得到反应液;将所述反应液加热反应,得到电极材料;所述形貌调节矿化剂为无机酸和/或无机钠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
铁津津孙明陈丰叶飞余林
文献传递
前躯体浸渍法制备VO_x/Al_2O_3及其催化二甲醚制甲醛性能被引量:1
2010年
采用前躯体浸渍法合成了VOx/Al2O3催化剂,并采用XRD、Uv-Vis、H2-TPR、NH3-TPD以及吡啶吸附红外等技术对催化剂材料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同时考察了催化剂上二甲醚制备甲醛的反应性能。XRD的测试表明,V的氧化物在载体上处于高度分散状态,没有独立的V2O5晶相峰存在。Uv-Vis的测试表明,前躯体浸渍法制备的催化剂较之常规浸渍法制备的催化剂位于更高波数,因而VOx物种在载体表面的分散更加均一。H2-TPR的结果表明前躯体浸渍法制备的催化剂,相对更加容易还原,催化氧化能力更强。NH3-TPD以及吡啶吸附红外的结果表明前躯体浸渍法制备的催化剂相对具有较少的B酸和较弱的酸性。前躯体浸渍法制备的VOx/Al2O3催化剂在DME选择氧化制备甲醛的过程中,具有更高的甲醛的选择性和收率,选择催化的性能更佳。
孙明余林余倩余坚郝志峰
关键词:二甲醚
醇解-脱甲基制备木质素基多酚及其抗氧化性能研究
2023年
以山毛榉木粉为原料,经四氢糠醇/水(THFA/H_(2)O)醇解得到醇解木质素(OL),再经碘代环己烷(ICH)脱甲基反应制备了木质素基多酚(DMOL),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二维核磁(2D NMR)、凝胶渗透色谱(GPC)和福林酚试剂(FC)法等手段表征了DMOL结构特征,采用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DPPH·)清除实验评价了DMOL的抗氧化活性。研究结果表明:当山毛榉木粉40 g、THFA/H_(2)O(体积比6∶4)溶液400 mL、190℃醇解反应200 min,OL和ICH用量1∶7(g∶mL)、130℃脱甲基反应1、12和24 h时,分别制得木质素基多酚DMOL-1、DMOL-2和DMOL-3,3个样品的酚羟基质量摩尔浓度分别为4.3、5.8和6.8 mmol/g;其中DMOL-3的收率为8.6%,重均相对分子质量(M_(w))为2267,分散系数为1.55,酚羟基质量摩尔浓度比OL的增加了5.8倍;DMOL-1、DMOL-2和DMOL-3对DPPH·清除的半数抑制质量浓度(IC_(50))值分别为9.2、8.5和6.4 mg/L,DMOL-3的DPPH·清除能力是OL的3.9倍、BHT的1.8倍、阿魏酸的1.5倍。ICH脱甲基处理后,木质素结构中的Ar—O—CH_(3)键裂解形成Ar—OH和CH_(3) I,β-O-4、β-5、β-β等连接结构单元中的C—O—C键断裂,形成Ar—OH和Ar—CH_(2)—等;且随着脱甲基反应时间的延长,Ar—OH含量增加,相对分子质量减小,抗氧化活性随之增加。
叶大威吴玉超杨宗美余林麦裕良陈佳志
关键词:木质素脱甲基抗氧化
我国完全生物降解塑料的研究现状及前景被引量:12
2006年
介绍了可完全生物降解塑料的种类,尤其是其中主要品种的生物合成、化学合成和天然产物降解塑料的研究历史、制备工艺与应用,阐述了我国可完全生物降解塑料领域的研究现状及新成果,探讨了在研究应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指出随着国家有关政策法规的完善,在进一步技术改造提高的基础上,完全生物降解塑料产品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李品高王飞镝崔英德余林周智鹏吴国杰
关键词:完全生物降解塑料
一种可见光响应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属于光催化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见光响应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以葡萄糖为碳源,以硝酸锰为锰源,尿素为碱源,四丁基溴化铵为分散剂,通过水热法得到碳包裹的前驱体MnCO<Sub>3</Sub>,进而高温...
周俊丽张亚军朱宸光陈浩明朱海安余林
文献传递
一种纯相β‑MnO<Sub>2</Sub>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纳米材料合成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纯相β‑MnO<Sub>2</Sub>的制备方法。一种纯相β‑MnO<Sub>2</Sub>的制备方法,含有如下步骤:将层状氧化锰固体粉分散至酸性溶液当中,搅拌均匀后转入聚四氟乙烯...
曾科霖王莹南雅诗杨泽超程高叶飞孙明余林
文献传递
堇青石蜂窝陶瓷上真空抽提法涂覆氧化铝涂层的研究被引量:3
2010年
应用改进的涂覆方法——真空抽提法,在堇青石蜂窝陶瓷基体表面涂覆氧化铝涂层。在研究铝溶胶的稳定性和粒径分布的基础上,通过牢固度测试、比表面测定、XRD和SEM等手段对涂层的涂覆效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相对普通浸渍法,采用真空抽提法得到的氧化铝涂层的涂覆率更高、涂布更均匀、比表面积更大、牢固度更强。而且由真空抽提法得到的基底材料制备的整体式催化剂,在甲苯催化燃烧反应中表现出更为优越的催化活性,甲苯催化燃烧起燃温度T_(10)为180℃,近似完全转化温度T_(99)为215℃。
麦荣坚李永峰余林孙明史利涛潘霁飞刘祖超
关键词:堇青石蜂窝陶瓷氧化铝涂层整体式催化剂
新型四齿手性含硫(氮)配体的合成及其在芳香酮不对称氢转移中的应用
2015年
以(1R,2R)-环己二胺酒石酸盐为原料,分别与2-噻唑甲醛和4-咪唑甲醛经缩合反应合成了两个四齿手性亚胺配体——(1R,2R)-N,N'-二(2-噻唑基)-1,2-环己二胺(L1,CCDC:1 003 830)和(1R,2R)-N,N'-二(4-咪唑基)-1,2-环己二胺(L2),其中L1为新化合物,其结构经1H NMR,ESI-MS,元素分析和X-单晶衍射表征。研究了L1和L2分别与金属络合物[MR]经原位反应制得的催化剂(Cat1M和Cat2M)对苯乙酮经不对称氢转移反应合成手性α-苯乙醇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L1与[Ir Cl(cod)]2经原位反应制得的催化剂Cat1Ir的催化活性优于Cat2Ir。以异丙醇为氢源,在异丙醇/氢氧化钾反应体系中,研究了Cat1Ir对芳香酮的不对称氢转移。结果表明:Cat1Ir能有效地催化还原芳香酮,大部分芳香酮的转化率均>99%。
于会娟赵营何军莫伟杰余林
关键词:不对称氢转移芳香酮
单取代三苯基膦配体在催化氢甲酰化中的应用
2022年
考察了不同取代基团在三苯基膦(PPh_(3))中一个苯环的邻位或者对位上进行单取代后配体的1-己烯氢甲酰化反应性能。结果表明,邻位基团会显著增强膦配体的位阻效应,一方面大概率弱化了催化活性,另一方面则提升了氢甲酰化产物醛的区域选择性;对位取代的基团在不影响活性的基础上会大概率对配体的化学选择性(主产物醛的选择性)有正向的提升。综合评价表明,最好的配体是对位醛基单取代的PPh_(3)配体,转化率为99%,醛选择性高达80%,正异比达到2.48,对位基团的存在优化了配体的电子和空间性质。
卢锦龙李存耀余林汪文龙
关键词:三苯基膦氢甲酰化位阻效应电子效应化学选择性
一种氧化钴-丝瓜络衍生氮掺杂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氧化钴‑丝瓜络衍生氮掺杂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电催化剂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的氧化钴‑丝瓜络衍生氮掺杂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清洗干燥丝瓜络与氯化铵混合反应得到丝瓜络衍生氮掺杂碳...
余林陈梅洁韩胜博高梓寒孙明彭少敏黄清霞许盈盈刘文秀陈世鸿
共59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