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何瑶

作品数:97 被引量:702H指数:15
供职机构:成都中医药大学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科技计划项目四川省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理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81篇期刊文章
  • 10篇会议论文
  • 6篇专利

领域

  • 84篇医药卫生
  • 10篇文化科学
  • 3篇化学工程
  • 3篇理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7篇四物
  • 26篇四物汤
  • 26篇物汤
  • 20篇中药
  • 13篇内酯
  • 12篇桃红四物汤
  • 10篇名方
  • 10篇经典名方
  • 8篇制剂
  • 8篇藁本
  • 8篇藁本内酯
  • 8篇木香
  • 8篇川木香
  • 7篇药理
  • 6篇药药
  • 6篇液相色谱
  • 6篇色谱
  • 6篇中药药剂
  • 6篇中药药剂学
  • 6篇挥发油

机构

  • 97篇成都中医药大...
  • 6篇四川大学
  • 6篇澳门大学
  • 3篇西华大学
  • 3篇香港大学
  • 2篇成都大学
  • 2篇江苏康缘药业...
  • 2篇重庆市中医院
  • 1篇陕西中医药大...
  • 1篇乐山职业技术...
  • 1篇西南民族大学
  • 1篇国家食品药品...
  • 1篇四川省中医药...
  • 1篇四川省食品药...
  • 1篇四川省骨科医...
  • 1篇四川好医生药...

作者

  • 97篇何瑶
  • 73篇傅超美
  • 25篇胡慧玲
  • 24篇章津铭
  • 15篇廖婉
  • 14篇刘芳
  • 12篇赵萱
  • 10篇张慧敏
  • 10篇张臻
  • 9篇瞿燕
  • 8篇任虹
  • 7篇王战国
  • 7篇高飞
  • 7篇李杰
  • 7篇傅舒
  • 7篇罗妮妮
  • 7篇刘芳
  • 7篇杨欢
  • 6篇季宁平
  • 6篇游宇

传媒

  • 26篇中药与临床
  • 11篇中草药
  • 8篇中国实验方剂...
  • 8篇中国中药杂志
  • 4篇成都中医药大...
  • 3篇中国医院药学...
  • 3篇中药材
  • 3篇成都医学院学...
  • 3篇中华中医药学...
  • 2篇药学学报
  • 2篇华西药学杂志
  • 2篇成都大学学报...
  • 2篇药学教育
  • 2篇2013年“...
  • 1篇药物分析杂志
  • 1篇时珍国医国药
  • 1篇中成药
  • 1篇成都中医药大...
  • 1篇中国卫生事业...
  • 1篇四川省卫生管...

年份

  • 3篇2023
  • 2篇2022
  • 9篇2021
  • 5篇2020
  • 7篇2019
  • 4篇2018
  • 10篇2017
  • 7篇2016
  • 7篇2015
  • 3篇2014
  • 11篇2013
  • 9篇2012
  • 7篇2011
  • 5篇2010
  • 3篇2009
  • 4篇2008
  • 1篇2007
9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制剂通则及制剂标准增修订刍议被引量:1
2010年
中国药典是国家颁布的药品标准法典,是药品生产、检验、应用和监督管理部门共同遵循的法定依据之一。中国药典2010年版较中国药典2005年版变化较大,对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制剂通则、成方制剂和单味制剂两部分的增修订情况进行了比较,并对其修订特点进行了总结,以促进中国药典2010年版更好的应用于制剂研究中。
冷静傅超美章津铭傅舒何瑶刘芳
关键词:中国药典制剂通则制剂标准
BP神经网络结合熵权法多指标优化四物汤水提工艺被引量:17
2019年
目的 通过BP神经网络结合正交试验多指标优化四物汤水提工艺。方法 以加水量、提取时间、提取次数为考察因素,在R语言环境下用熵权法计算5-羟甲基糠醛、绿原酸、咖啡酸、芍药苷、阿魏酸、毛蕊花糖苷、洋川芎内酯A、藁本内酯8种有效成分多指标综合得分作为评价指标,先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再建立BP神经网络模型,通过网络训练,预测四物汤最优水提工艺。结果 优化得到的四物汤水提工艺条件为加8倍量水,提取3次,每次1 h,检验样本的网络预测值和实际测量值的相对误差小于1%。结论 建立的数学模型可对四物汤水提工艺进行分析和预测,所得工艺稳定可行,可高效提取四物汤中的有效成分。
江华娟何瑶陈意崔兴龙傅超美
关键词:四物汤水提工艺熵权法藁本内酯
不同骨架材料控制三七总皂苷多成分体外均衡释放的特征被引量:10
2010年
为了研究骨架材料对中药复杂成分释放的影响,初步探讨基于体外多成分均衡释放的辅料筛选模式,本文以三七总皂苷为模型药物,考察骨架材料HPMC(K4M、K15M、K100M)和卡波姆(934P、971P、974P)对三七总皂苷中主要成分——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b1和三七皂苷R1体外释放均衡性的影响,优选适宜的骨架材料。通过制备含不同骨架材料的三七总皂苷缓释片,分别测定其在水和人工肠液中的释放度,采用Peppas方程对释放曲线进行拟合,用相似因子(f2)法统计分析释放曲线。实验数据显示,不同骨架材料组成的各缓释片中k值和n值大小均存在差异,释放机制属于Non-Fickian或super CaseⅡ的转运模式,含30%卡波姆971P的缓释片在水中释药的f2值为74.91、53.45和57.89,在人工肠液中的f2值为79.35、55.51和51.89,符合FDA对释药曲线差异性的规定。结果表明,Rg1、Rb1和R1在含30%卡波姆971P的缓释片中基本能够达到均衡释放。
周绚傅超美何瑶章津铭刘红亚
关键词:体外释放辅料三七总皂苷
桃红四物汤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及质量标志物的预测分析被引量:112
2020年
桃红四物汤,活血祛瘀之经典名方。该文对近年来桃红四物汤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以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进行总结与分析。目前,桃红四物汤不同提取部位化学成分的研究较为系统,其药理作用研究主要集中在活血化瘀、调经镇痛、促进骨折愈合等方面,临床可应用于多系统、多脏腑疾病的治疗,例如妇科疾病、内科疾病、骨伤科疾病、皮肤科疾病等。在此基础上,依照质量标志物(Q-marker)有效、特有、传递与溯源、可测和处方配伍的"五原则"对桃红四物汤Q-marker进行预测分析,提示阿魏酸、芍药苷、苦杏仁苷、芍药内酯苷、梓醇、没食子酸、羟基红花黄色素A可作为该复方的Q-marker,后续可选择这些Q-marker为指标,根据药材、饮片、中间体、对应实物的量值传递进行桃红四物汤全程质量控制并创建其质量可溯源体系。
聂欣成颜芬王琳傅超美何瑶章津铭
关键词:桃红四物汤经典名方化学成分药理作用
白及多糖应用于医用生物材料的探讨被引量:12
2017年
白及多糖(Bletillastriata Polysaccharide,BSP)是从传统中药白及提取而得的葡甘聚糖,具有抗炎、抗氧化、抗溃疡、调节机体免疫活性,抗肿瘤等生物活性,有局部滞留性、靶向性、自身降解性、无刺激性、无毒副作用等特性,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医药工业和日用化学工业。本文基于BSP的物理和生物特性,重点探讨了白及多糖在创伤敷料及药物载体方面的应用进展,为BSP在医用生物材料方面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瞿燕张晨廖祯诚胡铃莉何瑶
关键词:白及多糖生物活性材料创伤敷料药物载体
《中国药典》中药固体制剂水分控制标准提升及关键问题探析被引量:4
2021年
中药固体制剂是临床广泛运用的剂型,由于其制剂原料的特殊性而具有易吸潮的问题,导致制剂性状改变,甚或霉变和有效成分损失,进而影响产品质量和疗效,水分超标是制约中药现代化的关键因素之一,水分控制对于中药固体制剂的安全有效至关重要。对历版《中国药典》收录的不同类型中药固体制剂水分控制的标准变迁进行分析,基于质量源于设计的制剂理论,围绕水分控制策略、分析检测技术、制剂工艺环节等影响中药固体制剂含水量的关键问题,研究及探析中药固体制剂现代化进程中水分控制的现状及存在问题,以期为中药固体制剂的开发和应用提供参考。
董芹廖婉张臻何瑶蒋燕萍严鑫朱宗萍胡琼丹庞兰陈姣赖文静张星傅超美
关键词:中国药典中药固体制剂水分控制
笋子虫或其炮制品在制备治疗和/或预防急性痢疾的药物中的用途
本发明公开了笋子虫或其炮制品在制备治疗和/或预防急性痢疾的药物中的用途。药效实验表明,本发明笋子虫具有显著的防治急性痢疾的作用,其有效率可达100%,且用药方便,治疗成本低廉,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刘芳傅舒甘霖胡慧玲李文何瑶瞿燕廖婉赵萱章津铭张慧敏季宁平甘丽
文献传递
基于特征图谱与5种成分含量的经典名方桃红四物汤量值传递分析被引量:4
2022年
目的探索桃红四物汤(Taohong Siwu Decoction,TSD)药材-饮片-水煎液-基准样品的全过程质量传递规律,为其经典名方制剂质量控制研究提供基础。方法制备15批TSD水煎液、基准样品,建立水煎液、基准样品超高效液相色谱(ultra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UPLC)特征图谱,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法测定5种指标性成分的含量,计算各成分在药材-饮片-水煎液-基准样品传递过程中的转移率。结果15批TSD水煎液和基准样品的特征图谱,相似度均>0.9,共归属20个共有峰,经与对照品比对指认出11个色谱峰,分别为没食子酸、地黄苷D、苦杏仁苷、绿原酸、芍药苷、羟基红花黄色素A、阿魏酸、毛蕊花糖苷、槲皮素、苯甲酰芍药苷、藁本内酯。5种成分在水煎液、基准样品中的质量分数分别为地黄苷D 0.26~0.46、0.11~0.30 mg/g,阿魏酸0.33~0.51、0.09~0.18 mg/g,芍药苷1.07~2.43、0.48~1.49 mg/g,苦杏仁苷1.66~2.31、0.60~1.58 mg/g,羟基红花黄色素A 0.98、0.26~0.44 mg/g。药材至饮片、饮片至水煎液、水煎液至基准样品的平均转移率分别为地黄苷D101.50%、55.44%、64.11%;阿魏酸94.31%(当归药材至饮片)、93.91%(川芎药材至饮片)、37.24%、35.61%;芍药苷111.55%、72.80%、63.48%;苦杏仁苷117.34%、91.78%、64.60%;羟基红花黄色素A 93.64%、60.23%、34.19%。结论采用UPLC特征图谱结合5种成分的HPLC含量测定,分析TSD药材-饮片-水煎液-基准样品的量值传递规律,为TSD经典名方制剂开发和质量控制提供科学基础。
杜克群成颜芬李敏敏江华娟马川黄成武张羽斌王团结何瑶何瑶
关键词:经典名方桃红四物汤苦杏仁苷芍药苷毛蕊花糖苷苯甲酰芍药苷藁本内酯
附子甘草配伍减毒增效作用机制研究进展及展望被引量:6
2013年
附子—甘草为中医常用药对,也是中药七情"相畏相杀"配伍规律之典范,近年来药学工作者对其作用机制研究较多。本文通过文献查阅,综述了近年来该药对的研究进展,并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医药理论,提出了一些新的研究思路,为进一步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何瑶章津铭高飞卢君蓉李莹傅超美
关键词:附子甘草配伍减毒增效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四物汤中挥发油包合工艺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优化四物汤中挥发油的提取与包合工艺。方法:以挥发油得率为评价指标,采用L9(34)正交试验,筛选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工艺;采用饱和水溶液法包合挥发油,以β-环糊精与挥发油的加入比例、包合温度及包合时间为主要影响因素,以挥发油利用率和包合物得率为评价指标,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包合的参数。结果:提取与包合最佳工艺条件分别为:取当归、川芎饮片粉碎成中粉,加入8倍量水,浸泡30 min,水蒸气蒸馏提取5 h,收集挥发油,收率为0.89%;以β-环糊精与挥发油比例为9.80:1进行包合,包合温度40℃,包合110 min,收集挥发油包合物,其挥发油利用率为81.17%,包合物收得率为87.40%。结论:该工艺稳定可行,重复性好,能较好的提取四物汤中的挥发油,并有效提高挥发油的稳定性。
杨欢何瑶刘婷婷傅超美周莉江
关键词:四物汤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星点设计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