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何强

作品数:739 被引量:2,664H指数:21
供职机构:重庆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建筑科学理学水利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70篇专利
  • 307篇期刊文章
  • 36篇会议论文
  • 14篇学位论文
  • 11篇科技成果
  • 1篇标准

领域

  • 282篇环境科学与工...
  • 52篇建筑科学
  • 17篇理学
  • 13篇水利工程
  • 1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0篇文化科学
  • 8篇化学工程
  • 7篇经济管理
  • 7篇天文地球
  • 7篇机械工程
  • 5篇金属学及工艺
  • 5篇交通运输工程
  • 4篇电气工程
  • 3篇农业科学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201篇污水
  • 120篇水处理
  • 100篇污染
  • 94篇污水处理
  • 88篇污泥
  • 82篇雨水
  • 69篇反应器
  • 64篇城市
  • 57篇曝气
  • 52篇水管
  • 51篇滤池
  • 46篇脱氮
  • 45篇废水
  • 41篇人工湿地
  • 38篇除磷
  • 37篇生物滤池
  • 35篇厌氧
  • 35篇水质
  • 31篇径流
  • 29篇山地城市

机构

  • 677篇重庆大学
  • 29篇清华大学
  • 22篇西安理工大学
  • 14篇西南大学
  • 12篇中国人民解放...
  • 10篇重庆文理学院
  • 9篇哈尔滨工业大...
  • 8篇教育部
  • 8篇四川理工学院
  • 6篇重庆交通大学
  • 6篇重庆阁林环保...
  • 5篇兰州交通大学
  • 4篇贵州大学
  • 4篇哈尔滨理工大...
  • 4篇北京首创生态...
  • 3篇山东科技大学
  • 3篇四川大学
  • 3篇遵义师范学院
  • 3篇青岛思普润水...
  • 3篇重庆三峡环保...

作者

  • 739篇何强
  • 126篇柴宏祥
  • 86篇翟俊
  • 80篇艾海男
  • 79篇古励
  • 71篇周健
  • 55篇龙腾锐
  • 47篇肖海文
  • 42篇胡学斌
  • 36篇李果
  • 35篇方俊华
  • 27篇吉芳英
  • 26篇梁建军
  • 25篇吴正松
  • 24篇刘鸿霞
  • 23篇李莉
  • 22篇潘伟亮
  • 21篇姜文超
  • 21篇邵知宇
  • 20篇邓轲

传媒

  • 80篇中国给水排水
  • 30篇环境工程学报
  • 26篇给水排水
  • 21篇中国环境科学
  • 11篇重庆大学学报...
  • 10篇光谱学与光谱...
  • 10篇土木与环境工...
  • 9篇土木建筑与环...
  • 7篇重庆建筑大学...
  • 7篇建设科技
  • 6篇环境科学学报
  • 6篇环境科学
  • 5篇水处理技术
  • 5篇高等建筑教育
  • 5篇三峡环境与生...
  • 3篇环境工程
  • 3篇湖泊科学
  • 3篇环境影响评价
  • 2篇生态学报
  • 2篇微生物学通报

年份

  • 19篇2024
  • 23篇2023
  • 30篇2022
  • 31篇2021
  • 25篇2020
  • 40篇2019
  • 35篇2018
  • 38篇2017
  • 40篇2016
  • 49篇2015
  • 36篇2014
  • 40篇2013
  • 81篇2012
  • 65篇2011
  • 52篇2010
  • 19篇2009
  • 16篇2008
  • 28篇2007
  • 24篇2006
  • 10篇2005
73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吸附床对初期雨水中氮磷的控制作用及其工程应用被引量:3
2021年
以径流中氨氮和磷酸盐为对象,选取Na型改性沸石和海绵铁吸附剂对其进行吸附去除。在静态吸附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构建吸附柱动态吸附试验,研究了不同接触时间对吸附除氨氮和磷酸盐的规律。结果表明,随着进水停留时间的增加,吸附穿透时间增加,计算所得的饱和吸附容量和临界床高增加。根据Bohart-Adams拟合结果,确定了实际工程中的吸附接触时间为10~15 min,床高不低于1.2 m。在重庆市长生河治理工程应用了以上吸附剂对径流来水进行控制,通过对实际来水的监测结果表明,在Na型沸石和海绵铁吸附床的共同作用下,初期径流来水经处理后出水TP低于0.1 mg/L,氨氮低于0.2 mg/L,确保了进入水体的雨水的洁净。
何林演盛国荣孙剑锋何强宋宁凡李明星田文静古励
关键词:氨氮海绵铁吸附床地表径流
膜蒸馏技术处理工业废水研究进展被引量:8
2022年
膜蒸馏作为一种新型膜分离技术,具有操作温度低、设备简单、脱盐率高等特点,在处理高矿化度、水质变化大、可生化性差的工业废水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首先对膜蒸馏技术的原理、特点及分类进行了简要概述,详细阐述了膜蒸馏技术在石化废水、燃煤电厂脱硫废水、印染废水等典型工业废水中应用的研究进展。最后,对当前膜蒸馏技术在工业废水处理领域面临的挑战进行了分析,并对其发展进行了展望。
林旭刘彩虹刘乾亮宋丹聂铮周艺凡何强马军
关键词:膜蒸馏工业废水水处理
一种深水区沉水植物种植装置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深水区沉水植物种植装置。包括浮力模块和种植模块,所述浮力模块由多个浮筒(1)通过连接杆(2)相互连接组成,所述种植模块包括板框(5)和种植麻布(4),板框(5)的上、下面分别固定种植麻布(4),在形成的腔...
古励薛蕊何强李莉孙通李明星
文献传递
基于微电极技术的微环境实验平台建设与应用被引量:2
2016年
为了满足微环境检测的教学与科研工作需要,搭建了微电极技术的微环境分析实验平台。综合论述了目前实际应用于环境分析实验中的微电极的检测原理,介绍了该平台中DO、N2O、ORP、pH、NH+4、NO-3、NO-2等微电极的制造和测定方法。对微电极平台在环境分析实验中的应用作了详细的论述。
李莉张赛何强樊磊磊艾海男胡学斌
一种绿色建筑小区雨水收集截污系统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绿色建筑小区雨水收集截污系统,该系统由设在小区低势绿地内的多个子系统串联组成,所述子系统由子截污渗透系统和子沿途渗透排放系统组成。雨水在该系统内流行过程中,被蓄积、储存、渗透及滞留、消能,末端排放雨水量...
柴宏祥何强申随兵李更生邓轲陈炜
文献传递
一种基于节流结构主动控制的机械密封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节流结构主动控制的机械密封装置,包括相对旋转的非浮动环和浮动环,两者之间的密封间隙形成流体膜,相对静止或微动的间隙处设有副密封;将流体膜的一部分与流体膜之外存在流体介质的区域通过节流结构相连通,节流结...
黄伟峰尹源刘向锋何强李德才
文献传递
沸石对降雨径流中氨氮的吸附特性被引量:10
2015年
城市面源污染是重要水体污染源之一,降雨发生时,雨水径流会携带累积在路面、屋面的含有机物、氮磷、重金属等污染物质进入水体,其中氮磷是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的重要因素。针对这一情况,采用不同种类沸石,对雨水径流中的氮磷进行了吸附研究,着重考察了沸石对氨氮的吸附动力学,吸附等温线特征,并考察了p H、共存阳离子以及COD对吸附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Na型改性沸石吸附性能优于其他2种,饱和吸附量达到9.09 mg/g,沸石的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Mg2+、Ca2+对Na型改性沸石的影响较大,Na型改性沸石吸附氨氮的适宜p H为5~8。本研究为探索用物化方法来处理雨水提供了依据,Na型改性沸石可以作为吸附雨水中氨氮的优选吸附剂。
古励潘龙辉何强廖欣蕾
关键词:面源污染沸石氨氮
DO对好氧/缺氧生物滤池脱氮过程N_2O产生的影响被引量:1
2015年
N_2O是一种强温室气体,对温室效应的贡献远大于CO2和CH4。研究表明,污水处理的硝化和反硝化过程是N_2O产生的主要人为释放源。采用两段式生物滤池工艺,将好氧池和缺氧池串联起来,使硝化和反硝化过程分别在好氧池和缺氧池进行,重点考察DO为2、4、6 mg/L时,硝化和反硝化过程N_2O的产量。结果表明,当DO为2 mg/L时硝化过程的N_2O产生量最高,达到1.850 mg/g COD。随着DO浓度的升高,N_2O的产生量迅速减少,当DO为4和6 mg/L时N_2O产生量分别降为0.742和0.504 mg/g COD;而DO浓度过高又会促进反硝化过程中N_2O的生成,当DO为6 mg/L时N_2O产量最大为0.600 mg/g COD。综合硝化、反硝化过程的N_2O总产生量可以发现,当DO>4 mg/L时,继续提高DO浓度,N_2O释放量减小缓慢,因此结合节能降耗考虑控制DO为4mg/L较为适宜。
梅含樊磊磊艾海男刘体淼何强
关键词:脱氮生物滤池DO
SW型脱硫剂脱硫性能的研究被引量:7
1994年
以硫酸烧渣为主要原料制备SW型脱硫剂,并对其脱硫性能进行了研究。对半水煤气、葡萄酒厂污水处理产生的沼气和焦沪煤气、水煤气中的H2S进行了工业脱硫试验。经半年以上运行证明:可使其H2S含量从3000-5000mg/m3降为20mg/m3以下(符合国家标准),当脱硫剂工作硫容达30%时可返回硫酸生产中,再生周期一般为3个月,其主要性能达到国内外同类产品水平。
任爱玲郭斌杨景亮何强
关键词:脱硫剂硫化氢硫酸烧渣脱硫
一种利用SWMM模型构建大排水系统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SWMM模型构建大排水系统的方法,以帮助解决现有城市内涝问题,包括步骤:1、选定模拟区域,确定地表径流行泄通道;2、进行汇水区域水文分析并根据现状普查管线资料和已有设计、施工图纸,对模拟区域在SWMM...
邵知宇柴宏祥李霜何强徐雷
文献传递
共74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