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晋可
- 作品数:11 被引量:42H指数:5
-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东省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胸椎孤立性浆细胞瘤误诊结核1例报告
- 2013年
- 1病例介绍
男,54岁.因“胸背痛1月余”于2010年10月26日就诊于我院门诊。胸椎MR检查(图1)示“T9椎体变扁,整个椎体、双侧椎弓根、横突、棘突、棘间韧带信号异常;可见等T1长T2边界不清楚的信号影,范围不清,
- 任晋可叶伟李春海
- 关键词:孤立性浆细胞瘤胸椎结核误诊棘间韧带胸背痛
-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联合填充含BMP人工骨与PMMA治疗特殊类型椎体骨折
- 目的:探讨应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联合填充含BMP人工骨与PMMA治疗特殊类型椎体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5~2009年应用球囊或Sky椎体成形器联合填充含BMP人工骨与PMMA治疗的5例(1男4女共7个椎...
- 李春海张硕凌叶伟朱伟荣娄振凯任晋可
- 关键词:椎体骨折椎体成形术
- 文献传递
- 缺氧诱导因子在椎间盘退变过程中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 2012年
- 缺氧诱导因子(HIFs)是一类介导哺乳动物细胞内低氧反应的核转录复合体,目前的研究结果表明,其在椎间盘退变进程中起到重要作用。该文通过综述HIFs在椎间盘组织中的表达、调控以及与椎间盘细胞凋亡、自噬的关系,阐明其在椎间盘退变过程中的作用机制,从而为椎间盘退行性疾病的治疗开辟新思路和新途径。
- 任晋可李春海叶伟
- 关键词:椎间盘椎间盘退化缺氧诱导因子基因表达调控自噬
- 自噬与凋亡相关因子在人退变髓核中的共表达及其意义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探讨自噬与凋亡相关因子在人退变髓核中的共表达及其意义。方法收集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75例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住院患者腰椎间盘髓核标本,其中正常组10例来自腰椎骨折或肿瘤未侵犯椎间盘者,退变组65例来自腰椎间盘突出症或腰椎滑脱的手术患者。所有病例均行MRI检查并按Pfirrmann分级标准进行分级,其中Ⅰ/Ⅱ级10例,Ⅲ级32例,Ⅳ级22例,Ⅴ级11例。苏木素-伊红(HE)染色检测椎间盘组织的退变程度,原位末端转移酶标记(TUNEL)检测髓核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Unc51样激酶-1(ULK-1)、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LC3)、凋亡相关蛋白多腺苷二磷酸多聚酶(PARP)p85及白噬、凋亡相关蛋白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腺病E1B相互作用相似蛋白3(BNIP3L)的表达。结果随着椎间盘退变程度的增加,细胞凋亡的发生率及其相关蛋白PARPp85表达增加(9.35±1.91、23.40±3.40、26.85±2.85和35.80±3.43,P〈0.05;0.30±0.04、0.80±0.22、0.88±0.06和1.07±0.05,P〈0.05),但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ULK-1、LC3先增加后降低(0.40±0.24、1.08±0.02、1.22±0.13和0.89±0.06,P〈0.05;0.65±0.10、0.95±0.17、0.89±0.13和0.51±0.17,P〈0.05;0.20±0.09、0.65±0.10、0.69±0.27和0.44±0.10,P〈0.05)。BNIP3L蛋白亦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0.57±0.19、1.19±0.26、0.99±0.12和0.16±0.05,P〈0.05)。结论在椎间盘退变进程中,自噬与凋亡表达不同,作用亦可能不同。
- 任晋可李春海叶伟连成杰曾钢罗子明黄东生
- 关键词:髓核自噬凋亡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
- PFNA与DHS治疗老龄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的对比分析被引量:6
- 2012年
- 目的探讨PFNA和DHS治疗老龄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的效果。方法自2009年6月~2011年9月我们收治了77例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PFNA治疗组和DHS治疗组、其中PFNA组41例,男19例,女22例,左髋25例,右髋16例,年龄63~92岁,平均(76.5±7.5)岁;按Tronzo-Evans分型:Ⅱ型26例,Ⅲ型11例,Ⅳ型4例。DHS组36例,男15例,女21例,左髋19例,右髋17例,年龄67~95岁,平均(77.5±8.1)岁;按Tronzo-Evans分型:Ⅱ型25例,Ⅲ型9例,Ⅳ型2例。观察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骨折愈合情况,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系统评定髋关节功能。结果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及髋关节功能方面,PFNA组均明显优于DHS治疗组(P<0.05)。结论相对DHS而言,PFNA是治疗老龄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的一种安全而有效的方法,值得推广。
- 黄标徐礼旭任晋可
- 关键词:动力髋螺钉股骨近端螺旋刀片抗旋髓内钉
- 术后早期应用唑来膦酸对腰椎融合的影响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探讨唑来膦酸对骨质疏松患者腰椎融合术后植骨融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1年3月因腰椎间盘退变性疾病合并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的病例资料共36例。患者均采用后路腰椎板切除减压、椎间及后外侧植骨融合、椎弓根钉棒内固定术。术后1~2周给予唑来膦酸注射液5mg静脉滴注,同时每天补充元素钙1000 mg和维生素D3400 U。比较术前与术后3、6、12个月时功能障碍指数( ODI )评分与骨转换生化标志物变化。比较术前与术后12个月骨密度变化。分析随访期末时的植骨融合情况。结果36例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年龄(63.18±6.97)岁。术前ODI评分平均为(38.36±5.95)分,术后3个月为(14.36±5.22)分,术后6个月为(9.00±6.07)分,术后12个月为(9.18±6.65)分。术后各时间点ODI评分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3、6个月ODI评分持续下降,6个月达平台期,与12个月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骨转换生化标志物血清β-Ⅰ型胶原交联羧基末端肽(β-CTX)、Ⅰ型原胶原氨基端前肽(PINP)术后3个月显著降低(P<0.05),6、12个月时缓慢升高,但均保持在绝经后正常范围内。术前髋部和股骨颈骨密度为(0.721±0.16)和(0.687±0.19) g/cm^2,术后12个月提高至(0.746±0.16)和(0.714±0.17) g/cm^2(P<0.05)。34例患者获得坚实融合,2例未融合,融合率为94.4%(34/36)。结论唑来膦酸抗骨质疏松作用显著,骨质疏松患者术后早期应用唑膦酸对腰椎融合无不利影响。
- 李春海曾钢娄振凯叶伟丁悦任晋可陈晋宸
- 关键词:腰椎融合术骨质疏松症唑来膦酸双膦酸盐
- 饥饿诱导对纤维环细胞自噬因子LC3和Beclin-1表达的影响被引量:7
- 2011年
- 目的观察饥饿诱导对椎间盘纤维环细胞自噬因子LC3和Beclin-1表达的影响。方法用EBSS(Earle’sbalancedsalt)液饥饿诱导处于对数生长期的纤维环细胞,0、1、2、3h后用单丹磺酰戊二胺(MDC)荧光染色法检测自噬体形成、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Westernblot方法分别检测纤维环细胞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MAPLC3)和Beclin-1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随饥饿时间的延长,MDC阳性细胞数及自噬泡数量增多;1h后LC3-II及Beclin-1mRNA表达开始增加,且随时间增加有增加趋势(LC3—II:0.21±0.02、0.45±0.12、0.60±0.05、0.74±0.03,P〈0.05;Beclin-1:0.20±0.06、0.37±0.11、0.52±0.07、0.69±0.07,P〈0.05);1h后蛋白LC3-II/LC3-I比值增加,Beclin.1蛋白表达亦增加,且随时间增加有增加趋势(LC3-II/LC3-I:0.12±0.05、0.32±0.09、0.63±0.07、0.92±0.04,P〈0.01;Beclin-1:0.61±0.10、0.83±0.11、1.09±0.05、1.35±0.10,P〈0.05)。结论饥饿可诱导椎间盘纤维环细胞自噬的发生,这可能与椎间盘退变的发生、发展有关。
- 朱伟荣叶伟徐康娄振凯任晋可陈晋宸李春海
- 关键词:椎间盘退变纤维环细胞自噬
- 注射用唑来膦酸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36例被引量:12
- 2012年
- 目的观察注射用唑来膦酸治疗妇女绝经后骨质疏松(PMO)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36例PMO患者进行前瞻性、自身前后对照研究。予注射用唑来膦酸5 mg静脉滴注一次,同时每日补充钙剂600 mg和维生素D3 125 IU。观察治疗前后骨密度(BMD)、骨转换生化标志物及血钙、肾功能的变化,并记录不良事件。结果治疗12 mo,患者腰椎、全髋和股骨颈的BMD分别较治疗前提高了(0.023±0.046)、(0.022±0.042)和(0.019±0.047)g.cm-2(P<0.05)。治疗3 mo,血清β-I型胶原交联羧基末端肽(β-CTx)、N端中段骨钙素(N-MID)、I型原胶原氨基端前肽(PINP)和碱性磷酸酶(ALP)均显著下降(P<0.01),治疗6 mo和12 mo均保持在较低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治疗前后患者血钙、肾功能无明显变化(P>0.05)。不良事件发生率为69%(25/36),均较轻微,可自行缓解。结论注射用唑来膦酸5 mg治疗PMO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 娄振凯李春海叶伟丁悦朱伟荣任晋可
- 关键词:唑来膦酸骨质疏松绝经后骨密度骨转换生化标志物
- 射频消融技术在椎间盘镜下腰椎间盘摘除术中的应用被引量:5
- 2014年
- 目的探讨射频消融技术在椎间盘镜(MED)下腰椎间盘摘除术中应用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自2011—12—2012—08采用MED椎间盘镜+射频消融术治疗的单节段单纯腰椎间盘突出症40例,比较术前、术后3d、7d腰痛、腿痛VAS、JOA评分。结果本组获随访6~13个月,术前VAS腰痛、腿痛评分分别为(4.84±2.58)分、(7.59±2.17)分。术后3d(1.10±1.04)分、(2.50±2.35)分,术后7d(0.38±0.27)分、(1.66±1.20)分。术前JOA评分(9.15±2.58)分,术后3d(18.65±2.43)分,术后7d(20.70±2.34)分。术后各时间点腰痛、腿痛VAS评分,JOA评分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d与术前相比,腰痛、腿痛VAS评分平均改善3.74分(P〈0.05),5.09分(P〈O.05),JOh评分平均改善9.50分(P〈O.05)。术后3d与7d相比,腰痛、腿痛VAS评分平均改善O.72分、0.84分,JOA评分平均改善2.05分。所有患者末次随访时改良Macnab优良率为97.5%。结论在MED椎间盘镜下腰椎间盘摘除术中应用射频消融技术具有低温安全,可以有效清除突出髓核组织和破碎纤维环,进行纤维环固缩成形,临床疗效好。术后恢复快。
- 李春海曾钢叶伟陈晋宸任晋可
- 关键词:椎间盘镜射频消融腰椎间盘突出
-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中远期评估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评估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中远期疗效及椎体内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周围骨质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5月~2010年5月因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行PVP或PKP3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根据WHO疼痛程度分级,完全缓解23例(71.9%),部分缓解5例(15.6%),轻度缓解3例(9.4%),无效1例(3.1%);8例行MR扫描患者椎体内PMMA周围均未见明显水肿带及骨坏死。结论:PVP或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中远期效果良好,PMMA在椎体内性质稳定,PMMA周围未见明显炎症水肿及骨坏死等。
- 孔繁杰任晋可覃奇文陈宇斐李春海
- 关键词: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经皮椎体成形术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