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泉
- 作品数:9 被引量:24H指数:3
- 供职机构:榆林市第二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急性脑血管病并发癫痫30例临床分析被引量:3
- 2005年
- 井泉杨存军孙惠王晓成
- 关键词:癫痫急性脑血管病并发发病机理诊治
- 腔隙性和非腔隙脑梗塞患者的血压差异研究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比较腔隙性(LI)与非腔隙性(NLI)脑梗塞患者血压变化,评价血压与腔隙性脑梗塞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在我院住院治疗的249例急性脑梗塞患者,根据不同亚型将患者分为腔隙性脑梗塞组(LI组,n=187)与非腔隙性脑梗塞组(NLI组,n=62),比较两组患者血压差异,采用线性相关分析与cox相关分析评估血压与脑梗塞及其危险因素的相关性。结果:LI组患者入院3天收缩压、舒张压显著高于NLI患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P=0.003,P=0.009);线性回归分析表明,入院时收缩压、入院第3天收缩压、入院第3天舒张压与LI显著相关(均P<0.05);cox单因素与多因素分析表明,入院第3天收缩压与LI显著相关(分别P=0.009与P=0.006),与其他协变量不相关(均P>0.05)。而患者出院时血压与m RS或NIHSS不相关(分别P=0.788和P=0.898)。结论:与相同严重程度NLI患者比较,LI患者高血压与LI独立相关。LI患者血压显著高于NLI患者,二者差异虽与临床疾病严重程度无关,但很可能是患者发生急性脑梗塞的根本原因。
- 郝军吴海琴刘之荣王晓成井泉王玉梅
- 关键词:腔隙性脑梗塞血压
- 高龄老年患者不合理用药情况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2
- 2022年
- 目的探讨高龄老年患者不合理用药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共纳入124例高龄老年患者,统计并整理其完整资料,统计潜PIM情况的发生率,并对比PIM者与无PIM者的临床资料,应用Logistic分析影响高龄老年患者不合理用药的因素。结果124例高龄老年患者中存在PIM情况有29例(23.39%)。两组在性别、付费方式上比较无差异(P>0.05),但PIM者在年龄、共存病种、住院时长、联合用药数量上与无PIM者相比差异显著(P<0.05)。Logistic结果显示,上述指标均是影响高龄老年患者不合理用药的因素。结论我院高龄老年患者仍存在一定不合理用药情况,且受较多因素影响,应受到重点关注,尽早制定对应措施,以此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 贺苗高丽蓉井泉
- 关键词:影响因素不合理用药高龄老年患者
- 吗丁啉致急性锥体外系反应1例报告被引量:1
- 2004年
- 患者,女,20岁,学生.因腹胀、纳差,全身乏力2周就诊,诊断为胃炎.给予口服吗丁啉10mg,3次/d,服药1天后,症状无改善而自加服吗丁啉20mg,4次/d.8小时后出现不自主头向左侧扭曲或向后仰,双眼上窜, 口不能完全张开,呈半张状态,不能伸舌, 口角向左抽.
- 井泉
- 关键词:吗丁啉急性锥体外系反应
- 微创术置管持续引流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65例疗效分析被引量:5
- 2004年
- 井泉陈随才李明娥孙惠
- 关键词:慢性硬膜下血肿疗效分析
- 无症状性脑梗死58例临床分析被引量:8
- 2007年
- 目的:探讨无症状性脑梗死的临床特点、病理和危险因素。方法:对58例无症状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影像学检查、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和结论:无症状性脑梗死年龄好发于50~70岁,临床无神经系统定位体征,部分患者表现为头晕、轻微头痛、短暂性肢体麻木等一些非特异性症状。CT/MRI显示病灶直径在0.3~1.5cm;93.10%为腔隙性梗死,6.90%为非腔隙性皮质或皮质下梗死型和分水岭梗死;87.93%分布于内囊、基底节、放射冠区,5.17%分布在丘脑、脑干。危险因素中,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41.38%,糖尿病、高脂血症34.48%,冠心病、心房颤动为5.17%。无症状性脑梗死确诊依赖影像学检查,一旦发现应予以积极治疗,避免症状性脑卒中及血管性痴呆的发生。
- 井泉蒲秀玲李明娥
- 关键词:X线计算机
- 不同方法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对比观察
- 2009年
- 目的:观察降纤酶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临床效果。方法:对86例TIA患者分别采用降纤酶和川芎秦联合葛根素进行治疗,采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查观察两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治疗组48h内、2周内TIA发作被控制、转为脑梗死的疗效较对照组优;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应用降纤酶后,血流速增快与血流速缓慢者平均流速改善明显,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血小板凝聚率、纤维蛋白原含量都有明显的下降。结论:降纤酶针对TIA的多个危险因素有明显改善作用,是治疗TIA安全、有效的药物。
- 井泉刁红斌
- 关键词:血流动力学血栓溶解疗法
- 1例蛛网膜下腔出血动脉瘤栓塞术后合并吉兰-巴雷综合征的临床资料分析
- 2022年
- 目的: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动脉瘤栓塞术后合并吉兰-巴雷综合征(GBS)发病的可能机制。方法:分析1例蛛网膜下腔出血动脉瘤栓塞术后合并GBS患者的综合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本例患者确诊为前交通动脉瘤破裂出血,行针对性动脉瘤栓塞术,术后第10天出现右侧肢体活动力弱,术后第16天出现四肢无力,确诊为GBS。给予对症药物治疗(甲强龙冲击和丙种球蛋白),早期康复干预治疗后患者症状逐步改善。结论:SAH合并GBS临床较为少见,其发病机制推测可能与SAH颅内压增高有关,同时血性脑脊液中红细胞崩解释放各种物质,激活免疫应答,机体免疫系统误攻击了周围的正常神经组织,最终导致了周围神经脱髓鞘。也可能SAH血性脑脊液,产生炎性反应,氧化应激反应,产生炎性细胞因子,损害周围神经。
- 井泉井彦斌刘玉娇
- 关键词:蛛网膜下腔出血吉兰-巴雷综合征高颅压
-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研究被引量:4
- 2004年
- 目的 :探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 (以下简称微创术 )治疗脑出血的疗效。方法 :将 86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在内科保守治疗基础上应用 YL- I型一次性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行颅内血肿清除术 ,对照组采用内科保守治疗 ,观察 1个月后临床疗效和 3个月时日常生活能力 ( ADL)。结果 :治疗组 1个月时有效率为 84.0 9% ,显效率为 5 0 .0 0 % ,病死率为 6.82 % ,对照组有效率为 5 4 .76% ,显效率为 2 8.5 8% ,病死率为 2 3.81 % ,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 P<0 .0 5 )。治疗组日常生活能力明显好于对照组 ,两组比较 P<0 .0 5。结论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是目前比较理想的一种治疗脑出血的有效方法 ,能明显提高临床疗效 ,降低病死率 ,改善患者生存质量。疗效确切 ,值得推广。
- 杨存军曹亚芳白彩琴井泉王玉梅
- 关键词: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高血压脑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