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于若溪

作品数:7 被引量:4H指数:1
供职机构:西安美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陕西省社科界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研究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艺术文化科学哲学宗教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艺术
  • 2篇文化科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2篇美术
  • 2篇教育
  • 2篇博物
  • 2篇博物馆
  • 1篇地理
  • 1篇地理环境
  • 1篇独创性
  • 1篇心理
  • 1篇心理嬗变
  • 1篇学校教育
  • 1篇艺术
  • 1篇艺术类
  • 1篇艺术类院校
  • 1篇院校
  • 1篇中国绘画
  • 1篇审美
  • 1篇审美活动
  • 1篇人才教育
  • 1篇宗教
  • 1篇嬗变

机构

  • 6篇西安美术学院

作者

  • 6篇于若溪

传媒

  • 1篇贵州民族研究
  • 1篇芒种
  • 1篇好家长
  • 1篇纳税
  • 1篇美与时代(城...

年份

  • 3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4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不同环境资源影响下遗址类博物馆的发展模式探析
2017年
首先对遗址类博物馆分析其在不同地理环境影响下对公众的影响及特征,然后以大唐西市博物馆、杜陵生态遗址公园、汉阳陵地下博物馆以及大明宫遗址博物馆等发展实例予以分析,最终从整体的视角来看待在不同地理环境影响下的发展模式区别,来论证怎样更好地发挥和再利用每座遗址类博物馆自身不同的地理与文化资源优势。
郭茜于若溪
关键词:地理环境
方济众绘画思想探析
2014年
方济众作为长安画派代表画家之一,具有突出的代表性,他将传统文人画与民间绘画通俗意味融入个性追求中,形成了自己造型奇特、笔墨柔和、色彩艳丽、构图险绝的写意绘画风格。本文概言之,以方济众绘画为研究主线,着意于从方济众的手稿、访谈录以及发表文章中总结出其绘画艺术思想,以及在当下绘画创作中的借鉴意义及影响。
于若溪
关键词:方济众中国绘画独创性
聚焦藏族美术创作的民族心理嬗变被引量:2
2014年
藏族美术历史悠久,由于特殊社会环境的制约,美术创作者基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基础所形成的心理意识,在不同时期的美术作品上都呈现出不同的特征。从政治、宗教束缚下的传统藏族美术到解放后自由创新的现代藏族美术,藏族美术创作具有明显的民族心理嬗变痕迹。基于艺术的本质和功能,以及社会环境对艺术的决定作用,对藏族美术创作的民族心理嬗变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于若溪
关键词:藏族美术民族心理宗教
毕沅艺事研究
毕沅(1730—1797),江苏镇洋(今太仓)人,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科举状元,一生累官至兵部尚书、湖广总督。毕沅为政期间所主持的学人幕府是清代独具典型意义的学者幕府之一。本文以乾嘉年间毕沅的人生脉络为主线,考证其...
于若溪
关键词:审美活动文人心态
文献传递
艺术院校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为学校教育的对接合作研究被引量:1
2018年
现代社会中,艺术院校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这三个作为学校的重要资源信息提供场所,随着知识型国家建设的日益完善,将三者科学、有效地结合在一起,使其在基于大数据信息时代下能够为高校的教学理念、教学质量以及向社会输送更多的全面型人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此过程中,如何在我国科学信息技术发展迅速的背景下,借助信息网络平台实现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三者之间有用信息资源的整合显得尤为重要。信息资源整合不仅能够使高校达到预期教学目标,还可显著提高教学质量与教学水平,为学生学习构建一个优美的学习环境,并且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良好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对此,本文主要围绕艺术院校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三者对于学校教育的对接合作进行了探讨分析,以及实现信息资源整合后,对于教学质量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有实际意义。
于若溪
关键词:博物馆美术馆学校教育
当代艺术类院校博物馆创新人才教育培养模式研究
2018年
梳理探讨如何结合当代艺术类院校博物馆的资源与文化,以周秦汉唐的文化底蕴与历史遗存中汲取元素并应于艺术院校教学领域,探讨艺术类院校博物馆对于文化的保存、延续的规律,以及对当代艺术类院校教育教学发展与人才培养模式的指导意义。
于若溪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