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于书君

作品数:8 被引量:39H指数:4
供职机构: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大连市科学技术基金辽宁省博士科研启动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体检
  • 4篇代谢
  • 4篇代谢综合
  • 4篇代谢综合征
  • 4篇综合征
  • 4篇健康体检
  • 3篇脂肪
  • 3篇体检人群
  • 3篇健康
  • 3篇肥胖
  • 2篇心血管
  • 2篇心血管危险
  • 2篇心血管危险因...
  • 2篇性别
  • 2篇血管
  • 2篇血管危险因素
  • 2篇体质指数
  • 2篇健康体检人群
  • 2篇和血
  • 2篇肥胖症

机构

  • 6篇大连医科大学...
  • 3篇大连医科大学

作者

  • 8篇于书君
  • 8篇刘颖
  • 7篇冷松
  • 6篇孙广慧
  • 6篇赵辉
  • 3篇胡滨
  • 1篇梁慧文
  • 1篇胡滨
  • 1篇赵辉
  • 1篇董威
  • 1篇梁惠文

传媒

  • 3篇大连医科大学...
  • 3篇中华健康管理...
  • 1篇吉林大学学报...
  • 1篇中华临床医师...

年份

  • 1篇2018
  • 2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0
  • 1篇2007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正常体质指数性肥胖与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研究被引量:8
2012年
目的探讨体质指数(BMI)正常但体脂肪含量(BF%)偏高的正常体质指数性肥胖(NWO)与心血管危险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的方法对健康体检者940名,选取BMI介于18.5~25kg/m^2者407名。利用生物电阻抗(BIA)原理进行BF%测定,按BF%≥25%(男)或BF%≥35%(女)定义为NWO组,BF%〈25%(男)或BF%〈35%(女)者为对照组。两组心血管危险因素水平及检出率的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χ^2检验。Logistic回归分析NWO组发生各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危险度(OR)。结果男性、女性NWO检出率分别为13.13%、14.91%。随年龄增长NWO检出率有增高趋势(趋势χ^2=6.90,P〈0.05)。NWO组收缩压、舒张压、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尿酸水平均高于对照组(t分别为2.97、2.44、2.54、5.09、2.71和3.91,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低于对照组(t=-3.90,P〈0.05)。高血压、高血糖、高三酰甘油、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脂异常及高尿酸的检出率NWO组均高于对照组(χ^2分别为6.76、5.58、14.50、11.97、10.97和8.76,P〈0.05)。NWO组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和高尿酸的发病风险分别是对照组的2.186、2.120、2,088和4.175倍。校正了年龄和性别因素,NWO组高尿酸的发病风险降低为对照组的3.491倍。结论NWO与心血管危险因素相关,是具有高心血管疾病危险的群体。
赵辉冷松刘颖孙广慧于书君
关键词:肥胖症体质指数
体检人群性别和血胆红素与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关系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探讨不同性别体检人群血胆红素与心血管危险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检测2458例常规体检者的身高、体重、血压、血胆红素、血糖、血脂和尿酸指标,同时行血管脉搏波(ba PWV)测定。分别根据男女性血胆红素水平的四分位数,将人群分为4组(Q1、Q2、Q3和Q4组)。不同分组心血管危险因素水平的比较采用ANOVA检验和χ~2检验。Spearman相关分析不同血胆红素水平与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关系。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男性和女性甘油三酯均随血胆红素水平增高而降低(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随血胆红素水平增高而增高(P<0.05)。女性BMI随血胆红素增高而显著降低(P<0.05)。男性高TG、低HDL-C及血脂异常的检出率随胆红素增高而降低;女性低HDL-C、血脂异常和超重的检出率随胆红素增高而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显示女性FPG、TC、TG、LDL-C和BMI均与胆红素水平显著负相关,HDL-C与胆红素显著正相关。男性仅TG与胆红素显著负相关,其它各因素未见明显相关性。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性高血压和低HDL-C是高胆红素的危险因素。结论女性体检者中血胆红素与心血管危险因素密切相关,可为心血管疾病治疗和预防提供参考。
于书君赵辉刘颖冷松胡滨
关键词:血胆红素心血管危险因素体检
代谢综合征各组分与非酒精性脂肪肝发病风险的关系被引量:9
2012年
[目的]分析基线代谢综合征(MS)及其各组分与新发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关系。[方法]研究对象选择每年定期在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体检中心行健康体检者1 305例,取得2007年6月—2008年12月的基线资料。2011年3月—2011年12月随访复查,两次调查资料均完整者1 303人,选择基线调查时未患NAFLD的838人进行分析。以随访时是否为NALFD分为两组,对比两组基线时各代谢综合征组分的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NAFLD的因素。[结果]基线时有MS者新发NAFLD累计发生率45.98%,无MS者新发NAFLD累计发生率15.58%。在不同性别均可见有MS者新发NAFLD累计发生率显著高于无MS组(P<0.05)。新发NAFLD者基线的年龄、血压、血糖、尿酸、体质指数、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均显著高于非NAFLD组人群,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明显低于非NAFLD组人群。随着基线时存在代谢异常的数量增多,新发NAFLD的累计发生率明显增多,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性性别、高总胆固醇、高甘油三酯和超重/肥胖发生NAFLD的风险分别为2.51(95%CI 1.63~3.86)、1.34(95%CI 1.07~1.68)、1.57(95%CI 1.20~2.07)和1.37(95%CI 1.27~1.47)。[结论]男性、高TC血症、高TG血症和肥胖增加NAFLD的患病风险。
赵辉胡滨于书君刘颖冷松孙广慧
关键词:代谢综合征非酒精性脂肪肝血脂
健康体检人群性别和血尿酸与肱-踝脉搏波速度的关系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讨不同性别健康体检人群血尿酸与肱一踝脉搏波速度(baPWV)的关系。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的方法对1418例常规健康体检者收集生化指标,并测量baPWV。BaPWV≥1400cm/s定义为baPWV异常。分别根据男女性血尿酸水平的四分位数,将人群分为4组(Q1、Q2、Q3和Q4组)。Spearman相关分析不同性别血尿酸水平与baPWV的关系。在女性logistic回归分析血尿酸水平与baPWV异常的关系。结果男性和女性均有舒张压、空腹血糖、三酰甘油和体质指数随血尿酸水平增高而增高;高密度脂蛋白一胆固醇随血尿酸水平增高而降低。女性收缩压、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和baPWV水平亦随血尿酸增高而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相关分析显示女性血尿酸与baPWV显著正相关(r=0.18,P〈0.05),男性血尿酸与baPWV未见相关(r=-0.05,P=0.16)。对女性人群单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表明,与血尿酸最低4分位组相比,最高4分位组baPWV异常的发病相对风险OR=2.69(95%CI1.68~4.29)。在校正肌酐和估算肾小球滤过率后,血尿酸第4分位组相对第1分位组baPWV异常的相对风险OR=2.45(95%CI1.48~4.06)。进一步用年龄和MS各组分校正后血尿酸与baPWV相关性消失OR=1.15(95%CI0.56~2.37)。结论女性血尿酸水平与baPWV异常的相关依赖于年龄和MS的组分。
胡滨赵辉冷松刘颖于书君孙广慧梁惠文
关键词:尿酸代谢综合征X
健康体检人群体脂肪含量与血压水平的关系
2012年
目的探讨体脂肪含量(BF%)与血压水平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的方法对健康体检者904例测量身高、体重、血压,检测血糖、血脂及血尿酸,利用生物电阻抗(BIA)原理进行BF%测定。结果高血压组BF%高于正常组。按BF%四分位分组,结果显示男女两性的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及高血压检出率均随BF%水平升高而增高的趋势。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甘油三酯、血糖、BF%、年龄和尿酸是高血压的危险因素。男性BF%、BMI和WHR判定高血压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96(95%CI:0.651~0.740)、0.707(95%CI:0.664~0.751)和0.762(95%CI:0.722~0.802)。女性分别为0.780(95%CI:0.720~0.840)、0.797(95%CI:0.735~0.859)和0.844(95%CI:0.796~0.893)。结论 BF%是高血压的危险因素,BF%对高血压诊断价值与BMI相近,略低于WHR。
赵辉冷松刘颖孙广慧于书君
关键词:肥胖症高血压
彩色多普勒超声筛查乳腺疾病在健康体检中的价值被引量:2
2007年
董威刘颖于书君孙丽群
关键词:彩色多普勒超声乳腺疾病健康体检
健康体检者体质指数及体脂肪含量与代谢综合征各组分的关系被引量:10
2010年
肥胖与全身脂肪分布异常是代谢综合征(MS)发病率增高的主要原因。使用体质指数(BMI)判断肥胖有一定片面性。利用生物电阻抗技术进行体脂肪含量(BF%)测定近来得到广泛应用。本研究通过BMI、BF%与血压、血糖、血脂及尿酸等MS组分关系的分析,探讨BMI和BF%对代谢异常危险因素的预测价值。
赵辉刘颖冷松于书君孙广慧梁慧文
关键词:代谢综合征脂肪含量体质指数健康体检者脂肪分布
体脂肪率在代谢综合征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探讨不同性别个体体脂肪率(BF%)与代谢综合征(MS)之间的关系,阐明BF%是不同性别体检者MS的判定因素之一。方法:选择健康体检者904人,其中男性554人,女性350人。检测其BF%、体质量指数(BMI)、腰臀比(W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空腹血糖(FBG)和血脂(BL)等指标,分析不同性别体检者各代谢指标差异;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方法分析不同性别体检者各代谢指标与BF%的相关性;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不同性别体检者BF%与MS的发病风险;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不同性别体检者BF%判定MS的可靠性和适宜切点。结果:男性体检者SBP、DBP、FPG、BMI和WHR水平高于女性(P〈0.05)。男性体检者BF%低于女性(P〈O.05);男性和女性BF%分别与SBP(r=0.27,r=0.41)、DBD(r=0.27,r=0.34)、FBG(r=0.18,r=0.37)、总胆固醇(TC)(r=0.19,r=0.31)、甘油三酯(TG)(r=0.42,r=0.47)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r=0.17,r=0.33)水平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呈显著负相关关系(r=0.28,r=0.30)。在调整MS相关因素后,BF%仍为MS的独立危险因素(OR=1.090,95%CI 1.044~1.137),男性BF%异常升高发生MS的风险是BF%正常者的1.086倍(95%CI:1.0301.144),女性BF%异常升高发生MS的风险是BF%正常者的1.107倍(95%CI 1.027~1.192)。男性BF%诊断MS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10(95%C10.665~0.754),BF%在29.050%为最佳切点值;女性BF%诊断MS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11(95%CI:0.749~0.873),BF%在38.550%为最佳切点值。结论:不同性别个体的BF%是MS的危险因素,对MS的发生具有预测价值。
胡滨赵辉冷松刘颖孙广慧于书君
关键词:体脂肪率肥胖代谢综合征性别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