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万霞

作品数:73 被引量:128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业科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8篇专利
  • 32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7篇生物学
  • 15篇轻工技术与工...
  • 10篇农业科学
  • 7篇化学工程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5篇基因
  • 10篇酵母
  • 8篇菜籽
  • 7篇油料
  • 7篇微生物
  • 7篇酶基因
  • 7篇菜籽饼
  • 6篇芽孢
  • 6篇生物发酵
  • 6篇微生物发酵
  • 6篇克隆
  • 6篇克隆方法
  • 6篇降解
  • 5篇油脂
  • 5篇脂肪
  • 5篇脂肪酸去饱和...
  • 5篇基因组
  • 5篇发酵
  • 5篇饼粕
  • 4篇多不饱和脂肪...

机构

  • 73篇中国农业科学...
  • 5篇中华人民共和...
  • 2篇华中农业大学
  • 2篇武汉大学
  • 2篇湖北大学
  • 2篇湖北省农业科...
  • 2篇武汉工程大学
  • 2篇武汉轻工大学
  • 2篇宜昌市农业科...
  • 1篇华南农业大学
  • 1篇湖北工业大学
  • 1篇浙江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上海大学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湖北中医药大...
  • 1篇嘉必优生物技...

作者

  • 73篇万霞
  • 34篇黄凤洪
  • 27篇江木兰
  • 27篇龚阳敏
  • 21篇陈文超
  • 15篇张银波
  • 12篇梁焯
  • 10篇胡传炯
  • 9篇郑明明
  • 9篇邓乾春
  • 6篇郭兵
  • 5篇万楚筠
  • 5篇王萍
  • 5篇张燕
  • 4篇胡小加
  • 4篇张南南
  • 4篇向霞
  • 4篇刘姣
  • 4篇罗玲
  • 4篇彭云峰

传媒

  • 17篇中国油料作物...
  • 2篇应用与环境生...
  • 2篇中国生物工程...
  • 2篇武汉轻工大学...
  • 1篇工业微生物
  • 1篇生物技术通报
  • 1篇中国酿造
  • 1篇食品工业科技
  • 1篇食品科学
  • 1篇中国家禽
  • 1篇中国畜牧杂志
  • 1篇微生物学杂志
  • 1篇化学与生物工...
  • 1篇第六届全国微...

年份

  • 5篇2024
  • 8篇2023
  • 2篇2022
  • 5篇2021
  • 4篇2020
  • 9篇2019
  • 4篇2018
  • 5篇2017
  • 4篇2016
  • 2篇2015
  • 3篇2014
  • 3篇2013
  • 7篇2012
  • 4篇2011
  • 6篇2010
  • 2篇2009
7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氮限制对产油杜氏藻转录组的影响被引量:4
2016年
为通过改良产油杜氏藻制备生物柴油,利用Illumina Hiseq 2000平台对氮限制和氮源充足条件下的产油杜氏藻进行了转录组测序,筛选到1 529个差异表达基因。对这些差异表达基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众多基因涉及内吞作用、甘油磷脂代谢、醚脂代谢,遗传物质的合成、传递和加工,次级代谢产物合成及氮代谢。
尚常花王忠铭袁振宏谢君万霞
关键词:杜氏藻转录组代谢途径
等鞭金藻Δ4-脂肪酸去饱和酶基因及其克隆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个来源于海洋微藻等鞭金藻(Isochrysis sphaerica)的Δ4-脂肪酸去饱和酶基因及其克隆方法。本发明以一种等鞭金藻(Isochrysis sphaerica)为材料,通过设计简并引物扩增基因核心...
江木兰万霞龚阳敏梁焯张银波郭兵张燕
文献传递
一种耐超高温耐碱β-甘露聚糖酶基因、氨基酸序列及其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耐超高温耐碱β-甘露聚糖酶基因,其碱基序列为SEQ ID NO.1。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耐超高温耐碱β-甘露聚糖酶的核苷酸序列为SEQ ID NO.2。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上述耐超高温耐碱β-甘露聚糖酶基因在...
胡传炯万霞龚阳敏江木兰石燕黄凤洪
文献传递
高产核酸的热带假丝酵母诱变选育及其发酵条件优化被引量:2
2019年
以热带假丝酵母(Candida tropicalis)HY4-17为出发菌株,采用电子束辐射技术诱变,经过初筛、复筛及遗传稳定性试验选育核酸高产菌株,通过Plackett-Burman试验、最陡爬坡试验及响应面法优化培养基,并优化接种量和发酵时间以提高核酸产量。结果表明,获得一株生长快速,遗传稳定的突变菌株EBI-21,其核酸含量较出发菌株HY4-17提高了25%。最佳培养基组成为:糖蜜185g/L,硫酸铵3g/L,硫酸锌0.05g/L,硫酸镁0.5g/L,硫酸亚铁0.05g/L,磷酸1mL/L,pH值为4.5。在优化培养基及接种量8%,发酵时间12h条件下,核酸产量达到1.73g/L,较未优化前提高了80.21%,培养时间缩短了10h。
岳秀宏刘书宇万霞
关键词:热带假丝酵母核酸培养条件优化
光强和温度对球等鞭金藻(Isochrysis sphaerica)生长及其脂肪酸的影响被引量:17
2011年
本研究测定了光照强度为16~58μmol/(m2.s)和15~30℃条件下球等鞭金藻(Isochrysis sphaerica)的生长曲线以及脂肪酸组成和含量。结果表明,在设置的光照强度范围内,光照强度越强,微藻的生长速度越快。光强对各种脂肪酸的含量影响有差异,过低和过高都不利于藻体内多不饱和脂肪酸(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PU-FAs)的积累。当光强为24μmol/(m2.s)时二十二碳六烯酸(Docosahexaenoic Acid,DHA,C22∶6 n-3)的积累量最高,占总脂肪酸的11.77%。球等鞭金藻的最适生长温度在20~25℃之间,低温条件有利于不饱和脂肪酸的积累。光强20μmol/(m2.s)、温度20℃条件下总不饱和脂肪酸(Total Unsaturated Fatty Acids,TUFAs)含量最高,达64.99%;同样的光强,温度15℃条件下DHA占总脂肪酸的12.19%。可见适宜的光强和温度是利用球等鞭金藻收获PUFAs的关键。
郭兵龚阳敏万霞梁焯江木兰
关键词:光照强度温度球等鞭金藻多不饱和脂肪酸
一种富硒酵母菌、益生菌复合菌液以及发酵豆粕饲料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富硒酵母菌、益生菌复合菌液以及发酵豆粕饲料,涉及微生物领域。本发明提供了3株具有较强富硒能力的酵母菌株,保藏号分别为CCTCC M 20211562、CCTCC M 20211563和CCTCC M 20...
龚阳敏张毅胡传炯陈文超万霞郑明明黄凤洪
优化尼罗红荧光染色法简便快速筛选高油脂裂殖壶菌被引量:3
2019年
裂殖弧菌是商业化生产二十二碳六烯酸(DHA)的重要菌株。为了快速检测裂殖壶菌细胞油脂含量,本文基于尼罗红荧光染色法,系统地筛选了激发光与发射光,并探究了简化细胞处理步骤,在不使用磷酸缓冲盐溶液洗涤细胞的条件下,优化二甲基亚砜(DMSO)体积分数、尼罗红用量、染色时间及细胞密度等因素对裂殖壶菌胞油脂检测的影响,并通过气相色谱法与荧光染色法的相关性分析,验证该方法的准确性。结果表明背景荧光未对荧光强度测定造成干扰;细胞密度在一定范围内,荧光强度与油脂含量的相关性良好,通过荧光强度可以较为准确地反映裂殖壶菌油脂含量。最佳染色及检测条件为:细胞密度0.7
岳秀宏李祥宇刘鹏阳陆姝欢万霞
关键词:裂殖壶菌油脂含量
白地霉(lip42)脂肪酶的纯化及酶学性质被引量:2
2010年
白地霉(Geotrichum candidum)经过发酵培养,以发酵液为lip42脂肪酶粗酶液,经硫酸铵分级沉淀、透析脱盐、DEAE纤维素柱层析及Sephadex-75凝胶柱层析纯化处理,脂肪酶比活力达到121.68U/mg,纯化倍数为粗酶液的7.3倍,回收率为30.25%,经SDS-PAGE电泳显示为单一条带,相对分子质量约64×103.脂肪酶的酶学性质研究结果表明:在40℃以下温度保存1h内酶活性相对稳定;在pH8.0和30℃反应条件下表现相对高的酶活性;在Mg2+存在情况下酶活性提高10%左右,而其它离子如Cu2+、Zn2+等以及0.1%的Tween80、Tween20及Triton-100对酶活性却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1mmol/L的SDS和EDTA-Na对酶活性的影响很微小.
吴尧万霞张银波黄凤洪陈洪江木兰
关键词:脂肪酶酶活性纯化酶学性质
从北极环境中筛选并鉴定产EPA的细菌资源被引量:2
2016年
为筛选出高产二十碳五烯酸(EPA,C20∶5)野生型菌株,以采自北极地区的176株细菌为材料,通过TTC(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显色法和气相色谱两种方法筛选出4株疑似产EPA的细菌,并通过气质联用进一步确认其产物为EPA。其中编号6-42的菌株EPA占总脂肪酸百分比含量最高(4.9%),经16S r DNA进化分析鉴定为希瓦氏菌(Shewanella baltica),并命名为S.baltica 6-42。通过研究温度和浅蓝菌素等培养条件对其EPA含量的影响,发现加入3μg/m L的浅蓝菌素后,0℃静置培养其EPA的总脂肪酸百分比含量和单位干菌含量最高,分别为11.5%和6.7mg/g,10℃振荡培养其单位体积培养液EPA含量最高为3.6mg/L。
彭云峰彭方万霞
关键词:浅蓝菌素气相色谱
引入新型异戊二烯醇利用途径促进解脂耶氏酵母中β-胡萝卜素的合成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微生物体内异戊二烯类化合物的前体物异戊烯焦磷酸酯的天然合成路径受到严格的代谢调控,因此限制了异戊二烯类化合物的高效生物合成,而新型异戊二烯醇利用途径独立于生物体内源性代谢路径,通过在微生物中引入IUP能够进行异戊烯焦磷酸酯的大量合成,从而促进异戊二烯类化合物的大量合成。方法:在油脂酵母解脂耶氏酵母中引入IUP,强化异戊烯焦磷酸酯生物合成,促进β-胡萝卜素的高效积累。结果:通过生物信息学的方法预测IUP中两个关键蛋白酿酒酵母来源的胆碱激酶Sc CK和拟南芥来源的异戊烯磷酸激酶At IPK,均为酸性亲水性蛋白,无跨膜区和信号肽,二者都具有疏松不稳定的结构特征,显著富集于磷酸类物质的合成通路中。在解脂耶氏酵母中利用同源重组技术引入外源β-胡萝卜素合成关键基因carRP和car B,强化甲羟戊酸途径的关键基因thmgR和ggs1,使工程菌株中积累2.68 mg/Lβ-胡萝卜素。通过Cre-loxP系统回收基因组上的ura标签,再将IUP进一步整合到工程菌株染色体上。当培养基中含有20 m M异戊二烯醇作为底物、碳氮比为4/3且发酵96 h后,重组解脂耶氏酵母中β-胡萝卜素的产量提高到410.2 mg/L,较原始工程菌的产量提高了近200倍。结论:IUP能够促进解脂耶氏酵母中β-胡萝卜素的高效积累,为利用IUP开展β-胡萝卜素和其他异戊二烯类化合物的高效生物合成提供新思路。
朱航志蒋珊陈丹刘鹏阳万霞
关键词:Β-胡萝卜素解脂耶氏酵母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