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万霞

作品数:55 被引量:204H指数:9
供职机构:大庆油田总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6篇期刊文章
  • 9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2篇超声
  • 15篇X线
  • 15篇X线计算
  • 15篇X线计算机
  • 12篇体层摄影
  • 12篇体层摄影术
  • 7篇淋巴
  • 7篇高频超声
  • 7篇CT诊断
  • 7篇超声检查
  • 6篇增生
  • 6篇诊断与鉴别诊...
  • 6篇乳头
  • 6篇乳头状
  • 6篇颈部
  • 5篇直肠
  • 5篇前列腺
  • 5篇前列腺增生
  • 5篇甲状腺
  • 5篇CT表现

机构

  • 54篇大庆油田总医...
  • 4篇中国医科大学
  • 2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惠州市中心人...
  • 1篇湖北文理学院
  • 1篇沈阳市第四人...

作者

  • 55篇万霞
  • 31篇毕纯龙
  • 23篇张蔚
  • 12篇杨立国
  • 5篇李雪晶
  • 4篇刘东红
  • 4篇张修莉
  • 4篇潘鑫
  • 4篇穆丹梅
  • 3篇孙建男
  • 3篇赵恒宇
  • 3篇田鹏
  • 2篇曹玲
  • 2篇么刚
  • 2篇何萍霞
  • 2篇于英蛟
  • 2篇刘春鹤
  • 2篇辛忠秋
  • 2篇王莹
  • 2篇杨月娥

传媒

  • 5篇临床放射学杂...
  • 4篇齐齐哈尔医学...
  • 4篇临床超声医学...
  • 4篇中国临床医学...
  • 4篇CT理论与应...
  • 4篇黑龙江医学
  • 3篇放射学实践
  • 3篇中国老年保健...
  • 2篇重庆医学
  • 2篇中华当代医学
  • 2篇中国伤残医学
  • 2篇中国临床实用...
  • 1篇医疗装备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承德医学院学...
  • 1篇中国超声诊断...
  • 1篇现代肿瘤医学
  • 1篇中外医疗
  • 1篇中华医学会超...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3篇2011
  • 6篇2010
  • 4篇2009
  • 19篇2008
  • 4篇2007
  • 1篇2006
  • 2篇2005
  • 3篇2004
5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高频超声经腹壁对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诊断分析
2008年
目的探讨使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经腹壁诊断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56例急性腹痛的患儿和30例对照组的儿童进行超声检查,观察记录淋巴结分布的部位,形态,测量长短径(L/S),并观察血流情况,且测定血流的阻力指数(RI)。结果所有儿童均可探及到肠系膜淋巴结,腹痛患儿超声表现为右下腹及脐旁可见数个大小不等的低回声椭圆形团块,边界清,内部回声均匀,均〉2cm,血流信号沿淋巴门分布,RI〉0.60。结论使用高频超声能为临床诊断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提供可靠依据。
张蔚万霞李雪晶穆丹梅
关键词: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高频超声
肺炎性假瘤的CT诊断与鉴别诊断被引量:6
2009年
目的分析肺炎性假瘤的CT表现。方法对3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肺炎性假瘤的CT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病灶多位于肺胸膜下,广基底与胸膜相连;多呈圆形或类圆形,边缘光滑,直径2~5cm,密度均匀;边缘可见粗长毛刺,棘状突起或浅分叶;可有淋巴结肿大。结论全面综合地分析肺炎性假瘤的CT表现特征,结合肺内感染病史,有助于肺炎性假瘤的正确诊断与鉴别诊断。
潘鑫毕纯龙万霞杨立国何萍霞
关键词:肺炎性假瘤病理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颈部囊性病变的CT与超声诊断
2008年
目的探讨颈部囊性病变的CT与超声特征。方法搜集6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颈部囊性病变,均行CT和超声检查,回顾性分析其CT和超声特点。结果甲状舌管囊肿28例(45.16%),颈淋巴管瘤21例(33.87%),鳃裂囊肿13例(20.97%)。颈部囊性病变各有其好发部位,且病变CT和超声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甲状舌管囊肿多见于颈中线附近、舌骨上下;淋巴管瘤多见于颈侧部、锁骨上,范围较广;鳃裂囊肿多见于中上侧颈部。甲状舌管囊肿及鳃裂囊肿呈单房性,淋巴管瘤多为多房性。结论CT和超声检查可清晰显示病变的大小、形态和延伸范围,多数能定性诊断,对颈部囊性病变具有重要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
万霞毕纯龙张蔚
关键词:囊肿超声检查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联合经腹与经会阴超声在112例前置胎盘诊断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探讨联合经腹与经会阴超声诊断前置胎盘的价值。方法:对临床怀疑前置胎盘的孕妇行经腹与经会阴联合超声检查,并与分娩所见对照。结果:经腹诊断负荷率明显低于经腹与经会阴联合检查(P<0.05)。结论:经腹和经会阴超声联合可提高前置胎盘的诊断符合率。
万霞毕纯龙杨立国刘东红
关键词:经腹超声经会阴超声前置胎盘
老年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高频超声误诊病灶征象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探讨老年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TMC)的高频超声诊断危险因素及临床价值。方法将269例经过病理证实的甲状腺微小结节(最大直径≤10mm)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术前均行高频超声检查。以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评价高频超声诊断老年PTMC的效能,并对良恶性结节的超声征象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高频超声诊断老年PTMC的敏感度、特异度和误诊率分别为82.47%、76.99%和17.53%。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结节在形态、纵横比、回声水平、内部结构、声晕、钙化类型、后方回声及与甲状腺包膜关系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结节形态、纵横比、回声水平、内部结构、声晕、钙化类型及与甲状腺包膜关系是影响高频超声诊断老年PTMC的危险因素。结论高频超声对PTMC的诊断效能较高,其中结节形态、纵横比、内部结构、声晕、钙化类型及与甲状腺包膜关系有助于甲状腺微小结节的良恶性诊断。
万霞毕纯龙
关键词:高频超声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LOGISTIC回归分析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超声和CT诊断(附7例报告)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超声和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7例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超声和CT影像表现。结果:囊性结构为主4例,实性结构为主1例,囊、实结构比例相近2例;二维超声瘤体表现为囊、实混合性肿物;CT平扫囊性呈低密度,实性呈等低密度,钙化3例,增强扫描实性部分明显强化,囊性部分各期均无强化。结论: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超声和CT影像具有一定特征性,有利于诊断及鉴别诊断。
万霞毕纯龙张蔚杨立国
关键词:胰腺乳头状瘤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脉络膜裂囊肿的影像学诊断与鉴别诊断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探讨脉络膜裂囊肿的影像学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脉络膜裂囊肿的CT和MRI表现。结果:18例囊肿均位于脉络膜裂内,均为单发病灶;最大者1.9cm×2.1cm,最小者0.5cm×0.6cm;表现为界限清楚的囊性病变,病灶周围均无水肿,短期内随访无变化。结论:正确认识脉络膜裂囊肿的影像学表现,可避免误诊。MRI具有多平面成像的特点,可清楚地显示脉络膜裂,对脉络膜裂囊肿的诊断明显优于CT。
毕纯龙万霞张蔚杨立国何萍霞
关键词:囊肿脉络膜磁共振成像
淋巴管瘤的CT诊断被引量:17
2008年
目的:探讨淋巴管瘤的CT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经病理学证实的淋巴管瘤的CT资料,并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根据淋巴管瘤的发生部位将其分为疏松的间隙组(25例,颈部、腋窝、纵隔、腹腔)、内脏组(1例)和体表软组织组(6例,包括胸壁3例、四肢2例和臀部1例)。最常见的CT表现为边缘光整的囊性肿块,内有分隔,囊壁菲薄,壁与分隔可强化。结论:淋巴管瘤的CT表现多种多样,主要依赖于其生长部位及内容物的成分。CT对大多数病例定位定性诊断均具重要价值。
毕纯龙潘鑫万霞张蔚杨立国
关键词:淋巴管瘤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胃肠道间质瘤的CT诊断与临床病理分析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CT表现,以提高对GIST的诊断水平。方法搜集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胃肠道间质瘤32例,回顾性分析其CT和病理表现。所有病例均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32例肿瘤均为单发,位于胃部17例,空肠和回肠7例,结肠及直肠3例,食管1例,十二指肠和肠系膜各2例。良性9例,恶性23例。CT表现为黏膜下富血供性肿块,肿瘤倾向于腔外生长,可有囊变、坏死及钙化。双期增强扫描见静脉期较动脉期强化显著。结论CT是GIST的主要影像学检查方法,CT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对胃肠道间质瘤的定位和定性判断以及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但定性诊断需依赖免疫组化和电镜检查。
潘鑫毕纯龙万霞
关键词:胃肠道间质瘤X线计算机
头颈部256层CTA低剂量扫描的临床研究被引量:9
2015年
目的探讨头颈部256层CTA低剂量扫描的可行性。方法将84例行头颈部CTA检查的成人(体质指数(BMI)<22.9 kg/m2)随机分为常规剂量组(400 m As组)、300 m As组和200 m As组,每组28例,均采用Philips 256层CT扫描,3组管电压均为120k V,管电流分别为400 m As、300 m As和200 m As,对照分析3组的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结果 3组主观图像质量评分及颈总动脉(CCA)与基底动脉(BA)平均CT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00 m As组的背景噪声(N)明显高于常规剂量组和300 m As组(P<0.05),信噪比(SNR)明显降低(P<0.05)。3组的CT剂量指数(CTDIvol)和剂量长度乘积(DLP)随管电流降低而逐步降低(P<0.05)。结论头颈部256层CTA检查管电压120 k V、管电流300 m As时的图像质量好、辐射剂量较低,可作为最佳扫描参数。
毕纯龙万霞赵恒宇
关键词:低剂量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