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月超
- 作品数:29 被引量:94H指数:6
- 供职机构:河南省肿瘤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河南省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转染TSLCl基因肝癌细胞株BEL-7402生物学特性的研究被引量:3
- 2008年
- 目的将人TSLCl基因转染人肝癌细胞BEL-7402中稳定表达,检测转染后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变化。方法用脂质体法将TSLCl基因的真核质粒表达载体pcDNA3.1(+)/TSLCl导人人肝癌细胞株BEL-7402中,C418筛选克隆,再以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1iT.PCR)、Western blot的方法检测TSLCl的表达,细胞计数、流式细胞术及裸鼠负荷瘤实验分析转染后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变化。结果TSLCl在BEL-7402细胞中的表达可抑制BEL-7402细胞的生长,BEL-7402.TSLCl与BEL-7402比较S期及G2/M期的细胞减少,G0/G1期的细胞增加。转染后的BEL-7402-TSLCl细胞的凋亡明显增加,转染后荷瘤裸小鼠肿瘤的生长受到抑制。结论TSLCl基因的转染可以抑制BEL-7402细胞的增殖、诱导肝癌细胞的凋亡,为肝癌的基因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 李文涛丁月超郑守华赵永福张水军
- 关键词:真核表达载体基因转染流式细胞术肝细胞
- 小干扰RNA在肝癌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08年
- 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是21-23nt的短双链RNA,将哺乳动物细胞内特异基因的mRNA特异性降解而使基因失活,引起转录后沉默该基因的作用。siRNA技术在人类恶性肿瘤的基因治疗有特异而强烈的作用,具有非常广阔的情景,但其稳定性是有待解决的新问题。本文针对siRNA在肝癌治疗中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 丁月超吴阳张水军
- 关键词:肝细胞肝癌RNA干扰小干扰RNA
- 原发性胆囊癌临床探讨
- 2009年
- 目的探讨原发性胆囊癌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对我院自2000年1月-2006年12月共收治的76例原发性胆囊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胆囊癌患者男性29例,女性47例,年龄29~83岁,平均54岁。诊断主要靠影像学检查,63例行B超检查,54例行CT检查。76例患者中,43例行根治切除术,24例行姑息切除术。59例得到了随访,术后生存期15d至5年11个月。根治治疗者1、3、5年的生存率分别为69.77%、55.81%、32.56%;姑息治疗者1、3年的生存率分别为12.50%、0%。结论手术是治疗胆囊癌的首选方法,手术方式及治疗效果取决于胆囊癌的分期,早期发现和根治性切除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 庞春韩风丁月超
- 关键词:胆囊癌
- 联合肝叶切除在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性切除术中的应用
- 2011年
- 目的探讨联合肝叶切除在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性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总结河南省肿瘤医院自2005年6月至2008年10月以来同一手术组收治的67例肝门胆管癌切除病例的临床和随访资料。结果根据术中探查情况和Bismuth分型实施,其中38例行联合肝切除和29例未联合肝切除;肝切除组获R0根治21例,R0根治率55.3%,未行肝切除组获R0根治10例,R0根治率34.5%,R0根治率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4);肝切除组有15例出现并发症,发生率39.5%,其中肝肾功能衰竭死亡1例,未切肝组4例出现并发症,发生率为13.8%;R0根治组(31例)1、3、5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89.3%、53.6%和32.1%,R1-R2根治组1、3、5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69.7%、30%和10%,两组间术后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8);肝切除组1、3、5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81.8%、48.5%和24.2%,未肝切除组1、3、5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75%、32%和16%,肝切除组与未肝切除组的术后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7)。结论肝门部胆管癌应积极外科治疗,联合肝叶切除可提高肝门部胆管癌的根治性切除率,延长患者生存期。
- 周进学杨楠木丁月超庞春郭晓霞韩风
- 关键词:肝切除术
- 微小RNA-200c逆转人胰腺癌干细胞化疗耐药的研究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 观察微小RNA-200c (miR-200c)在逆转入胰腺癌干细胞化疗耐药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术(FACS)在人胰腺癌细胞株PANC-1中分选出以CD24+ CD44+ ESA+作为标志物的胰腺癌干细胞.将miR-200c前体片段和阴性对照片段分别转染到胰腺癌干细胞中.应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法检测细胞中miR-200c的表达.噻唑蓝(MTT)法检测细胞对吉西他滨的敏感度.结果 人胰腺癌细胞株PANC-1中分选出CD24+ CD44+ ESA+细胞(0.8%).miR-200c在胰腺癌干细胞中的相对表达量(0.15±0.01)显著低于PANC-1细胞(1.00±0.09)(P<0.05).吉西他滨对胰腺癌干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19.15±1.53)μmol/L]明显高于PANC-1细胞[(0.86±0.18) μmol/L,P<0.05].转染miR-200c前体片段24h后的胰腺癌干细胞中miR-200c的相对表达值(3.70±0.42)明显高于转染阴性对照片段的干细胞(0.22 ±0.21,P<0.05).吉西他滨对转染miR-200c前体片段后的胰腺癌干细胞IC50值[(0.92 ±-0.13)μmol/L]显著低于转染阴性对照片段的干细胞[(17.94±1.36) μmol/L,P<0.05].结论 miR-200c可以增强胰腺癌干细胞对吉西他滨的化疗敏感性,具有逆转其化疗耐药的作用.
- 马超丁月超黄长山王谦余伟黄涛
- 关键词:胰腺癌肿瘤干细胞
- Pokemon与p53在肝癌中的表达及相关性被引量:2
- 2008年
- 肿瘤的发生是一个多基因、多步骤的过程,其中癌基因的激活及抑癌基因的失活在该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作用。Pokemon(POK erythroid ontogenic factor)基因于2005年被确定为原癌基因,Pokemon蛋白在致癌转化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功能,并与肿瘤的发生密切相关^[1,2]
- 丁月超张水军吴阳张弓赵永福
- 关键词:P53肝癌原癌基因多基因N蛋白
- 扩大胰十二指肠切除与标准胰十二指肠切除治疗胰腺癌的临床研究被引量:5
- 2018年
- 目的对比分析扩大淋巴结清扫胰十二指肠切除手术(PD)与标准淋巴结清扫PD术治疗对胰腺癌患者围术期指标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2011年3月~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48例胰腺癌患者,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标准组(n=26)和扩大组(n=22),标准组行PD术联合常规淋巴结清扫,扩大组行PD术联合扩大淋巴结清扫。比较两组手术情况、术后恢复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术后疗效。结果扩大组较标准组手术时间明显延长(P<0.05),术中出血量及术中输血量明显增多(P<0.05)。扩大组与标准组在术后恢复流质饮食时间、引流管拔出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腹泻、吻合口瘘、腹腔出血、腹腔感染、胰漏、胆汁漏等并发症、总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扩大组较标准组阳性淋巴结检出数明显增多(P<0.05);扩大组术后淋巴结转移、原位复发率均低于标准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显示,扩大组中位生存时间为14.5个月,标准组中位生存时间为13.7个月,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行PD术治疗的胰腺癌患者,予以扩大淋巴结清扫,虽延长了手术时间,增加术中出血量,但并不会明显增加术后并发症;虽可增加阳性淋巴结检出数目,但可能并不能延长患者生存时间。
- 黄长山余伟王谦丁月超马超黄涛
- 关键词: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 细胞黏附样分子CHL1对食管鳞癌的预测及预后应用
- 汤虹吴育锋罗素霞李丹刘宝兴丁月超柴军辉朱
- 项目所属领域:肿瘤学,医学遗传学。
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是一种常见的胸部肿瘤,被列为全球癌症相关死亡的第六大原因。尽管近年来ESCC在诊断和治疗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总体的死亡率仍然很高,平均总体5年生存率约为10%...
- 关键词:
- 关键词:食管鳞癌胸部肿瘤肿瘤诊断肿瘤治疗
- 捆绑式胰胃吻合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应用捆绑式胰胃吻合的经验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08年9月67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采用捆绑式胰胃吻合后的临床资料。结果67例中术后无围手术期死亡,无胰瘘发生,术后2例出现胃排空迟缓、5例出现上消化道出血、1例刀口裂开、2例刀口感染。远期无胰功能不足及胃肠溃疡等并发症发生。结论捆绑式胰胃层吻合方法简便、安全,胰瘘的发生率低。,是一种安全可靠的重建术式。
- 庞春韩风丁月超马超
- 关键词: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胰瘘
- CD4^+CD25^+调节性T细胞在原发性肝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探讨CD4^+CD25^+调节性T细胞在原发性肝细胞癌肿瘤侵袭性、进展以及预后中的价值。方法应用三色免疫荧光标记法通过流式细胞仪对45例来自不同分期的原发性肝癌患者外周血、肿瘤组织和30例正常人外周血CD4^+、CD8^+、CD4/CD8、CD4^+CD25^+、CD4^+CD25^+CTLA4^+ -T淋巴细胞亚群的比例进行分析比较,以说明原发性肝癌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状态。结果①原发性肝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总数及CD4^+T细胞比例、CD4/CD8比例低于正常对照组[分别为(1.5±0.4)×10^9,(2.1±0.4)×10^9;(27.6±3.3)%,(32.9±5.8)%;1.02±0.26,1.31±0.42]。②原发性肝癌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 -Treg及CD4^+CD25^+CTLA4^+ -T细胞占CD4^+T细胞的比例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分别为(19.2±3.3)%,(8.4±2.5)%;(8.6±2.2)%,(2.1±0.8)%]。原发性肝癌患者不同分期之间上述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肿瘤组织中CD4^+CD25^+CTLA4^+ -T细胞比例明显高于肿瘤患者外周血中所占的比例(分别为(87.1±4.4)%,(57.3±3.3)%)。结论调节性T细胞在原发性肝癌患者中的数量分布与肿瘤临床分期有明显关系,CD4^+CD25^+调节性T细胞数量的增多可以作为判断侵袭性、进展的一个潜在重要指标。
- 庞春王海颖韩风丁月超
- 关键词:肝细胞癌CD4^+CD25^+调节性T细胞流式细胞术免疫抑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