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丁原明

作品数:52 被引量:181H指数:8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政治法律军事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6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5篇哲学宗教
  • 3篇政治法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社会学
  • 1篇军事
  • 1篇文化科学
  • 1篇历史地理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10篇儒学
  • 10篇黄老
  • 9篇哲学
  • 7篇之学
  • 7篇黄老之学
  • 6篇道家
  • 5篇淮南子
  • 5篇《管子》
  • 5篇《淮南子》
  • 4篇儒家
  • 4篇齐文化
  • 4篇子思
  • 4篇文化
  • 4篇老学
  • 4篇老子
  • 4篇黄老学
  • 3篇道教
  • 3篇道论
  • 3篇心性
  • 3篇心性学

机构

  • 52篇山东大学
  • 1篇北京物资学院
  • 1篇南京大学
  • 1篇兰州大学
  • 1篇烟台师范学院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吉林省社科院

作者

  • 52篇丁原明
  • 1篇赵守正
  • 1篇胡家聪
  • 1篇李衡眉
  • 1篇郑杰文
  • 1篇李学勤
  • 1篇张秉楠
  • 1篇吴蕊

传媒

  • 7篇管子学刊
  • 6篇文史哲
  • 5篇孔子研究
  • 5篇山东社会科学
  • 3篇理论学刊
  • 3篇东岳论丛
  • 3篇商丘师范学院...
  • 2篇齐鲁学刊
  • 2篇中国哲学史
  • 2篇发展论坛
  • 2篇中共济南市委...
  • 1篇中华文化论坛
  • 1篇哲学研究
  • 1篇周易研究
  • 1篇安徽大学学报...
  • 1篇人文杂志
  • 1篇东方论坛(青...
  • 1篇2006年儒...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0
  • 2篇2008
  • 6篇2007
  • 5篇2006
  • 2篇2005
  • 2篇2004
  • 3篇2003
  • 3篇2002
  • 1篇2001
  • 2篇2000
  • 4篇1999
  • 1篇1997
  • 4篇1996
  • 4篇1995
  • 3篇1994
  • 2篇1993
  • 1篇1992
  • 1篇1991
5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子张之儒对原始儒学的继承与偏离被引量:5
1994年
子张之儒,韩非列为儒家八派之首。然而,孔子批评“师也过”(《论语·先进》),孟子说他只得“圣人之一体”(《孟子·公孙丑上》),而荀子则斥他为“贱儒(《荀子·非十二子》)。这是为什么呢?在我看来,其主要原因就是子张之儒在继承孔子的基本思想宗旨的同时,又对孔子的某些思想作了能动地发展,从而偏离了原始儒学所遵循的精神。本文即根据这一认识,就子张之儒对原始儒学继承与偏离的问题作些粗浅论述。
丁原明
关键词:原始儒学孔子中庸孔子思想社会行为规范《太平御览》
论墨家的经济伦理思想被引量:2
2000年
墨家经济伦理思想的特色,在于始终贯串着经济人与道德人、经济价值与道德价值的统一。它通过对劳动和节俭的双重思考,揭示了劳动和节俭既是一个经济学范畴,又是一个道德价值范畴。通过对物质利益关系的双重思考,指出人类物质利益关系的处理,既是一个经济学的分配问题,又是一个道德价值取向问题,并强调在这种关系的处理中坚持“义”的“利”导向、“利”的“义”导向、公利与私利相统一的原则。墨家的经济伦理思想,是其理性主义的外向型思维和独特的功利主义观照和渗润的结果。
丁原明
关键词:节俭墨家经济伦理思想
汉初儒家对原始儒学的综合与拓展被引量:9
1999年
以陆贾、贾谊、韩婴为代表的汉初儒家,在行仁义、尚礼治及重人为的天人观方面,是一本孔子而综合了孟、荀的思想。但汉初儒学不是对原始儒学的简单复制,而是根据当时社会实践的选择和思想界多元并存的情况进行了拓展,从而表现出行仁义而不废“道术”、尚礼治而不废法治、重人为而不废“天人感应”的思想庞杂的特点。汉初儒家是从原始儒家到汉代新儒家的过渡环节,它既推动了汉代的思想融合,又为董仲舒重铸儒学做了铺垫。
丁原明
关键词:原始儒学原始儒家汉初陆贾黄老学天人观
《文子》与《淮南子》思想之异同被引量:8
1994年
《文子》与《淮南子》都是反映秦汉黄老之学的著作。《文子》的道论偏重于考察“道”的实体,《淮南子》则偏重于探索“道”的历程;《文子》的无为论着眼于对老子“无为”的改造,《淮南子》的“无为”刚突出了人的主体性内容;《文子》在融合百京之学方面,坚持以道为主,兼取各家;而《淮南子》则表现了儒道整合的倾向。《文子》与《淮南子》的思想异同,既展示了秦汉黄老之学的演化,又从思想发展的逻辑证明了《文子》的成书年代先于《淮南子》。
丁原明
关键词:《文子》《淮南子》黄老之学无为论道论主体性地位
先秦人学思想的成熟——孟于“心性学”管窥
的“仁学”奠定了古代人学理论的基本框架。但由于它具有实用化的倾向,并缺乏一种人性论上的支持和超越意识,故其未能将人之自我的主体性真正呈现出来。孟子对古代人学理论的贡献,在于他以性善论为特点的心性学诠释有关人的问题,透过“...
丁原明
关键词:人学仁学心性学
“中和”:理性与价值相统一的“合理理性”被引量:21
2004年
儒家的“中和观”主要有三层含义 ,即 :一是表征事物存在状态适中、合适、合理的观念 ,二是关于人之行动的方法 ,三是关于人之道德价值取向。其实质在于张扬了一种理性与价值相统一的“合理理性” ,即“中和理性” 。
丁原明
老子的智慧及现代价值被引量:1
1999年
在传统文化的建构中,如果说儒家是以伦理哲学见长的话,那么,道家的贡献则在于为我们的民族缔造了一种智慧哲学。它们在数千年的沧桑流变中两相辉映,互动互补,犹如双开的绚丽花朵,将中国传统哲学文化点缀得异彩纷呈。道家的智慧哲学是围绕着对“道”的阐释而展开的。...
丁原明
关键词:道法自然经验知识哲学智慧发展动因无为而无不为
葛洪神仙道教思想与黄老学的关系被引量:9
2004年
葛洪从道论、兼综百家之学和治国与治身三个方面援用了黄老学的思想和方法,他的神仙学中所以具有自然论和理性主义的色彩,可从其转承了黄老学的若干积极成分而得到解释。但若对葛洪的这种援用进行宗教追问,黄老学的思想和方法经过他的裁剪、改铸和整合,适成其神仙道教思想形成的一剂酵母,并在某些环节上为其道教思想体系的建构作了理论铺垫。
丁原明
关键词:黄老学神仙道教
墨学与齐鲁文化
1993年
中华民族文化(广义的华夏文化)是由多元的文化所组成的。这里所说的“多元”,据我的理解,一是指它包括多民族的文化,二是指它包括多地区的文化即包括多个不同的地区文化圈,三是指在每一地区文化圈内又是由以某个或某几个学术派别为表征的多个不同的文化源所组成的。整个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就是一个从多元走向一元的过程,这也就是时下学术界所称道的“多元一体”(费孝通:《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北京大学学报》
丁原明
关键词:齐鲁文化齐文化墨学地区文化文化源兼爱
论儒学在东亚工业化中的文化效应与调整被引量:1
1999年
儒学作为一种文化支持,它在东亚工业化中所产生的正面效应是:“仁爱”、“贵和”的道德观为其营造了良好的人际环境;进取有为的入世观、重俭抑奢的消费观、廉洁勤政的民本观为其提供了经营哲学;重教尚贤的教育观为其实现精英治国治企提供了人才资源。但儒学作为精华与糟粕的混生体,它具有宗法性、等级性、封闭性等先天不足。今后,它只有重新调整自己,向着个体本位的价值观和市场经济、科学与民主逼近,方可大有作为。
丁原明
关键词:儒学工业化文化效应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