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丁兰

作品数:16 被引量:43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5篇历史地理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主题

  • 5篇东周
  • 5篇镇墓兽
  • 4篇东周时期
  • 3篇考古
  • 2篇青铜
  • 2篇文化
  • 2篇巫文化
  • 2篇民族
  • 2篇出土
  • 2篇楚文化
  • 1篇学术界
  • 1篇遗存
  • 1篇遗迹
  • 1篇遗址
  • 1篇遗址发掘
  • 1篇遗址发掘报告
  • 1篇渊源
  • 1篇原始瓷
  • 1篇战国
  • 1篇战国时期

机构

  • 9篇中南民族大学
  • 5篇武汉大学
  • 4篇南京大学
  • 1篇北京联合大学
  • 1篇牛津大学

作者

  • 16篇丁兰
  • 1篇刘志云
  • 1篇吴升仁
  • 1篇涂家才
  • 1篇祁金刚
  • 1篇周志清
  • 1篇罗宏斌
  • 1篇王然
  • 1篇张莹莹

传媒

  • 5篇江汉考古
  • 5篇中南民族大学...
  • 2篇华夏考古
  • 1篇群文天地
  • 1篇武汉文博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15
  • 1篇2012
  • 1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8
  • 2篇2006
  • 3篇2004
  • 1篇2001
  • 1篇2000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试论春秋中晚期楚国在鄂东地区的军事存在被引量:6
2006年
通过对鄂东地区出土的有完整发展序列的春秋中晚期楚器的型式分析,以及与邻近地区同时期出土器物的比较,认为鄂东地区沿麻城、黄冈一线在春秋中晚期的考古学文化特征与典型楚文化特征一致,即该地区在春秋中晚期为楚国的坤舆。结合当时的历史地理情况可以看出,鄂东地区在春秋中晚期为楚国东部边境,是楚国与其东邻诸国争战的前沿;目前发现的鄂东地区麻城、黄冈一线的春秋中晚期遗存与楚国在该地区的军事存在有关。
丁兰
关键词:春秋中晚期楚文化军事存在
东周时期青铜方座与楚式“镇墓兽”关系探讨被引量:2
2015年
东周时期的部分墓葬中出土了一种带盝顶的青铜方座,盝顶中央有青铜管柱,时代从春秋早期前段延续至战国早期。楚式"镇墓兽"为春秋中期至战国晚期楚墓中常见的漆木类丧葬器物,其器形一般为带盝顶的方体底座,其上榫接人、神或鸟兽躯首,绝大部分头顶插鹿角。本文通过分析二者在器形、纹饰、分布区域等方面的特征,结合相关铭文资料,认为随葬青铜器座为东周时期跨族群的大区域文化现象,该器物的使用从春秋早期前段延续至战国早期。春秋中期晚段,楚人吸收这一文化的部分因素形成独具特色的楚式"镇墓兽",楚式"镇墓兽"的基本构型可能渊源于青铜器座,二者有着相同的功用,即引载墓主人的灵魂升天。
丁兰张莹莹
关键词:渊源
楚式“镇墓兽”与现代牌位关系考被引量:2
2011年
东周时期的楚墓中常随葬一种漆木器,目前学术界称之为镇墓兽(如图一),因其仅见于楚墓中,本文采用楚式“镇墓兽”之称。其构型虽因时空差异而有所变化,但一般是以底座、榫接其上的人或神体和插于顶部的鹿角三部分组成。
丁兰
关键词:镇墓兽东周时期学术界
当代法国田野考古发掘方法与技术被引量:6
2006年
本文以在法国具体从事田野考古发掘和室内整理的工作实践为基础,结合相关国外考古书籍,对目前法国所流行的考古发掘方法与技术作一概括性介绍,并与中国当代田野考古发掘方法与技术进行了对比研究。
丁兰
关键词:田野考古
战国末期楚墓随葬陶器的区域特征被引量:5
2004年
文章通过对战国末期楚墓随葬陶器的研究 ,依据陶器组合及器形的差异 ,将该时期楚墓划分为五个区域 ,认为各区域在保持总体特征的一致性的同时 ,区域性特征也是明显的 。
丁兰
关键词:战国时期陶器文化内涵楚文化
楚墓出土鸟架鼓研究被引量:1
2023年
楚墓出土的82件鸟架鼓存在明显的时期、区域、等级、头向方面的差异,大样本背景下,统计学Jaccard相似系数、Phi相关系数和卡方检验分析成果表明,楚墓出土的漆木器鸟架鼓、镇墓兽、木俑、飞鸟两两共出存在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正相关关系,其共出比例随着墓主人身份等级升高而明显增加。结合文献我们认为楚墓鸟架鼓是文献所记“楚之衰也,作为巫音”的物化表现,其与镇墓兽、木俑、飞鸟等器物共同构成了楚地巫文化的重要内容。
丁兰蓝云飘林语秾朱荆
关键词:考古类型学
试论楚式“镇墓兽”与东周时期楚民族的巫文化被引量:7
2008年
东周时期南方楚地巫风炽盛,巫术的执行者巫觋在楚国社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本文运用考古和文献资料,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楚墓出土的漆木器"镇墓兽"为楚国巫觋死后载魂升天法器的新说,并进一步分析认为战国时期楚地不仅巫文化分布范围广,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巫术与政治权力结合的现象。
丁兰
关键词:巫文化
鄂东楚墓出土原始瓷和印纹硬陶器现象与民族文化融合被引量:6
2010年
战国时期原始瓷和印纹硬陶器主要见于吴越文化分布区,而战国中期楚国的鄂东地区随葬这类器物的墓葬陡增。鄂东地区此类器物在器形和纹饰等方面与典型吴越地区的同类器物特征一致。其墓葬葬制的多元考古学文化特征反映了楚文化的开放性和楚民族文化共同体的多元性,同时也从一个方面展现了民族文化融合的层级性特征。
丁兰
关键词:原始瓷民族文化融合
“颛顼死即复苏”神话考释
2012年
目前发现的部分东周时期青铜水器上所刻的鱼、蛇和巫觋祭祀图案的主题,与文献所记颛顼于蛇化为鱼之时"死即复苏"神话的内容是一致的。此类青铜器的图案是对《山海经》"颛顼死即复苏"过程的借用,藉此象征随葬该器物的墓主人通过此类巫事活动能如颛顼一样得以复生。
丁兰
关键词:东周
楚式“镇墓兽”特征综论被引量:8
2010年
楚式"镇墓兽"是楚墓中特有的随葬器物,反映了楚人特殊的葬俗和文化心理。本文探讨了楚式"镇墓兽"因时代、地域和墓主人身份差异而存在的演变规律,并依据其器型特征进一步认为楚式"镇墓兽"的构型为多层意象的综合体,其功用之一为引魂升天。
丁兰
关键词:历时性共时性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