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龚海华

作品数:4 被引量:17H指数:2
供职机构:扬州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化学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理学

主题

  • 2篇镀层
  • 2篇化学镀
  • 2篇化学镀层
  • 1篇氧化膜
  • 1篇内应力
  • 1篇镍-磷
  • 1篇微观结构
  • 1篇稀土
  • 1篇稀土添加剂
  • 1篇相结构
  • 1篇离子注入
  • 1篇耐蚀
  • 1篇耐蚀性
  • 1篇晶态
  • 1篇开裂
  • 1篇拉曼
  • 1篇拉曼光谱
  • 1篇光谱
  • 1篇非晶
  • 1篇非晶态

机构

  • 3篇扬州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作者

  • 3篇龚海华
  • 3篇靳惠明
  • 2篇周小卫
  • 1篇高吉成
  • 1篇张骥群
  • 1篇李露
  • 1篇陈计涛
  • 1篇张林楠

传媒

  • 2篇扬州大学学报...
  • 1篇化工学报

年份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不同pH值下制备的镍-磷化学镀层相结构及热稳定性被引量:5
2009年
在硫酸镍体系中,pH值为4.5、5.5和6.5的情况下分别制备出3种镍-磷化学镀层,目的在于研究pH值变化对镀层微观结构、内应力水平及热稳定性的影响。采用激光弯曲(LC)应力测量方法对3种镍-磷镀层的应力值进行测量;用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ICPM)测量镀层中的磷含量;用扫描电镜(SEM)和配备能量散射谱的透射电镜(TEM/EDS)对镀层的表面形貌及内部相结构进行观测;用差热分析仪(DSC)对镍-磷镀层在高温下的相变规律及热稳定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pH值为4.5和6.5时制备的镍-磷镀层分别为完整的非晶态和纳米晶结构;pH值为5.5时制备的镍-磷镀层为部分非晶态与纳米晶的混合结构,并且该镀层具有介于前两种镀层之间的P含量及内应力水平。pH值为5.5时制备的镍-磷镀层在经历250℃热处理时发生明显的开裂,TEM测试表明微裂纹起源于Ni/Ni-P相界面;而pH值为4.5和6.5时镍-磷镀层所表现出的高热稳定性分别在于前者更低的拉应力水平及后者的充分的纳米晶结构。pH值为6.5时制备的镍-磷镀层虽然有最高的拉应力值,但其内部充分细小的纳米晶结构会有效避免局部应力集中的发生。此外镀层中可能存在的"反Hall-Petch效应"也是其耐热性能好的原因之一。
靳惠明龚海华周小卫张林楠
关键词:非晶态开裂化学镀镍-磷
离子注镧对镍氧化膜生长及其膜内应力的影响
2011年
对纯镍及其表面离子注镧样品在900℃空气中的恒温氧化规律进行研究.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NiO膜的微观形貌和结构进行测试.用激光拉曼(Raman)光谱仪和X射线衍射仪(XRD)对2种样品表面氧化膜的应力状态进行测量.用次级离子质谱仪(SIMS)对氧化膜内元素Ni、O和La的深度分布情况进行测量.结果表明:离子注镧显著降低了镍的恒温氧化速率,细化了表面NiO膜的晶粒尺寸;同时将氧化膜的生长由注镧前Ni2+阳离子的向外扩散转变为注镧后O2-阴离子的向内扩散为主.X射线衍射和激光拉曼光谱测量均反映出注镧引起的膜内应力降低效应,并且结合氧化膜内应力深度分布的不均匀性及膜生长过程中存在的稀土元素效应,对2种应力测量结果之间存在的偏差进行了细致分析.
陈计涛靳惠明龚海华高吉成张骥群李露
关键词:氧化膜离子注入拉曼光谱
CeO_2对Ni-P化学镀层微观结构及其耐蚀性能的影响
2010年
研究纳米稀土添加剂(CeO2)对Ni-P镀层微观结构及其性能的影响,特别是耐蚀性.在前期试验配方的基础上,在低碳钢基体表面制备Ni-P/CeO2化学复合镀层.利用超声波振荡使纳米粉充分分散;利用环境扫描电镜(ESEM)观察镀层晶粒微观形貌及浸泡试验条件下的腐蚀形貌;利用透射电镜(TEM)观察时效热处理后的晶粒结构;采用能谱(EDS)测量对镀层进行化学成分分析;利用恒电位仪进行Tafel极化曲线测定.研究结果表明,稀土添加能有效提高化学镀层的P含量(w(P)>10%),晶粒细化且呈非晶态,孔隙率降低,耐蚀性提高;由于沉积时纳米稀土颗粒与Ni,P合金化共沉积,并与基体有效扩散,填充在位错、晶界、孔隙等缺陷处,钉扎位错滑移,间隙处生成致密氧化物CeO2,故能有效提高镀层的致密度和耐蚀性.
周小卫靳惠明龚海华
关键词:稀土添加剂复合化学镀耐蚀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