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佑然

作品数:6 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天文地球

主题

  • 4篇耀斑
  • 4篇光谱
  • 3篇太阳
  • 2篇太阳光
  • 2篇太阳光谱
  • 2篇太阳塔
  • 2篇光谱观测
  • 1篇英文
  • 1篇日珥
  • 1篇射电
  • 1篇数据集
  • 1篇速度场
  • 1篇太阳耀斑
  • 1篇谱线
  • 1篇微波
  • 1篇光谱仪
  • 1篇SN
  • 1篇C5
  • 1篇CCD
  • 1篇CCD成像

机构

  • 6篇南京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国...

作者

  • 6篇黄佑然
  • 6篇方成
  • 4篇尹素英
  • 2篇朱振国
  • 1篇丁明德
  • 1篇傅其骏
  • 1篇季国平
  • 1篇胡菊

传媒

  • 3篇天文学报
  • 2篇南京大学学报...
  • 1篇天文学进展

年份

  • 1篇1999
  • 1篇1997
  • 1篇1995
  • 2篇1994
  • 1篇1991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太阳二维光谱观测研究的进展和展望(英文)被引量:2
1995年
论述了太阳二维光谱观测和研究的重大意义,综述了二维光谱观测技术和仪器的进展,特别介绍了应用CCD的成像光谱仪的最近发展。文中还介绍了近年来二维光谱观测研究所取得的一些新结果,展望了未来观测技术和课题研究的发展前景。
方成黄佑然
关键词:光谱仪太阳耀斑日珥光谱观测
太阳塔二维光谱数据集录系统的研制
1994年
本文介绍新近在南京大学太阳塔研制成功并投入正常工作的二维光谱数据集录系统.该系统应用电荷耦合器件(以下简称CCD)和计算机等先进光机电技术,可在作太阳光谱观测时,自动对日面局部区进行扫描、实时数据采集、存储,从而得到数字化的一维太阳光谱.其时间分辨率高:对1'×2'日面区获得波长范围6~8A的二维光谱所需时间仅10s;光谱分辨率为10万—13万.本文着重叙述该系统的设计和特点.并给出一个应用实例.
朱振国黄佑然薛吟章高修发方成
关键词:CCD太阳塔太阳光谱
南京大学太阳塔CCD成像光谱观测系统和初步观测结果被引量:1
1994年
本文介绍南京大学太阳塔的CCD成像光谱观测系统的结构、工作方式,给出了该系统的一些性能测试结果.作为应用该系统的实例,文中给出了根据该系统观测的二维光谱资料,经处理得到的一个Ha耀斑在线心和不同偏带处单色像的变化过程、该耀斑的亮度场轮廓图和速度场轮廓图.
黄佑然方成朱振国薛吟章高修发尹素英胡菊季国平
关键词:太阳光谱观测
1993年3月19日SN/C5.6级耀斑的二维光谱分析
1999年
利用南京大学太阳塔的CCD二维成像光谱观测系统,于1993年3月19日得到了一个SN级耀斑区域的Hα光谱资料.由线心强度分布显示,该耀斑带有三个明显发射区,它们的形态、结构、演化情况都不同;而线翼呈现明显的红不对称性.基于Hα谱线的红不对称性,我们导出了两维色球速度场,结果发现不同区域具有不同速度,有的区域向下最大速度可达30~40km/s,而有的区域只有10km/s左右;此外,色球物质向下运动的持续时间也不等,有的仅约1min,而有的长达6min之久.最后我们还证实了红不对称性仅发生在线翼,而线心几乎无位移.
尹素英方成丁明德黄佑然高修发
关键词:太阳耀斑速度场
1993年10月2日耀斑的H_α、微波和硬X射线暴的综合分析
1997年
本文介绍1993年10月2日发生的一个1N/C6.5级耀斑多波段观测的结果.综合比较了耀斑的单色象,Hα波段工维光谱,2840兆赫微波爆发和硬X射线爆发资料.得到Hα单色象上不同亮核的强度变化,与微波及硬X射线暴的时间轮廓比较,给出了色球耀斑区亮度场的演化,对照磁图确定了耀斑区的磁场位形,从而对该耀斑产生和加热提出了一种可能的解释.
黄佑然方成傅其骏钱宏文尹素英
关键词:耀斑微波太阳光谱
1982年12月30日1N/M7.1耀斑结构的探讨
1991年
本文分析了1982年12月30日No.4033号活动区中的一个1N/M7.1级耀斑的光谱、微波和硬X射线爆发资料.由谱线不对称性估计了物质的速度,并估计这可能是一次耀弧事件;由其微波爆发和硬X射线爆发特性,对耀斑区的磁场强度和结构作了估算和分析.发现同一耀斑环系中先后有多次微波爆发,且高频爆发相对于低频爆发的迟后时间愈来愈短.这可用每次爆发后耀斑环中磁力线挠率变小来解释.
黄佑然尹素英方成
关键词:耀斑太阳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