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鲁雅琴

作品数:53 被引量:359H指数:12
供职机构:兰州大学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甘肃省卫生行业科研计划项目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学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0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 3篇科技成果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0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 1篇文化科学
  • 1篇文学

主题

  • 12篇缺血
  • 8篇卒中
  • 8篇脑梗
  • 8篇急性
  • 6篇再灌注
  • 6篇缺血再灌注
  • 6篇脑梗死
  • 6篇脑缺血
  • 6篇脑缺血再灌注
  • 6篇脑卒中
  • 6篇梗死
  • 6篇灌注
  • 5篇血性
  • 5篇再灌注损伤
  • 5篇综合征
  • 5篇脑缺血再灌注...
  • 4篇鼠脑
  • 4篇鼠脑缺血再灌...
  • 4篇缺血性脑卒中
  • 3篇预后

机构

  • 50篇兰州大学第一...
  • 8篇兰州大学
  • 8篇兰州医学院第...
  • 2篇甘肃省中医院
  • 1篇甘肃中医药大...
  • 1篇兰州大学第二...
  • 1篇延安大学
  • 1篇北京协和医院
  • 1篇甘肃省妇幼保...
  • 1篇宁夏回族自治...
  • 1篇新疆生产建设...
  • 1篇甘肃省康复中...
  • 1篇西安市第一医...

作者

  • 53篇鲁雅琴
  • 29篇陈军
  • 27篇刘宁
  • 27篇王颖
  • 19篇杨奎
  • 18篇陈江君
  • 12篇谷有全
  • 9篇何忠芳
  • 8篇蒋珍秀
  • 7篇王天红
  • 6篇武新安
  • 6篇刘琦
  • 4篇陈小明
  • 2篇马娟
  • 2篇宋焱峰
  • 2篇梁莉
  • 2篇雒彧
  • 2篇李晓光
  • 2篇谢莉红
  • 2篇王文己

传媒

  • 4篇中国医院药学...
  • 3篇卫生职业教育
  • 2篇中国康复理论...
  • 2篇中国老年学杂...
  • 2篇国外医学(医...
  • 2篇西部医学
  • 1篇中华神经科杂...
  • 1篇智慧健康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中风与神经疾...
  • 1篇吉林医学
  • 1篇中国急救医学
  • 1篇中华物理医学...
  • 1篇中华放射学杂...
  • 1篇临床内科杂志
  • 1篇中成药
  • 1篇中国新药与临...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中国药房
  • 1篇中国康复医学...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21
  • 3篇2019
  • 3篇2018
  • 4篇2017
  • 7篇2016
  • 4篇2015
  • 4篇2014
  • 7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1
  • 6篇2010
  • 2篇2009
  • 3篇2007
  • 3篇2006
5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甘肃地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卒中认知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8
2017年
目的调查缺血性卒中患者对卒中危险因素、预警症状及溶栓治疗认知情况,并探索影响卒中认知的相关因素。方法自2015年3月至2015年9月期间,使用结构式问卷横断面调查缺血性卒中患者对卒中的认知,分析卒中认知与可能影响卒中认知的相关因素,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回归分析探索影响缺血性卒中患者卒中认知的因素。结果共调查了138例就诊于兰州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的缺血性卒中患者,年龄(63.53±11.41)岁,男性89例(60.1%)。认知率最高的卒中危险因素是高血压(64.5%),卒中症状是偏侧肢体无力(60.1%);知道溶栓治疗5.8%,知道溶栓治疗时间窗为1.4%。单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文化程度与识别3个及以上卒中危险因素(P=0.036)和卒中症状(P=0.042)、知道溶栓治疗(P=0.045)及时间窗(P=0.017)都有关。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发病时能识别卒中症状(OR=0.252,P=0.012)是识别3个及以上卒中危险因素的独立预测因素;使用非正规降压药物(OR=1.344,P=0.024)和发病后急诊转运途径(OR=0.662,P=0.05)是识别3个及以上卒中症状的独立预测因素;发病时能识别卒中症状(OR=2 249.238,P=0.032)是知道卒中溶栓治疗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对卒中危险因素、症状及溶栓治疗的认知率低,更高的文化程度和卒中高认知率有关。
刘琦陈万强王颖陈小明鲁雅琴
关键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院前延迟影响因素
头痛宁胶囊治疗偏头痛临床观察被引量:18
2013年
目的观察头痛宁胶囊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90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给予头痛宁胶囊、氟桂利嗪胶囊和头痛宁胶囊联合氟桂利嗪胶囊,治疗28天,观察治疗前后患者头痛程度及血清中电解质、血浆中5-羟色胺(5-HT)、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浓度的变化。结果与治疗前相比,3组头痛程度均有缓解,且血钾、CGRP浓度降低及血镁离子、5-HT浓度升高,联合组优于头痛宁组与氟桂利嗪组(P<0.05),头痛宁组与氟桂利嗪组相比较症状体征及上述生化指标浓度差异相当(P>0.05)。3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头痛宁组与联合组差异相当(P>0.05)。结论头痛宁胶囊可以改善偏头痛患者的头痛程度,且不良反应少,其机制可能与降低血清中钾离子浓度、升高镁离子浓度及降低血浆CGRP浓度、升高5-HT浓度有关。
马娟刘宁陈军鲁雅琴杨奎陈江君
关键词:偏头痛头痛宁胶囊血清电解质5-羟色胺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Notch信号通路在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后促进脑缺血区血管新生过程中的作用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探讨Notch1信号通路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移植后促进脑缺血区血管新生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分离、培养SD大鼠MSCs,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模型,将试验分为正常组、脑缺血后MSCs移植组、脑缺血后MSCs移植+rh NF-κB组、脑缺血对照组。脑组织冰冻切片行Ⅷ因子免疫组织荧光染色检测各试验组MSCs移植1、4、7、14 d后缺血皮质区微血管数量。Western印迹检测各试验组MSCs移植1、4、7、14 d后缺血皮质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165、Notch1、Hes1蛋白表达。结果缺血对照组、MSCs移植组和MSCs移植+rh NF-κB组在各时间点微血管数量及VEGF165、Notch1、Hes1蛋白表达均显著高于正常组,从第14天起开始下降,3组的微血管数量及VEGF165、Notch1、Hes1蛋白表达依次上升,差异显著(P<0.01)。结论 MSCs移植可促进缺血区新生血管的形成,并可通过激活Notch信号通路促进缺血皮质区VEGF165的表达,从而促进缺血区的血管新生。
刘琦魏璐珊王颖杨玉生鲁雅琴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血管新生
卒中一、二级预防中抗栓药物应用及危险因素控制状况调查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调查我院住院的卒中患者抗栓药物应用及危险因素控制的现状,为卒中患者做好一、二级预防提供参考。方法:对急性脑梗死和脑出血患者的出院带药(方案)进行用药指导,同时前瞻性调查其入院之前抗栓药物的应用及卒中危险因素控制状况,计算危险因素的累积数目和单个危险因素的百分比。结果:入选患者共200例,入院前使用抗栓药物者占49%,其中以规范的剂量和频次服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者占59.2%,坚持服药率为49%;在所调查的危险因素中,高血压(79.5%)、纤维蛋白原升高(70.5%)、糖尿病(34%)名列前3位,血脂异常者占23.5%,生活方式中吸烟(31.5%)位居第一;合并高血压者血压控制达标率为31.4%;合并糖尿病者空腹血糖控制理想(4.4~6.1mmol.L-1)、良好(6.2~7.0mmol.L-1)、差(>7.0mmol.L-1)的比例数分别为8.8%,33.8%,32.4%,余为未监测及未治疗者,非空腹血糖控制理想(4.4~8.0mmol.L-1)、良好(8.1~10.0mmol.L-1)、差(>10.0mmol.L-1)的比例数分别为3%,22.1%,50%,余同上。结论:我院卒中患者抗栓药物的应用及危险因素控制现状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血压、血糖和血脂的控制达标率较低、用药不规范、监测不及时等方面,临床医生、药师应当依照临床指南要求对卒中患者给予正确、全面的指导,以提高药物治疗的依从性和有效性。
何忠芳刘宁鲁雅琴陈军陈江君谷有全闫柏灵武新安
关键词:卒中抗栓药物
血清超敏CRP及尿酸与Ⅱ型糖尿病合并脑梗塞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20
2014年
目的 研究血清超敏CRP、尿酸与Ⅱ型糖尿病合并脑梗塞(DMCI)在颈动脉斑块稳定性、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梗塞灶面积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2年7月~2013年4月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的227例首次发病的急性脑梗塞患者,其中糖尿病合并脑梗塞组90例,非糖尿病脑梗塞组137例.所有患者均行颈动脉彩超检查有无斑块及斑块稳定性,行头颅MRI检查,行NIHSS评分,并测定超敏CRP、尿酸含量.结果 糖尿病合并脑梗塞组超敏CRP、尿酸含量高于非糖尿病脑梗塞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DMCI患者中,不稳定斑块组和稳定斑块组、神经功能中重度缺损组和轻度缺损组、大面积梗塞组和小梗塞组相比,超敏CRP、尿酸水平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敏CRP、尿酸水平可反映DMCI患者颈动脉斑块稳定性、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脑梗塞面积大小.
郝攀刘宁陈军鲁雅琴陈江君王颖梅露露
关键词:脑梗塞超敏CRP尿酸
药师对缺血性脑卒中二级预防用药依从性和危险因素控制的干预被引量:12
2018年
目的:评价药师的干预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二级预防用药依从性和危险因素控制达标情况的影响。方法:前瞻性地入选某院神经内科收住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由医生常规进行疾病的药物治疗及二级预防的指导。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出院时由专职临床药师对出院带药(方案)编写用药教育材料和床旁讲解。出院后6个月由专职临床药师对2组患者进行电话随访。结果:共纳入210例患者,剔除失访脱落19例,最终纳入191例,其中干预组97例,对照组94例。2组患者出院后6个月随访时:(1)抗血栓药物使用的依从性:干预组有依从性较高的趋势,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2)他汀类药物使用的依从性:干预组的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3)降压药物使用依从性及血压监测和达标的情况:干预组降压药物的使用依从性与对照组相比,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进行持续血压监测及达标的患者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4)降糖药物使用依从性及血糖监测和达标的情况:干预组降糖药物的使用依从性和血糖监测的患者与对照组相比,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血糖达标的患者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5)出现药物不良反应、死亡及复发的例数,2组无差异。结论:通过临床药师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用药指导的干预,提高了二级预防用药依从性和危险因素的控制达标率。
何忠芳鲁雅琴王颖陈军陈江君刘宁王晓霞陶丽君陶丽君陶丽君成文媛
关键词:缺血性卒中用药依从性干预药师
还原型谷胱甘肽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
鲁雅琴陈军严祥万旭辉刘宁宋焱峰吴多明
一、任务来源:该课题系自选课题二、应用领域和技术原理: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问题,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及其制剂自问世以来,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被广泛应用于临床。该课题选择健康雄性SD大鼠50只随机分...
关键词:
关键词:还原型谷胱甘肽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局灶性
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血清和脑脊液抗神经节苷脂抗体检测的临床意义
杨奎陈军刘宁陈江君鲁雅琴谷有全王颖李晓光赵燕环
2012年9月 7日,由甘肃省科技厅组织,兰州大学主持,邀请有关专家组成鉴定委员会,对兰州大学第一医院完成的"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血清和脑脊液抗神经节苷脂抗体检测的临床意义"课题进行科技成果鉴定。与会专家听取了课题组的汇报...
关键词:
关键词:格林巴利综合征急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炎
脑心通胶囊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陈军鲁雅琴吕海宏杨奎陈江君王颖刘宁
一、课题来源:该课题属自选项目,自筹经费约12000元。二、应用领域和技术原理:脑梗死为脑血管病的常见类型,是中、老年人常见病,以发病率、致残率、病死率和复发率高严重危害着人们的健康。目前临床上处理脑缺血性损伤的原则是尽...
关键词:
关键词:脑心通胶囊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丹参多酚酸盐辅治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观察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观察丹参多酚酸盐辅治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脑卒中患者8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神经内科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丹参多酚酸盐治疗,在治疗前后采用简易智能量表(MMSE)评定认知功能,采用改良长谷川痴呆量表(HDS-R)评定定向力,采用蒙特利尔量表(MoCA)评定日常生活能力。结果治疗后治疗组MMSE评分及HDS-R评分均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2组MoCA评分均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MMSE评分及HDS-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MoC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多酚酸盐辅治能有效改善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
王颖介李璞鲁雅琴蒋珍秀
关键词:丹参多酚酸盐脑卒中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