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高筱雅

作品数:40 被引量:148H指数:7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天普研究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29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 3篇学位论文
  • 2篇专利

领域

  • 37篇医药卫生
  • 1篇哲学宗教
  • 1篇生物学

主题

  • 6篇血管
  • 5篇脑梗
  • 5篇脑梗死
  • 5篇脑血
  • 5篇脑血管
  • 5篇梗死
  • 4篇亚低温
  • 4篇神经保护
  • 4篇神经保护剂
  • 4篇神经元
  • 4篇皮质
  • 4篇皮质神经
  • 4篇皮质神经元
  • 4篇缺血
  • 4篇阿尔茨海默病
  • 4篇氨酸
  • 4篇剥夺
  • 3篇动脉
  • 3篇血管造影
  • 3篇血浆

机构

  • 36篇南方医科大学
  • 5篇中山大学附属...
  • 5篇天津第一干休...
  • 4篇解放军总后勤...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北京大学深圳...
  • 1篇深圳市第二人...
  • 1篇兰州军区兰州...
  • 1篇中山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茂名市人民医...
  • 1篇怀集县人民医...

作者

  • 40篇高筱雅
  • 11篇王慧杰
  • 7篇刘振华
  • 5篇李玲
  • 5篇刘亚杰
  • 4篇谢惠芳
  • 3篇吴多斌
  • 3篇胡海燕
  • 2篇邹雨汐
  • 2篇黎凯锋
  • 2篇王康玲
  • 2篇魏继鹏
  • 2篇黄如训
  • 2篇郭洪波
  • 2篇周晶
  • 2篇潘速跃
  • 1篇李杨
  • 1篇王玉理
  • 1篇张马辉
  • 1篇邵玉凤

传媒

  • 6篇中华神经医学...
  • 3篇中国医药指南
  • 2篇中国神经精神...
  • 2篇感染、炎症、...
  • 1篇中风与神经疾...
  • 1篇实用预防医学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广东医学
  • 1篇中国药师
  • 1篇热带医学杂志
  • 1篇解放军保健医...
  • 1篇临床和实验医...
  • 1篇中国脑血管病...
  • 1篇国际精神病学...
  • 1篇国际脑血管病...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中华保健医学...
  • 1篇南方医学教育
  • 1篇中国医学前沿...
  • 1篇解放军医药杂...

年份

  • 2篇2024
  • 3篇2023
  • 1篇2019
  • 3篇2018
  • 3篇2016
  • 4篇2014
  • 4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4篇2009
  • 4篇2008
  • 4篇2007
  • 2篇2005
  • 2篇2004
4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依达拉奉联合丁苯酞对脑梗死患者血浆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和D-二聚体水平的影响被引量:36
2016年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联合丁苯酞对脑梗死患者血浆B型脑钠肽前体(NT-pro BNP)和D-二聚体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湛江农垦第二医院2014年6月—2015年6月确诊的急性脑梗死102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予抗栓及对症支持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采用依达拉奉联合丁苯酞治疗,对照组采用依达拉奉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及不同脑梗死面积NT-pro BNP和D-二聚体水平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NT-pro BNP和D-二聚体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后观察组NT-pro BNP和D-二聚体水平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两组大面积脑梗死、非大面积脑梗死NT-pro BNP和D-二聚体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达拉奉联合丁苯酞可降低脑梗死患者NT-pro BNP和D-二聚体水平,从而减小脑梗死的面积,达到有效治疗脑梗死的效果。
梁跃雄常大川曹丽高筱雅
关键词:丁苯酞依达拉奉D-二聚体
体外培养原代皮质神经元糖氧剥夺/复糖复氧模型筛选与亚低温有联合作用的神经保护剂
<正>保护缺血半暗带区细胞是大面积脑梗死治疗的主要目标。目前的神经保护剂在临床转化方面均遇到了障碍,这是由于一种药物靶点过于单一,不能对复杂的缺血级联产生有效应的结果。治疗性低温用于治疗脑梗死疗效有限,并且还有许多副作用...
高筱雅潘速跃黄建欧胡亚芳顾勇祝淑贞黄凯宾陈金玉
文献传递
改良ABCD^2评分与前循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脑血管狭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探讨前循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改良ABCD2评分与脑血管狭窄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全脑血管造影的64例前循环TIA患者,根据改良ABCD2评分分为低危组(19例)、中危组(25例)、高危组(21例),分析患者脑血管形态学特点与各组的相关性。结果高危组患者中,重度狭窄及闭塞患者比例明显高于低危组及中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危组患者出现多支脑血管狭窄的比例高于低危组及中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各组患者血管狭窄的分布部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循环TIA的患者随改良ABCD2评分的增加,脑血管狭窄程度及出现多支血管狭窄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
贺月高筱雅刘振华叶杰明韩莉娜
关键词: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全脑血管造影脑血管狭窄
3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运动前后血糖变化被引量:3
2005年
王慧杰高筱雅王爱青
关键词:糖尿病运动疗法
在不同时间窗应用动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观察被引量:8
2010年
目的观察颈内动脉(ICA)、大脑中动脉(MCA)和椎-基底动脉(VBA)闭塞致急性脑梗死患者不同时间窗动脉溶栓治疗的疗效。方法分别对19例发病〈6h及21例发病6~9h不同血管(ICA12例MCA18例,VBA10例)闭塞患者,根据头颅磁共振灌注加权成像(PWI)/弥散加权成像(DWI)≥20%的急性脑梗死患者行动脉内超选择性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r-tPA)溶栓治疗。治疗前后进行卒中量表(NIHSS)评分,治疗后90d用修正Rankin量表(MRS)评价临床预后。结果溶栓后血管再通率:MCA组77.8%,VBA组5010%,ICA组33.3%,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发病〈6h组和6~9h组患者溶栓治疗后NIHSS评分比治疗前明显改善(均P〈0.05),两组间NIHSS的改善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90d时预后良好率:MCA组77.8%,ICA组41.7%,VBA组30.0%,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发生颅内出血4例,血管再闭塞1例。结论动脉溶栓治疗MCA闭塞的疗效最好,ICA闭塞次之,VBA闭塞较差。动脉溶栓时间窗〈6h与6~9h的疗效无明显差异。提示对PWI/DWI不匹配的患者,动脉溶栓治疗时间窗可放宽到9h。
王慧杰高筱雅赵秀华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动脉溶栓时间窗
过度运动性癫痫发作1例报道
2012年
患者,女,52岁,因“反复发作性行走1w,发作性愣神半天”入院.患者1w前无明显诱因突然出现发作性持续绕圈行走,不能自己控制,持续0.5~1min后自行缓解,发作时神志清楚,无肢体麻木、无力,无头晕、头痛等不适,发作后诉四肢乏力,可回忆起发作全过程,
高筱雅
关键词:运动性反复发作性肢体麻木四肢乏力发作时发作后
阿尔茨海默病药物临床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23年
阿尔茨海默病(AD)是神经系统第一大退行性疾病,但是目前尚未发现可以逆转AD病情进展的药物。本研究从AD的β-淀粉样蛋白(Aβ)级联学说、Tau蛋白学说两大发病机制出发,系统性综述已进入临床研究的抗Aβ、Tau蛋白的AD新药,阐述其临床试验发现及其作用机制,并分析其成功或失败的原因,以期为AD新药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易尚谭恒辉李润桐廖紫均温馨高筱雅
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Β-淀粉样蛋白TAU蛋白靶向药物
复杂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介入治疗初步经验
目的研究复杂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介入治疗的可行性。方法自2005年1月至2008年3月连续32例复杂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患者(34处病变)接受了球囊扩张及支架成形治疗。复杂病变包括MoriT分型C型病变(长度>10mm,或严...
刘亚杰刘振华高筱雅谢惠芳魏继鹏吴多斌
文献传递
体外培养原代皮质神经元糖氧剥夺/复糖复氧模型筛选与亚低温有联合作用的神经保护剂的研究
高筱雅
文献传递
一种基于多模态的智能交互AD筛查系统、装置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多模态的智能交互AD筛查系统、装置,包括:量表测试模块,用于生成AD筛查测试;数据采集模块,用于采集受试者完成AD筛查测试过程的多模态数据;所述多模态数据包括受试者的眼动数据、微表情数据、笔迹数据以及步...
郭洪波胡海燕董磊高筱雅王爰凯刘伯杨王康玲周晶李扬王晨阳邹雨汐邢芃芃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