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高焕文

作品数:223 被引量:2,952H指数:36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大学工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九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53篇期刊文章
  • 34篇会议论文
  • 27篇专利
  • 7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74篇农业科学
  • 12篇经济管理
  • 6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机械工程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天文地球
  • 1篇电子电信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83篇保护性耕作
  • 67篇免耕
  • 60篇免耕播种
  • 60篇耕播
  • 59篇播种机
  • 49篇免耕播种机
  • 38篇播种
  • 37篇农业
  • 32篇玉米
  • 32篇土壤
  • 31篇机械化
  • 28篇农业机械
  • 26篇耕作
  • 25篇秸秆
  • 19篇风蚀
  • 18篇农业机械化
  • 15篇开沟
  • 13篇耕作技术
  • 13篇旱地
  • 12篇深松

机构

  • 195篇中国农业大学
  • 16篇北京农业工程...
  • 12篇河北农业大学
  • 11篇中华人民共和...
  • 7篇青岛农业大学
  • 6篇北京工商大学
  • 4篇华中农业大学
  • 4篇山东农业大学
  • 3篇华南农业大学
  • 3篇内蒙古农牧学...
  • 3篇上海水产大学
  • 2篇北京农业大学
  • 2篇甘肃农业大学
  • 2篇中国农业机械...
  • 2篇内蒙古农业大...
  • 2篇中华人民共和...
  • 1篇江苏大学
  • 1篇墨尔本大学
  • 1篇北京工业大学
  • 1篇延安大学

作者

  • 221篇高焕文
  • 81篇李洪文
  • 52篇王晓燕
  • 33篇李问盈
  • 23篇姚宗路
  • 19篇毛宁
  • 18篇王树东
  • 12篇陈君达
  • 12篇罗红旗
  • 11篇冯晓静
  • 9篇张学敏
  • 9篇廖庆喜
  • 8篇何进
  • 8篇邸英良
  • 8篇韩宽襟
  • 8篇王世学
  • 8篇臧英
  • 7篇张晋国
  • 7篇李汝莘
  • 6篇蒋金琳

传媒

  • 34篇农业工程学报
  • 32篇农业机械学报
  • 17篇中国农业大学...
  • 15篇农机化研究
  • 11篇干旱地区农业...
  • 10篇北京农业工程...
  • 7篇农机科技推广
  • 4篇农业技术与装...
  • 3篇农村机械化
  • 3篇中国机械化旱...
  • 3篇中国农业工程...
  • 2篇机械工程学报
  • 2篇中国水土保持
  • 2篇2006年中...
  • 2篇中国农业工程...
  • 2篇2007年中...
  • 2篇中国农业工程...
  • 1篇农机市场
  • 1篇上海水产大学...
  • 1篇山东农机化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1
  • 3篇2010
  • 8篇2009
  • 24篇2008
  • 31篇2007
  • 23篇2006
  • 10篇2005
  • 25篇2004
  • 22篇2003
  • 8篇2002
  • 9篇2001
  • 13篇2000
  • 6篇1999
  • 9篇1998
  • 3篇1997
  • 3篇1995
2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保护性耕作条件下影响蒸发量因素的试验研究被引量:3
2006年
为分析保护性耕作条件下影响日棵间蒸发量的因素,在一年两熟地区保护性耕作条件下对影响蒸发的各因素进行田间试验研究,对10种保护性耕作模式的各参数与日棵间蒸发量的拟合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8种耕作模式条件下日棵间蒸发量与叶面积指数、地表覆盖率有较好的三次函数关系,7种耕作模式下日棵间蒸发量与地表含水率具有较好的三次函数关系,3种耕作模式下日棵间蒸发量与地表温度具有三次函数关系。保护性耕作条件下日棵间蒸发量可近似用叶面积指数、地表覆盖率或者地表含水量计算。
刘立晶高焕文李洪文金双义
关键词:保护性耕作
中国农业机械化柴油消耗趋势分析与节能的战略措施被引量:17
2007年
通过对中国农业机械动力消耗和构成分析,比较国外部分国家和国内典型农场、机械化程度较高地区的动力配备,指出按目前水平发展,全面机械化农田作业动力消耗将达到8.97kW/hm^2,比合理动力配备2.25~6kW/hm^2上限高49.5%。结合农田和非农田农业机械柴油消耗现状趋势分析,按目前消耗水平发展,到2020年实现中国耕播收机械化综合水平达到70%战略目标,柴油消耗量将达到6455万t左右。根据统计数据,针对中国农业机械在2020年机械化综合水平达到70%战略目标,建立了柴油需求量的Logistic模型,通过检验拟合精度较好。据此预测结果,提出通过实施改革耕作制度、采用节能机械等有效的节能措施,到2020年实现战略目标,中国农业机械化柴油消耗量可减少到5000万t。
张睿高焕文
关键词:农业机械化LOGISTIC模型节能措施
多年固定道保护性耕作对土壤结构的影响被引量:30
2008年
为了解决拖拉机作业机组作业时造成的土壤普遍压实,在10a连续固定道保护性耕作试验基础上,研究了固定道保护性耕作对土壤容重、孔隙度、紧实度、水分以及冬小麦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对于作物生长带,固定道保护性耕作可以降低0~20cm土层的容重6.8%,提高0~40cm土层土壤总孔隙度4.6%,降低0~30cm土层土壤紧实度31.5%,提高0~1m土层蓄水能力,在固定道占地20%的情况下,仍能提高冬小麦产量10.8%。因此,固定道保护性耕作是减少土壤压实、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小麦产量的有效耕作方式。
陈浩李洪文高焕文王晓燕何进李问盈王庆杰
关键词:保护性耕作压实土壤结构固定道
北京周边典型农田风蚀风洞试验与防治分析被引量:15
2008年
利用可移动野外风蚀风洞对北京周边典型农田进行了农田风蚀的研究。主要考察耕作制度、地表状况、风速和作物行向4种因素对风蚀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与传统翻耕对比,一年两熟免耕覆盖地和一年一熟的玉米根茬地都可以减少土壤风蚀。地表覆盖量的增加可以减少地表土壤的风蚀,覆盖量越大,减少愈明显。一年一熟区地表以玉米根茬防治风蚀为主,风向与行向平行时风蚀量最大,垂直时最小,45°时介于两者之间;风速较大时,玉米根茬的根系有较好的固土作用。最后对防治农田风蚀提出了相关对策。
冯晓静高焕文王丽洁李洪文
关键词:土壤风蚀风洞
免耕播种机两级输送排种机构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免耕播种机两级输送排种机构,属于农业机械技术领域。技术方案包括主种箱1、过渡种箱4、排种器5和排种管6等组成。其特征是在主种箱1下面加设一个一级排种器2和一级排种管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能够将...
李洪文毛宁高焕文王树东
文献传递
小型拖拉机土壤压实的有限元预测被引量:13
2001年
农业土壤的基本特征是松软和经常处于非饱和状态 ,土壤体积密度与含水率既是主要参数又是影响压实的重要因素 ,且在不断地变化。为了进行有效田间土壤压实管理 ,根据具体土壤特性 ,采用一个二维的模型 ,用有限元方法进行土壤压实预测。模型考虑了应力路径、初始土壤体积密度和含水率等 ,将土壤体积密度视为平均主应力和最大自然剪切应变的非线性函数 ,可预测小型拖拉机在非饱和土壤上通过时引起土壤体积密度的变化及应力分布情况等。在华北轻壤土的试验证明 。
李汝莘宋洪波高焕文
关键词:土壤压实有限元小型拖拉机
保护性耕作风蚀预测模型的初步研究
在分析国外模型资料的基础上,针对保护性耕作的特点,考虑到残茬覆盖对土壤含水量和地表粗糙度的影响,建立了适用于保护性耕作的风蚀预测模型。该模型以小时为步长,根据气象数据、地表土壤水分、秸秆残茬覆盖率及地表粗糙度,模拟不同耕...
臧英高焕文
关键词:保护性耕作风蚀
文献传递
秸秆覆盖对降雨入渗影响的试验研究被引量:40
2004年
为研究作物秸秆覆盖对改善农田自然降水利用效果的作用 ,采用人工降雨的方法模拟小雨、中雨和大雨 3种不同降雨强度 ,对雨后玉米、小麦秸秆覆盖地与裸地 0~ 2 0cm土层土壤含水率分布情况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 :小雨后 ,由于秸秆覆盖阻滞入渗的作用 ,秸秆覆盖地 0~ 5cm土层土壤含水率短时间内低于裸地 ,但降雨后 2 4h玉米秸秆覆盖地已与裸地持平 ,以后逐渐高于裸地 ,降雨后 5 2h小麦秸秆覆盖地已高于裸地 ,且裸地水分蒸发量高于秸秆覆盖地 ;中雨后 ,秸秆覆盖阻滞入渗作用表现在土壤 5~ 2 0cm土层 ;大雨后 ,秸秆覆盖阻滞入渗作用表现在10~ 2 0cm土层。秸秆的吸水性会暂时阻滞雨水的入渗 ,但随着时间的延长 ,以及秸秆覆盖抑制水分蒸发的作用 ,秸秆覆盖地雨水入渗效果均高于裸地 ,秸秆覆盖在降雨小的情况下仍然有利于雨水的利用。
刘立晶高焕文李洪文
关键词:秸秆覆盖降雨入渗水分蒸发
河北坝上风蚀对农田土壤肥力水平影响研究被引量:7
2007年
河北坝上地区风多风大,冬春季节降水少,使得大片农田长期处于强烈的风蚀之中。由于地表土壤养分的大量流失,农田土壤生产能力下降,导致荒漠化进程加剧。针对传统和保护性耕作农田土壤及风蚀物养分的变化,研究分析了土壤的风蚀和有机物及养分衰减的定量关系及其衰减的机理。结果表明:风蚀过程是农田土壤退化的重要路径,可以通过风蚀物中有机质和养分的含量估算农田土壤的有机质和养分的损失量。土壤风蚀过程中,保护性耕作比传统耕作可以减少风蚀量62.56%。有机质损失减少31.05%,全氮损失减少29.15%,全磷损失减少32.25%,全钾损失减少66.11%;有机质及养分主要集中在细微的土壤颗粒之中。风蚀对土壤营养物质及有机质的流失高于土壤的流失,风蚀是土壤退化的重要原因,恶化环境的同时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可以采用保护性耕作技术防止农田沙漠化和提高作物产量。
冯晓静高焕文李洪文王晓燕
关键词:风蚀土壤有机物养分
我国农业机械化综合水平发展趋势预测
以1986-2005年我国机械化耕、种、收作业水平的统计数据为依据,通过数据平滑处理,采取回归预测方法对2005-2020年我国机械化耕、种、收作业水平进行了预测。结合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环境,预测结果显示,我国2006年...
张睿高焕文
关键词:农业机械化
文献传递
共2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