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世玉
- 作品数:13 被引量:30H指数:1
- 供职机构: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地震科学联合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 长江三峡地区沉积层与基底层细结构被引量:1
- 1996年
- 叙述长江三峡地区四条地震测深剖面沉积层与基底层速度细结构的研究结果.测区西部的鄂西丘陵地区沉积盖层速度较大,总厚度为0~3km,但在秭归盆地南侧与沮水河谷沉积层厚度加大,分别为5.0与4.0km.测区东部的江汉平原区沉积盖层巨厚,达5~8km.速度明显偏小.基底面速度在整区达6km/s以上.在沉积层内部还可细分一层面,在江汉平原区深度达3~4km,而在其它地区接近地表.剖面多处为断裂所切割,断裂所经之处不仅速度等值线变化剧烈,且速度值也明显偏低.基底层以速度高并梯度小著称,层内存在三处高速异常区,分别位于黄陵背斜的西、南和东侧.它们是地壳深处玄武岩类高速物质上涌产物,估计这过程发生于黄陵背斜形成之前.由于其活动,造就或影响了基底面剧烈深度变化。
- 胡鸿翔边银菊高世玉
- 关键词:断裂带长江沉积层
- 1976年唐山大地震的地震波动力学前兆及其物理机理
- <正>1976年唐山大地震是在华北地堑系六七十年代地震活跃期内最后发生的7级以上地震,震前该区已经开展了一些地球物理观测;该地震强度最大,地面伴生现象十分丰富。因此,深入研究该地震和各种前兆及其机理,在一个长时期内仍是地...
- 高世玉杨晨宋彦云
- 文献传递
- 反演折射界面起伏的递推方法及其实验检验
- <正>对地震折射剖面资料的解释,希望有简捷准确的方法。目前计算机的广泛使用,使得大量计算能在短时间内完成,这使得新的反演方法代替经典反演方法成为可能。传统的反演方法存在着各种缺陷,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新的反演方法,并对此方法...
- 张慧民冯永革高世玉
- 文献传递
- 区域震相强度比──岩石层热状态的有效指示
- 1995年
- 本文根据白家疃台60年代以来的短周期地震记录图,分析了区域震相的强度比。研究表明:Sn/Lg波的强度比与波传播路径上岩石层热结构、热状态及强地震活动等均有相关性,并就这种相关性对于强地震成因及其预测研究的直接意义进行了讨论。
- 高世玉张廉强唐天明付昌洪
- 关键词:岩石层
- 长江三峡地区基底层横向不均匀性
- 1997年
- 对三峡地区的Pg波非纵观测资料用地震层析成象方法进行了计算处理并对解释结果作了分析。简要阐述了地震层析成象处理方法、地震走时数据的采集与分析等。基底面成象图给出了许多有意义的信息:该测区低速区的形成主要起因于岩性的差异及断层破碎带;基底面上存在3个v>64km/s的高速度区,面积最大的一个大体呈南北走向,位于黄陵背斜西南侧,向北进入背斜区,另两个分别位于黄陵背斜东侧与测区西侧。据推测,这些高速区是由地壳内高速物质上涌造成的。
- 边银菊胡鸿翔高世玉
- 关键词:地震层析成象黄陵背斜
- 滇西地区地壳浅部基底速度细结构的研究被引量:28
- 1993年
- 本文论述滇西地区思茅—中甸剖面基底层速度细结构的研究结果。 基底层项部P_g界面深度为0—3.5km,而底部P°_1界面深度为11.0—17.0km。基底层速度在金河—洱海断裂以南为5.70—6.30km/s,断裂以北增至6.30—6.50km/s,其过渡带位于剑川附近。剖面上断裂附近,除界面深度变化外,P_g面速度横向变化也较明显。 速度等值线较为稀疏的景云桥炮南侧、大仓炮附近与支梯炮南侧地区,估计发生了岩浆沿大断裂上涌,在基底层内形成较大的侵入岩带。在景谷地区,估计玄武岩在基底层下部形成穹状结构,造成普洱—思茅一带强地震活动区,剑川一带可能情况也类似。断裂活动的挤压作用还造成基底层内等速度线的紧密分布及其倾角变化,而断裂破碎带的影响导致此处速度偏小,大断裂又往往造成基底层上下界面的某种程度同步变化,并在P_g面上形成凹陷,这些地区的地震活动比别处相对活跃。
- 胡鸿翔高世玉
- 关键词:基底地震地壳
- 华北地堑系强震地震波前兆异常研究
- <正>以往,我们从华北地堑系岩石层下部热物质迁移引起强地的思路出发,研究了区域震相振幅比变化与强地震发生的关系(高世玉等,1994,1995)。进一步的研究,还注意到Pn、Sn波频率特性也会发生异常变化。对穿越地震区的地...
- 高世玉王怀军李成日陈大元
- 文献传递
- 超声数字信号处理的新技术在高速薄层首波动力学性质研究中的应用
- <正>在海洋和大陆构造运动活跃的地区,常常接收到高频异常强的Pn,Sn。在这种地区,通常存在大量的高速薄层。而在有限厚度的高速层两侧,其低速层的力学性质往往十分软弱。低速层的这种软弱性与深部热物质上涌乃至强烈地震的发生有...
- 陈林高世玉赵鸿儒
- 文献传递
- 关于干涉首波动力学性质的实验研究
- <正>在海洋和大陆,常观测到高频的Pn、Sn波的远距离传播。近期研究工作又注意到,Pn、sn的高频异常不仅出现在数千公里的远距离上,而且也出现在构造运动活跃期即强地震发生前后的区域距离上。这一点通过对邢台、唐山、渤海等大...
- 冯永革张慧民杨晨高世玉
- 文献传递
- 区域震相的动力学性质与华北强地震
- <正>我们主要通过室内超声地震模型实验结果与天然地震短周期记录的对比分析,探讨有关华北强震成因与预测研究的地震学信息。以往,我们曾撰文讨论过区域地震波震相的强度对比与岩石层热状态的关系。其间特别注意到,1976年唐山大地...
- 高世玉肖同兴冯永革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