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骆耀平

作品数:113 被引量:853H指数:18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教育厅科研计划浙江省科技厅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经济管理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4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93篇农业科学
  • 17篇轻工技术与工...
  • 7篇经济管理
  • 5篇生物学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医药卫生
  • 2篇理学
  • 1篇机械工程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46篇茶树
  • 22篇茶叶
  • 17篇茶园
  • 12篇嫁接
  • 8篇光合特性
  • 7篇鲜叶
  • 7篇香气
  • 7篇老茶园
  • 6篇生态
  • 6篇名优茶
  • 6篇换种
  • 5篇糖苷酶
  • 5篇葡萄糖苷酶
  • 5篇Β-葡萄糖苷...
  • 5篇茶树资源
  • 5篇茶叶生产
  • 4篇新梢
  • 4篇生物产量
  • 4篇生育
  • 4篇施肥

机构

  • 95篇浙江大学
  • 17篇浙江农业大学
  • 10篇南县农业局
  • 3篇宁波市农业科...
  • 2篇广东省农业科...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杭州市余杭区...
  • 2篇浙江省苍南县...
  • 2篇丽水市农林科...
  • 1篇四川农业大学
  • 1篇西南农业大学
  • 1篇浙江农林大学
  • 1篇临安市农业局
  • 1篇中华全国供销...
  • 1篇浙江省杭州市...
  • 1篇建德市农业局
  • 1篇丽水市农业科...

作者

  • 112篇骆耀平
  • 20篇童启庆
  • 16篇须海荣
  • 14篇吴姗
  • 11篇屠幼英
  • 10篇温正军
  • 8篇任明兴
  • 7篇钱利生
  • 7篇董尚胜
  • 6篇张兰兰
  • 6篇唐萌
  • 6篇康孟利
  • 5篇边金霖
  • 5篇卢健
  • 4篇朱全武
  • 4篇蔡维秩
  • 4篇潘根生
  • 4篇董迹芬
  • 4篇刘祖生
  • 4篇孙世利

传媒

  • 38篇茶叶
  • 16篇浙江大学学报...
  • 9篇茶叶科学
  • 8篇福建茶叶
  • 5篇中国茶叶加工
  • 4篇中国茶叶
  • 3篇浙江农业科学
  • 2篇海洋渔业
  • 2篇中国农学通报
  • 2篇浙江林学院学...
  • 2篇浙江农业大学...
  • 2篇福建农林大学...
  • 1篇茶业通报
  • 1篇安徽农学通报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广东农业科学
  • 1篇新农村
  • 1篇蚕桑茶叶通讯
  • 1篇茶叶科学技术
  • 1篇西南农业学报

年份

  • 2篇2022
  • 1篇2019
  • 2篇2015
  • 5篇2013
  • 6篇2012
  • 2篇2011
  • 3篇2010
  • 3篇2009
  • 8篇2008
  • 6篇2007
  • 8篇2006
  • 6篇2005
  • 7篇2004
  • 3篇2003
  • 2篇2002
  • 4篇2001
  • 14篇2000
  • 7篇1999
  • 3篇1998
  • 4篇1997
1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茶树不同排列方式对生物产量的影响被引量:1
1990年
我国从70年代起掀起了茶树矮化密植试验的热潮,事实证明,这种比常规茶园增加3~5倍密度的,以“密”为中心,配合相应其它措施的茶园能获得“早投产、早高产、早收益”的明显效果。在这些试验中,随着种植密度的提高。
童启庆骆耀平须海荣庄晚芳
关键词:茶树密植生物产量
茶树VA菌根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05年
VA菌根是一类重要的内生菌根,VA菌根真菌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能与茶树根系联合共生。本文综述了茶树VA菌根的形态和解剖特征、VA菌根真菌对茶树的侵染及影响因素及VA菌根对茶树的效应。
任明兴骆耀平
关键词:茶树VA菌根真菌内生菌根根系侵染树根
环境因子对香气形成有关的β-葡萄糖苷酶活性及醇系香气的影响(英文)被引量:10
2000年
首次研究了以有机肥和覆盖为环境因子对香气形成有关的内源β-葡萄糖苷酶活性及醇系香气的影响 .利用常规施无机肥为对照设置了施有机肥、覆盖和施有机肥结合覆盖三个处理 .β-葡萄糖苷酶活性和游离态醇系香气量、结合态醇系香气量及醇系香气总量在各处理条件下均得到显著提高 .施有机肥结合覆盖是提高β-葡萄糖苷酶活性和各种醇系香气量的最有效处理 .β-葡萄糖苷酶活性和结合态醇系香气量随环境因子的变化一致 .有机肥对提高结合态醇系香气量较有效 ,而覆盖对提高游离态醇系香气量较有效 .有机肥和覆盖不仅能提高醇系香气数量 ,而且能提高醇系香气质量 .
赵芹童启庆骆耀平
关键词:茶叶香气形成Β-葡萄糖苷酶环境因子
在庄先生身边的二、三事
2008年
骆耀平
关键词:庄晚芳茶学家
传统窨制与隔离窨制中茉莉花茶香气成分的比较分析被引量:6
2022年
为探索加工工艺对茉莉花茶香气的影响,采用HS-SPME/GC-MS/RI方法测定并比较传统窨制和隔离窨制2种方式香气组分的变化,并对2种加工方式的成茶进行感官审评,以期为茉莉花茶新工艺的探索奠定理论基础。结果表明,茉莉花茶主要香气组分为芳樟醇、乙酸苄酯、α-法尼烯、苯甲酸顺-3-己烯酯、邻氨基苯甲酸甲酯、吲哚6种,并且头窨时茉莉花茶香气组分的组成特征已基本形成。2种工艺过程中,烯烃类相对含量差异较小;醇类相对含量在传统窨制中较低,比隔离窨制低7.75%;酯类、含氮化合物相对含量在隔离窨制中低;酮类相对含量较少。经感官审评,传统窨制成茶香气得分高于隔离窨制。因此,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传统窨制成茶香气优于隔离窨制。
卢健卢健汪群傅得均吴东芬刘瑜刘瑜骆耀平
关键词:茉莉花茶香气成分感官审评
不同温度湿度条件下茶叶含水量变化规律的研究
2009年
为了探明茶叶在一定温度、湿度条件下茶叶中含水量变化规律,给特定的研究带来便利,对特定条件下茶叶含水量变化规律进行了初步的研究。
陈一心崔峰骆耀平
关键词:温度含水量
嫁接茶树及其接穗和砧木品种冬季光合日变化被引量:11
2003年
以嫁接茶树 (龙井 4 3/鸠坑 ,水仙 /鸠坑 )及其接穗和砧木品种 (龙井 4 3,水仙 ,鸠坑 )为材料 ,测定了茶树冬季的光合日变化。冬季嫁接茶树的光合特性日变化测定表明 ,嫁接茶树的净光合速率 (Pn)有向砧木鸠坑靠拢的表现。各处理在整个测量时段内 ,气孔导度 (Gs)都很小 ,气孔基本处于关闭或微张开状态。在光照不强、温度较低的冬季 ,中午 Pn值也降低 ,仍表现有“午休”的特性。
康孟利吴姗任明兴骆耀平
关键词:接穗砧木品种光合日变化
茶树对铅的吸收与累积特性被引量:19
2004年
以浙农 117扦插苗为材料 ,采用水培法 ,进行茶树对铅的吸收与累积规律研究 ,结果表明 ,在铅处理下 ,茶树体内的铅含量分布为 :细根 >粗根 ,茎 >幼芽 >老叶 ;根部随着铅浓度的增加 ,地下部铅含量增加极显著 ,且与培养液中铅浓度成显著直线正相关 ,相关方程为 :y=771.9x- 974 .5 7,相关系数为 0 .976 6 ;当培养液中铅浓度在 0~ 2 0 0 mg/ L 变化范围时 ,地上部铅含量变化不显著 ,当培养液中铅浓度由 2 0 0升至 4 0 0 mg/ L 时 ,地上部铅含量变化极显著 ,增加量为 2 0 0 mg/ L 铅污染浓度的 2 .5倍 ;就地上部而言 ,幼芽中铅含量变化 .与水培液中铅浓度变化成极显著 ,相关系数 r为 0 .994 5 ;茶树对铅的吸收与根系环境中 p
康孟利骆耀平石元值马立锋韩文炎
关键词:茶树茶叶卫生质量
茶叶保鲜技术及质变成因的比较研究被引量:26
2005年
试验对炒青绿茶的贮藏保鲜技术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温度主要是通过减缓茶叶氨基酸的陈化速度而起保鲜作用的;保鲜剂对延缓茶多酚、氨基酸的陈化速度作用明显,并且还提出了当前市售保鲜剂的最佳保鲜期限为3个月,在使用保鲜剂进行茶叶贮藏过程中,应当明确了解保鲜剂的保鲜期限并运用合理的贮藏方法。光照、不同包装材料等因素在茶叶贮藏过程中对茶叶品质成分(茶多酚、氨基酸、咖啡碱)的变化影响均较大。
汪毅龚正礼骆耀平
关键词:茶叶保鲜剂保鲜技术
茶树抗旱性研究进展被引量:18
2006年
孙世利骆耀平
关键词:茶树生长抗旱性长江中下游夏秋期蒸发量旱害
共1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