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胜利

作品数:12 被引量:50H指数:4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腰椎
  • 5篇骨折
  • 3篇椎管
  • 2篇入路
  • 2篇椎间盘
  • 2篇椎体
  • 2篇髋关节
  • 2篇截骨
  • 2篇颈骨
  • 2篇颈骨折
  • 2篇后路
  • 2篇后凸
  • 2篇骨质
  • 2篇骨质疏松
  • 2篇股骨
  • 2篇关节
  • 2篇成形术
  • 1篇单开门
  • 1篇单开门椎管成...
  • 1篇多节段

机构

  • 12篇郑州大学第一...
  • 2篇南阳市中心医...
  • 2篇黄河中心医院

作者

  • 12篇马胜利
  • 3篇皮国富
  • 3篇孙建广
  • 3篇朱红鹤
  • 3篇刘宏建
  • 3篇齐培一
  • 3篇张春霖
  • 2篇冯延冰
  • 2篇陈聚伍
  • 2篇李刚
  • 2篇张昌盛
  • 2篇张晓
  • 2篇李春雷
  • 2篇王楠
  • 2篇杨国辉
  • 2篇韩田浦
  • 1篇王卫东
  • 1篇王璐瑶
  • 1篇任佳
  • 1篇王铮

传媒

  • 4篇中华实验外科...
  • 3篇中国矫形外科...
  • 2篇中国实用医刊
  • 1篇国际医药卫生...
  • 1篇山西医药杂志
  • 1篇医药论坛杂志

年份

  • 2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7
  • 1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1
  • 1篇2010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椎体支柱块联合椎弓根钉治疗外伤性椎体压缩骨折近期疗效分析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分析椎体支柱块联合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外伤性椎体压缩骨折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3月至2010年7月外伤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13例共18个椎体,其中男5例,女8例,年龄35~68岁,平均52.3岁,均行椎弓根钉内固定及经伤椎单侧椎弓根支柱块植入椎体后膨胀手术治疗。采用疼痛比评分(VAS)评价临床疗效,行X线、CT检查观察椎体高度的恢复情况。结果随访6~12个月,平均9.8个月,术后即刻疼痛未见缓解,术后10d、3个月及6个月疼痛较术前明显缓解。上述同时间点X线及CT检查,椎体前缘高度较术前有显著改善,术后3、6个月随访时与术后10d比较高度无明显丢失。结论椎体支柱块联合椎弓根钉治疗外伤性椎体压缩骨折临床应用疗效满意。
朱红鹤张春霖张昌盛王铮马胜利
关键词:椎弓根钉外伤性椎体压缩性骨折
两种不同截骨矫形术式治疗胸腰段后凸畸形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 比较经椎弓根椎体楔形截骨和经椎间隙截骨治疗胸腰段后凸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9年3月至2013年3月采用截骨矫形术治疗胸腰段后凸畸形的患者23例(男14例,女9例),随访时间为6-24个月.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经椎弓根椎体楔形截骨组共13例,其中男8例,女5例,年龄为33 - 58岁;经椎间隙截骨矫形组共10例,其中男6例,女4例,年龄为36-62岁.测量术前术后后凸Cobb角,并采用日本矫形外科协会(JOA)评分,评价术后后凸畸形的矫正和恢复情况.结果 经椎弓根楔形截骨组手术时间为(160±37) min,术中出血量为(1200±250) ml,胸腰段后凸Cobb角术前为(52.2±16.2)°,术后为(13.7±7.4)°,矫正率为(73.5±7.1)%,JOA评分术前为(13.7±7.4)分,术后为(22.4±4.1)分.术前术后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椎间隙截骨矫形组:手术时间为(180 ± 43) min,术中出血量为(1 400±310) ml,胸腰段后凸Cobb角术前为(54.3±18.4)°,术后为(16.6±8.8)°,矫正率为(69.4±7.7)%,JOA评分术前为(13.8±4.2)分,术后为(24.2±4.5)分.术前术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后凸Cobb角、矫正率、JOA评分、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两种不同的截骨方法对治疗胸腰段后凸畸形均有良好的疗效.
皮国富李凯龙王卫东孙建广马胜利齐培一刘宏建
关键词:截骨胸腰段后凸畸形
KM91104通过抑制核因子-κB信号通路抑制破骨细胞分化和骨吸收的研究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探讨KM91104在破骨细胞分化和骨吸收中的作用。方法体外骨髓单核巨噬细胞培养,研究KM91104(0~40 μmol/L)对破骨细胞前体细胞增殖、破骨细胞分化、破骨细胞骨吸收、破骨细胞特异性基因表达的影响,estern blot法研究破骨细胞作用的分子机制。结果0、1.25、2.50、5.00 μmol/L的KM91104作用后破骨细胞计数分别为(116.670±9.713)、(79.670±16.166)、(62.330±21.825)、(27.330±13.650)个(F=16.268,P=0.001)。1.25、2.50、5.00 μmol/L的KM91104作用后的骨吸收区域显著降低,并呈现浓度依赖性趋势。0、1.25、2.50 μmol/L的KM91104作用后,激活T细胞核因子c1(NFATc1)基因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767±0.010、0.509±0.012、0.425±0.009(F=1 773.069,P=0.000);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CP)基因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412±0.008、0.314±0.010、0.257±0.009(F=466.743,P=0.000);组织蛋白酶K(CtsK)基因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875±0.011、0.756±0.007、0.553±0.009(F=1 868.721,P=0.000)。0、1.25、2.50 μmol/L的KM91104作用后,磷酸化p65(p-p65)/p65蛋白灰度值分别为0.419±0.011、0.213±0.036、0.133±0.006(F=273.988,P=0.000);磷酸化核因子κB抑制蛋白-α(p-IκB-α)/核因子κB抑制蛋白-α(IκB-α)蛋白灰度值分别为0.846±0.021、0.512±0.053、0.388±0.011(F=293.710,P=0.000)。结论KM91104可有效抑制破骨细胞分化和骨吸收,具有治疗骨质疏松症的潜能。
王楠徐凤阳王璐瑶杨国辉孟宇任佳马胜利徐宗潮陈聚伍
关键词:骨质疏松症破骨细胞核因子-ΚB
内镜下微创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症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探讨内镜下膨胀式椎间融合器(B-Twin)椎间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症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采用后路椎管镜(MED)治疗腰椎滑脱症16例(I°滑脱10例,Ⅱ°滑脱6例),均行B-Twin椎间融合。结果本组均在MED下完成,全部随访(时间3~24个月,平均14个月)。据Macnab评分,优9例,良6例,可1例,差0例,优良率93.75%,无一例发生内植物松动,脱落,椎间融合率100%。结论椎管镜下应用B-TWIN治疗腰椎滑脱症具创伤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临床疗效满意,但B-Twin仅能进行原位融合。
张春霖朱红鹤张昌盛马胜利
关键词:椎间融合腰椎滑脱
高粘度骨水泥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被引量:14
2020年
[目的]探讨高粘度骨水泥在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8年1月本院接受PKP的95例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患者,依据医患沟通分为两组,高粘度组50例和低粘度组45例。比较两组围术期、随访、骨密度和影像资料。[结果]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血压、血氧饱和度等均正常,无严重并发症发生。高粘度组透视次数明显少于低粘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随访12个月以上,两组患者术后VAS和ODI评分均较术前显著减少(P<0.05)。术后12个月,高粘度组的VAS和ODI评分显著小于低粘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的腰椎骨密度均较术前显著增加(P<0.05),12个月时高粘度组腰椎骨密度显著大于低粘度组(P<0.05)。影像方面,高粘度组骨水泥渗漏为6.00%,而低粘度组为20.0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与术前相比较,两组的椎体前缘高度、椎体中线高度均显著增加(P<0.05),而Cobb角显著减小(P<0.05)。术后12个月时,高粘度组椎体前缘高度、椎体中线高度和Cobb角均显著优于低粘度组(P<0.05)。[结论]高粘度骨水泥PKP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临床效果优于低粘度骨水泥,且减少骨水泥渗漏率。
杨国辉张弛王楠马胜利陈聚伍
关键词:骨质疏松胸腰椎骨折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骨密度
后路椎间盘镜下椎板多开窗治疗腰椎管狭窄症13例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探讨后路稚间盘镜下微创椎板间间断多开窗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2007年4月至2009年8月我院收治13例腰椎管狭窄患者,采用后路椎间盘镜下椎板间断多开窗减压,扩大腰椎管及神经根管治疗,采用日本NaKai评定标准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随访2~18个月(平均16个月),优5例,良7例,可1例,差0例,优良率为92.3%。无一例改行开放手术,无一例发生腰椎不稳,硬膜囊破裂、椎间隙感染、神经根及马尾神经损伤等并发症。结论后路椎间盘镜下间断多开窗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临床疗效满意,创伤小、脊柱稳定性好,尤其适用于多节段狭窄患者。
马胜利张春霖朱红鹤
关键词:椎间盘镜后路多节段腰椎管狭窄症
腰椎融合与非融合术对邻近阶段退变影响的比较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 观察比较腰椎融合(PLIF)与非融合(腰椎椎弓根螺钉加弹性棒)内固定术对邻近阶段退变的影响.方法 收集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9年6月至2012年10月接受腰椎椎弓根螺钉加弹性棒内固定术(非融合组)和PLIF术(融合组)两种方法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30例.随访2~3年,给予复查磁共振成像(MRI)观察邻近阶段退变.结果 腰5/骶1阶段术前、术后Woodend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腰3/4阶段术前、术后12个月及24个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个月融合组(1.45 ±0.04)与非融合组(1.14 ±0.03)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融合组术前与术后36个月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非融合术对腰椎各阶段活动影响较小,一定程度上减缓了邻近阶段发生退变的可能.
皮国富齐培一刘宏建孙建广马胜利
关键词:腰椎退变融合术
颈椎后路单开门微型钛板固定的有限元分析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应用有限元方法研究颈椎后路单开门不同微型钛板固定对颈椎稳定的影响。[方法]选择符合条件的颈椎后路单开门治疗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利用Mimics、Geomagic Studio、Creo 4.0、Hypermesh构建颈椎后路单开门微型钛板固定的有限元模型,在Abaaus 6.1中设定材料力学参数、边界条件及载荷,测量颈椎在屈曲和后伸状态下的活动度和Von Mises应力。[结果]前屈、后伸状态下,连续固定模型与正常模型各节段的活动度均显著小于间断固定模型(P<0.05)。屈曲状态下,间断固定模型中固定椎板C3、C5、C7的Von Mises应力显著高于正常模型及连续固定模型(P<0.05),而非固定椎板C4、C6的Von Mises应力显著低于前两模型(P<0.05)。屈曲和后伸状态下,间断固定模型C3、C5、C7节段钛板的Von Mises应力均显著高于连续固定模型(P<0.05)。[结论]颈椎后路单开门连续微型椎板固定的稳定性优于间断固定。
冯延冰李春雷李刚马胜利
关键词:单开门椎管成形术微型钛板有限元分析
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效果及其对髋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被引量:6
2022年
目的探索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IFF)患者的效果及其对髋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黄河中心医院骨科2018年10月至2020年10月收治的94例高龄不稳定型IFF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和PFNA组。常规组47例,男27例,女20例,年龄(79.00±3.27)岁;PFNA组47例,男28例,女19例,年龄(78.00±3.35)岁。常规组给予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PFNA组给予PFNA治疗。对比两组手术相关指标、髋关节功能、并发症,应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卡方检验对相关统计学数据进行分析。结果PFNA组骨折愈合时间(14.00±2.71)周,常规组(13.00±2.62)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8188,P=0.0722);PFNA组术中出血量、卧床时间、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均低于常规组[(122.03±16.23)ml比(132.05±18.76)ml、(2.00±1.34)d比(5.00±1.51)d、(51.00±5.38)min比(62.00±6.05)min、(7.21±1.62)cm比(11.49±2.27)cm],术后开始负重站立时间长于常规组[(23.00±3.18)d比(15.00±2.61)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PFNA组髋关节功能优良率91.49%(43/47),高于常规组的80.85%(38/47),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2317,P=0.1352)。PFNA组并发症发生率8.51%(4/47),低于常规组的14.89%(7/47),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9266,P=0.3357)。结论对于骨质疏松状态较为严重、不存在严重内科疾病、自身机体素质相对良好的患者,选用半髋关节置换术,但可能引起深静脉血栓、伤口感染等;对于骨质疏松状态较轻、存在较多内科疾病、自身机体素质低下的患者,选用PFNA,但可能引起髋内翻、股骨头切割等,应避免过早负重活动,及时进行抗骨质疏松治疗。
张晓马胜利李磊韩田浦
关键词: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股骨粗隆间骨折髋关节功能
不同入路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效果观察及其对血清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水平的影响被引量:4
2022年
目的探究不同入路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应用于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我科123例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61例给予传统后外侧入路人工髋关节置换术,观察组62例给予前外侧入路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对比2组患者手术指标、髋关节功能、血液学指标及术后并发症。结果观察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TRACP5b)、脱氧吡啶酚(DPD)水平、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髋关节功能(Harris)各项评分、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LP)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前外侧入路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治疗,可有效改善骨吸收状态、髋关节功能,降低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及术后并发症,安全性高。
张晓马胜利李磊韩田浦
关键词:股骨颈骨折老年人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