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林

作品数:4 被引量:47H指数:3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卫生行业科研专项山东省科技攻关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2篇角膜
  • 1篇对照临床试验
  • 1篇炎症
  • 1篇眼感染
  • 1篇眼损伤
  • 1篇移植术
  • 1篇真菌性
  • 1篇脂酶
  • 1篇溶血磷脂酶
  • 1篇食醋
  • 1篇食醋生产
  • 1篇随机对照临床...
  • 1篇兔角膜
  • 1篇念珠
  • 1篇念珠菌
  • 1篇普拉洛芬
  • 1篇轻中度
  • 1篇甾体类
  • 1篇磷脂酶
  • 1篇抗炎

机构

  • 3篇山东省眼科研...
  • 2篇厦门大学

作者

  • 4篇马林
  • 3篇谢立信
  • 2篇董晓光
  • 2篇史伟云
  • 1篇荣军博
  • 1篇陈景尧
  • 1篇杨燕宁
  • 1篇顾扬顺
  • 1篇王林农
  • 1篇赵少贞
  • 1篇吴洁
  • 1篇刘祖国
  • 1篇毕宏生
  • 1篇谢立科
  • 1篇吴群
  • 1篇李明顺
  • 1篇王海林
  • 1篇赵桂秋
  • 1篇刘子雁
  • 1篇周宏健

传媒

  • 2篇中华眼科杂志
  • 1篇中华实验眼科...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08
  • 1篇2007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基于TRIZ理论的生产食醋翻醅设备及发酵池创新设计与应用
我国是生产和使用食醋广泛的国家之一,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目前我国食醋行业集中度和工业化程度偏低,很难摆脱人力成本高和生产效率低的困境。如何提高食醋的生产效率,降低人力成本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创新方法TRIZ理论为技...
马林
关键词:发酵池食醋生产
文献传递
白色念珠菌胞外磷脂酶B在兔角膜真菌感染中毒力作用的研究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探讨白色念珠菌胞外磷脂酶B(PLB)在兔真菌性角膜炎中的毒力作用。方法为实验研究。选用白色念珠菌PLB基因缺失株及其相应母体株,角膜接触镜法建立两种菌株兔角膜感染动物模型,通过对动物模型在2、3、5及8d不同时间点的临床观察和病变角膜的组织病理学检查,比较两种菌株的毒力;并建立两种菌株孢子与体外培养的兔角膜基质细胞共同孵育体系,通过扫描电镜、酶联免疫吸附实验及流式细胞仪检测,观察两种菌株对细胞的影响,确定PLB的毒力作用机制。结果两种菌株菌丝在角膜中均呈垂直方式生长;动物模型接种后2d,两种菌株菌丝在角膜中的浸润深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而在3、5及8d时问点的两种菌株菌丝浸润深度及所有时问点的兔角膜真菌感染的临床表现、角膜炎性反应程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单层细胞共同孵育后,两种菌株孢子、菌丝的黏附率、菌丝生成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破坏穿透细胞膜的菌丝数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9);角膜基质细胞加母体株孢子悬液组培养上清中前列腺素E2(PGE2)的含量为(65466±5773)pg/ml,较角膜基质细胞加缺失株孢子悬液组培养上清的PGE2含量(18025±5232)pg/ml明显升高;母体株组、缺失株组及正常对照组细胞膜被破坏细胞的百分比分别为3.02%、2.04%及0.12%;凋亡细胞百分比分别为33.17%、27.56%及1.46%;正常活细胞百分比分别为63.81%、70.40%及98.41%。结论白色念珠菌胞外PLB在兔角膜感染的整个病理损害中,仅在真菌黏附于角膜刚开始侵袭角膜细胞时有促进菌丝侵入细胞的作用,而在其后角膜炎性反应的病理损害中,并无明显的毒力作用。
马林谢立信董晓光史伟云
关键词:眼感染真菌性白色念珠菌溶血磷脂酶
普拉洛芬治疗轻中度干眼的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被引量:39
2015年
背景 非甾体类抗炎药广泛应用于干眼的治疗,但缺乏相关的多中心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非甾体类抗炎药普拉洛芬治疗干眼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取多中心、随机开放的临床对照试验方法,于2011年7月至2012年7月在中国58个临床研究分中心按照统一的诊断标准纳入1 023例干眼患者,每个中心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患者使用质量分数0.1%普拉洛芬滴眼液点眼联合质量分数0.1%玻璃酸钠滴眼液点眼,均为每日4次,每次1滴;对照组患者仅使用0.1%玻璃酸钠滴眼液点眼,每日4次,每次1滴.在患者治疗前、治疗第14天及第28天时进行复查,主要疗效评价指标包括角膜荧光素染色及泪膜破裂时间(BUT),次要疗效指标包括干眼症状评分、睑结膜充血程度、睑结膜乳头评分及泪液分泌试验Ⅰ (SⅠt),并评价2个组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 结果 2个组间患者治疗前人口基线特征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14 d和28 d,试验组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分别为0.76±0.66和0.35±0.54,对照组分别为0.84±0.65和0.45 ±0.60,均明显低于术前试验组的1.41 ±0.58和对照组的1.41±0.6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t=24.439、37.236,均P=0.000;对照组:t=19.702、29.517,P=0.000),治疗后28 d试验组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384,P=0.004).治疗后14 d和28 d,试验组BUT分别为(4.88±2.40)s和(6.03±3.25)s,较治疗前的(3.47±2.10)s均明显延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3.358、-17.734,均P=0.000);治疗后14d和28 d,对照组BUT分别为(4.62±2.21)s和(5.42±2.70)s,明显长于治疗前的(3.50±1.52)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3.984、-17.879,均P=0.000),治疗后28 d,试验组BUT明显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483,P=0.001).治疗后14 d和28 d,试验组患者睑结膜充血、睑结膜
陈景尧谢立信刘祖国毕宏生陈蔚戴三友邓应平傅培顾扬顺洪晶黄一飞贾卉蒋莉李冰李林李明顺廖荣丰凌士奇刘大川刘方毅刘汉强刘红刘治蓉刘子雁马林秦洪仁荣军博邵运良申育华司马晶苏冠芳孙红孙松孙旭光王海林王杰王丽娅王林农吴洁吴群谢汉平谢立科徐巍华晏晓明杨燕宁姚晓明叶娟袁进张虹张立军张丽琼张明昌张玉环
关键词:干眼非甾体类抗炎药普拉洛芬炎症
236例儿童穿透性角膜移植术的临床分析被引量:4
2007年
目的探讨儿童穿透性角膜移植术(PKP)的病因、预后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选择1994年6月至2004年6月期间于山东省眼科研究所青岛眼科医院就诊的236例(257只眼)年龄小于14岁(3个月至14岁)、因各种原因角膜异常行PKP或PKP联合其他手术的患儿,共行266次PKP,随访时间6个月至9年5个月,平均为(21±13)个月。回顾性分析儿童PKP的病因特点、术后随访观察结果及影响儿童PKP预后的因素。结果儿童PKP的手术病因依次为先天性、发育性及与遗传有关的角膜疾病(99只眼,38.5%)、与角膜外伤有关的角膜疾病(82只眼,31.9%)、与角膜炎性反应有关的角膜疾病(76只眼,29.6%)。至最后一次随访,146只眼最佳矫正视力〉0.05,脱盲率为56.8%,其中与角膜炎性反应有关的角膜疾病占37.7%(55/146),9~14岁患儿占55.5%(81/146)。角膜植片总透明率为71.4%(190/266),单纯PKP角膜植片透明率为71.5%(138/193),行PKP联合其他手术的角膜植片透明率为71.2%(52/73),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02,P=0.965);双眼手术的角膜植片透明率为50%(24/48),单眼手术的角膜透明率76.1%(166/218),两者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3.178,P=0.000)。有9例(12只眼)患儿接受21次重复PKP,角膜植片透明率为38.1%(8/21),与一次PKP术后角膜植片透明率(74.3%,182/245)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413,P=0.000)。结论先天性、发育性及与遗传有关的角膜疾病是儿童行PKP的主要病因;手术预后受手术病因、发病年龄、是否联合玻璃体手术及是否双眼手术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中华眼科杂志,2007,43:1005-1009)
谢立信马林董晓光史伟云
关键词:儿童角膜疾病眼损伤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