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晓东

作品数:25 被引量:127H指数:6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委纳米专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一般工业技术理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3篇专利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2篇动力工程及工...
  • 6篇一般工业技术
  • 5篇理学
  • 3篇化学工程
  • 2篇电气工程
  • 1篇冶金工程
  • 1篇电子电信
  • 1篇建筑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0篇制冷
  • 10篇太阳能
  • 10篇冷管
  • 9篇太阳能冷管
  • 7篇吸附制冷
  • 4篇沸石
  • 3篇吸附剂
  • 3篇沸石分子筛
  • 3篇分子
  • 3篇分子筛
  • 3篇复合吸附剂
  • 2篇电池
  • 2篇电解质
  • 2篇亚胺
  • 2篇真空度
  • 2篇数学模型
  • 2篇紫外
  • 2篇紫外光
  • 2篇紫外光照射
  • 2篇巯基

机构

  • 25篇上海交通大学
  • 5篇上海水产大学
  • 3篇河南省气象局
  • 2篇河南农业大学
  • 2篇淮安市淮阴辉...
  • 2篇日立化成株式...
  • 1篇上海理工大学
  • 1篇马鞍山钢铁股...
  • 1篇上海海洋大学

作者

  • 25篇马晓东
  • 13篇刘震炎
  • 12篇赵惠忠
  • 4篇朱子康
  • 4篇张敏
  • 3篇印杰
  • 3篇张杰
  • 2篇王慧丽
  • 2篇孙艳
  • 2篇钱雪峰
  • 2篇姜学松
  • 1篇尚修勇
  • 1篇张卫
  • 1篇潘晓霞
  • 1篇隋郁
  • 1篇王少为
  • 1篇徐宏杰
  • 1篇程惠尔
  • 1篇吕静
  • 1篇马荔

传媒

  • 6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流体机械
  • 2篇太阳能学报
  • 2篇河南农业大学...
  • 1篇高等学校化学...
  • 1篇化工学报
  • 1篇高分子学报
  • 1篇化学学报
  • 1篇材料导报
  • 1篇大学化学
  • 1篇仪表技术与传...
  • 1篇复合材料学报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21
  • 1篇2019
  • 1篇2016
  • 1篇2008
  • 6篇2007
  • 3篇2006
  • 2篇2005
  • 5篇2004
  • 2篇2002
  • 1篇2000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新型抗冻太阳能冷管的试验研究
2006年
根据固体吸附制冷原理,利用太阳光作为热源,采用活性炭-甲醇作为工质对,首次研制成了抗冻型太阳能冷管,该冷管制冷温度可以达到-5℃以下,单支抗冻型太阳能冷管制冷量可以达到100 kJ,制冷系数COP达到0.11.
赵惠忠刘震炎张敏马晓东张波张杰
关键词:吸附式制冷活性炭甲醇
太阳能集热真空管热损失的试验研究被引量:4
2007年
根据热平衡原理,利用电加热作为输入热源,比照沸石吸附剂的脱附温度,设计并建立了太阳能集热真空管的热损失测试实验台。对4种相同规格、不同真空度的太阳能真空管在不同吸附床温度区间,尤其在吸附剂高温脱附温度区的热损失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真空度在10^(-5)~10^(-3)Pa的真空管,每单位温差的热损失差别极小,且随温度变化不大;而真空度在10^(-3)~10^(-1)Pa的真空管,每单位温差的热损失增加幅度很大,大于670%;真空度在2×10^(-1)Pa以下的真空管热损失最大,单位温差的热损失和管内温度呈近似线性增长的关系。
赵惠忠张敏刘震炎马晓东
关键词:太阳能真空管吸附制冷真空度热损失
偶联剂对PI/SiO_2纳米复合材料形态结构及性能的影响——Ⅰ被引量:57
2000年
用溶胶 -凝胶法成功地合成了 PI/ Si O2 纳米复合材料 ,并用紫外 -可见光谱、红外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等手段对硅烷偶联剂对其微观形态结构以及密度、溶解性等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 ,偶联剂的加入对两相间起到很好的增容作用 ,使得二氧化硅无机粒子的粒径大大减小 ,分散更加均匀 ,在宏观上表现为透明性提高 ,所得 PI/ Si O2 纳米复合材料的溶解性有明显改善 ,而且随偶联剂加入量的增加 ,效果更加显著。另外 ,PI/ Si O2 纳米复合材料的密度也随偶联剂量的增加而增大。
尚修勇朱子康印杰马晓东
关键词:聚酰亚胺二氧化硅偶联剂纳米复合材料
瞬时热探针法测量沸石复合吸附剂导热系数被引量:13
2007年
应用瞬时热探针法测试吸附制冷工质导热系数,在不同的吸附量下对配置出的复合吸附剂导热系数进行测试,并从中选出适用于太阳能冷管的复合吸附剂Z1和Z2.试验结果表明:在同一吸附量的情况下,导热系数与其添加的粘结剂含量正相关,并且在W=0%~7.5%的添加粘结剂范围内导热系数随着粘结剂含量增加而显著增加;13X沸石原粉、复合吸附剂样品Z1和Z2的导热系数随其吸附量增加呈近似线性增长,当吸附量从0%增加到25%时,各吸附剂导热系数均增加了150%以上;配置出复合吸附剂Z1和Z2在分别添加w=5.0%和7.5%的添加剂下,平均导热系数分别为0.183和0.199w/(m·K),比13X原粉分别提高65.4%和80.1%;将配置的复合吸附剂Z2应用于太阳能冷管,其制冷系数COP约为0.24~0.28.
赵惠忠刘震炎张敏马晓东张杰
关键词:吸附制冷沸石分子筛复合吸附剂导热系数
利用PID调节器精确控制激光器温度被引量:1
2004年
以高功率全固态泵浦绿光激光器的冷却系统为研究对象,采用制冷机组常开利用PID控制加热量补偿来保证激光器温度精度。研制开发出激光器专用恒温冷水机组,并对该激光器专用恒温冷水机组的运行的可行性、可靠性进行研究。实验表明:该恒温冷却水机组的温度波动小于±0 5℃,并且具有良好的调节曲线。
赵惠忠刘震炎张敏马晓东王少为
关键词:PID调节温度控制激光器
制冷型遮阳板
一种制冷型遮阳板,由太阳能冷管和底板组成,由平面、瓦楞面或弧面的金属板或非金属板构成的底板上表面均匀平行分布太阳能冷管,由固定支架固定,太阳能冷管的蒸发制冷端插入冷联箱,冷联箱一端与外界相通,另一端与墙体连接的结合处开有...
刘震炎马晓东顾家华
文献传递
二阶非线性光学活性聚酰亚胺有机-无机杂化材料的合成与表征被引量:10
2002年
通过溶胶 -凝胶法制备了含二阶非线性光学发色团分散红 1 9(DR1 9)的硅氧烷染料与聚酰亚胺有机 -无机杂化材料 .利用红外光谱、紫外 -可见光谱、 SEM、 DSC和 TGA等手段对其进行了表征 .杂化极化后的序参数高达 0 .48,并具有优良的极化取向稳定性 ,42 3 K下处理 3 0 0 h后 ,序参数仍能保持初始值的 90 % .杂化薄膜有较好的表面平整性 ,其断面呈网络结构 .杂化材料的玻璃化转变温度 (Tg)为 5 61 K,比纯聚酰亚胺的 Tg(5 43 K)高 1 8K,表现出优良的高温热稳定性 ,其 5 %热失重温度为 691 K,1 0 %热失重温度为 75 8K.
潘晓霞隋郁徐宏杰印杰马晓东朱子康王宗光
关键词:二阶非线性光学聚酰亚胺有机-无机杂化材料
太阳能冷管晚间吸附制冷的数值模拟与实验被引量:5
2004年
基于太阳能冷管运行机理和内部能量转换过程,建立了太阳能冷管晚间吸冷过程的数学模型.对模型求解得出吸附床径向中点温度、中芯管壁温度、蒸发器壁面温度和制冷剂蒸发速率随时间变化关系,并搭建了太阳能冷管运行的实验测量装置.在环境温度为36~28°C、冷管周围风速0.5m/s条件下,太阳能冷管可持续制冷13h,冷管蒸发器温度最低可达18°C,并与数值模拟结果进行了比较,两者吻合较好.
马晓东刘震炎赵惠忠
关键词:太阳能冷管吸附制冷数学模型
CdOHCl薄膜的制备及形貌控制
2007年
用化学浴沉积方法以CdCl2.2.5H2O和乌洛托品为前驱体制备了CdOHCl薄膜,并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场发射扫描电镜等方法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反应时间和反应物浓度对薄膜形貌具有重要影响.在反应过程中,随着反应的进行首先在基片表面生成球状粒子,进而球状粒子分解成片状并在基片上进行组装,然后生成六方结构的晶粒,最后形成由棒状晶体排列的薄膜.
王慧丽马晓东钱雪峰朱子康
关键词:形貌控制
余热冷管在渔船制冷系统的应用研究被引量:4
2005年
针对渔船出海捕鱼冷藏问题 ,利用渔船的柴油发动机的余热 ,采用余热冷管进行制冷来提供冷冻保鲜需要的冷量。通过对渔船余热冷量的测算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余热冷管的制冰量完全可以满足渔船的制冷要求 ,并且系统具有良好的可靠性 ,维护较为方便。
赵惠忠刘震炎马晓东张敏
关键词:余热冷管渔船吸附制冷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