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培衢

作品数:49 被引量:248H指数:8
供职机构:河南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招标课题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农业科学文化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7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35篇经济管理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农业科学
  • 3篇文化科学
  • 2篇政治法律
  • 1篇水利工程

主题

  • 12篇农业
  • 7篇农田
  • 7篇农田水利
  • 4篇水资源
  • 4篇农村
  • 4篇绩效
  • 4篇灌区
  • 3篇实证
  • 3篇水价
  • 3篇水利
  • 3篇水权
  • 3篇水权交易
  • 3篇农民
  • 3篇农业水资源
  • 3篇灌溉
  • 3篇产权
  • 2篇低碳
  • 2篇有效性
  • 2篇漳河灌区
  • 2篇治理制度创新

机构

  • 33篇河南科技大学
  • 14篇华中农业大学
  • 2篇郑州大学
  • 1篇华南农业大学
  • 1篇河南师范大学

作者

  • 46篇马培衢
  • 10篇刘伟章
  • 5篇雷海章
  • 2篇祁春节
  • 1篇董发明
  • 1篇邱妍
  • 1篇殷政伟
  • 1篇许小平
  • 1篇代会娟
  • 1篇李元晓
  • 1篇刘溢海
  • 1篇张艺琳
  • 1篇周熠
  • 1篇张凯

传媒

  • 4篇内蒙古科技与...
  • 3篇财经研究
  • 2篇河南科技大学...
  • 2篇湖北省首届涉...
  • 1篇资源科学
  • 1篇中国市场
  • 1篇调研世界
  • 1篇中国农村观察
  • 1篇安徽农学通报
  • 1篇水利经济
  • 1篇粮食科技与经...
  • 1篇中国人口·资...
  • 1篇中国茶叶
  • 1篇中国农村经济
  • 1篇河南农业科学
  • 1篇农业现代化研...
  • 1篇华南师范大学...
  • 1篇生态经济
  • 1篇改革
  • 1篇世界农业

年份

  • 1篇2023
  • 7篇2022
  • 3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7
  • 3篇2016
  • 2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8
  • 5篇2007
  • 9篇2006
4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灌区两部制水价政策的经济分析被引量:3
2007年
在对两部制水价政策效应的理论分析基础上,运用湖北漳河灌区农业水价改革调查资料,分析了灌区水价改革的实践效果及其成因。研究表明,两部制水价政策强化了农田灌溉中的水量限制,而忽视了在既定制度约束下农民对水利工程供水的理性需求和灌溉系统的有效供水能力的现实约束。在农业用水交易充满不确定性和水权制度尚未形成的现实条件下,水市场交易的不确定性、水市场信息的不对称性和农田水利投资的滞后性,导致农业两部制水价改革难以达到节约用水和改善水资源分配效应的预期目标。因此,提出灌区两部制水价改革成功的关键在于以交易合约化为核心的农业水市场建设。
马培衢刘伟章雷海章
关键词:两部制水价
农村水利供给的非均衡性与治理制度创新
本文通过对湖北农田水利供给的非均衡性分析,探寻了农田水利供给困境的根源。研究表明,农田水利的集体供给体制越来越难以维系,农户自我供给制加速了集体供给制的衰退;受制度环境,合伙互助供给制只局限于狭小的范围内;农户合作供给行...
马培衢刘伟章雷海章
关键词:农田水利非均衡分析
文献传递
农业水资源有效配置的经济分析
本论文从经济学角度研究农业水资源有效配置之道。中国的治水历史与华夏文明一样源远流长,其中农业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历来是中国治水事务中最为紧要的方面。二十世纪下半叶以来,持续的人口增长和快速的工业化进程,加剧了水资源...
马培衢
关键词:农业水资源农业经济管理交易成本可持续利用水市场
文献传递
农村经济制度变迁中的政府行为:广东案例被引量:4
2007年
通过实地调研,系统考察广东省徐闻县农村经济制度变迁的历程,揭示了徐闻县政府行为在农村经济制度变迁过程中的内部机理和影响因素。在我国转型期,政府行为在制度变迁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扮演着“监听者”、“支持者”、“试验者”和“引导者”的多重角色。政府行为的影响因素主要体现在“民众意识”、资源整合能力、学习能力、执行能力、财政能力等方面。
刘伟章马培衢
关键词:政府行为
中国粮食生产与要素投入实证研究被引量:3
2010年
通过分析中国粮食生产的现状,选择与粮食生产密切相关的农业化肥施用量、粮食播种面积、成灾面积、农业机械总动力、农业劳动力、有效灌溉面积和农业科技三项费用七个投入要素,建立OLS估计模型,进行回归分析,同时对要素进行相关分析,把握各种投入要素动态变化规律,旨在找出目前影响中国粮食生产的最显著的投入要素。
代会娟刘溢海马培衢
关键词:粮食生产
农村水利供给的非均衡性与治理制度创新被引量:24
2007年
通过对湖北农田水利供给的非均衡性分析,探寻农田水利供给困境的根源。研究表明:农田水利的集体供给体制越来越难以维系,农户自我供给制加速了集体供给制的衰退;受制度环境,合伙互助供给制只局限于狭小的范围内;农户合作供给行为因制度短缺和资源禀赋约束而难以发展壮大。最后,文章力图提出适宜的农田水利供给制度创新思路。
马培衢
关键词:农田水利非均衡分析
小农水治理绩效影响因素研究文献综述
2022年
文章基于埃莉诺·奥斯特罗姆的自主治理理论,从社会—生态系统分析框架出发,通过治理系统、资源系统、使用者3个一级变量进行梳理影响农田水利治理绩效的深层原因,发现适宜的制度规则、资源禀赋的丰裕程度、使用者的合作能力是影响其治理绩效的关键性因素。基于文献回顾和梳理影响小农水治理绩效的影响因素,以期找到解决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难题的对策方案,推动村庄灌溉治理走向“善治”,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张雪纯马培衢
关键词:小型农田水利设施治理绩效
农业基础设施投入的粮食增产效应研究——以河南为例被引量:1
2011年
运用综列数据分析方法,实证分析了河南省农业基础设施投入的粮食增产效应,并考察了农业基础设施投入的供求契合度、投入规模、投入结构对农业基础设施投入增产效应的影响.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马培衢
关键词:增产效应
广东省徐闻县土地成片调整制度变迁的考察
2008年
近年来,广东省徐闻县农业发生了翻天地覆的变化,农民收入增长很快,农村社区建设蓬勃发展,这些变化直接与当地政府1998年推行的土地成片调整政策有关。本文认为,徐闻县推行的土地成片调整政策取得成功的原因有三点:其一,大危机的客观环境迫使徐闻必须调整土地成片,从而把严重的干旱危机转化为发展契机;其二,土地成片调整政策的形成过程实质上是一条适应性学习路径;其三,在土地成片调整政策的执行过程中推行一系列符合激励相容的措施。
刘伟章马培衢祁春节
多元主体协同育人理念与实践的探索——基于信息化的政产学研用视角被引量:8
2022年
信息化促进“政产学研用”协同育人体系深度融合,是发展协同育人机制、打造人才培养示范体系的必要保障,是经济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也是新时代特色高等教育的未来发展路径。基于信息化视角,文章运用结构洞理论剖析“政产学研用”创新育人体系各主体职责及主体间协同机理,以河南科技大学甘薯产业学院多元协同育人的探索实践成效为例,进行详细分析,结合实际提出两点建议:一是校地结合,建设现代产业学院;二是打造“智慧课堂”,注重“智慧教育”。旨在为信息化促进“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发展、建立线上线下多维互动的政产学研用有机融合的育人体系提供思路,同时,为河南高校多元主体协同育人机制更快、更好的创新发展,以及打造“政产学研用”人才培养示范体系,提供一定的理论借鉴。
马静琳马培衢王清雅
关键词:信息化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