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俊威

作品数:13 被引量:51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篇政治法律
  • 1篇经济管理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篇中日关系
  • 3篇东北亚
  • 3篇外交
  • 2篇东北亚安全
  • 2篇战后
  • 2篇同盟
  • 2篇小泉
  • 2篇核问题
  • 2篇朝核问题
  • 1篇东北亚安全机...
  • 1篇东北亚区域
  • 1篇东北亚区域合...
  • 1篇动产
  • 1篇动荡
  • 1篇对华经济
  • 1篇对华经济援助
  • 1篇对华外交
  • 1篇议院
  • 1篇援助
  • 1篇争雄

机构

  • 8篇中国现代国际...
  • 4篇中国现代国际...
  • 1篇国防大学
  • 1篇清华大学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新华通讯社
  • 1篇通化市第八中...

作者

  • 13篇马俊威
  • 2篇徐学群
  • 1篇杨伯江
  • 1篇王屏
  • 1篇盛欣
  • 1篇高洪
  • 1篇林利民
  • 1篇杨毅
  • 1篇霍建岗
  • 1篇傅梦孜
  • 1篇季志业
  • 1篇徐之先
  • 1篇戚保良
  • 1篇钱文荣
  • 1篇刘江永
  • 1篇刘军红

传媒

  • 8篇现代国际关系
  • 2篇亚非纵横
  • 1篇世界知识
  • 1篇现代教育科学...

年份

  • 1篇2010
  • 1篇2008
  • 3篇2007
  • 2篇2006
  • 2篇2004
  • 2篇2003
  • 1篇2002
  • 1篇2001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朝核危机呈软着陆迹象被引量:3
2003年
8月29日,北京六方会谈在国际社会的密切关注下平稳结束,中国、美国、朝鲜、韩国、日本、俄罗斯六国在半岛无核化的大方向上取得共识,美朝之间虽在解决核问题的方式上对立犹存,但均能保持相对克制的建设性姿态.
马俊威
关键词:核危机外交关系
日本形势回顾与展望被引量:3
2002年
20 0 1年日本掀起了战后罕见的全方位改革 ,被誉为日本版“撒切尔主义”和“里根经济学”的“小泉革命”正在改变着战后日本资本主义模式。但改革的震动和守旧势力的抵制以及亚太地区环境的变化决定小泉改革不可能一帆风顺。改革的成败将直接影响其“政治自立”、“经济自助”、“外交自主”的整体国家战略目标 ,亦将对亚太格局变动产生深刻影响。
徐之先马俊威刘军红
关键词:小泉动产战后外交资本主义自立
后小泉时代日本外交与中日关系被引量:1
2006年
日本进入后小泉时代。近期日对华外交尽管出现了积极变化,但中日关系总体形势仍不容乐观。9月份日自民党总裁选举前,小泉为延续其外交路线如何谋篇布局以及此后如何调整对华政策将影响中日关系未来走向。为此,我编辑部于2006年6月6日召开研讨会,请有关专家学者就后小泉时代日本外交与中日关系问题进行深入探讨。现将部分与会人员的发言整理摘录如下。
盛欣刘江永高洪马俊威王屏高海宽钱文荣杨毅
关键词:中日关系日本外交小泉对华外交
从“小泉政治”看日本国家走向被引量:1
2003年
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很少听到“桥本政治”、“小渊政治”这样的名词,但从近两年多日本政经等方面的变化来看,确确实实让人们感受到“小泉政治”的存在及它所带来的冲击。小泉蝉联首相后是否能成功地推动经济改革,使长期低迷的日本经济再现生机,这个答案似乎尚在未定之天。
马俊威
关键词:中日关系政治领导政治思想
当前中日关系的几个特点被引量:7
2006年
近年来,中日关系持续低迷,两国围绕历史问题、台湾问题以及东海问题等,磨擦与争议不断。学者们称中日关系“政冷经热”或“政冷经凉”者有之,称中日关系“恶化”者也有之。如何评估中日关系的现状与前景?中日关系持续紧张的根源与症结何在?中日关系如何走出困境?这些大家普遍关注的问题,不但事涉中日两国,也事关国际和平与发展事业。有鉴于此,《现代国际关系》编辑部2006年3月23日举办了“当前中日关系与中国对日战略”研讨会,邀请在京十多位国际问题及日本问题专家就中日关系现状、前景与症结及中国对日战略等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探讨。现将会议主要观点辑录刊发,以飨读者。
马俊威
关键词:中日关系对华经济援助结构性矛盾政治大国冷战后
日本中小学教育见闻
2007年
2006年11月,我随吉林省通化市中小学校长考察团来到了日本。
马俊威
关键词:中小学教育中小学校长
东北亚安全机制:现实与前景被引量:28
2004年
东北亚是攸关中国核心安全利益的最重要地区之一 ,也是世界上尚未摆脱“冷战”束缚的唯一地区。“朝核危机”爆发后 ,着眼于危机处理的“四方会谈”、“六方会谈”相继登台亮相 ,高频度的穿梭外交令人充满了和平解决危机的憧憬 ,而第二轮“六方会谈”做出的设立常设工作组和尽快举行第三轮“六方会谈”的决定 ,更让人有理由生发出东北亚安全秩序出现曙光的预期。那么 ,这种秩序产生的条件是否具备 ?何种机制或何种秩序最有利于维持该地区的持久安全 ?相关国家在如何思考这一问题 ?“六方会谈”能否发展成为东北亚地区的安全合作机制 ?其面临的问题与前景如何 ?带着这些问题 ,本期我们邀请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的几位专家举行对谈 ,希望能对您有所启迪并引发您更进一步的深入思考。
杨伯江季志业傅梦孜林利民马俊威戚保良
关键词:东北亚安全机制朝核问题
谁在威胁东北亚安全——六方会谈机制仍在运行,美日、美韩同盟关系呈增强趋势
2004年
朝核问题自2002年10月凯利访朝后发生了很多的变化,围绕朝核问题,周边大国之间进行了几轮剧烈的互动。美国先是对朝鲜采取了高压手段,去年初曾有报道称,美国甚至已经通过了几套对朝作战计划。
马俊威
关键词:美日同盟美韩同盟朝核问题军事大国
从民主党更换首相看日本政局走向
2010年
鸠山由纪夫作为首届民主党政权的首相闪亮登场,然而由于执政经验不足、"超速"调整对美政策、无法兑现政治承诺及深陷"政治献金"丑闻等原因,其政权中途夭折,但鸠山"开路先锋"的作用不可低估,可称为民主党政权的奠基人。菅直人临危受命,一举扭转民主党的不利局面,内阁支持率和政党支持率均迅速回升。菅直人将以建立强有力的经济、财政、社会保障体系作为三大内政课题,以日美、日中、日韩关系作为三大外交主线。但由于民主党在7月参议院选举中失利,菅直人政权的执政前景不容乐观,但尚不能威胁到民主党的执政地位。
马俊威
关键词:日美关系中日关系
“后福田时代”的日本政局更趋动荡
2008年
9月1日,日本首相福田康夫因无法解决内政与社会经济难题而辞职,日本政局由此进入新一轮动荡。"错位国会"困局的深化与执政联盟内部的意见不一致,可能导致日本众议院大选提前至年内举行。自民党与民主党在众议院的的势力消长,将决定日本政局更加混乱还是逐渐趋稳。在当前政局动荡的背景下,日本新政权注意力主要放在国内,外交在日本政治日程中的地位下降,日美关系与日中关系在日本整体外交中的相对位置或有小幅调整,但中日"战略互惠关系"的总体格局不会发生根本变化。
马俊威霍建岗
关键词:众议院选举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