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饶艳

作品数:44 被引量:135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0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4篇再灌注
  • 13篇再灌注损伤
  • 13篇灌注
  • 13篇灌注损伤
  • 12篇缺血
  • 10篇细胞
  • 9篇心肌
  • 9篇异氟醚
  • 9篇缺血再灌注
  • 8篇麻醉
  • 8篇芬太尼
  • 7篇白细胞介素
  • 6篇心肌再灌注
  • 6篇心肌再灌注损...
  • 6篇乳化异氟醚
  • 6篇缺血再灌注损...
  • 6篇白细胞介素-...
  • 4篇心肌缺血
  • 4篇血红素加氧酶
  • 4篇血红素加氧酶...

机构

  • 42篇武汉大学
  • 8篇四川大学华西...
  • 5篇山东大学
  • 4篇宁夏医学院附...
  • 4篇广州市番禺区...
  • 3篇贵阳医学院附...
  • 3篇中山大学
  • 2篇川北医学院
  • 2篇华西医科大学
  • 2篇利川市人民医...
  • 1篇川北医学院附...
  • 1篇贵阳医学院
  • 1篇四川大学
  • 1篇宁夏医科大学
  • 1篇皖南医学院
  • 1篇湖北省妇幼保...
  • 1篇贵州医科大学
  • 1篇深圳市宝安妇...

作者

  • 44篇饶艳
  • 31篇王焱林
  • 13篇柯剑娟
  • 11篇刘进
  • 11篇张文胜
  • 10篇张宗泽
  • 7篇杨宗斌
  • 7篇刘爱杰
  • 7篇马汉祥
  • 7篇吴云
  • 7篇杨小霖
  • 7篇杨经文
  • 6篇何祥虎
  • 5篇李建国
  • 4篇罗南富
  • 4篇郑芳
  • 4篇颜学滔
  • 4篇王成夭
  • 4篇刘媛媛
  • 3篇邓少剑

传媒

  • 20篇中华麻醉学杂...
  • 4篇临床麻醉学杂...
  • 3篇数理医药学杂...
  • 3篇武汉大学学报...
  • 2篇中华急诊医学...
  • 2篇中华临床医师...
  • 2篇第八次全国医...
  • 1篇中国新药与临...
  • 1篇广州医药
  • 1篇中国药理学与...
  • 1篇实用医学进修...
  • 1篇眼科学报
  • 1篇中国临床药理...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3篇2011
  • 7篇2010
  • 7篇2009
  • 6篇2008
  • 3篇2007
  • 4篇2006
  • 3篇2004
  • 5篇2003
4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乳化异氟烷预处理对缺血一再灌注损伤大鼠心肌Toll样受体4及血清TNF-α和IL-10浓度的影响被引量:3
2012年
Toll样受体是一个主要分布于炎症细胞的识别病源分子的受体超家族,其最主要的生物学功能是促进细胞因子的合成和释放,引发炎症反应[1]。而炎症因子水平的高低与缺血后心脏功能的损害及细胞坏死数量相关。
沈婵饶艳王焱林张宗泽王成天
关键词:缺血后IL-10血清TNF再灌注损伤乳化异氟烷
乳化异氟烷的溶血实验
2008年
目的通过长期毒性研究来评价乳化异氟烷的溶血性。方法健康SD大鼠100只,雌雄各半,体重100~160g,6周龄,随机分为5组(n=20):对照组经尾静脉注射生理盐水3ml/kg;溶媒组静脉注射30%脂肪乳3ml/kg;乳化异氟烷高、中、低剂量组分别静脉注射乳化异氟烷132、108和84mg/kg;健康Beagle犬18只,雌雄各半,体重7.4~8.8kg,7月龄,随机分为3组(n=6):对照组经前臂头静脉注射生理盐水2ml/kg;溶媒组静脉注射30%脂肪乳2ml/kg;乳化异氟烷组静脉注射乳化异氟烷135mg/kg。所有动物每天给药1次,连续30d(给药期)。给药期结束时各组随机取半数动物,计数全血红细胞和网织红细胞,测定血红蛋白和总胆红素浓度,观察脾和肾组织病理学结果,Beagle犬行骨髓细胞学检查,各组剩余动物继续观察2周后(恢复期结束后)重复上述实验。结果与对照组比较,乳化异氟烷高剂量组SD大鼠恢复期结束后全血红细胞计数降低(P〈0.05),其余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Beagle犬给药期和恢复期结束后各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SD大鼠和Beagle犬脾和肾组织病理学结果未见异常,Beagle犬骨髓细胞学检查未见异常。结论长期毒性研究时乳化异氧烷未引起大鼠和犬溶血反应。
饶艳王焱林张文胜杨小霖马汉祥杨经文刘爱杰杨宗斌刘进
关键词:异氟醚脂肪乳剂静脉注射用溶血
帕瑞昔布钠对全麻气管插管及切皮应激反应的影响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观察帕瑞昔布钠对全麻开腹术中气管内插管及切皮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拟行择期腹部手术患者40例,年龄18~64岁,ASAⅠ~Ⅱ级,随机分为两组,帕瑞昔布钠组(T组,n=20)和对照组(C组,n=20)。两组患者采用相同的麻醉诱导和维持方案,T组于麻醉开始前30 min单次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40 mg,C组于同一时刻注入等量生理盐水。分别于麻醉诱导前(T0)、插管后即刻(T1)、插管后1 min(T2)、插管后3 min(T3)、插管后5 min(T4)、切皮前(T0’)、切皮后即刻(T1’)、切皮后1 min(T2’)、切皮后3 min(T3’)、切皮后5 min(T4’)记录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两组患者麻醉前的各项指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T、C两组气管内插管后心率、平均动脉压较麻醉前均有明显升高(P<0.05),且C组显著高于T组(P<0.05)。切皮后,C组心率、平均动脉压较切皮前均有明显升高,且显著高于T组(P<0.05)。结论帕瑞昔布钠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全麻气管内插管及手术切皮引起的应激反应。
饶艳邓少剑陈亮王焱林
关键词:气管内插管切皮
膜攻击复合物C5b-9在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表达
2014年
目的:探讨膜攻击复合物C5b-9在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表达。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60只,180~200 g,随机分为5组(n=12):假手术组(S组)、全肝再灌组1 h组(I/R 1 h组)、3 h组(I/R 3 h组)、6 h组(I/R 6 h组)和24 h组(I/R 24 h组)。制备大鼠全肝缺血再灌注模型,再灌注1、3、6、24 h末,取血测定谷丙转氨酶(ALT)和总胆红素(TBIL)浓度。取肝脏组织,检测C5b-9 mRNA和C5b-9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I/R各组大鼠ALT和TBIL水平均明显升高,I/R 3 h组达到高峰(P<0.05);I/R各组C5b-9的mRNA表达和C5b-9蛋白含量均有显著升高,且随着缺血再灌注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升高,其中I/R 24 h组最高(P<0.05)。结论补体C5b-9参与肝缺血再灌注的损伤,尤其是在再灌注24 h时达到高峰。
饶艳邓少剑何志恩柯剑娟王焱林陈永权
关键词:再灌注损伤补体膜攻击复合物
聚明胶肽用于急性等容血液稀释对犬血流动力学及氧代谢的影响被引量:14
2004年
为了研究聚明胶肽作为血浆代用品用于急性等容血液稀释对犬血流动力学、氧代谢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为聚明胶肽的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 ,选择 14例健康杂种犬 ,全身麻醉后接多功能呼吸机 ,股动脉、股静脉置管。经股动脉放血 ,同时以相同速率经股静脉输入同量聚明胶肽注射液。经左颈外静脉置入 5 FSwan-Ganz漂浮导管 ,监测心电图及各血流动力学指标。在血液稀释前、血液稀释即刻、稀释后 60 min、12 0 min抽取股动脉、股静脉和肺动脉血检测血液流变学指标 ,并进行血气分析。结果显示 ,实验动物在血液稀释后 HR、MAP、MPAP、PCWP、CVP均无明显变化 ,CO和 CI值在血液稀释后上升明显 ,TVRI和 PVRI在稀释后下降 ;红细胞压积、全血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均有所下降 (P<0 .0 5 ) ;动脉血 p H值、动脉氧分压 (Pa O2 )、动脉血氧饱和度 (Sa O2 )均无显著变化 (P>0 .0 5 )。
柯剑娟王焱林李建国张宗泽杜朝晖饶艳
关键词:聚明胶肽注射液急性等容血液稀释血流动力学氧代谢血浆
妊娠对大鼠吸入性全麻药血/气分配系数和组织/气分配系数的影响
2006年
目的观察妊娠对大鼠吸入性全麻药血/气分配系数及组织/气分配系数的影响。方法健康成年(3月龄)雌性妊娠(妊娠18-22 d)和非妊娠SD大鼠各10只,分别为妊娠组和非妊娠组。腹腔注射戊巴比妥钠40mg/kg麻醉,经腹主动脉抽血用于测血/气分配系数,放血处死后,分别取心、肝、肾及脑组织并制成匀浆,采用注射器顶空二次平衡法经气相色谱仪测定七氟醚、异氟醚和氟烷的血/气分配系数及组织/气分配系数。结果与非妊娠组相比,妊娠组氟烷的血/气分配系数和脑/气分配系数降低(P<0.05),七氟醚、异氟醚的血/气分配系数、肝/气分配系数、肾/气分配系数、心/气分配系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降低大鼠氟烷的血/气配系数和脑/气分配系数,但不影响七氟醚和异氟醚的血/气分配系数和组织/气分配系数。
饶艳李华凤王焱林曹伟张文胜刘进
关键词:妊娠药代动力学
犬静脉注射乳化异氟醚与异丙酚麻醉的效果被引量:17
2006年
挥发性吸入麻醉药直接静脉注射可引起严重的肺损伤和循环衰竭,甚至死亡。将异氟醚溶于20%脂肪乳剂,应用于小鼠、大鼠和猪,麻醉效果确切,而且可避免液态挥发性麻醉药直接静脉注射而导致的损害。但异氟醚在20%脂肪乳中溶解度较小,用药容量较大。本研究小组自1999年以来,将异氟醚溶入30%脂肪乳剂,并对其应用进行了前期研究,但大动物静脉注射的麻醉作用尚无定论。本研究拟观察测定Beagle犬静脉注射乳化异氟醚(8%容积比)的麻醉效果,并与临床常用的异丙酚相比较。
马汉祥李杰杨宗斌杨小霖刘爱杰杨经文饶艳罗南富张文胜刘进
关键词:乳化异氟醚异丙酚麻醉挥发性吸入麻醉药BEAGLE犬挥发性麻醉药麻醉效果
PEP-1-血红素加氧酶-1融合蛋白转导对大鼠H9c2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的影响
2010年
目的 探讨PEP-1-血红素加氧酶(HO)-1融合蛋白转导对大鼠H9c2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的影响.方法 构建含人HO-1基因的原核表达质粒pETl5b-PEP1-hHO-1,质粒转化后诱导目的 蛋白PEP-1-HO-1表达.用含15%胎牛血清高糖DMEM培养基培养H9c2心肌细胞,随机分为4组(n=4):正常对照组(C组)常规培养;缺氧复氧组(H/R组)细胞缺氧22 h,复氧8 h;低浓度融合蛋白组(L-HO组)缺氧前用终浓度为1.0 μmol/L PEP-1-HO-1融合蛋白孵育细胞;高浓度融合蛋白组(H-HO组)缺氧前即刻用终浓度为2.0 μmol/L PEP-1-HO-1融合蛋白孵育细胞.复氧结束后收集细胞及培养液上清,采用2,4-二硝基苯肼显色法检测培养液乳酸脱氢酶(LDH)活性,硫代巴比妥酸比色法检测细胞MDA含量,黄嘌呤氧化酶法检测细胞SOD活性.结果 与C组比较,H/R组、L-HO组、H-HO组心肌细胞SOD活性降低,MDA含量升高,培养液LDH活性升高(P<0.05);与H/R组比较,L-HO组和H-HO组心肌细胞SOD活性升高,MDA含量降低,培养液LDH活性降低(P<0.05);与L-HO组比较,H-HO组心肌细胞SOD活性升高,MDA含量降低,培养液LDH活性降低(P<0.05).结论 PEP-1-HO-1融合蛋白转导入大鼠H9c2心肌细胞可减轻细胞缺氧复氧损伤.
颜学滔王焱林王成夭何祥虎饶艳
关键词:重组融合蛋白质类血红素加氧酶-1细胞低氧
量子点标记技术在子宫内膜癌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 将新型纳米荧光量子点标记技术应用到子宫内膜癌的诊断中。方法 选取112例人子宫内膜组织石蜡块标本,其中正常对照增殖期子宫内膜24例,简单性增生21例,复杂性增生40例,子宫内膜样腺癌27例。将量子点标记到链霉亲和素...
黄慧郑芳饶艳郭书忍刘媛媛
关键词:量子点子宫内膜癌雌激素受体Α免疫荧光
Beagle犬静脉注射乳化异氟醚的急性毒性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研究Beagle犬静脉注射乳化异氟醚的急性毒性。方法健康成年Beagle犬6只,雌雄各半,月龄6~8月,体重6~8k,设定乳化异氟醚注射液(120mg/m1)剂量序列为1.2、1.5、1.8、2.1、2.4、2.7、3.0、3.3、3.6、3.9ml/kg。用30%脂肪乳定容至d.0ml/kg,注射时间60s,以3.0ml/kg为初始剂量,采用间隔剂量给药的方法,注射后犬死亡,则下一只犬间隔一个低剂量给药,注射后犬未死亡,则下一只犬间隔一个高剂量给药,确定最大耐受剂量(MTD)和最低致死剂量,然后用这两个剂量之间的剂量[近似致死剂量(ALD)]给1只犬注射。观察毒性反应,死亡犬作大体解剖,体积、颜色、纹理改变的器官作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Beagle犬静脉注射乳化异氟醚的ALD和MTD分别为252、216mg/kg,其急性毒性反应主要表现为BP降低,呼吸变浅、变慢,HR降低,出现室颤。死亡犬的大体解剖和各脏器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均未见异常。结论Beagle犬静脉注射乳化异氟醚的ALD和MTD分别为252、216mg/kg,其急性毒性反应主要表现为呼吸和循环功能抑制。
刘爱杰张文胜马汉祥杨小霖杨宗斌饶艳罗南富刘进
关键词:异氟醚急性毒性实验最大耐受剂量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