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韩雪蕾

作品数:114 被引量:172H指数:7
供职机构:河南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文化科学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58篇期刊文章
  • 38篇专利
  • 13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75篇农业科学
  • 4篇文化科学
  • 3篇医药卫生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生物学

主题

  • 25篇基因
  • 25篇黑猪
  • 17篇繁殖
  • 14篇母猪
  • 12篇繁殖性
  • 11篇大白
  • 10篇肉质
  • 10篇肉质性状
  • 9篇动物
  • 9篇繁殖性能
  • 8篇地方猪
  • 8篇豫南黑猪
  • 8篇杂交
  • 8篇背膘
  • 8篇背膘厚
  • 8篇膘厚
  • 7篇基因组
  • 7篇产仔
  • 7篇产仔数
  • 6篇多基因

机构

  • 98篇河南农业大学
  • 13篇华中农业大学
  • 11篇河南省畜牧总...
  • 2篇三门峡雏鹰农...
  • 1篇堪萨斯州立大...
  • 1篇西藏农牧学院
  • 1篇教育部
  • 1篇青岛农业大学
  • 1篇扬州大学
  • 1篇获嘉县畜牧局
  • 1篇河南省谊发牧...
  • 1篇河南兴锐农牧...

作者

  • 111篇韩雪蕾
  • 86篇李新建
  • 80篇乔瑞敏
  • 42篇吕刚
  • 33篇任广志
  • 29篇李改英
  • 18篇叶建伟
  • 13篇李明
  • 13篇林峰
  • 12篇刘榜
  • 8篇杨峰
  • 7篇陈玉霞
  • 7篇王春秀
  • 7篇蒋腾飞
  • 7篇郭林林
  • 6篇杨华威
  • 6篇王维民
  • 6篇李聪
  • 5篇高腾云
  • 4篇郭吉利

传媒

  • 12篇家畜生态学报
  • 9篇中国畜牧杂志
  • 7篇河南农业大学...
  • 7篇猪业科学
  • 4篇黑龙江畜牧兽...
  • 2篇黑龙江动物繁...
  • 2篇养猪
  • 2篇畜牧兽医学报
  • 2篇中国畜牧兽医
  • 2篇2013年中...
  • 2篇河南省畜牧兽...
  • 1篇中国兽医学报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饲料研究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河南农业科学
  • 1篇华中农业大学...
  • 1篇中国农业大学...
  • 1篇东北农业大学...
  • 1篇实验技术与管...

年份

  • 9篇2023
  • 19篇2022
  • 5篇2021
  • 7篇2020
  • 8篇2019
  • 10篇2018
  • 6篇2017
  • 15篇2016
  • 10篇2015
  • 3篇2014
  • 5篇2013
  • 4篇2012
  • 2篇2011
  • 5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1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群养猪电子测重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群养猪电子测重装置,两个底座之间固定有底板,底板上固定有电子地磅,两个底座上均固定有侧护栏,两个侧护栏上分别焊接有第一栏栅和第三栏栅,第一栏栅的另一端焊接有第二栏栅,第二栏栅的外侧固定有工作台,工作台上设...
李新建王克君李秀领吕刚乔瑞敏韩雪蕾
文献传递
HPSE基因作为猪免疫性状相关的分子标记及其应用
本发明属于家畜分子标记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猪分子标记的制备与应用,从人源HPSE基因中克隆获得一种作为分子标记应用的与猪免疫性状相关的基因片段,其核苷酸序列如序列表SEQ ID N0:2所示,在SEQ ID NO:...
刘榜王维民韩雪蕾杨华威彭中镇王振华李文献
文献传递
不同温度与稀释液pH值对猪精液常温保存效果的影响
高猪精液常温保存的效果,确保精液稀释后具有较高的受精能力,本研究在对猪精液常温保存条件进行优化的前提下,研究不同温度和稀释液pH值对猪精液常温保存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精子活力分别为50%和30%时,配方Ⅰ与Ⅱ稀释液保...
陈玉霞林峰宋欢韩雪蕾李晓飞郭林林高腾云
关键词:猪精液常温保存稀释液存活时间
豫南黑猪及其杂交后代生长特性比较分析被引量:3
2015年
为进一步提高豫南黑猪的生长性能,在相同饲养条件下,利用杜洛克、巴克夏和苏太猪分别与豫南黑猪开展杂交试验。以纯繁豫南黑猪F1代为对照,比较3种杂交组合F1代(30~95 kg)的生长、胴体和体尺性状指标的杂交效果。结果显示,豫南黑猪的体尺性能最优(P〈0.05);巴豫猪的平均日增重和胴体屠宰率最高(P〈0.05),料重比最小、胴体左板油重最低(P〈0.05);杜豫猪的胴体瘦肉率、胴体直长、胴体斜长、肋骨数指标最高(P〈0.05),平均背膘厚最小(P〈0.05)。因此,豫南黑猪与巴克夏和杜洛克杂交可以提高豫南黑猪的生长性能。
乔瑞敏李孝法郭吉利韩雪蕾张海涛李改英吕刚任广志李新建
关键词:豫南黑猪杂交组合生长性状胴体性状体尺性状
不同初配日龄对大白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
2021年
为研究不同初配日龄对大白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试验选择1538头初配日龄在180~300 d的大白母猪5974条繁殖记录,初配日龄以30 d为单位,划分为4个试验组后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母猪初配日龄在210~240 d的产活仔数显著高于初配日龄为180~210 d的母猪(P<0.05),而断奶窝重显著高于初配日龄为270~300 d的母猪(P<0.05),前3胎次的总产仔数显著高于初配日龄为240~270 d和270~300 d的母猪(P<0.05),前3胎次和前6胎次的断奶窝重均显著高于270~300 d的母猪(P<0.05),且其利用胎次显著高于180~210 d的母猪(P<0.05)。试验结果表明,初配日龄210~240 d的母猪具有最佳的繁殖性能。
李聪薛亚辉韩雪蕾王晓锋王克君李秀领乔瑞敏李新建
关键词:大白母猪初配日龄胎次繁殖性能
简便猪体测量工具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简便猪体测量工具,包括固定尺和伸缩尺,伸缩尺滑动设置在固定尺内并通过螺丝固紧;固定尺的下部设置有卷尺和固定挡杆,卷尺放置在圆盘内且卷尺的活动端设置在固定档杆上;伸缩尺的上端设置有可拆档杆。本实用新型在...
李新建韩雪蕾任广志乔瑞敏李改英吕刚
文献传递
部分河南地方猪与藏猪选择信号分析
2022年
本实验旨在对部分河南地方猪和藏猪筛选全基因组选择信号,研究它们之间的遗传分化情况和基因交流情况。实验基于淮南猪、南阳黑猪、确山黑猪、河南野猪、藏猪以及中国野猪6个猪品种共计66个个体的全基因组重测序数据,通过多种软件对重测序数据进行群体结构分析和选择信号分析,同时利用TreeMix软件对河南地方猪与藏猪进行基因流分析。结果显示:河南地方猪、藏猪与野猪的遗传关系比较远,而河南地方猪和藏猪之间的遗传关系较近。通过群体分化指数(Fixation indices,Fst)方法进行选择信号分析,并对分析结果进行基因功能注释和富集分析,共找到369个基因,GO和KEGG富集分析显示,这些基因主要富集于RNA聚合酶II对转录的负调控通路、神经营养因子信号通路等通路,通过查阅文献得到47个与重要性状相关的候选基因。基因流分析显示藏猪与确山黑猪有基因交流情况。
崔晟頔张力戈张松源詹凤婷李秀领乔瑞敏韩雪蕾李新建王克君
关键词:藏猪基因流
可移动升降式母猪福利分娩床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移动升降式母猪福利分娩床,包括地板和围栏,在地板中部设置有凹槽,母猪床安装在凹槽内,围栏设置在地板四周并与地板形成一个腔室,母猪床并将腔体分割成左腔室和右腔室,在腔室内母猪床外部设有通道,所述通道将左腔...
李新建乔瑞敏李改英吕刚韩雪蕾任广志
文献传递
豫农黑猪体尺性状遗传参数估计的模型研究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为提高豫农黑猪体尺性状遗传参数估计的准确性,加快豫农黑猪选育进展。【方法】利用最佳线性无偏预测(best linear unbiased prediction,BLUP)和基因组最佳线性无偏预测(genomic best linear unbiased prediction,GBLUP)2种方法,构建3个单性状动物模型,即基于BLUP的模型1、基于GBLUP的模型2以及基于包含基因组近交系数GBLUP的模型3,采用平均信息约束性最大似然算法(average information restricted maximum likelihood,AIREML)对702头豫农黑猪体尺性状的遗传参数进行估计。【结果】在遗传参数估计的准确性方面,模型1估计的准确性低于模型2和3;模型3和模型2相比,提高了胸围、腿臀围和眼肌深度性状遗传参数估计的准确性。模型3估计体高、腿臀围、背膘厚和眼肌深度的遗传力为0.566、0.302、0.467和0.652,属于高遗传力性状;体长、胸围和管围的遗传力为0.152、0.122和0.255,属于中遗传力性状。体尺性状间的表型相关系数为-0.009~0.576,遗传相关系数为-0.108~0.985。【结论】在估计豫农黑猪体尺性状遗传参数时,采用近交系数的GBLUP模型可以提高遗传评估的准确性,本研究结果为生产实践中加快遗传进展提供了科学依据。
李聪段栋栋李梦雨周本丽李秀领王克君韩雪蕾王献伟乔瑞敏李凯李新建
关键词:体尺性状最佳线性无偏预测
使用GWAS和Meta-GWAS鉴定与猪甘油三酯含量相关候选基因
2022年
本实验旨在挖掘影响猪甘油三酯(TG)含量的有效SNP位点以及候选基因,为生产优良猪肉的选育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收集Beadchips 60K SNP芯片分型莱芜猪、二花脸猪和杜洛克×(长白×约克郡)(DLY)群体共1256头猪的数据,并运用FarmCPU模型对1256头猪的TG含量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enomeWide AssociationStudy,GWAS)及Meta-GWAS分析。GWAS分析结果显示:共检测到32个与TG含量相关的SNP位点,其中莱芜猪中有6个(P<1.8×10^(-5)),二花脸猪中有8个(P<1.8×10^(-5)),DLY中有18个(P<1.8×10^(-5));Meta-GWAS分析结果显示:发现2个与TG含量相关的新SNP位点;并利用Ensembl数据库,在显著SNP位点上下游0.5 Mb区域内进行基因鉴定,一共发现8个与TG含量调控有关的候选基因,其中在莱芜猪中发现的基因为PDCD6IP;在二花脸猪中发现的基因为CD24、ADGRF5和ADAMTS5;在DLY中发现的基因为DMRTA1、RPS6、TPP2、TEX36。本实验结果将会为解析猪的生长发育以及调控猪的TG含量提供思路。
韦怡林张力戈张松源詹凤婷李秀领乔瑞敏韩雪蕾李新建王克君
关键词: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甘油三酯
共1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